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龙女访谈

来源 :今古传奇·武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pi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小传:东海龙女,著名作家。笔下所涉题材广泛,散文、詩歌、小说多有涉猎,于类型小说创作多以奇幻、武侠、悬疑、言情为主,擅长刻画人性及悬疑推理而著称,写情细腻生动,画人入木三分,立意独特、文风清绮;在奇幻文学中曾被誉为仙剑奇情派的代表人物,在武侠文学中亦为大陆新武侠名家之一。

大武侠时代


  明月:对这次侠世界创世征文的设定和世界观有什么看法和感受?
  东海龙女:此次设定内容相当广袤博大,几乎将异界、江湖、朝堂全部囊括,“侠”的范围也随之延伸扩展,地域、情怀、表达方式相应来说,也能给予作者更大的创作空间。

峨眉,一个天生就有故事的地方


  明月:参加这次征文活动,为什么会选择峨眉派的故事?
  东海龙女:就个人爱好而言,我倾向险峭幽美的风格。因为以前写过关于唐门暴雨梨花针的故事,原本是想写唐门的,但是被人抢先一步,再选时就想到了峨眉。
  十多年前我去过峨眉山,峨眉的水极为清澈,但那种清澈不是碧绿透底,是白得耀眼。水底的石子上几乎不生苔土,干净得令人吃惊,也就完全衬出了水色的本质,清冽中透出决然,有种孤傲高洁的美。
  清音阁依山傍水,古朴幽雅。无意中转到一处偏僻的廊下,没什么人,靠墙却摆了一排兰草。黑陶盆里,兰草随意地舒展。远处黑白二水冲击牛心石发出的汹涌水声,此时隐隐传来,清如磬音。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峨眉远避尘世,不是因为孤僻,是因为它自得其乐。
  这是一个天生就有故事可写的地方。

真正懂得人世间的孤寂,才能鸣响“无上清音”


  明月:我们知道峨眉的故事还在创作中,现在能不能简单讲讲这部作品想要传达的一些东西呢?
  东海龙女:因为对清音阁的喜欢,在我的笔下,峨眉第一任掌门,名字就叫顾清音。峨眉最高的武功,叫“无上清音”。这门武功非常厉害,自心中而发,由七窍而鸣。小处可“驱兽听禽”,与动物沟通然后驭使它们;大处可以与人类沟通来控制他们的情绪;直臻化境时,可以“呼应天地万物”。
  我的本意,其实并不是写一门武功。以前有人经常问我:“你懂武功吗?不然怎么写武侠。”我总是给他们强调:武侠武侠,武只是方式,侠才是核心。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偷偷摸摸写武侠,到今天过去了很多年,也经历了几重阶段。少时是因为猎奇,总觉得武侠世界上中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奇技淫巧、神兵利刃的特别吸引人,自己也爱写这些,可以完全放飞自我想象,寻找到一种乐趣。年长一些后,开始意识到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殊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哪一部武侠小说,哪怕是最早的那些聂政剌侠累之类的传说,在各类武功秘籍绝世宝藏的眩目光采下,总会流露出作者对世界、对生命的追忆、反思和理想。我也开始以“武”为载体,将这些元素有意识地注入其中,才有了后来的《三眼神捕》系列。
  这次写峨眉,写“无上清音”,是因为我已经人到中年了(特别强调:中年也是少女,哼)。
  褪去了很多的棱角和火气,再看昔日作品中的爱恨情仇,如同锦缎上浮绣的花朵,虽然美艳夺目,却并非本质。我更关注的却是缎子的纹理。那些经线和纬线,是因了怎样的规律和驱动,才会选择如此的交错叠绕,只需其中一个小小的停顿或是改变,花纹光彩是否就会完全不同?
  比如,“无上清音”。据说,要真正懂得人世间的孤寂,才能鸣响这“无上清音”。
  回顾我们自己,这一生越往后走,越懂得,孤寂才是人生的本质:纵使高朋满座亲友如云,但很多事情,你终究是要一个人面对、一个人体会、一个人流泪。
  可是,懂得归懂得,每个人心中对孤寂的认知,终究是不同的。顾清音只留下了法诀,传人却未必能达成他的境界。正如我们人手一册《如何写诗词》把平仄声韵背得滚瓜烂熟也不能成为李白一样。因为每个人对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理解。但这种理解本身,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苏东坡看明月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张九龄就想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商隐的感受又不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峨眉的候选人,选择了不同的修炼方法,踏上寻找孤寂真义之险途。只有成功练成“无上清音”者,才能成为下一任清音阁主。
  他们中有的断情绝爱,誓与木石同朽。有的随波逐流,认为通达才能放下。有的满怀热情腾腾如焰,至死不熄。有的将信将疑,摇摆不定。
  我想写出很多的可能,很多的状态。里面,或许有你我的影子。
  《峨眉》的故事,不是判决,是记录。

