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入新课
  师:屏幕上是国画大师徐悲鸿创作的一幅油画,大家看看它的内容是什么?
  生1:《愚公移山》,跟课本上的插图很像。
  师:大家猜猜它现在值多少钱?
  生2:1000万。
  生3:5000万。
  (生争论不休。)
  师:2018年湖南有线集团给出的拍卖价为2.088亿元。
  (生感到惊讶。)
  师:徐悲鸿先生是国画大师,他以画马见长,他的这幅油画为什么能从最初的100万飙升到如今的天价呢?
  生4:可能是这幅作品的艺术性很强,将国画与油画有机融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师:他用《愚公移山》等一系列的创作来努力实现“油画民族化”,做到西画为用,中画为体,体现了徐悲鸿作为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在中西绘画融合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生5:除了这一点外,估计是这幅画的题材取于《列子?汤问》,立意很深。
  师:《愚公移山》创作于1940年,是炮火中幸存的画作,不仅是徐悲鸿油画生涯的高峰,也是中国民族救亡史的重要注脚,在抗日战争的危急时刻,徐悲鸿想通过表现愚公挖山不止的气概,鼓舞和激励大众争取全民族的最后解放。这样一幅在抗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作品,在今天为什么有这么高的价值呢?让我们在学习中寻找答案。
  二、检查预习
  师:课前我布置大家要把课文读熟,要读准字音,并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现在我想检查一下大家课文读得怎样?四个小组按顺序分别朗读1至4段,没有朗读任务的仔细听一听其他组有无误读的地方。
  (学生分组接力朗读全文。)
  师:大家基本上完成了课前预习熟读课文的任务,但还有个别地方读得不太准,请大家指出来。
  生1:第2组有人把“荷担者三夫”的“荷”读成了“hé”。
  师:看黑板上老师画的“荷”的字形,一个人肩上扛着锄头,还用一只手扶着锄柄。作动词用的时候,“荷”读去声。
  生2:第3组有同学把“河曲智叟亡以应”的“亡”字错读了“wáng”,它是通假字,通“无”,读“wú”。
  生3:“河曲智叟”的“曲”,应该读“qū”,不能读“qǔ”,读“qǔ”应该与音乐有关,这里的“河曲”应该是黄河几字形拐弯的地方。
  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
  生1: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
  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生2: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被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
  生3:“达于汉阴”的“阴”字怎么理解?
  师:谁能帮助他?
  生4:课本上解释为“汉水的南岸”。“阴”和“阳”古人是用来表示山水南北方位的,《望岳》中有“阴阳割昏晓”的句子。“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师:很多地方的得名都与此有关。如,江苏江阴就是因在长江南岸而得名,那“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又是在衡山的哪个方位?
  生齐:南面。
  生5:“且焉置土石”的“焉”怎么理解?
  师:还是建议大家看注释,看了注释还不理解就与同学讨论。
  生5:我明白了,这个句子应该是“且置土石焉”,是宾语前置,“哪里”的意思。
  生6:“一厝朔东”中的“厝”课本上的注释把它当作通假字,为什么不当“座”讲?
  师:这个问题很容易忽视,大家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
  (生讨论没有结果。)
  师:古代只有数词,没有量词,所以,数词就同时具有量词的功能。《两小儿辩日》中就有“一儿曰”的句子,这里的“一”应该理解为——?
  生齐:一个。
  生7:“虽我之死”的“虽”为何不能翻译为“虽然”?
  生8:“雖”这里是“即使”的意思。
  生7:我还没弄明白。
  师:“虽然”是表转折关系的,“即使”是表假设关系。翻译成“虽然”说明“我之死”是事实,他究竟死了没有?
  生(齐):没有。
  师:那说明“我之死”只是一种假设,所以只能翻译成“即使”。在这里,我还提一个问题:“虽我之死”的“之”怎么理解?从课文中找出一个用法一样的含“之”的句子。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生讨论。)
  生9:我觉得有没有这个字,句子意思不变,可以不译。
  师:大家按照他说的,把原句与删去“之”的改句对照起来读一下,看有无差异。
  生10:改句读起来紧凑一些,原句读起来语气舒缓一些。
  师: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如果从句子结构来看,它又可以怎样理解呢?
