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索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师的难题,而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最能表现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和语文功底的深浅。所以在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经历探索实践,提出了三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分数在语文成绩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而语文学习的基础部分都能够在写作中表现出来,无论是字、词,还是句、章。可以说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却普遍存在着问题。而这些问题,基本是由教师和学生对写作目的和质量的忽略造成的。首先,语文的写作素材要来源于生活,很多学生存在的写作找不到素材,就是因为自身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在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因此,如果学生能够善于观察生活的本身,不断在生活中积累生活素材,那么就可以将其自如地运用在语文的写作中。其次,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之下的主动思考。在课堂上,很多教师通常只是注重作文教学的讲课环节,而不去提升学生在思考和训练上的能力,学生习惯了听取教师的思路,却没有自身参与思考的训练过程,那么写作出来的文章会充满他人的写作色彩,毫无主见[1]。这两个问题在我国语文写作教学中经常出现,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不“想”写作,也不“能”写作。为此,本人经多年的探索,实践出这样三组写作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想”写作文
  1.解除作文枷锁,让学生自由写作
  学生进行的作文创作,不但是其语文学习综合知识运用的表现,同时也穿插了自身的想法,初中阶段学生自身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时期正是学生与社会交流同时建立自己思维方式的重要阶段,这些都会在学生的写作中表现出来。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和积累社会生活写作素材时,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创作能力,教师的指导和优秀作文的欣赏毕竟只是借鉴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创作意识,形成个人作文创作的风格才是作文水平提高的最佳途径[2]。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行拟定题目,只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话题方位,又或者不做任何硬性规定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写作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写作风格,保证整个思维模式和逻辑的整理都由自己独立完成。此外,还要训练学生自主写作的习惯,例如在生活中加强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对于有深刻印象或是感兴趣的事物,要让学生将自身的所见所感真实表达出来,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就能够形成自主写作的习惯。
  2.关注社会热点,引学生写作热情
  社会热点的话题不仅能够为初中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社会热点,不同于教科书的枯燥的知识,具有鲜活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收集自己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即使在没有布置作文要求的情况下也要多动动脑,练练笔。例如,在刚过去的索契冬奥会期间,教师为学生布置作文要求——《给冬奥会的一封信》,让学生关注冬奥会的进展情况,激发兴趣,从而表达自己努力学习,参与社会活动的情感,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收集素材,训练写作,还能让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的过程中培养自觉积累材料的意识、自发向上的动力和写作的热情。
  3.创新写作模式,导学生网络作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习模式也呈现了多元化,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功能来丰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语文作文的写作兴趣和学习质量。学习的方式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动的画面、绚丽的色彩等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枯燥的作文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网络世界带来的丰富新鲜的作文素材,并由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来激发对作文创作的欲望。网络上还有大量的优秀作文,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查阅,学习和借鉴优秀作文在语句和结构上的表达形式,调动作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摆脱传统学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真正完成作文创作的自学和自创。
  二、引导学生“能”写作文
  1.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外活动的举行在语文的教学中必不可少,因为课堂课外的任何事物都与语文相关,因此活动开展的重点就在于教师对活动的选择,必须选择提高学生对生活、对活动以及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并能有效地将课堂与课外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解决在语文作文中写作素材缺少的问题。很多初中生写作文时会遇到不知写什么的问题,素材的欠缺同样也对教师形成了较大的困扰。陶行知对于这个问题曾提出自己的见解,那就是要解放学生的空间,向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3]。所以教师展开课外活动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接触大自然,充分结合课内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和语言表达,在大自然的课堂上好好地上一课。在其他的社交中,教师也要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的表达,拓展思维,培养新的写作动机,充分发挥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创作精神,明确写作目标和方向,真正做到将情感与写作相融合。
  2.延伸阅读教学,培养写作的感悟能力
  对阅读教学的延伸,首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加强文笔的训练,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读写结合的培训。比如在学习《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绘制有关三味书屋地形和具体方位的插图,在教学时以投影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书屋的摆设,指导学生怎样通过方位的解读来理解书屋摆设的意图,同时为学生圈出书中对方位描写有重点性的段落,重点为学生进行解读,让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最终学习鲁迅对书屋的描写模式,使之成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加强文笔的锻炼。其次,还要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经验,是语文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书报、杂志等读物的大量阅读,不但可以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还能够通过观察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对大量课外读物的阅读获取更多的生活素材,从而引发联想和启示,拓展视野,延伸写作思路,调动学生写作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坚持随笔写作,培养学生动笔能力
  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可以通过观察和阅读的形式积累很多的优秀素材进行创作,因此,日记和随笔的写作就是日常积累素材的重要手段。有些学生对报纸、书刊、杂志等非常感兴趣,展开大量的阅读,但是真正提起笔的时候却无从下手,就是因为平时缺少了训练。而课堂上每周一两节的作文课对作文实际的训练和要求根本不够,并不能使学生在一两次的训练中就掌握到作文写作的方法,严重的还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采用写日记或是随笔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方式。随笔的写作呈现的方式的多种多样的,在内容的写作与题材的选择方面也不会受到限制,而字数等方面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随性创作长期坚持下来,不断提高自己作文写作的逻辑能力,还能提升思辨的能力,在语言组织和表达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在课外,学生养成写随笔的习惯,对其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引导学生“争”写作文
