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是童年接触到的最重要的文学,让我们用童话去关注儿童成长,用童话去表现儿童成长,用童话去帮助儿童成长。
——题记
光怪陆离的图像世界和影像世界改变了童年的生态,改变了儿童的思维方式,改变了儿童的教育环境,电子文化使得童年在消逝。那么,如何抵制童年生态的破坏和童年的消逝呢?18世纪法国人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那么,如何让儿童回归童年的样子?笔者认为,作为儿童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的童话,可以发挥它特有的优势,改变童年的心境,给这个消费主义盛行时代的儿童以精神、品质、文化的提升,让孩子完整地成长。
一、创设情境,展开想象之翼
著名儿童文学家金近说:“孩子们的思想感情,最突出的一点是幻想性,幻想贯穿整个童年的生活。”童话充满了幻想,童话打破了生活中的各种局限和羁绊,引导人们从平常的生活状态中超越出来,在理想的世界里遨游。童话的这一特性,正好顺应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爱幻想的天性,为儿童打开了一扇通向幻想王国的大门。
一堂好的童话教学课,应该是声情并茂、情趣盎然的。笔者在教学童话时,经常挖掘教材中的情景因素,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引领孩子快速进入童话意境,激起学生想象的涟漪。
《秋姑娘的信》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科普童话故事,它用秋姑娘写信的形式介绍了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备食物、树木裹上稻草准备安全越冬的知识。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在阅读的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
教学片段实录:
师:这几天啊,我们苏州下起了大雪,冬爷爷驾着他的马车来到我们身边。而秋姑娘悄悄地离开了我们,临走的时候,她有很多事情放心不下,就写了许多的信给她的朋友,瞧,老师这里就有一封。
师(出示枫叶):看到这封信,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1:我想知道为什么这片枫叶上写着一个“信”字。
生2:我想知道这是给谁写的信。
生3:我想知道信里面写了些什么内容。
师:同学想的真有意思。好,带着这些有趣的问题,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
[教学反思]
从课文的“外围”着手导入,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我充满童趣的语言,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童话的情境中,用形象的“信”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孩子展开想象之翼。
二、品词诵句,丰满想象之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成为儿童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新课程标准也把“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作为总目标之一。在童话教学中,我努力聚焦童话中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语,在丰富的语境中引导儿童用心灵去品味词语,去触摸词语,从而丰富学生想象的羽翼。
《会走路的树》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一篇语言优美、蕴涵丰富的童话故事。在课堂教学中,我抓住关键词语,引领学生领略童话的意境,体会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的惊喜激动,与此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美好。
教学片段实录:
师:“小树带着小鸟去了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他们到底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东西?(抓住两个“许多”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展开想象)
生1:小鸟跟着小树来到了小溪边,看到了嫩生生的蘑菇、绿茵茵的草丛、飞流直下的瀑布、高耸入云的奇石。
生2:小鸟跟着小树来到花园里,看到蝴蝶在飞舞,五彩缤纷的鲜花竞相开放,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美丽极了!
生3:小鸟跟着小树来到树林里,看到蜗牛和蝴蝶、蜜蜂正在举行飞行比赛呢!
……
[教学反思]
老师以欢快的语调引领孩子走进一组美丽的大自然图片中,和小鸟、小鹿一起聆听大自然的奇妙。闲庭信步的仙鹤、憨态可掬的熊猫……有声的、无声的,一幅幅、一幕幕,孩子们走进一个和谐相处、充满无限情谊的自然界的角落,被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所深深震撼,沉醉中久久不能罢怀。从心理学角度讲,想象式词语教学是儿童喜爱和熟悉的,它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学生通过想象让抽象省略的文字具体化,然后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想象大门。
三、表演童话,放飞想象之翼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确实如此,只有当语言文字被赋予生命后,学生与童话之间的对话才是真正生命的交流。童话情节生动,语言丰富,是学生表演的首选。学生在表演童话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形体语言、修改人物对白、表现人物神态,尽情放飞想象的翅膀。
《青蛙看海》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导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这个故事说明: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带着头饰表演课文描述的情景:松鼠(老师)带着青蛙(学生)来到了山脚下,不畏辛苦地一级一级地登上山顶,最后终于看到了大海。
教学片段实录:
师:小青蛙们,这就是大海!(老师手指着大海)让我们一起开心地说:啊!大海,我们终于看到你了!
师:你们面前的大海是什么样的?你们能用一些词句来形容大海吗?
生1:浩瀚无边的湛蓝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了天崩地裂的吼声。
生2:大海真大呀!海水和天空合为一体,都分不清哪是海水,哪是天空了!
