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残疾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家庭教育是残疾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我国,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往往相对薄弱,无法使用积极手段进行教育。本文通过对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从家庭内部、外部两方面对残疾儿童家庭教育进行改善的路径,希望能够对残疾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有所改善与助益。
关键词: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改善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到对其整体教育的实施与效果,尤其针对心理与身体均处于重要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当注重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效果的提升,改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以提升残疾儿童整体教育效果。
1.影响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因素分析
1.1家庭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1.1.1家长文化程度
残疾儿童的家长接受教育的程度极大地制约了他们辅导儿童的能力。对于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的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常常是比较单调,比较关注他们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自理能力,而忽略了对他们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健康教育,较少地与他们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沟通,影响了他们良好个性人格的培养和形成,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就不理想。
1.1.2家庭的基本经济能力
往往残疾儿童的家长虽然己经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早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收入较低,教育费用高昂,而他们的经济条件相对不足、精力有限等多种方面的压力,致使残疾儿童的家长往往身心疲惫,陷入一种身体与心理双重负荷均无法负担的地步,难免会顾此失彼,忙于工作赚钱而又没有多余时间好好地用心照顾自己的孩子。
1.1.3父母的家庭教育观
残疾儿童的家长的教育理念决定了他们去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这也是影响其家庭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关键性因素。若孩子长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情绪状态,则可能会大大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和对未来的期望,甚至可能会过分地保护和限制孩子去理解、去接触外部环境,这些都将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孩子适应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1.2家庭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1.2.1家校联系断裂
目前,学校的教育功能就是在于保障学生在校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与其生活,在通过联系父母进行家庭教育,辅助进行家庭教育等各个环节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十分有限,再加上对残疾儿童家长的缺乏主动查询的意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严重脱节。
1.2.2社区的资源有限
社区经济发展是促進残疾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和环境之一,充足有效的各种社区经济资源可以都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残疾儿童的生活和家庭压力,为其他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但事实上是,大多数社区在家庭和学校中对于残疾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这两个方面的重视程度比较差,很少举办的活动来帮助残疾儿童和家长,并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条件与学校教育情况。
1.2.3社会公众的关注程度并不高
媒体在对残疾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等各个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宣传工作力度也相对较少,大部分媒体对于政府制定的有关残疾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并不清楚,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残疾儿童掌握相关资料和信息的途径。
2.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改善路径
2.1家庭自身改善策略
2.1.1接受现实,转变思想
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先天或者是后天的"残疾"并不一定等于"残废",父母应当同样赋予他们关心与爱护,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学会与同学、朋友进行有效的沟通。
2.1.2提升咨询意识,与学校的教育要求紧密相连
家庭教育工作就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与学校、教师之间的互动不能只停留在学业上,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各个方面相互的衔接。主动与教师、其他相关信息媒体传播来寻求咨询。对于一部分在普通学校上学的残疾儿童来说,家长更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促进有效学习地开展。
2.1.3加强自己的学习,丰富自己家庭教育的方式。
家长们应不断地提高自己所需的教养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但要十分注重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个人身体健康,更要注重自己对于孩子的兴趣、特点等方面的培养,关注自己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及时掌握自己孩子的心理动态,促进孩子良好的人格形成。鼓励孩子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
2.2构建多元社会支持体系
2.2.1校园设施方面
学校要建立一套加强与家校的联系,建立健全家校协调合作的支撑网络,完善家校沟通机制。促进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的交往与沟通互动,使得学校的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紧密地结合,同时也给予了家长们一个资源分享的良好平台,共同推动残疾儿童教育的健康发展。通过学校把自己接受家庭教育的情况信息直接地传递到了家长,这样的方法可能相对而言是更为现代化的。
2.2.2社区建设方面
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加强医疗保险和残疾儿童的家庭救助工作。社区内部应适时地为所有的残疾人和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提供适当的社会经济、心理等方面的支撑和服务,及时地帮助所有的残疾人和儿童的家庭减轻他们的压力和负担,帮助所有的残疾人和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在自己的社区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
通过扩大社区服务领域的覆盖范围,提高人们对于残疾儿童和他们父母以及其他居民的关心程度。社区内部应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区的康复服务设施,满足残疾儿童的健康需要,积极地开展针对残疾儿童和父母的康复以及家庭教育相关
结束语
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依托于良好的家庭内部及外部环境。本文从内外部因素分别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与改善路径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家庭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家庭教育的参与度,以及家长对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认识、对孩子的理解等方面。家庭外部因素则以残疾儿童日常生活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学校、社区、社会三个主体为探讨内容,以改善外部环境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家庭内外部共同努力,为他们创设出更符合残疾儿童教育的理想环境,从而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整体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智勇.增能理论视域下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路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32(003):152-156.
