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要慎用反面素材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yc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总有正反之分,用于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素材,也可以分为正面素材和反面素材。所谓的反面素材,是指其所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现象,多为不幸、消极、不健康、错误的视频或图文材料等,具有超常、新奇、冲击性大等特点。
  随着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的普及,大家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不能一味展示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否则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但是,反面素材虽然能震撼心灵,发人深思,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那么,如何正确地使用反面素材,充分发挥
  其特殊的教育价值呢?
  
  一、反面素材的选择不宜舍近求远
  
  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水平、分析判断能力都很有限,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所以,在选用反面素材时要注意时空的距离,尽量在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中进行选择。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执教《诚信真可贵》一课时,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2003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娃”的事件。课后,有老师提出,要是将其换成2008年刚刚发生的“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的新闻事件,效果会更好。的确,五年前安徽阜阳的劣质奶粉事件,眼下的学生并不太知晓,而三聚氰胺事件几乎全民皆知。如果选择后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激起学生对制假者的愤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会更高,其效果自然也会更好些。
  在选择反面素材的过程中,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社会时,别忘了关注学生的生活。在一节品德课中,要是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生活中的一两个问题,品德课程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凸现。
  笔者执教《让我们同行》一课时,在课前问卷调查中了解到,有些后进生在班级中得不到同学的帮助,有被人冷落的情况。经过思考,我在教学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课件出示一个伤感的男生形象,配合标题“一个男生的内心独白”,并辅以低沉的背景音乐,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讲述道:“‘我’是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男生,其他各个方面的表现也都不突出,有时还有点调皮。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同学们都不愿搭理‘我’。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数学难题,想请教同学,却被冷冷地拒绝了。还有一次,美术课上,‘我’的红色画笔用完了,可没人愿意借给‘我’用一下。‘我’又伤心又难过,觉得自己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当教师讲述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显得若有所思,个别学生甚至眼眶发红。显然,他们不仅同情男孩的遭遇,更为自己缺乏对同伴的宽容与关爱而愧疚。当老师请大家发表感想时,学生纷纷举手,有感而发。这一反面素材虽然经过了教师的加工、提炼,但其原型来自于学生,使得孩子们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同时,也使更多的学生非常清晰地了解到学习后进同学的所思、所想与所求。大家纷纷表示自己平时对这些同学关心、帮助不够,以后愿意和他们结成朋友,在学习上予以热心的帮助。这样源于学生生活的反面素材的使用,不但能起到震撼心灵、激发情感、启迪思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有效地解决了品德教学应该解决的问题,彰显了实效性理念。
  
  二、反面素材的再现不宜轻易模拟
  
  使用反面素材时不能为了追求直观、形象,而轻易进行模拟再现,尤其是让我们的教育对象去模拟表演。因为模拟再现的情景毕竟与现实有所出入,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而一旦失去真实性,就会使学生对教育产生怀疑,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反面素材所表现的多为事物不幸、消极、不健康、错误的一面,让受教育者去表演和模仿这些行为,很容易使他们在无形中受到负面影响。
  例如,有位老师执教《我该不该这样做》一课,在“小品表演,明辨是非”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模拟表演了一些反面事件,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场景:“小丁是个四年级的学生,最近结交了几个新朋友。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等小丁,今天带他上网吧,明天又带他上游戏机房。你看,他们今天又来了……”在讲台上,表演小丁新朋友的两个学生,装出流里流气的怪模样,活脱脱一副社会不良少年的形象,逗得全班孩子哈哈大笑。显然,课堂上这一出有害无益的闹剧偏离了教学目标,甚至存在着扭曲学生认知的潜在危险。
  又如,有些老师在制作有关交通规则等内容的课件时,设置模拟情境,让大马路上的“学生”违反交通规则,做反面角色。虽然老师的立意是好的,但笔者认为这样的模仿对孩子而言非常不妥。
  