在保持原有的口味基础上不断创新,才是一条最艰难也最有效的道路。


  明月:当下武侠文学的环境不是很理想,你觉得新时代的武侠应该是怎样的呢?
  东海龙女:首先,武侠文学的环境不是很理想,不代表侠文化的影响力不理想。
  侠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战国的刺客游侠墨家子弟,经秦汉酷烈侠风、盛唐热血侠情,一路流传至今,汗牛充栋的作品传说,浩浩荡荡的观众拥泵,而且如此经久不衰,甚至影响到了很多人的三观与生活。这种影响力在传统文化中是非常少见的。我以前做过一个《侠之大者》的关于侠文化的讲座,听众都是大学生,居然连走道都挤满了人,可见“侠”的魅力之大。
  这么雄浑的一种文化,在转化为文学作品后,动不动“红极一时”,但也动不动“寂落低谷”,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内核仍然强大,而文学载体衰落,那就要从载体入手了。
  譬如一家酒厂,曾经一度销售火爆,现在消费者渐渐流失,最主要的原因:其他的酒厂出现了。一直喝酱香型的,突然出现了清香型。不仅是白酒,还有红酒、啤酒、果泡酒、鸡尾酒满足不同酒徒不同需求,大家各取所需,产品细化之极,即使是一直爱喝酱香型的,也要不断换个口味,消费者自然被分流。   所以,武侠文学不及从前火爆,真的是情有可原。当今文学市场,百花齐放,非独武侠一家。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发现,人的口味是最忠诚的。一时猎奇或兴趣,并不能取代长期以来的消费习惯。于是,喝惯酱香型的他,在最初一段时间的眼花缭乱后,每晚上灯下独酌那二两,还会是酱香型。然而他惊恐地发现:找不到喝惯了的那种酱香型白酒了。或者是,那酒还在,可喝起来味儿不对了。
  因为,在消费者面对酒市场的百花齐放眼花缭乱的同时,酒厂也缭乱了:开发清香型!开发啤酒!开发红酒!白葡萄酒!等等。
  这并没有错,然而最初的拳头产品,因为一时的销量下滑,被选择性地忽略了。在面对消费者日益挑剔的口味时,它要么固执地坚守从前的酱香,要么彻底改弦易张,但其实,在保持原有的口味基础上不断创新,才是一条最艰难也最有效的道路。
  归根结底,人设框架、武功套路的改变并不是传统武侠求“变”的途径之一,奇峭刺激也不是观众的首要选择。正如我上文那个关于锦缎的比喻,浮绣的花朵再美,人们真正关注的还是缎子本身的质量。或许我们应该深入地探讨,当代社会,当代的阅读群体,他们对于“侠”究竟有着自己怎样的理解,他们渴望从“侠”的世界中汲取怎样的精神养料——毕竟,当年的金庸,正是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八字,影响了一代的读者啊。
  但是,达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我坦率地承认,就我自己而言,文学素养、写作功底和思想修为都是远远不够的。或许可以写出一段还算优美的文字,或是一段抓人眼球的情节,但要能达到深触人心的高度,还需要走很久很久,甚至是,限于天资,一生都难以企及。这真是让人难过的事啊——啊——啊——啊!
  所以,衷心地希望武侠越来越好,这样才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来写武侠,武侠才会越来越好。

名人名家眼中的峨眉山




  白居易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家
  蛾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北路迷。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
  ——《赠薛涛》



  岑參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峨眉烟翠新,昨夜秋雨洗。分明峰头树,倒插秋江底。
  ——《峨眉东脚临江听猿,怀二室旧庐》



  李白
  唐朝伟大浪漫主义诗人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登峨眉山》



  骆宾王
  初唐四杰、著名诗人
  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锦江中霞似锦。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朱元璋
  明朝开国君主
  山中静阅岁华深,举世何人识此心。不独峨眉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
  ——《峨眉山摩崖石刻》



  蒋超
  清代文史学家、探花
  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峨眉山志》



  还珠楼主
  民国时期著名武侠作家
  正是万花含笑,齐吐香光,祥氛瑞蔼,彩影缤纷。当空 碧天澄雾,更无纤云;虹桥两边湖中,明波如镜;全湖青白 莲花,万蕾齐舒,花大如斗,亭亭净植,妙香微送。那一轮 寒月,正照波心。红玉坊前迎接神僧的百零八杵钟声,将至 尾音。清景难绘,幽绝仙凡。
  ——《蜀山剑侠传》