  生11:它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师:本文与它用法相同的句子还有哪些?
  生1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生13:汝之不惠。
  三、课文探究
  师:同学们还有别的问题吗?(稍顿)没有问题了?很好。你们看,许多问题借助注释,借助合作学习,不是都解决了吗?这说明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是能读懂这样的文章的。现在,老师借助编课本剧的形式,考察大家是不是真的读懂了。课本剧的结构由哪些部分构成呢?请看大屏幕。
  (屏显)
  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师:我们默读课文,对照舞台提示的要求作圈点批画。   (生默读。)
  师: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来把他们列出来,完成人物表。
  生1:人物表上应该有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生2:还应该有京城氏之孀妻、夸娥氏二子。
  师:这三个是没有直接出场的人物。我们先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个人物表中直接出场的人物。
  生1:愚公有九十岁。
  生齐:不到。
  师:何以见得?
  生2:“年且九十”,有个“且”字。“且”是将近的意思。
  师:王老师快六十岁了,该怎么说?
  生杂:年且六十,年且花甲。
  师: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老头。
  师:怎么知道的?
  生3:“叟”字呀!《最后一课》中有一个郝叟,就是姓郝的老头。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4: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4:从“龀”字知道的,课本上有注释。
  师:“龀”是什么意思?
  生4:换牙。
  师:这个七八岁的孩子都去移山,他父亲为什么不去?
  生5:他没父亲,是孤儿,他母亲是寡妇。
  师:遗男是什么意思?
  生齐:孤儿。
  师:我国古代有许多像“始龀”这样的年龄代称,大家结合《论语》十二则和自己平时的积累,来梳理一下。
  生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
  生2:男子二十岁成年为加冠,称弱冠之年;女子十五歲为成年,成为及笄之年。
  师:非常好。人们未成年时的年龄还有哪些代称?
  生3:婴儿称襁褓,两三岁是孩提,黄发垂髫中的“垂髫”指童年,类似的还有伛偻提携。
  生4:十岁以下称黄口,女子十三四岁称豆蔻年华。
  师:通过我们的梳理,我们对古代年龄的代称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回过头来再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1:四个人。
  生2:不对,最开始的油画上有六个大人,一个小孩。
  师:油画是根据本文创作的,经过了艺术加工,要想弄清参加移山劳动的人数,我们还需依据文本。
  生3:应该是五个人。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3: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
  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齐: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
  师:讲得真好!那请你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谁?
  生齐:愚公。
  师:好!弄清了人物表,我们再看看舞台提示中的其他内容。
  生1:时间是古代,从作品来推算应该有两千多年。地点应该是在太行、王屋山下。
  师:哪句话可以作为舞台的布景呢?
  生2: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师:“方”和“仞”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3:“方”是“方圆”,“仞”是“七尺或八尺”的意思,说明两座山面积大且高。
  师:除了这一句可作布景外,随着情节的发展,还有哪些句子可以作布景?
  生1:愚公家里的陈设,课本中有他召集全家人商量移山的情节,还有渤海之尾的景象。
  师:愚公家的陈设可能会有哪些?
  生2:茅草屋。一门一窗。
  生3:只有一张矮桌、四五个小凳,而且有一个的腿都掉了。
  师:非常有想象力。
  生4:最后应该出现把这两座山分别放在朔东和雍南而愚公家乡一马平川没有山岗高地阻隔的景象。
  师:根据课文内容,剧本中可以有哪些道具?理由是什么?
  生1:从他们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得知可以有箕畚这个工具。
  生2:从“叩石垦壤”中可以看出应该有锤子、铲子等道具。
  师:现在,我们根据舞台提示的内容,看看愚公他们移山这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生1:困难。因为太行、王屋二山既高且大,工具落后,路途遥远,并且人手不足,加之老的老,小的小,移起来千难万难。
  生2:从寒暑易节,才返回一次,说明他们的劳动很辛苦。
  师:但是,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从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角度来编写台词。人物的台词有哪几种?
