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忆夏衍:曾带陈毅外出买馄饨没有通知保卫处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5月27日下午4点左右,一辆吉普车停在了南京西路1081弄重华新村门口。从车上跳下一个年约50岁、一身戎装的男人,熟门熟路地走入弄内,他就是夏衍。
  1949年5月27日下午4点左右,一辆吉普车停在了南京西路1081弄重华新村门口。从车上跳下一个年约50岁、一身戎装的男人,熟门熟路地走入弄内。居民们惊呆四顾,这个腰佩手枪的人是何方神圣,“怎么径直到了这里?”这男人在59号A楼门前停下,闻声而出的孩子尚在发愣,竟一时没有认出眼前军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阔别三年的父亲——夏衍。
  就在这一天上午10点,夏衍刚刚抵达上海市区,开始参与这座伟大城市的接收工作。从文管会位于旧法租界霞飞路(淮海路)旧教育局的会议室出发,他抽空回到重华新村,只来得及洗澡拿了几件衣服就又回到会议室投入工作。
  在过了60多年后,当夏衍的孙女沈芸站在重华新村门口确认爷爷昔日住所时不禁莞尔。与夏衍在上海的多处旧居一样,59号的房子有个显著特点:房子都有前后门。这是夏衍在白色恐怖下多年从事地下工作所留下的生活痕迹。这里,是夏衍一家见证上海解放的地点。
  静安寺路上的重华新村
  南京西路,旧名静安寺路,为上海公共租界第一批越界筑路。1937年,兵临城下,时局动荡。随着大批平民涌入租界以期避难,租界内房价大涨,看准商机的买办虞洽卿乘机在静安寺路1081弄内建造了一批砖木二层新式里弄房,取名重华新村,同时在里弄深处又建造了10幢左右底层为店面、楼上是住家的小型公寓房,取名重华公寓。
  弄堂口最著名的地标建筑当数知名酒家一梅陇镇酒家。这一酒家最初建于今威海路上,后转让给民主人士吴媚,成为左翼戏曲、电影界人士聚会的场所。当年邓颖超就曾鼓励越剧演员袁雪芬多去“梅陇镇”以接触进步人士,著名的“越剧十姐妹”结拜仪式也在这里举行。而弄堂口昔日另一地标——大夏大学分校已经不复存在。大夏大学于1924年初创时,校舍在小沙渡路201号,后建立校舍于中山路,但“八一三”炮声一响,学校损失甚巨。几经内迁、合并等周折后,1938年依旧困守于上海的教授们曾一度租赁重华新村“梅龙镇”楼上房间为校舍,成立大夏沪分校。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任溶溶大学时代曾在此就读,在他的回忆里,大学所在的弄堂门口两旁,咖啡馆整日价香气扑鼻,弥漫于书香之中。
  在这条弄堂里,另一位著名的住户是作家张爱玲。1947年至1950年,搬离常德公寓的张爱玲曾经和姑母居住在重华公寓,其问,张爱玲的母亲也曾来此与她们小住。1949年解放军进城_--时,张爱玲就在重华公寓的窗口,见证了上海翻开历史新一页。
  虽非狡兔却有穴
  不过,重华新村并非夏衍落脚上海的第一站。
  1920年夏,青年夏衍即将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对前途自感彷徨的他骗母亲去“寻生意”,有生以来第一次“出远门”,目的地,就是上海。
  初生牛犊的他抵沪后,贸贸然想去寻找陈望道先生咨询前程,但却记错了地址,几次三番都没有寻到先生。回到小旅馆,他一封又一封给自己认识或者知名的人写信,竟然意外得到知名人士吴稚晖的回应。素不相识的吴稚晖主动到他下榻的旅馆来看他,临别鼓励他“年轻人,不要怕失败”。
  似乎是上海之行带来的好运,回到家乡后,夏衍就得到了学校公费保送去日本留学的机会。同年9月,他再次来到上海,从福州路振华旅馆起身,搭船赴日。
  1927年东渡归来时,夏衍已经洗脱稚气。回到祖国后,他也先在上海落脚,暂住在校友蔡叔厚的绍敦电机公司的楼上,等到与留日归来的未婚妻团聚后,夏衍于1930年结婚,翌年女儿沈宁出生。为了给小家庭找到一个舒适安全的住处,夏衍在唐山路685弄(业广里42号)安下家来。小屋一墙之隔就是夏衍二姐沈云轩家,一旦有情况,大门被堵住,还能从暗门逃走。此时,夏衍已经入党,并成为左翼积极活动分子,对外则是一名翻译家和撰稿人。
  1935年,受到第三国际情报局远东负责人华尔敦事件牵连,为躲避追捕,夏衍又在蔡叔厚建议下搬到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卡德路口(石门二路)一个白俄女人开的公寓避居。这是一座西式二层楼房,一共只有四间客房,可以包伙食,这个房子也有前后两个门。当时除了居住一位老洋人外,其他都空着,虽然房价较贵,但安静安全。难得的平静时光里,夏衍在这里创作了第一个多幕剧《赛金花》和独幕剧《都会的一角》。夏衍后来自嘲“虽非狡兔,却有了三穴”。