——题记
光怪陆离的图像世界和影像世界改变了童年的生态,改变了儿童的思维方式,改变了儿童的教育环境,电子文化使得童年在消逝。那么,如何抵制童年生态的破坏和童年的消逝呢?18世纪法国人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那么,如何让儿童回归童年的样子?笔者认为,作为儿童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的童话,可以发挥它特有的优势,改变童年的心境,给这个消费主义盛行时代的儿童以精神、品质、文化的提升,让孩子完整地成长。
一、创设情境,展开想象之翼
著名儿童文学家金近说:“孩子们的思想感情,最突出的一点是幻想性,幻想贯穿整个童年的生活。”童话充满了幻想,童话打破了生活中的各种局限和羁绊,引导人们从平常的生活状态中超越出来,在理想的世界里遨游。童话的这一特性,正好顺应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爱幻想的天性,为儿童打开了一扇通向幻想王国的大门。
一堂好的童话教学课,应该是声情并茂、情趣盎然的。笔者在教学童话时,经常挖掘教材中的情景因素,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引领孩子快速进入童话意境,激起学生想象的涟漪。
《秋姑娘的信》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科普童话故事,它用秋姑娘写信的形式介绍了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备食物、树木裹上稻草准备安全越冬的知识。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在阅读的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
教学片段实录:
师:这几天啊,我们苏州下起了大雪,冬爷爷驾着他的马车来到我们身边。而秋姑娘悄悄地离开了我们,临走的时候,她有很多事情放心不下,就写了许多的信给她的朋友,瞧,老师这里就有一封。
师(出示枫叶):看到这封信,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1:我想知道为什么这片枫叶上写着一个“信”字。
生2:我想知道这是给谁写的信。
生3:我想知道信里面写了些什么内容。
师:同学想的真有意思。好,带着这些有趣的问题,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
[教学反思]
从课文的“外围”着手导入,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我充满童趣的语言,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童话的情境中,用形象的“信”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孩子展开想象之翼。
二、品词诵句,丰满想象之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成为儿童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新课程标准也把“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作为总目标之一。在童话教学中,我努力聚焦童话中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语,在丰富的语境中引导儿童用心灵去品味词语,去触摸词语,从而丰富学生想象的羽翼。
《会走路的树》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一篇语言优美、蕴涵丰富的童话故事。在课堂教学中,我抓住关键词语,引领学生领略童话的意境,体会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的惊喜激动,与此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美好。
教学片段实录:
师:“小树带着小鸟去了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他们到底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东西?(抓住两个“许多”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展开想象)
生1:小鸟跟着小树来到了小溪边,看到了嫩生生的蘑菇、绿茵茵的草丛、飞流直下的瀑布、高耸入云的奇石。
生2:小鸟跟着小树来到花园里,看到蝴蝶在飞舞,五彩缤纷的鲜花竞相开放,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美丽极了!
生3:小鸟跟着小树来到树林里,看到蜗牛和蝴蝶、蜜蜂正在举行飞行比赛呢!
……
[教学反思]
老师以欢快的语调引领孩子走进一组美丽的大自然图片中,和小鸟、小鹿一起聆听大自然的奇妙。闲庭信步的仙鹤、憨态可掬的熊猫……有声的、无声的,一幅幅、一幕幕,孩子们走进一个和谐相处、充满无限情谊的自然界的角落,被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所深深震撼,沉醉中久久不能罢怀。从心理学角度讲,想象式词语教学是儿童喜爱和熟悉的,它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学生通过想象让抽象省略的文字具体化,然后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想象大门。
三、表演童话,放飞想象之翼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确实如此,只有当语言文字被赋予生命后,学生与童话之间的对话才是真正生命的交流。童话情节生动,语言丰富,是学生表演的首选。学生在表演童话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形体语言、修改人物对白、表现人物神态,尽情放飞想象的翅膀。
《青蛙看海》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导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这个故事说明: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带着头饰表演课文描述的情景:松鼠(老师)带着青蛙(学生)来到了山脚下,不畏辛苦地一级一级地登上山顶,最后终于看到了大海。
教学片段实录:
师:小青蛙们,这就是大海!(老师手指着大海)让我们一起开心地说:啊!大海,我们终于看到你了!
师:你们面前的大海是什么样的?你们能用一些词句来形容大海吗?
生1:浩瀚无边的湛蓝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了天崩地裂的吼声。
生2:大海真大呀!海水和天空合为一体,都分不清哪是海水,哪是天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