  生齐:对话、独白、旁白等。
  师:人物的台词可以借用原文中的句子,也可以对原文进行改造,甚至可以自行创造,并且设计人物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需要提示的内容。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找出可以设计对白、独白、旁白的语句。
  (生默读圈画。)
  生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可以作为内心独白。动作是时而抬头望着险峻的大山,时而唉声叹气,低头蹙眉,做思索状。
  师:苦于山的阻塞,出进绕道。这是移山的缘由。
  生2:在上面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一个豁然开朗的内心独白。
  师:你说的试试?
  生2:(自言自语)何不率家人全力移山,开辟出一条宽敞的大道?(坚决地)对,就是这个主意!然后面向茅屋喊话,让家人们出来。
  生3:于是就有全家开会商量移山的内容,这个内容就是对白。
  师:他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生齐: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师:“平险”是什么意思?
  生1:铲平险阻。
  生2:铲平险峻的大山。
  师: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设计台词?
  生1:还可以将愚公妻子的话、智叟与愚公对话的内容改造为台词。
  师:准备对他们的动作表情做哪些提示?
  生2:愚公妻是疑虑的表情。
  生3:智叟是大惑不解、讥讽、惭愧不已的神态;愚公应该是摇头叹息,非常坚定的神态和语气。
  生4:遗男要参加移山,应该有与他母亲和愚公的对话,夸娥氏命二子负二山的内容也可改造为台词。
  师:怎样改造,怎样作提示,大家再思考。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戏剧讲究矛盾冲突,本文除了人与山的矛盾之外,还有——?
  生5:人与人的矛盾。
  师:人与人的矛盾往往通过台词来体现。接下来让我们研究人物台词,看看他们对待移山态度有何不同。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齐: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否一样。
  (学生朗读。)
  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说明。
  生1:智叟说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这样说。
  师:智叟的话用了什么句式?
  生1:倒装句。
  师:正常情况下该怎么说呢?
  生1:汝之不惠甚矣。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
  生:强调愚公不聪明。
  师:用倒装句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说的。这是对愚公的看法不同。
  生2:称谓不同。愚公之妻称他为君,智叟称愚公为汝。“君”表示尊重,“汝”就显得很不客气。
  师:课本中有注释,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齐: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
  生3: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3: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用夸张的方式来说愚公连山上一棵草都铲不掉,有点轻视的味道。
  师:对,轻蔑的味道,这跟愚公的妻子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生4: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樣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其”字,味道就变了。智叟的话用个“其”字,语气比较强,强调愚公没有用。
  师:讲得好,还有不同吗?
  生5:“且焉置土石?”这是愚公之妻提出疑问,智叟没有说这个内容。
  师:愚公妻的这个疑问没解决,后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的?
  生齐:大家说“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1:关心。
  生2:担心。
  师:对,关心和担心,这是心理感受不同。毕竟愚公是快九十的人了,要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现在请大家再在文章里找出一个词语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说明一下。
  生1:献疑。
  师:那么智叟呢?
  生2:“笑而止之。”是既讥笑又阻止。
  师:乍一看,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分析、辨别一下,差别就出现了。所以读书时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要多动脑筋,多想想,才能透过表象看本质。我们再来看看,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生齐:高兴。
  师:怎么知道?
  生齐:跳跳蹦蹦地去帮助他们移山。
  师:愚公子孙的态度怎么样?
  生1:赞许。
  师:赞许,你是从那个“许”字上看出来的吧?再想想,当时大家表示赞许的场面是怎样的?
  生1:热闹的。
  师:怎么知道?
  生2:杂然。就是纷纷地、七嘴八舌的样子。当愚公妻提出疑问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个样子。
  师:上面几个人,对移山有坚决拥护的,有提出疑问的,有反对的。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愚公和智叟这一对矛盾体,谁聪明、谁愚蠢的问题。建议大家还是借助品读人物台词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前面读过智叟的话,我们主要读一读愚公的话。愚公的话该怎么读?
