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识字6》教学设计及评析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1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识字6》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文,本课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椰树、骄阳、海岛、牦牛、冰雪、高原)连起来,表面上看是不相连的几组词,实则意义上有联系,且押韵上口,便于记诵。这样安排意在使识字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这种对传统识字教材呈现形式和古典诗词艺术手法的借鉴,不仅受到学生的喜爱,而且利于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利于向其他学科辐射,利于相机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拟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以“读”为主线,先整体感知,通过读,了解四组词表现了祖国大地不同的自然风光。再借助拼音,读准词语,在诵读中品出词中之语,悟出词中之理,感受词中之情,欣赏词中之景。最后落实生字教学,对要求会认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能在口头表达时运用;对要求会写的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会默、会运用。
  教学目标:
  1?郾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词语。
  2?郾能熟练地运用本课中的词串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
  3?郾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郾播放歌曲《大中国》。
  小朋友,学课文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仔细听!里面唱的是什么呢?(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2?郾出示地图,依次呈现四幅画面。
  师:瞧,这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地形各异,有一望无边的——塞北,有桃红柳绿的——江南,有骄阳似火的——海岛,有冰天雪地的——高原。(出示词卡,指名读,贴词卡。)
  3?郾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乘飞机”到祖国的这些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在登机前,让我们先买票吧。
  (评析:俗话说,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始,教师通过课件、音乐及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
  1?郾读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词组。
  2?郾在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指读——全班跟读。你觉得你能读准字音的,站起来读。
  3?郾去掉拼音读,分小组读。(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会读的学生获得“机票”。)
  4?郾师:一行一行能读好了,相信你们全文一起读也能读好,全班齐读。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呀,每个人都拿到了飞机票,现在,我们可以登上飞机开始旅游了。)
  (评析:语文教学倡导多读,读能知意,读能生情。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使学生能在熟知课文的基础上尽快地了解所要掌握的内容。)
  三、精读体会
  过渡:飞机起飞了,你们想先飞到哪儿去看看呢?
  1?郾学习“骏马、秋风、塞北”。
  (1)(出示图画)在这一望无际的塞北(出示词卡“塞北”)草原上,谁是主角呢?(马儿)你们觉得这些马儿怎么样?(强壮、神气、俊俏、跑得快……)对,像这样跑得快的好马就是——骏马(出示词卡),现在,你能看着这些好马,读好这个词语吗?
  (2)骏马喜欢在塞北草原上奔驰,不仅因为草原的辽阔,而且还因为有凉爽的秋风迎面吹来!(出示词卡“秋风”)你觉得骏马迎着秋风在草原上奔跑,是什么样的感觉?(欢快)谁来读词串?(指读)
  过渡:飞机继续飞行,下一站我们去哪儿?
  2?郾学习“杏花、春雨、江南”。
  (1)(出示图画)对,来到了我们美丽的江南。能说上一两句吗?相机出示“杏花”。(粉红粉红的杏花开了,多么娇艳!你能美美地读好这个词语吗?)
  (2)出示“春雨”。(绵绵的春雨滴在身上,又是什么感觉啊?)
  (3)粉红粉红的杏花露出了笑脸,在蒙蒙春雨中显得更加娇艳,装扮着江南美丽的春天。喜欢江南吗?瞧,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江南,他还写下了一首赞美江南的古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投影显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小朋友可以跟着读一读!江南美吗?读词串。女生读、男生读。
  (评析:这里顺势引出白居易的诗让学生诵读,虽不做细讲,但让学生读后,进一步感受到江南的美。)
  3?郾学习“椰树、骄阳、海岛”。
  过渡:走过了半个中国,下一站,我们将来到骄阳似火的——海岛!