关键词: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改善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到对其整体教育的实施与效果,尤其针对心理与身体均处于重要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当注重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效果的提升,改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以提升残疾儿童整体教育效果。
1.影响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因素分析
1.1家庭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1.1.1家长文化程度
残疾儿童的家长接受教育的程度极大地制约了他们辅导儿童的能力。对于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的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常常是比较单调,比较关注他们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自理能力,而忽略了对他们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健康教育,较少地与他们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沟通,影响了他们良好个性人格的培养和形成,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就不理想。
1.1.2家庭的基本经济能力
往往残疾儿童的家长虽然己经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早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收入较低,教育费用高昂,而他们的经济条件相对不足、精力有限等多种方面的压力,致使残疾儿童的家长往往身心疲惫,陷入一种身体与心理双重负荷均无法负担的地步,难免会顾此失彼,忙于工作赚钱而又没有多余时间好好地用心照顾自己的孩子。
1.1.3父母的家庭教育观
残疾儿童的家长的教育理念决定了他们去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这也是影响其家庭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关键性因素。若孩子长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情绪状态,则可能会大大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和对未来的期望,甚至可能会过分地保护和限制孩子去理解、去接触外部环境,这些都将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孩子适应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1.2家庭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1.2.1家校联系断裂
目前,学校的教育功能就是在于保障学生在校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与其生活,在通过联系父母进行家庭教育,辅助进行家庭教育等各个环节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十分有限,再加上对残疾儿童家长的缺乏主动查询的意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严重脱节。
1.2.2社区的资源有限
社区经济发展是促進残疾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和环境之一,充足有效的各种社区经济资源可以都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残疾儿童的生活和家庭压力,为其他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但事实上是,大多数社区在家庭和学校中对于残疾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这两个方面的重视程度比较差,很少举办的活动来帮助残疾儿童和家长,并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条件与学校教育情况。
1.2.3社会公众的关注程度并不高
媒体在对残疾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等各个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宣传工作力度也相对较少,大部分媒体对于政府制定的有关残疾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并不清楚,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残疾儿童掌握相关资料和信息的途径。
2.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改善路径
2.1家庭自身改善策略
2.1.1接受现实,转变思想
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先天或者是后天的"残疾"并不一定等于"残废",父母应当同样赋予他们关心与爱护,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学会与同学、朋友进行有效的沟通。
2.1.2提升咨询意识,与学校的教育要求紧密相连
家庭教育工作就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与学校、教师之间的互动不能只停留在学业上,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各个方面相互的衔接。主动与教师、其他相关信息媒体传播来寻求咨询。对于一部分在普通学校上学的残疾儿童来说,家长更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促进有效学习地开展。
2.1.3加强自己的学习,丰富自己家庭教育的方式。
家长们应不断地提高自己所需的教养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但要十分注重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个人身体健康,更要注重自己对于孩子的兴趣、特点等方面的培养,关注自己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及时掌握自己孩子的心理动态,促进孩子良好的人格形成。鼓励孩子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
2.2构建多元社会支持体系
2.2.1校园设施方面
学校要建立一套加强与家校的联系,建立健全家校协调合作的支撑网络,完善家校沟通机制。促进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的交往与沟通互动,使得学校的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紧密地结合,同时也给予了家长们一个资源分享的良好平台,共同推动残疾儿童教育的健康发展。通过学校把自己接受家庭教育的情况信息直接地传递到了家长,这样的方法可能相对而言是更为现代化的。
2.2.2社区建设方面
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加强医疗保险和残疾儿童的家庭救助工作。社区内部应适时地为所有的残疾人和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提供适当的社会经济、心理等方面的支撑和服务,及时地帮助所有的残疾人和儿童的家庭减轻他们的压力和负担,帮助所有的残疾人和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在自己的社区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
通过扩大社区服务领域的覆盖范围,提高人们对于残疾儿童和他们父母以及其他居民的关心程度。社区内部应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区的康复服务设施,满足残疾儿童的健康需要,积极地开展针对残疾儿童和父母的康复以及家庭教育相关
结束语
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依托于良好的家庭内部及外部环境。本文从内外部因素分别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与改善路径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家庭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家庭教育的参与度,以及家长对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认识、对孩子的理解等方面。家庭外部因素则以残疾儿童日常生活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学校、社区、社会三个主体为探讨内容,以改善外部环境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家庭内外部共同努力,为他们创设出更符合残疾儿童教育的理想环境,从而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整体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智勇.增能理论视域下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路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32(003):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