  生1:前面讲过要读出他的叹息、他的坚定。
  生2:话里运用了顶针、对比、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要读出坚定、反问的语气,语速一定要快。
  师:读出的效果是大快人心,让智叟理屈词穷。好,大家按照这个要求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愚公认为山能够移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一起说。
  生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师:概括起来就是——?
  生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师: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生1:人类是不断繁衍的,山是不会增高的,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
  师:这是一种发展的观点,是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那智叟是什么观点呢?
  生2:他阻止愚公移山,是害怕困难,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面对困难要逃避。
  生3:他是用一种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问题。
  师:智叟实际上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这样一看,愚公愚蠢吗?
  生齐:不愚蠢。   师:不光不愚蠢,相反还显得很聪明。他的聪明还表现在哪里呢?结合他移山的动机和移山所要到达的目的来考虑。
  生1:他想要改变现状,知道移山得到的好处。
  师:他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深明山可移之理。他想过他能享受到山移的好处吗?
  生2:想到过。但他年纪太大了,估计享受不了。
  师:既然好处他享受不了,他为什么坚决主张移山呢?
  生3:我明白了,他是在为后代子孙着想,是为他们谋福利。
  师:一个笨人,会这样考虑吗?
  生齐:不会。
  师:所以,愚公移山看起来有点笨,但实际上很聪明,是大智若愚。那个被称为聪明老头的智叟呢?
  生1:实际上很笨。
  生2:是耍小聪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让后人耻笑。
  师:显然,作者运用反语的手法,在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的名字中寄寓了深刻的内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可谓匠心独运。此外,文章的结尾同样发人深思,它让神仙把两座山搬走,是否会削弱愚公的形象?是否说明愚公到底是无能的?
  (生讨论。)
  生1:不会!神仙搬山是因为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天帝。
  生2:還有,操蛇之神已经怕愚公了。
  师:为什么怕?
  生2:怕他不停地挖,把山挖平了,他们没有活动空间了。
  师:对。愚公挖山不止,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是写出了愚公挖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山被背走,主要还是愚公的功劳。我们面对困难,只要勇敢面对,坚持不懈,也一定能感动心中的天帝。
  (生点头。)
  四、把握寓意
  师:《愚公移山》这篇寓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畏艰险、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中,我们仍然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仍需要我们挖“山”不止。那么,学习本文,对我们干大事业有何启示呢?请大家结合文本内容回答。
  生1:要直面困难,遇到困难不逃避。
  生2: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师: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想法?
  (生摇头。)
  师:移山的领导人是谁?没有这位领路人,移山能进行下去吗?
  生3:是愚公。这说明我们干大事业必须要有主心骨,有坚强的领导。
  师:愚公这个主心骨在确定了要移山之后,做了些什么?对我们又有哪些启示?
  生4:还必须像愚公那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设计宏伟的蓝图。
  生5:还要像愚公“聚室而谋”那样,群策群力,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生6:还必须像愚公驳斥智叟那样排除国内外种种反动势力对我们的干扰。
  生7:从那个遗男“跳往助之”来看,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生8: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
  生9:我觉得我们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搬走一座又一座大山,因此我们既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也要在苦干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学会巧干,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师:大家说得很全面,也很有深度。从这里我们应该可以看出徐悲鸿先生同名油画价值连城的一些原因了吧。
  生10:一个好的艺术品,它必须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且必须要有现实意义。
  师:非常有见地!戏剧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跟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同样需要表达一个主旨。刚才大家谈的这些,既是寓言的寓意,又是我们编写的剧本的主旨,这个主旨怎么表达出来呢?也请大家群策群力,想想办法。
  生1:直接写在剧本后面。
  生2:通过画外音把它揭示出来。
  生3:把夸娥氏二子背走二山后的内容设计为剧本的尾声,表现愚公一家欢天喜地的情景,通过唱词把主旨表现出来,也可以借用“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把山河重安排”这两句歌词来表现主题。