  金庸
  当代著名武侠作家
  郭襄仍然行走江湖,希望能与杨过碰面,却始终没能再见,在四十岁那年,她忽然大彻大悟,在峨眉山出家为尼,从而开创了“峨眉派”。
  ——《倚天屠龙剑》
其他文献
“侠世界”百万创世征文大赛:  万千期待,重启江湖传说;百万悬赏,铸就武林盛世。  江湖告急、武林告急。百万花红,广邀各路豪杰,一起重游江湖,仗剑执笔,书写创造属于我们的“侠世界”。  我们要“创世”,《今古传奇·武侠》创刊十六年来最为盛大的创世征文活动,磨剑十余载,只为今日之锋芒。我们不仅是在征文,更重要的是“创世”,创造一个只属于广大武侠爱好者,属于那些对武侠类型文学还在坚守的守望者。  我们
期刊
空山寂寂,头顶月光清冷。宇文直站在棱棱的山石间,第一次有了绝望的感觉。  堂堂须弥剑客的弟子,“妙光剑”的传人,初出江湖便在恶虎岭一战中崭露头角,杀了臭名昭著的大寨主孙一刀和他的两个结义兄弟不说,还顺利救出了大侠江北关的千金小姐江飞雪,成为了“千山烟波第一庄”近十年来最年轻的座上宾……英俊潇洒、武功高强、人物风流,几乎所有用来形容英雄少年的词汇,放在他身上都是那么恰如其分。  可是,就是這样一位炙
期刊
第一回·拜寿  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  肃杀的西风卷来,将达州城中梧桐树上的金叶子吹落了满地。  日头方正,便闻一连串震天的爆竹声在宝元街上响起。花瓣似的大红爆竹屑,在淡淡的硝烟中缓缓而落,盖在金灿灿的梧桐叶上,雷府门前的大片青石地,登时金红斑驳一片,煞是好看。  几名奴役从内拉开了雷府大门,露出了一堵宽大的照壁。照壁之上贴了红纸剪就的巨大“寿”字,而“寿”字底下又站着三位虎背熊腰的汉子,皆身
期刊
上期回顾:  中州以西有一座云浮山,山上住着一个神秘的部族——云浮族,他们虔诚地向往着天空,过着遗世独立的生活,然而平静终究被打破,异族少女唐玉烟的突然出现让云浮少年青辰的心里开始泛起涟漪。这时他想起一个神秘人告诉过他可以获得自由飞翔的能力,只要他能杀了唐玉烟……第十七章白鹫飞空  第二天,天光大亮,洞外还是没有族人的动静。  “不会是……出事了吧?”唐玉烟试探着说。  此话一出,青辰的心里立时“
期刊
第一章  纸童行凶  月晕,民间又称毛月亮,是说在月亮的四周,围了一圈白蒙蒙的光晕,看起来就像生了一身白毛。据说,这种夜晚是孤魂野鬼最爱出来转悠的时刻。于是,许多离奇的事情便在这时发生了。  抱犊山脚下,山荫镇。  毛月亮的光洒满了这个镇子,阴凄凄、雾蒙蒙、白惨惨的,令人看了便觉心悸。街道上冷冷清清的,寻不到半个人影,只有呜咽的山风,不知疲倦地在各个街巷间游走。  镇西的王记纸扎铺,门前用碗口粗的
期刊
孙子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正如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一样,武力也并非江湖中的全部。即便有一身绝世武功,打遍天下无敌手,但若是对江湖世事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的话,稀里糊涂死掉或许还是幸事,最惨的是被人卖了还得感谢人家呢。所以,初涉江湖的少侠们,技能天赋千万不要点歪了,没有能力或许还能蝇营狗苟,但没了智慧恐怕是寸步难行。反言之,以巧打力可有奇效,成为出奇制胜的法宝。本期侠说八
期刊
日本武士  武士道起源于镰仓幕府时代,并经江户时代吸收儒释两家的部分思想,结合本地的神道教思想,最终形成武士群体的道德规范。武士道德影响下,日本的武士推崇传统的儒家道德规范,如仁、义、礼、智、信等,但作为武士道最为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忠诚了,而且忠诚的对象只是某些特定的人群。中世纪骑士  骑士是带有欧洲民族尚武精神的一种贵族文化。欧洲长期处于动乱之中,所以作为贵族最底层的骑士,活跃在欧洲大陆上。作为
期刊
孔子死后备极哀荣,然而生前空有一身抱负,周游列国而不见用。一路之上崎岖坎坷,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大道,孔子在修道一途中,矢志不渝,虽然不受用于当世,却被后人万世敬仰。圣人在世都是如此,可见修道之难矣。孔子周游列国地图  前497年秋,鲁国郊祭,未按惯例分祭肉,表示孔子被解聘。孔子去卫国(濮阳),开始了周游列国之旅。  前496年,孔子离卫回鲁,  前495年,孔子居鲁一年多,历定公卒、哀公立,没被鲁
期刊
期刊
在西方,老子被普遍认为是人类自由主义思想的最早先驱。不少西方人认为,《道德经》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与《圣经》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旗鼓相当,《道德经》被看作是出自中国的先知书。老子的思想在西方的流传之久、流传之广,超出了许多当今中国人的想象。  古往今来,人们总在思考“我是谁”和“我從哪里来”后,自然而然就会想问第三个终极问题:“我将去哪里?”这就是“修道”最初的缘起和动力。百年匆匆的急迫感如同悬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