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文献分析法,以2012-2021年中国知网期刊论文和高考试题为基础,对现有“脂肪烃”的课堂教学案例和高考考查方向进行分析和归纳。同时结合课标对本节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对有机物性质的认知发展规律,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且又符合学生进阶思维的“脂肪烃”教学方向。
关键词:脂肪烃;文献分析;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68
一、教学内容及其功能价值分析
“脂肪烃”是人教版选修5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课标[1]要求是认识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比较这些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了解烃类在日常生活、有机合成和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必修模块中主要选取了典型代表物甲烷和乙烯,介紹其基本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对烷烃、烯烃的概念并未过多阐述。选修模块中介绍的“脂肪烃”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在本节中的教学中,甲烷和乙烯将提升为烷烃、烯烃等类别的性质,同时通过烷烃、烯烃和炔烃结构的分析,帮助学生由典型代表物的结构、性质归纳提升到一类物质的结构、性质,进而演绎迁移到陌生物质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质预测和验证。
分析2012-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关于“脂肪烃”考查频率最高的是常见的烯烃、炔烃官能团名称、命名、结构简式和常规方程式书写,此外加聚反应、烯烃顺反异构、1,3-丁二烯的加成、炔烃的加成以及炔烃作为基础原料进行有机合成也是常考点之一。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考查烯烃性质时,除了常规的加成反应外,烯烃(丙烯)或炔烃和氯气的取代反应在高考题中也多次出现,这也意味着基于官能团角度认识有机物方式对于学生认识有机物的性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其学习障碍分析
必修教材中呈现的主要是典型代表物的典型反应,学生基于官能团或特定的键知道甲烷能发生取代反应,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部分学生能够类推乙烷也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丙烯也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但是无法理解丙烯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结构决定性质”,学生会认为结构就是指官能团,至于结构为什么会决定性质、结构怎么决定性质是学生在本节内容学习时要重点突破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对比乙烯和乙炔的结构特征,预测乙炔的化学性质,体验“分析化学键→预测断键位置→选择试剂→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分析烷烃的取代、烯烃的加成反应断键成键机理,迁移归纳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提升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通过拼接球棍模型,体验烯烃的顺反异构的形成原因和炔烃分步加成的反应机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初步建立基于化学键角度研究有机物性质的思路。
四、教学策略分析
查阅2012-2021年知网文献发现,关于“脂肪烃”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教少,主要教学策略提炼如下:
1.基于情境性问题设计
郭佳平[2]认为理解性学习的六大维度可以更好的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他以“脂肪烃”第一课时为例设置教学目标及具有复杂情境的内容问题,并借助威金斯的理解性学习的六大维度为工具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完成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2.基于思维导图
冯蕊[3]认为脂肪烃是学好有机化学的根基,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是从脂肪烃这里衍生而来。对于分支庞杂的有机化学知识适合运用思维导图来教学,思维导图能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以图示的形式全部呈现在学生面前,促进知识的衔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基于“实验+模型”相结合
郭飞红[4]以实验和球棍模型探究相结合实施“乙炔”教学。引领学生在参与,探索,体验中发现并理解有机化学宏观现象背后对应的微观本质和规律,渗透有机物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思维方法。
4.基于问题链
庞玉玺[5]等设计了以“乙炔、乙烯结构与化学性质是否相似”、“乙炔与乙烯结构是如何相似的” 、“相似的结构是否决定了相似的化学性质” 、“相似的实验现象是否意味着相似的化学反应原理”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凸显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落实。
五、总结与展望
综上,现有的关于“脂肪烃”的教学主要倾向于如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行教学改进,缺乏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有机物性质学习的进阶思考。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方式分为3种:基于典型代表物、基于官能团和基于化学键。本节“脂肪烃”学生是接触到的第一类也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类别,通过学习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学生需要完善原有基于官能团的认识有机物的角度,建构基于化学键的角度和思路,为后续更复杂的烃和烃的衍生物性质的学习做好准备。当然,角度的建立也不是某一节课或某一节内容就能够达成,“脂肪烃”的教学定位应是引领学生进阶思考,提升学生对有机物性质的认知角度,并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去巩固和完善角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8-50.
[2]郭佳平. 落实核心素养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为例[D].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2019.
[3]冯蕊.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2014.康永明. 高中生有机物化学性质认识方式现状探查[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3.