  师:这个办法很好,显得很专业。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课后大家根据课堂上讨论的内容,把课本剧整理成文,可以是单人作品,也可以是集体结晶,期待大家有优秀的作品呈现。
  本课例系全国中语会“十三五”课题“初中文言‘文言文合一’教学实践策略研究”(编号:201704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旷古谪仙李太白在《将进酒》一诗中无限深沉地吟唱出了“与尔同销万古愁”。在教学中,有学生对此提出了质疑——“万古愁”是“白发三千丈”般的夸张吧,李太白也太能忽悠了吧?听闻此言,笔者意识到可能有少数学生仍游离于文本语言之外,没能够真正读懂作者李白在诗中流露出的万古愁。于是,笔者提醒学生——李白提出的“与尔同销万古愁”之愁在《将进酒》一诗中有何具体表现?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将进酒》,从文本语言中梳理出李白
期刊
统编教材课文按助读系统划分为“教读”“自读”两类,以2018年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为例,计有11篇教读课,13篇自读课。教读课实施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重心在何处,如何把握其方式、控制其深浅等,对此,课标并没有大致统一的标准,故而教师们各显神通或者说随心所欲授课。这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普遍低下,成为制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沉疴宿疾。“教什么?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1]等问题
期刊
我们明白,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必须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条
期刊
语文教育名师于永正指出:“激励是教育的第二个名字。”[1]在教学中,于永正通过激励把课堂构建成学生美好的精神家园,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树立起其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借助非智力因素促进其智力因素的发展,充分发挥了激励评价的育人作用,形成了于永正独具特色的教学激励智慧。对于永正教学激励智慧进行研究,可以有效纠正当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给一线语文教师
期刊
一、《我的叔叔于勒》的流俗解读  在分析路径上,王荣生强调以文体定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作为小说文体,在分析路径上往往存在着“人物言行—性格与品质—社会评价”的直线式分析“套路”。在主题的提炼上,一线教师常常会陷入“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金钱之间关系”的表层分析,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对资本主义底层人物的同情”的庸俗社会学解读的窠臼之中。  (一)小说文本分析路径的局限 
期刊
2020年高考,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全国Ⅰ卷、Ⅱ卷、Ⅲ卷、新高考Ⅰ卷(2020年山东使用)、II卷(2020年海南使用)等五套“国”字号高考语文试卷(以下统称“全国高考卷”),还有部分省市招生考试院自行命制了浙江卷、上海卷、天津卷、江苏卷、北京卷等五套地方卷。可以预测的是,随着《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新教材的使用和新课程、新高考的逐步推进,使用
期刊
【课前准备】  1.提前两周布置《雷雨》的阅读。一周时间初读作品,完成人物、情节、主题等信息的归纳整理,对阅读中形成的困惑也以问题的方式进行归纳。第二周借助网络资源查阅曹禺《序》、夏竹《曹禺与语文教师谈〈雷雨〉》、田本相《曹禺访谈记》、曹树钧《曹禺是怎样构思〈雷雨〉的》等相关文章。  2.第一周需分两次检查阅读进度,第二周分两次检查相关任务的完成情况。未能有效完成任务者,教师需利用课余时间督促其完
期刊
情境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互动的瞬间关系的整合呈现,是文学运作的基础性力量,介入在整个文学肌体之内。情境又是文学发生的触发开关,点燃作者情感爆点,激发内在创作冲动。人时刻处身与外部世界的关联中,“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诗情缘境发”阐发的都是具體而微的处身情境对文学创作的触发作用。文学“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但并不是在文字里赤裸地铺展性情,而是要将其包裹在作者创设的种种文学化情境中。文学阅读,本质便是读
期刊
一、案例背景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焦点。高中语文教学除了基本知识的讲解,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量。通过阅读课,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审美体验,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更主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但是,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学生兴趣低、感受能力弱、分析问题不够深入等问题。这不得不促使一线教师思考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借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体验更为广阔的世界。这一单元选编的课文体裁多样,既有童话、诗歌,也有神话、寓言。这四篇课文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即通过虚构的人物、情节、形象来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陋,或赞美人间真情,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联想、想象的能力,进而引导其以真、善、美的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