  三、反面素材的呈现不宜过分直观
  
  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在呈现反面素材时不宜过分直观。有的反面素材可能会表现坏人的作案细节和暴力动作;有的反面素材反映战争、灾难和事故,场面非常血腥和恐怖;有的反面素材源于眼前的某一个学生,反映的是该生的缺点、错误或不幸。这样的素材如果非常直观地呈现出来,会给学生带来不安、恐惧、自卑、憎恨等心理,甚至造成身心伤害。
  例如,有位教师在上《平安回家》一课时,用多媒体展示了多个交通事故案例。一张张图片展现了一个个血淋淋的车祸现场,那些录像中的画面更是惨不忍睹。虽然这些直观的素材能刺激学生的感官,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交通事故的可怕。但是无可置疑,学生在受到交通安全教育的同时,其稚嫩的身心也无形中受到了一次伤害。笔者曾与一位女同事共同设计《红绿灯》一课,这位同事后来反映,因为她上网搜索有关交通事故的资料,看了许多血肉模糊的图片,当晚便寝食不安。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年幼的孩子。课堂上,学生的一声声惊叫就已经说明,这些镜头绝对是“少儿不宜”的。
  一般来说,反面素材运用到教学中都需要经过艺术化处理,或是删除血腥的镜头,或是删除坏人作案的细节,也可以将录像改为静止的图画,再配上背景音乐和文字解说。如在《红绿灯》一课中,我是这样呈现一次交通事故的:课件以黑色为背景,辅以悲伤的乐曲,逐一出示这样的画面:一个女孩骑自行车;一个红绿灯路口;在红绿灯路口,一辆大卡车前,倒着一辆自行车和一个书包;一群人相拥哭泣;小女孩的遗像。随着这些黑白图片的逐张出现,教师用低沉的语调讲述:“有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她每天骑自行车去上学,都要路过一个车流量不大的十字路口。她经常在这里闯红灯,一直没发生什么意外。这一天,她又到了这个路口,又一次闯了红灯。突然,一辆大卡车开过来,车轮从小女孩的身上压了过去,小女孩当场死亡,一个花季少女就这样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课件中没有出现任何血腥的刺激画面,可一个悲惨的交通事故完整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同样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如果在教学中所呈现的反面素材是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一般不宜指名道姓,这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因为我们的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身心还是非常稚嫩的,品德课教学不仅要有利于学生的德性提高,更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反面素材在课堂中不宜频繁出现
  
  品德教学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更多地通过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事例去感动学生,鼓舞学生,激励学生。任何一个道德知识教育点,如果试图从林林总总的社会生活中收集相关反面事例,总是能找得到的。但倘若经常如此,总是用反面素材去刺激学生的感官、轰炸学生的情感,久而久之,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其价值观念就可能发生偏差。事实上,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已经或正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假如过多地将其呈现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恐怕难以承受。
  例如,有位教师在上《诚信真可贵》一课时,向学生展示了社会上形形色色不诚信的行为:制作假药、假化肥、假奶粉以及给宠物染色等等,其作案细节及触目惊心的后果表现得极其清晰。学生一个个义愤填膺,纷纷批评、指责制假售假之人的行为,这样的活动占据了课堂大量的时间。不难想象,太多反面事例的频繁出现,可能会使学生对社会产生一些消极的认识,不利于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品德教学应该贴近现实生活,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但不宜将过多的反面素材引入课堂,更何况有许多的反面事例根本不能用于教学。使用反面素材贵在贴切,既能紧密联系社会,又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能引起学生情感的震撼,又能促使其自我反省。
  
