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木兰诗》教学过程的巧妙处理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mo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兰诗》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首乐府诗。文章内容很长,生僻字词较多,难理解的句子也多。要想在一堂课之内,理解难点,疏通全文,深化主题,几乎是不能实现的。所以在教这篇课文时,运用了一些新方法,把很长的文言文在短短的一节课内教完了,用现代人的理念去理解古人的思想。
  一、注重预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干任何事情都应做好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也是如此。
  预习就是“知己知彼”的准备工作,做好预习,就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使先学后教落到实处,同时通过学生的预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备课、上课提供依据,这是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的重要环节。
  只有课前认真预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为听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设计几道预习题,包括课文中字词的读音、解释、文学常识、读书背诵任务等。
  这样,上课的时候,就不必拘泥于解决一些基础的内容,也不会浪费时间在一些基础知识的巩固上。
  二、引进竞争
  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英国·休谟《论艺术和科学的兴起与进步》)
  竞争能带给学生直接现实的追求目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竞争有利于人的成长,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推动作用。
  整个这一节课的设计,都围绕竞争展开。全部学生分为南北两大组,所有的问题和知识,都是以比赛计分的方式运行。
  从检查预习开始,就采用南北两组相互提问的方式进行,答对一题得到一分。这样避免学生读答案的枯燥,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这样引导学生进入了竞争的氛围,后面的环节就容易得多了。
  在“吟读木兰”这个环节中,让一个学生朗读,让其他学生指出他朗读不到位的地方。在不断的纠正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创新思想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等。
  而《木兰诗》作为一篇经典的文言文,自然要注重考试性更多一点,所以在设计上课环节时,充分运用了一些新的元素。
  在“赏读木兰”中,引导学生走出课本。通过一段课外资料,学生看到了一个对爱情坚贞不渝、视名利如身外之物的更加丰满的木兰形象。在“说读木兰”中,用《菊花台》作为背景音乐,伴随着《宫锁心玉》的设想。带领学生一起穿越,来到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通过一组图片的对比,让学生欣赏到木兰的两面性:一是红妆粉黛,千娇百媚,明艳动人的柔美的一面;一是纵马挽弓,器宇轩昂,驰骋沙场的坚强的一面。
  四、收获颇丰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人类的一种高尚情感。
  作为一名教师,当他尽心尽力去设计一节课,鞠躬尽瘁去上好一节课,他的学生能感受到他的热情,回报给他的可能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检查预习”的环节里,所有的学生基本都能完成规定的题目,而且答案标准,有见地。尤其是在说说其他一些女英雄的故事中,他们引经据典,好多人物都是听课老师未曾听说过的。
  在“赏读木兰”的句式中,好多学生能透过书本的表象,深入地思考问题。也能多角度地理解问题,对别人的观点进行反驳和补充。在整个课堂气氛的带动下,连那些平时不喜欢发言的学生,也按捺不住,举起了他们羞涩的手。
  有时候,只要愿意踏出那一步,离成功就不会太遥远了。
其他文献
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辩论、宣传、演讲……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时说的话……”语言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说话教学。既然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在具体措施上
期刊
古人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有一股“源头活水”。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就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课上“活”,把学生教“活”,真正提高教学实效。那么,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语文课堂“神采飞扬”,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活课前三分钟 
期刊
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作文教学。在语文学习中,写作对学生来说可谓是最难学习的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写作对老师来说,也是最难教的。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真正对作文有兴趣的甚少,普遍存在害怕作文,厌烦作文的现象。如何改变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此略谈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说真话”“吐真情”  写文章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文章写自己的思想感情;写自己的见解感受;写自己
期刊
初中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合格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深刻挖掘教材,寻找情感亮点  有的课文,感情比较明显
期刊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等特点,提醒我们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观。教师的中心任务不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要让学生“会学”,以便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语文课程教学,并逐渐展示了它的主要优势。  下面我从识字、阅读、写作三个方面来研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给语文课程带来的好处:  一、运
期刊
她娇小可爱,那甜甜的一笑着实令人陶醉。可就是这位娇小玲珑的老师遭到了家长的质疑,不愿意把孩子放在她的班,因为一开学一个一年级由她带。“我要调班,我不愿意把孩子放在这个班。”这时候纷纷有家长通过各种渠道反映此事。刚一开始我也没在意此事,突然有一天,有位老师告诉我,这位老师对拼音教学也是稀里糊涂,让我去听听她的课。当我和教务主任进班后,只听了10分钟我们便听不下去了,她上的是《语文园地一》明显是一堂热
期刊
从事初中班主任工作以来,感受颇深,其中体会最深的是觉得如今的学生比过去成熟得早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判断、选择并开始大胆地表达出来。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初中班主任工作体会:  一、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班主任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师爱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泉,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班主任爱生爱班,首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
期刊
目前的很多小学生,害怕写作文,一上作文课就烦,抱怨很多,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一堂作文课下来,许多学生对作文了无兴趣,以至于交上来的作文中有过半是没有质量的。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细心找找造成学生畏惧作文的原因,不难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选材范围有限。许多学生平时对周围的环境、人物、事件不会用心观察和体会,所以作文时就写不出来。  第二,学生每天的学习任务繁重
期刊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高效配合,善于抓住课堂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就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而言,要在学生、文本之间做好“穿针引线”的细活。在众多细活中,板书的运用也尤为重要。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板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辅助手段。板书能将文本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判断分析能力、理解和表述能力,能帮助学生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常常细致设
期刊
生态课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它鼓励教师热情洋溢、体现魅力、充满智慧的“教”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彰显个性的“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不断地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语文课具体、生动、直观,是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激情的。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