  (1)海岛就是指——海南岛,你对它了解多少呢?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现在,我们就去领略一下海岛风光。(播放海岛风光)
  哎呀,老师发现小朋友去了海南岛,怎么一个个的小脸都变黑了呀?这是怎么回事啊?课文中就有个词说明太阳好厉害,是?(出示词卡“骄阳”)你能读出太阳的厉害吗?(指名读、小组赛读。)
  (3)每个小组都读得很好!虽然海岛骄阳似火,可是这儿却有一种植物它不怕热,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词卡“椰树”)你们觉得这椰树怎么样?你了解它吗?
  椰树长得很高大,枝叶茂密,郁郁葱葱,如果你去采一个椰果,把它剖开来,还会流出洁白的椰子汁,喝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极了!看,不少小朋友都要流口水了,看来你们的心已经被椰树深深吸引了,谁来读好这个词语?试着读好这个词串。(指名读——喜欢海南岛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
  4?郾学习“牦牛、冰雪、高原”。
  过渡:小朋友,祖国的南部骄阳似火,而祖国的西部却飞雪飘飘,让我们乘上飞机,俯瞰高原!
  (1)(出示图片)看图,你有什么感受?(指答)冰雪范围好大呀,谁来读这个词?(指读)高原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雪,看着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2)(出示图片及词卡“牦牛”)这是生活在高原上的牦牛,你们了解牦牛吗?它全身都是宝,它的毛长长的,黑黑的,可以做绳索,做帐篷,它的奶可以制成酥油,它还是人们耕地运输的好帮手,被誉为“高原之舟”,在那么严寒的高原上,它一点也不怕冷,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夸夸它!   (3)我们走进冰雪覆盖的高原,认识了不怕寒冷的牦牛,让我们带着由衷的敬佩来读好这个词串!
  (评析:教师通过“乘坐飞机”且图文结合,生动、形象地让低年级的孩子们感受骏马奔驰的辽阔草原;春雨滋润着娇美的江南;海南椰子的甘甜;冰雪覆盖的高原。另外,伴随教师富有童趣的解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骏马、骄阳、高原、江南”的含义。并且串词成句,既让学生认识了事物,又对低年级孩子进行了语言表达的训练。)
  四、总结升华
  1?郾师:同学们,我们“乘飞机”到了祖国各地。迎着瑟瑟秋风,到了辽阔的塞北草原(教师引读)——(生):骏马秋风塞北;咱们沐浴着蒙蒙春雨,漫步美丽的江南(教师引读)——(生):杏花春雨江南;我们又去了炎炎夏日下的海岛(教师引读)——(生):椰树骄阳海岛;再登上冰雪覆盖的高原(教师引读)——(生):牦牛冰雪高原。
  可无论是塞北、江南,还是海岛、高原,都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板画地图)!那就是——中国!
  2?郾喜欢这篇课文吗?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篇课文吧,可以邀请小伙伴和你一块儿读,也可以加上动作来读,先准备一下。(学生自由读,指名表演读。)
  (评析:再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抒发对地域辽阔的祖国热爱之情,为写句子奠定基础。)
  五、学习生字“塞、骄、岛”
  过渡:课文学完了,小朋友回头看一看,还有几个生字没有学?
  我们先来学习“塞”。
  1?郾看看这篇课文有几个生字?你会记哪个字?想想我们学过的记字方法。(指名答。)
  2?郾指导识、写。
  塞,塞字是怎么来的呢?塞字最早读sāi,表示堵住的意思,(示图)古人房顶漏了缝,就用双手拿着草和泥土来补漏洞。后来用来表示边界上险要的地方,读sài,说明这些地方边远。
  你能给“塞”字组词吗?怎样写好这个笔画多的字呢?师范写,学生描红“塞”,再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岛,岛是什么样的?(示图)师讲解:四面都是水,中间有陆地,有许多石山,小鸟在海洋上飞累了,就可以停在山上休息,(板书:岛)有山有鸟就是岛。组词。
  有信心写好这个字吗?范写,生说笔顺,学生描红“岛”,再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骄,这个字读哪个音?它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组词。
  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马的下边横成了提,撇不要写成横)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左窄右宽)学生自己描红。
  (评析:低年级写好字是关键,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于笔画复杂、间架结构难以搭配的生字,老师一定要在田字格里范写。)
  六、布置作业
  今天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游览了咱们祖国,玩得也很开心,现在有一批外国朋友也想游览一下咱们祖国,作为中国的小主人,你准备推荐他去哪个地方呢?为什么?请你任选课文中的三个词语写上一两句!