  1、在模仿中化用,树立学生写作信心
  学生在写作途径上对他人的文章过度进行模仿会使学习难度降低,收到的效果不明显,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都比较强,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用鼓动学生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的方法,让学生从句子、范文等步骤慢慢开始,在学习别人的范文中感受多种不同写作方法,在语言表达和技巧的处理上,引导学生化用优秀语言,化用别人的写作技巧,在模仿、化用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让学生明确模仿与生搬硬套的不同,从而学会化用。比如,教师让学生对自身的情感进行形象的描述,有的学生会描述“泪水湿润了双眼”,这句话的表达非常普通,属于一种大众化的表达形式,是直接的抄袭,因为对流泪的描述是一种确实存在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拓展思维,不能让写作思维在表面的现象表达上受到限制,必须具备自身的思维表达特点。在多看他人的表达时,开启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写作信心。
  2.在发布中找自信,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成功的欢乐属于情绪上一股巨大的力量,能够帮助人们越来越靠近自己的理想。”学生在创作一篇文章时如果是满怀激情,那么当然会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这会给学生巨大的肯定和鼓励,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作文的发表平台,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在不断的磨练中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置一个板块,以学习园地、学生优秀作文等平台粘贴学生的优秀作文,也可以对学生的作文给予肯定以后在课堂的讲解中阅读以供大家欣赏,或者是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开展优秀作文作品展,乃至于帮助学生修改后,推荐到报刊杂志上去发表。这一些措施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创作热情,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激励学生争着去写作表达。
  综上所述,初中的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对作文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语文成绩的大幅提高。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和长期的实践总结出适合当代初中生作文学习的教学方式,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分结合课堂与课外的教学,使学生“想”写,“能”写,“争”着写。
  【参考文献】
  [1]程水霞.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3,8(13):33-34.
  [2]赖三连.探析初中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3,8(04):22-24.
  [3]李继喜.浅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妇女(下旬):2013,13(09):42-43.
其他文献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并创新知识。而今,我们很多时候的数学教学实际并没有摆脱“题海战”“应试战”,部分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让学生反复的练习,机械地重复。上课时,学生总是循着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学习,一问一答是最好的方法,虽然有时考试时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是不利的,跟素质教育相违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洋思中学的
期刊
[摘 要] 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是通过生物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生物方面的发展,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从知识目标的落实,能力目标的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落实三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支架式教学 探究式学习 以生为本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生长与成长过程,是一个个体生命潜能多方面得以彰显、丰富的过程。正
期刊
[摘 要] 鉴于课堂评价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感慨当前课堂评价裹足不前的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我在本文中提出要极为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道德素养的评价,探讨了如何创设多样化的评价载体,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同学、家长和社会在评价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  [关健词] 信息技术 评价 有效性  众所周知,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它
期刊
[摘 要]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对开阔小学生的视野,获取丰富知识,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年少的大量阅读,就如同在银行储存财富,可以终生享用它的“利息”,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呢?我认为应立足课内,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其次带动课外,在阅读的海洋中汲取知识;还可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从而向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迈进。  [关键字] 积累 课外阅读 
期刊
[摘 要] 差异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的快乐,在乐学中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有教的基础上求优教。为此,本文以青小五(4)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试从“围绕目标,提出差异性要求”、“针对实际,设计差异性作业”、“优劣兼顾,进行差异性辅导”、“科学设奖,实施差异性评价”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如何在有教无类下进行“差异教学”,以期对“差异教学”有更为深入的解读,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与帮助。  [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我国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参与”的核心理念。然而,在课堂教学
期刊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小学生低年级识字教学显得十分重要。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第一学段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种“喜欢”、“愿望”和“感受”是在汉字的学习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我们的汉字本身就独具魅力,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段人类历史的缩影,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
期刊
[摘 要] 在我们设计的课件中,有一大部分仅仅作内容演示用——用到的媒体大多只是文字和图片。对于此类课件,我们往往会选择PowerPoint来制作,但是,面对大量PowerPoint开发的具有相同风格的课件,它们样式雷同、单调、动画效果不佳、很难完美实现网络化发布。Flash本是矢量动画设计工具,动画制作功能当然强大,近来在Macromedia的不断改进和升级下,Flash现在更兼有强大的RIA(
期刊
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却影响智力活动进行的心理因素。如兴趣、情感、动机、信念、意志、性格等,被心理学称为个性倾向的因素。它们与各种智力因素共同并且和谐地构成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非智力因素的主导活动是以某种心理体验获得“感受”,反映主观世界的种种心态。它的活动表现形态是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为意识所控制,是以潜意识的方式自然地表现出来。它的活动结果是形
期刊
[摘 要] 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无话可说”或“无病呻吟”的现状,作文教学也让教师望而却步。正是意识到作文教学的现状,2011版语文新课标在作文目标中将作文兴趣的培养放在了第一位,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认为,通过“游戏”“文本”“想象”“生活”等不同角度的小练笔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帮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