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实现路径

来源 :躬耕·文化精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lok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它科学地阐述了在全球化进程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要求。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下世界的主题,各个国家之间依然存在着无形的较量,国际形势还是处在风云变幻之中。习近平同志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的路径。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实意义;路径选择
  2018年,是中国践行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之后,十九大依然继续强调其重要性,“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它科学地阐述了在全球化进程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要求。符合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历史进程。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是“和谐世界”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伟大实践,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在把握全球化发展脉络的实践中提出的重要思想。中国倡导构建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国与国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符合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发展潮流。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
  2013 年 3 月 23 日,出访俄罗斯的习近平同志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提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习近平同志强调:“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空前加深,人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同一个时空里,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在国内外很多场合都提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科学回答了在复杂的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什么样的国际关系,如何建立健康的国际关系”的重大现实问题,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风格的、结合中国实际的与时俱进的话语体系,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最新发展。
  “和合主义”的思想是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协合万邦”的外交原则与文化自觉。“和合主义”的原则主要包括社会共有、和平共处、权利共享、价值共创几个方面。这种价值范式在历经了一百多年的战争洗礼之后仍然不忘初心。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重“大同”与“和合”的延续和发展,正因为有这样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中国才会有今天的国际认同。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在过去的国际关系中,西方部分国家以其价值准则主导国际规则,并以强权政治的方式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损害别国发展权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合作、共赢为价值准则,这是对不平等的国际关系的颠覆。在政治上,主张国家之间无论大小和强弱都应相互尊重,反对强权政治;在经济上,主张公平、合作、互惠、共赢;在文化上,主张兼收并蓄、尊重文化多样性;在国家关系上,主张公正、不偏不倚、不损害他国利益。和平、发展、民主、自由理念,适用于国家间解决国际政治中的矛盾分歧,构建符合全人类利益的新型国际关系。
  (二)有利于构建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体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绩,部分国家出现了“中国威胁论”的荒唐说辞。中国的发展是包容的、和平的,绝不会损害他国利益来作为自己发展的前提。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中国对部分西方国家负面言论的有力回击,是向世界表明中国态度,提升中国在世界上话语权的重要措施。
  (三)有利于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把中国构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持久和平、开放包容、共同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更加清晰地描绘了中国梦与世界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对中国本身而言,这是实现“天时”“地利”“人和”;而对于世界而言,这就是实现共赢的“大同世界”。
  三、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路径
  (一)坚持奉行共赢主义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工作的思想核心。共赢主义的内涵在于构建新的国际治理体系,虽然中国目前的综合国力已经进入世界的前列,但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绝不会推行霸权主义,中国打破了“国强必霸”的逻辑,延续和继承了“以和为贵”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共赢主义”集新中国历届领导人外交方针之大成,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之大成,中国倡导的“共赢主义”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宗旨是互利共赢,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无论是中国的周边国家,还是西方发达国家,无论参与国家的地区大小,人口多寡,中国都愿与其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这就显著区别于西方冷战思维的互惠互利的新模式。“一带一路”是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工程,将为世界各国人民谋取更多的利益和幸福。中国将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使其成为世界人民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的发展成果。
  (三)建设“五位一体”的新世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五位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清晰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问题。“五位一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柱,为其构建指明了方向、制定了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思想的巨轮,智慧的灯塔,为当今风云变幻的世界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然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奋斗与促进。中国将坚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与践行并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将进一步走向世界中心,在世界舞台中勇挑重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先行者,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M]/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4.
  [4]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
  [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
  作者简介:杨永颖(1995—)女,回族,云南曲靖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我国这几年来一项声势浩大的政治改革,搅动了政治改革的“一池春水”。本次宪法共修改了21条,其中11条是有关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为监察机关的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监察体制改革;监察法;监察委员会  一、监察机关定位  对监察机关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不能仅关注规范层面对监察机关的规定,还应关注实践的做法。监察委员会作为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与党的纪律检
期刊
摘要: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构建健康、温馨的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是学校、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关爱孩子的责任,积极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文章以广西天等县民族小学为例,研究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并通过分析天等县民族小学实行的以学校为主导,学校、社会、家庭合力管理的多维互动做法,探讨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学校;教育  一、
期刊
摘要:理论力学是固体力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家理工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中起着奠基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教育体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都进行相应改革的前提下,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学生力学逻辑思维能力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理论力学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理论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为后续的专业基础课以及
期刊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寓德育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这是提高我国全民族素质的需要,是教书育人、全面实施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那么怎样才能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呢?  一、切身体会,渗透德育  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的过程,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等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理论界普遍对我国“人情社会”现象存在偏见,难道“法治”就必须得跟“人情”对立?因此,讨论人情社会与法治建设二者能否兼容、并存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深入分析人情社会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才能提出在我国现有人情社会条件下有利于法治建设发展的最优方案。  关键词:人情社会;法治;良法善治  “其实能得到真正有效贯彻执行的法律,恰恰是那些与通行的习惯、惯例相一致的法律,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
期刊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刑事司法解释权的行使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宪法不能对刑事司法解释权的进行有效的规制。刑事司法解释权是司法解释权力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同其他司法解释权有着极大的不同,应当受到宪法的有效规制,而目前宪法对于刑事司法解释权的规制却显得无力和苍白。我们应当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于司法机关刑事司法解释权的行使的监督,改善现有的刑事司法解释权力体系,明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法理学界对法律规范结构的学术观点主要有三种学说。第一种是“三要素说”,这一学说认为,法律规范结构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大要素组成,此学术观点曾被我国法理学界普遍认同。第二种是“两要素说”,认为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大要素组成,此学说是对三要素学说进行完善后提出的,但因没有“假定”要素而饱受诟病;第三种是“新三要素说”,认为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条件假设和法律后果组成,被认为
期刊
摘要:现如今,信息技术正在持续发展,企业各项工作也应当跟上时代的浪潮,其中党建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已是必然趋势。我们应当认清当前的形式,要明确党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与时俱进,要跟上创新的节奏,结合执政环境发生的变化,及时地提升发展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党建工作;发展;  一、企業党建工作结合信息技术是时代的客观需求  信息时代是一个剧变的时代,很多人感到不适应,但更多的人在尽情享受变化的魅力。计算
期刊
一、红军长征在川纪实  长征时期红军经过的地区主要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与少数民族接触频繁。红军在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对于红军长征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长征过程中四川无疑是重要区域。从1935.1红一方面军渡过赤水进入四川,到1936.8红二四方面军离开。前后历时一年半,占红军长征时间的3/4.红军在川行程1.5万公里,涉及70于县,主要为少数民族集聚区。占红军长征总里程的3/5.应此在川民族
期刊
摘要:阿尔都塞发现了意识形态到科学是理论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且所有理论的形成普遍存在认识论的断裂这一过程,他通过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结构剖析,得出马克思思想发展是人道主义意识形态到科学的形成,认为马克思晚年思想更具科学性和革命性。从严谨的学术意义上说,理论的解剖和语言结构的分析为理解马克思思想提供了多维视角,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科学化的结构分析法所具有的局限性,理论的科学意义是以服务于人为目的。因此,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