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问题及对策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nb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小学语文的要求不断提高,把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进行有效的整合是當前的发展趋势,从而不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努力提高小学语文的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 整合 对策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老师的教学形式、内容的呈现方式等,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愉快。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概念
  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其实就是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把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进而把教学任务完成的一种教学新方式。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关键就是,让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服务,整合的主体是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信息技术只是整合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一种工具。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目标
  (一)提高学生运用文字的能力
  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收集并处理信息。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的课程整合,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会发掘并积累信息,让学生具备运用信息技术查询有关于小学语文知识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让学生的思想插上翅膀。老师在课堂上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的大脑有想象的空间。
  (三)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搜索有关的语文信息,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在网上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信息技术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比对老师讲述感兴趣的多,因此老师在网络上可以更好的培养其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误解了整合的涵义
  有一部分的小学语文老师,没有正确理解整合的涵义,单纯的认为,就是把课本的知识设计成课件,在课堂上使用就是所谓的整合。这只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皮毛,并没有深入了解整合的涵义,整合的真正意义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把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运用到课程中,改变教学的方法。
  (二)缺乏信息素质
  老师的信息素质对于整合的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师的信息素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信息道德、能力和意识等。但是在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整合的过程中,有部分语文老师以偏概全,在实践中把培养的重点放在信息能力上,忽视对自身道德和意识的有效培养。
  (三)过多依赖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很多的小学语文老师,为了使用而使用,习惯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再加上语文的复杂性,使得老师过多的依赖信息技术。原本有些师生面对面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习惯性地运用信息技术,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逐步减少;有些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学课堂中也通过课件带过,忽略了学生的思考。
  (四)只重视硬件问题,忽视了培训工作
  为了配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学校制定了很多策略,但往往忽略了对老师的培训工作,使得老师没有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小学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整合的要求就更高。老师应该更多地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掌握整合的要求,才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传授知识。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有效措施
  (一)营造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学习主要是有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课题,是小学语文老师上课的关键。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有效的营造一个真实的场景,给学生以刺激,激发其学习的欲望。
  我们学习《顶碗少年》一课时,由于课本上只有插图,对于顶碗少年在上海大世界的精彩表演无法进行展示,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此,老师可以制作一个动画软件,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观赏生动的马戏,让学生融入到图像之中,既有声音又有影像,仿佛真的有马戏团在眼前表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素材积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不能像从前一样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述的课本知识,而是应该根据课本,积极地探索有关的知识。
  比如在讲《我是什么》之前,引导学生了解水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形态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积极地发言,然后根据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屏幕清晰地为同学们展示水的形态有冰、水、水蒸气,然后可以通过软件实验展示温度对于其形态的影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
  (三)情景再现,训练学生阅读意识
  广泛的阅读是小学生以后进行文学创作的基础,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有着重要作用,是一个人的精神财富。
  可以在学习《桂林山水》时,让学生通过课文的讲述,进行想象,然后在课堂上首先通过在网络上搜寻有关桂林的传说或者名小吃,进行桂林山水图片的展示,或是短片欣赏,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桂林、了解桂林。在课堂上利用网络广泛地获取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培养积极的阅读习惯。
  结语:
  让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有效地整合,让学生通过网络,吸收更多的知识。可能本文介绍的方法不适用于每一位老师,最好是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可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一方亮丽、明净的天空。
其他文献
数学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直接表现为在一定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或尽可能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传统的课堂和“应试教育”的教学都是为了练习而练习,有时候只是匆匆走过场,使课堂练习过于形式化,而忽略了数学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和目的;有时候又忽视学生学习的实践和心理方面的规律,不合理地安排课堂
期刊
我们的教育呼唤平等、和谐,需要个性的张扬,需要我们赋予生命,以人性的方式,使人最终赢得解放。她要求我们把每个人都视为一个运思和创意的原点,把每个人都视为一个智识和灵感的凝结中心。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当是:  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  从满足每一个学生合理的需求开始,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  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开始,从相信每一个生命的意义开始,  从成全每一个生命的发展开始,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给阅读教学重新定位:“不能以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体验,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有学者认为,阅读是一种寻求理解与自我理解的活动。这在目前的中国教育界虽然不无积极意义,但阅读理念的实施仍然困难重重。究其原因,是“阅读”尚未被理解透彻,本文试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之。  一、阅读作为教学形式  作为教学形式的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中国传统教学中,阅读主要是采用朗读的形式,诉诸声音甚或
期刊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重要的办法是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操作。多年来,我以自身的教学体验,结合同仁们的教学经验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以下几点:  一、新颖有趣教法,诱发学
期刊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能否很好地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方式变革这一历史机遇,能否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里,教育将继续担负着振兴经济、振兴民族、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关键。新课程、新
期刊
体育教学评价是指根据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具体情况而对其学习进程、学习效果所做的一种评定。它不仅为教学提供反馈,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对学生体育教学动机、兴趣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评价,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许多弊端,不但不能起到如此的功效,甚至还有很强的负效应。造成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尴尬局面,使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难以实现。新
期刊
“你可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露、雾、霜、雪、雹都是我们小水滴的“杰作”,我们的行为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还有许多奥秘,你想知道吗?请跟我来……”这是在实验初中初二年级的一间教室里,一位物理老师正给同学们讲授《物态变化》。像这样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在实验初中的各科课堂上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因为这里正进行着一项关于初中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实验研究课题,实验初中正展示出深厚的人文底蕴,营造着浓厚
期刊
基础教育是科技新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课堂教学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何优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积极地投人到课程改革之中,认真学习钻研,不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且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培养
期刊
作为一名从教12年的农村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的发展过程,感慨颇多。无论是学生,教师本身,还是教材,都在变化着。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像我们学校自2007年来全校所有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施,深受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内容充实,形象生动,为学生创造一个宽阔的时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感知、理
期刊
通常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我们只是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形式美和技法处理方面的知识,而不知道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欣赏。国家美术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一,就是要求我们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我们知道一切艺术都源于社会生活,美术作品当然也不例外。通过美术作品,可透视古今中外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民族习俗以及宗教、神话,乃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真可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