[4]郭飞红.基于“实验和模型”教学 挖掘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以高二有机化学“乙炔”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2014,(15):18-23.
[5]庞玉玺等.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思考— —以“乙炔”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0,(5):55-58.
关键词:脂肪烃;文献分析;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68
一、教学内容及其功能价值分析
“脂肪烃”是人教版选修5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课标[1]要求是认识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比较这些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了解烃类在日常生活、有机合成和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必修模块中主要选取了典型代表物甲烷和乙烯,介紹其基本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对烷烃、烯烃的概念并未过多阐述。选修模块中介绍的“脂肪烃”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在本节中的教学中,甲烷和乙烯将提升为烷烃、烯烃等类别的性质,同时通过烷烃、烯烃和炔烃结构的分析,帮助学生由典型代表物的结构、性质归纳提升到一类物质的结构、性质,进而演绎迁移到陌生物质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质预测和验证。
分析2012-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关于“脂肪烃”考查频率最高的是常见的烯烃、炔烃官能团名称、命名、结构简式和常规方程式书写,此外加聚反应、烯烃顺反异构、1,3-丁二烯的加成、炔烃的加成以及炔烃作为基础原料进行有机合成也是常考点之一。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考查烯烃性质时,除了常规的加成反应外,烯烃(丙烯)或炔烃和氯气的取代反应在高考题中也多次出现,这也意味着基于官能团角度认识有机物方式对于学生认识有机物的性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其学习障碍分析
必修教材中呈现的主要是典型代表物的典型反应,学生基于官能团或特定的键知道甲烷能发生取代反应,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部分学生能够类推乙烷也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丙烯也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但是无法理解丙烯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结构决定性质”,学生会认为结构就是指官能团,至于结构为什么会决定性质、结构怎么决定性质是学生在本节内容学习时要重点突破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对比乙烯和乙炔的结构特征,预测乙炔的化学性质,体验“分析化学键→预测断键位置→选择试剂→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分析烷烃的取代、烯烃的加成反应断键成键机理,迁移归纳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提升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通过拼接球棍模型,体验烯烃的顺反异构的形成原因和炔烃分步加成的反应机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初步建立基于化学键角度研究有机物性质的思路。
四、教学策略分析
查阅2012-2021年知网文献发现,关于“脂肪烃”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教少,主要教学策略提炼如下:
1.基于情境性问题设计
郭佳平[2]认为理解性学习的六大维度可以更好的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他以“脂肪烃”第一课时为例设置教学目标及具有复杂情境的内容问题,并借助威金斯的理解性学习的六大维度为工具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完成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2.基于思维导图
冯蕊[3]认为脂肪烃是学好有机化学的根基,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是从脂肪烃这里衍生而来。对于分支庞杂的有机化学知识适合运用思维导图来教学,思维导图能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以图示的形式全部呈现在学生面前,促进知识的衔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基于“实验+模型”相结合
郭飞红[4]以实验和球棍模型探究相结合实施“乙炔”教学。引领学生在参与,探索,体验中发现并理解有机化学宏观现象背后对应的微观本质和规律,渗透有机物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思维方法。
4.基于问题链
庞玉玺[5]等设计了以“乙炔、乙烯结构与化学性质是否相似”、“乙炔与乙烯结构是如何相似的” 、“相似的结构是否决定了相似的化学性质” 、“相似的实验现象是否意味着相似的化学反应原理”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凸显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落实。
五、总结与展望
综上,现有的关于“脂肪烃”的教学主要倾向于如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行教学改进,缺乏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有机物性质学习的进阶思考。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方式分为3种:基于典型代表物、基于官能团和基于化学键。本节“脂肪烃”学生是接触到的第一类也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类别,通过学习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学生需要完善原有基于官能团的认识有机物的角度,建构基于化学键的角度和思路,为后续更复杂的烃和烃的衍生物性质的学习做好准备。当然,角度的建立也不是某一节课或某一节内容就能够达成,“脂肪烃”的教学定位应是引领学生进阶思考,提升学生对有机物性质的认知角度,并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去巩固和完善角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8-50.
[2]郭佳平. 落实核心素养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为例[D].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2019.
[3]冯蕊.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2014.康永明. 高中生有机物化学性质认识方式现状探查[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3.
[4]郭飞红.基于“实验和模型”教学 挖掘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以高二有机化学“乙炔”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2014,(15):18-23.
[5]庞玉玺等.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思考— —以“乙炔”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0,(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