  于战事频仍的1937年8月,夏衍参与创刊《救亡日报》,同月儿子沈旦华出生。然而11月上海沦陷,覆巢之下已无完卵,夏衍很快受命离开上海赴港工作,先后去广州和桂林复刊《救亡日报》。留在上海的妻子和一双儿女于1943年离沪前往重庆。
  直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一家人才重新回到阔别的上海。在夏衍自传《懒寻旧梦录》里,他写道,“我为了安顿随同《新华日报》同人回到上海的家属,在静安寺路重华新村租了两间房子和胡绳夫妇同住。”与夏衍之前在沪落脚的所有住所一样,重华新村有两个出口,前门出口在静安寺路,门口即为梅陇镇酒家,后门出去能与静安别墅相连,一旦遇到情况,可以迅速撤离。但甫一安顿好家人,夏衍于1946年10月30日和潘汉年又要飞赴香港根据党的指示继续工作。
  等到3年后的1949年,夏衍以全新身份回到上海时,他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撰稿人、翻译家或剧作者,而是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之一,西装革履的书生穿上了戎装,家人也是这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不过,这天他抽空回到重华新村的举动被负责保卫的人知道后,人们认为“长官”过于冒险便立即向上汇报,上级立即给夏衍配备了警卫和专车。
  沈芸记得,爷爷曾告诉儿孙辈,在解放军刚刚进入上海的时候,陈毅曾来找他询问:“哪里有好吃的?”熟悉上海犄角旮旯美食的夏衍就带着陈毅两个人一路寻出去买了馄饨来吃。回来后只见负责保卫的同志脸色大变,将两人的警卫一顿教训。这件事让夏衍心里也觉得不习惯,他并不把自己当作一个官,出门必须时时通知保卫处。对于上海来说,此刻他已经不再是当年能随意在街上溜达买报看的青年了。
  到1950年,夏衍一家搬到了安亭路41弄21号的英国式花园,5年后,夏衍从这里受命赴京。
  上海味道陪伴终身
  2013年,当沈芸来到地处南京西路梅龙镇伊势丹对面的重华新村确认爷爷1946年到1950年的住址时,热情的居民曾纷纷告知:弄堂里的门牌号基本没变。59号A幢公寓共有三层,夏衍及其家人曾经居住过的是59号的底楼,朝南为前门,朝北为后门,出门不远就是昔日著名的平安大戏院,一整天南京西路都热闹繁华。
  不过在沈芸的记忆里,离开这里不远的瑞金一路118弄16号夏衍姐姐的房子,则是夏衍家第二代和第三代与这座城市保持感情的“上海基地”。
  上个世纪50年代,夏衍到北京生活后,日常的衣食住行还是保留了上海的审美和趣味。家里餐桌上始终是海派口味的小排骨、菜饭和毛豆。一旦有亲友到上海,必定会受托为夏衍购买上海的火腿、南风肉、冬笋和丝绵被,然后在瑞金一路夏衍姐姐家打包,之后从思南路邮局寄往北京。
  那些是上海岁月里的滋味,塑造了青年的夏衍,见证过他投身革命的青葱岁月,也在日后成为滋养他后代一生味蕾的基调。
其他文献
王同惠女士墓碑在“十年文革”中被一位教师发现保存下来。上世纪70年代末,费孝通得到彻底平反后,墓碑才得以复立。1988年12月,费孝通到梧州谒王同惠墓,睹碑思人,百感交集。费孝通于1939年与孟吟女士结婚,为了纪念王同惠,他们为自己的女儿取名费宗惠。  1992年费孝通带外孙女又一次来到梧州拜奠王同惠,并告慰同惠在天之灵,说自己老骥伏枥,而曾经有过的生死爱情,又使他灵魂升华,始终本着“荣辱任来去”
期刊
提到演员赵尔康,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映就是“雁南飞,今日去,原为春来归。莫把心揉碎,且等春来归。”这就是赵尔康29年前主演的电影《归心似箭》的主题歌《雁南飞》。随着歌声的索引,那个铮铮硬汉的形象便会浮现眼前。从影30年,赵尔康出演了《归心似箭》、《漩涡里的歌》、《知音》、《骑士的荣誉》、《阙里人家》、《老娘土》等一大批影视作品。回首往事,赵尔康觉得决定人生走向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梦想,二是机遇,二者不
期刊
提起作家“唐一正”,别说文学爱好者,就是在作家圈内,也是很少有人知道的。但若提起“柯蓝”,文学爱好者肯定会十分熟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柯蓝与周立波、康濯、蒋牧良并称湖南省文学界四大巨头。成名作《早霞短笛》散文诗为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争相传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他撰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用章回体描述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洋铁桶的故事》,得到毛泽东的赞扬;撰写了中国唯一一部反映延安大生产运动的