  (评析:本节课根据本文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感悟上。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架设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轻松、愉快的对话过程。)
  总评:
  1?郾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渗透课文以外的知识,把学生不熟悉的知识通过图片与老师儿童化的语言讲解,使学生容易接受。
  2?郾以“悟”为主,落实“读”的训练。朗读感悟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老师将“读”、“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由“读——悟——读”,经历了反复训练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也体会到了词中蕴含的情感。
  3?郾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有机整合。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景色、不同的气候直观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共鸣,唤起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作者单位
  昆明市五华区璧光小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
其他文献
“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数、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后进行的。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理解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加法的含义  《义务教育数
期刊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中的一篇富有生活哲理的童话故事,它以小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对葡萄的不同态度展开故事:小狐狸吃不到葡萄,用“葡萄是酸的”安慰自己,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小猴子不听劝阻,吃到了甜葡萄。在他的带领下,小松鼠和小兔子也吃到了甜葡萄。为有效地展开教学,笔者发表如下浅见:  一、文本解读  1.主题思想。本文主题隐含于课题“酸的和甜的”之中:字面是味道
期刊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学习主体的过程,而是学习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灌输知识,而是帮助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学生并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强调“合作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感朴实而动人的文章。教学结束,文章中浓浓的亲情却依然留在心间,让人有一种缠绵、悠远、依恋而倍感亲切的情感。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姥姥,都得到过姥姥关爱的缘故吧!  教学伊始,我向学生介绍剪纸是中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并在古典民乐的伴奏声中,让同学欣赏我课前准备的剪纸作品。学生很快被美丽的剪纸图案所吸引,我就势导入
期刊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之一。语文教学必须寓情于教,在教学中强化情感的渗透,做到知识传授与情感陶冶浑然一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指导美读,以声传情  学习语文,朗读是最基本的手段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
期刊
当我从龙德芳老师的《以背为桥》一文中看到这样的一幕幕时,我不禁为之震撼了。  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的大墩小学,王文周和王升超两位老师背着学生淌过近20米宽的河水,坚持几十年接送学生上下学。王文周,54岁,在大墩小学执教了33年,是大墩小学的前任校长;王升超,45岁,在大墩小学执教了25年,是大墩小学的现任校长。大墩小学每天早上7点半上课,王文周和王升超每天7点整就分头站在河边,把父母不
期刊
“几何与图形”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设置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儿童的初步空间观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儿童认知结构、心理特征以及思维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策略,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  一、几何图形学习和应用中存在的困难  几何概念是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是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揭示事物共同属性的
期刊
生孩子,还是不生孩子,这是一个问题。很多人对孩子既爱又愁,特别是孩子到了受教育的年龄。这时,父母的教育方式到了十字路口,父母是真正关心孩子的需求,还是在伤害孩子呢?父母是继续保持现状,还是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不确定性让恐惧感随之而生以致蔓延,其原因是父母要对孩子负责,而孩子的前途又是未知的。  我佩服那些能早期就明确把子女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父母,但我学不了他们,也不想学他们。因
期刊
教材简析:  《孔子拜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通过对孔子和老子的语言、心理和动作的描写,突出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本组教材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通过学习,学生能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设计理念: 
期刊
“转化”是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转化”就是把复杂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其转变成一个大家熟知的简单的数学形式,并运用数学知识将问题解决。面对问题,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用“转化”的策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转化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形形”转化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化难为易、化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