  五、反面素材的运用不能只求表面效应
  
   有不少品德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高潮”,爱用反面素材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或是为了激起某种情绪,或是为了博取几滴感动的眼泪。激动过后,感动过后,仔细反思其实什么都不曾留下。实际上,品德课不能仅停留在对现实的批判上,使课堂成为抱怨和发泄不满的场所。它应该在震撼心灵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去反思、去追问:这样的现象是否可以改进,世界和人类是不是可以更加完善、更加美好?怎样才能促使更加美好、更加完善的世界早日到来?这些都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作出回答。
  例如,笔者执教《红绿灯》一课,当“十二岁小女孩的交通事故”带给了学生巨大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冲击时,马上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提问让学生的情绪由激动转入深思。通过分析讨论,大家认识到,事故的原因是小女孩漠视交通法规,不遵守交通秩序,心存侥幸心理,一次次地闯红灯。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启发,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这起交通事故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你是否违反过交通法规,当时是怎么想的呢?”由此一步步引导学生去分析、讨论,使其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意义,以及应该如何遵守交通法规,进而反省自己的行为。这就使得上述反面素材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使学生情感上有震动,思想上有启发,认识上有提高,行为上有跟进。
  综上所述,品德课堂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以学生为本,谨慎使用反面素材,正确使用反面素材,充分发挥反面素材能震撼心灵、发人深思、提高认识、增强辨别能力的作用,同时又要有效地避免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品德与社会课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七小学)
  责任编辑李红霞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不同高职英语教师在课堂提问的等候时间,即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思考时间长短的不同,目的是要探寻不同高职英语教师不同提问等候时间背后的教学认识,进而揭示课堂提问等候时间的不同对学生话语输出量和课堂师生互动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等候时间;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杨柳娜,刘晓莉,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等候时间”(wait-time)指的是当教师的问题提出以后和继续
问题:忽视综合课堂人文缺失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题材的教学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民俗、世界人口等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强调凸显情感性和思想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和谐建构。这样一来,地理知识就应是人文的、生活的、有生命的、有活力的,回归于人文本色的知识。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中的地
【摘要】在新技术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的初中英语教学需要认识到新技术在教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并保证将新技术科学合理地引入至初中英语课堂中,但结合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分析,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仍旧会受到诸多不同因素所制约,致使整体教学效果与理想中的教育效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为此,本文对新技术支持下的农村初中英语活动化作业进行全方位的探析。  【关键词】新技术;农村;初中英语;活动化作业  【
【摘要】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英语教师的传统角色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英语教师角色急需重塑,例如专业知识自我更新提高者,信息技术运用的先行者和引导者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英语教师;角色挑战;重塑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
一、学生最怕什么    案例1:我上英语课,最怕老师的啰嗦。老师喋喋不休地讲语法烦得我都快疯了。——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如是说  老师的唠叨对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心理折磨。  案例2:影片中的男贼王薄长得很帅,他冲门卫喊的时候特别酷,他说:“好车里坐的就一定是好人吗?”我看他不像贼,倒像我们老师,总是喋喋不休的。——一小学生看《天下无贼》写的观后感  小学老师留给学生最深刻的负面印象好像就是唠叨。
编者按:  童年是要阅读、要故事、要文学的。谁的心里不藏着几个故事?一组组鲜活真实、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流下的是眼泪,震撼的是心灵。  近年来,浙江上虞市以故事为载体,结合本市实际,开展了《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的课题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吸引了众多学校与教师的参与,故事以其独特的魅力润泽着小学品德教育课程,也丰富着孩子们的心灵。为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这组稿件,希望由此引发大家
王攀峰、张天宝:走向关怀: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    王登峰、张天宝在《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9期刊文指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关怀,具体表现为:偏重技术理性,忽视实践关怀;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关怀;具备强烈的职业意识,缺乏人文关怀。作者进而认为,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依据关怀伦理,学校不能一味地追求学术目的而放弃对学生的关怀,应该把关怀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教
地理知识在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觉得棘手的教学难点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有些教师把品德课上成地理课,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地理知识,德育目标无从落脚;有些虽动用大量地理视频、图片等资源,但学生无动于衷;也有些教师把地理每个知识点都与情感、态度挂钩,盲目地追求情感目标,最后却得不偿失。  以上这些问题,在小
我们应高度关注正在开展英语课外阅读行为的小学生,发现他们此时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受到英语课外读物阅读影响,可以结合“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科学地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下文所提出的几点均以《丽声拼读故事会》第三级《Gran is cross》这一绘本为例。  一、善于理解情境,不善理解语言——以图辅读  儿童在语言理解方面总是表现出对情景的理解能力强于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任务的
【摘要】尽管许多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实行翻转课堂,但他们未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学生下课后的自学成绩不理想,而且在课堂上的实际效果也令人担忧,根据翻转教室的特点,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本着统一教育教学的理念,着重于课前、课中、课后更新教学方法,精心设计三个教学环节,以期大大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初中英语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对未来学生的个人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