期刊
“看此人真叫帅,身高体胖大脑袋,白白的皮肤头发少,眯缝着眼睛透着环,悟性好,反应快,天桥出了个九大怪。”这第九大怪就是评书演员王玥波,这是女评书第一人连丽如先生在电视台做节目时,即兴替王玥波做此开脸的,而连先生就是他的义母,也是他的伯乐。  王玥波1978年生于北京,8岁开始学习相声。他说那时是因为喜爱,而学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少年之家”成立相声班,王玥波因为能说故事被吸收进去。在“少年之家”王玥
期刊
今年的3月14日,中央电视台2015“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有10位医生获得“最美医生”称号,中华健康快车团队获得“最美医生”团队称号,其中胡大一等10人被推选为“特别关注医生”。胡大一教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最美人物”。  乘客突发心梗  幸遇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  去年10月25日,一位叫李翔的年轻人和妻子以及不到一岁的双胞胎孩子,坐在G672次列车15号车厢的座椅上,等
期刊
当年在空政文工团新作品演唱会上,22岁的佟铁鑫演唱了一首作曲家羊鸣为他量身创作的歌曲——《晨风吹过机场小道》,而台下正坐着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也许正是彼此的眼神、心灵、艺术通感在一刹那间的交汇,开启了乐坛这段10年的合作佳话。  当时施光南在为电影《当代人》的主题歌《年轻的心》寻找演唱者,佟铁鑫的声音和演唱令他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惊喜。此后直到1990年施光南去世,佟铁鑫与这位音乐大师、人民音乐家
期刊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学习工程学的都知道干毅的大名,这个来自青田,毕业于英国皇家军官学校和英国剑桥大学,被周恩来称之为“文武全才”的科学家曾经是科学界的泰斗人物。他在“文革”中经受非人的遭遇,却始终保持豁达的人生态度,在教育上更是将自己深厚的学养和乐观的精神传递给子女。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们家走出了11个博士,他的大女儿干荣珠是孟菲斯州立大学博士,长子干高雄和次子干小雄都是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所以干荣
期刊
2013年9月,在满52岁生日前不久,李开复被诊断罹患淋巴癌晚期,腹部被查出26个淋巴肿瘤。仿佛从云端瞬间坠落,他第一次感受到死神离得那么近,刹那不知身在何处,渺小且无助。从一开始立遗嘱放弃治疗,到植入人工血管冒险化疗,直到2015年6月30日肿瘤消失,这段不在他人生计划里的“假期”,意外让他的生命有了深刻的回旋。  2015年7月,李开复在新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中首次揭开了患癌后的神秘
期刊
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有一双胞胎爱女,今年5岁,小名分别是赢赢和一一。名字是妈妈取的,寓意明了:先赢球,再拿第一。  很多运动员做父母后都不希望子承父业,因为他们不忍让孩子体会其中的艰辛。可在刘国梁看来,竞技体育固然残酷,但如果总是赢的话,也就不会觉得残酷。他说:“通过自己努力征服世界的感觉很美好,只是有这种感觉的人不那么多。”  刘国梁是宁愿用十次失败换来一次成功的人,他希望女儿们能从小感受体
期刊
贾樟柯:最大的影响从陈凯歌而来  贾樟柯,山西汾阳人,北京电影学院1996级文学系进修班学生。  不过说起当年贾樟柯考取北京电影学院,最大的影响还是从陈凯歌这里来的。1990年,贾樟柯面临着当兵或者落榜后继续考大学的选择,由于父亲的坚持,他背上行囊自费去山西大学念美术。有一天,贾樟柯实在无聊,于是买票进了电影院,看到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忍不住一边看一边流眼泪。看完之后,他发誓以后一定要当上导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