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众戏剧小品创作的提升和突破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a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戏剧小品在大众文化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群众戏剧小品因其风趣幽默、短小精悍、情节简单、寓教于乐等特点曾深受广大人民喜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戏剧小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需要群众戏剧小品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享受、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归宿点和最高价值目标的人文文化形态。本文将从群众戏剧小品创作的现状出发,探讨关于提升和突破群众戏剧小品创作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创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群众戏剧小品的发展现状
  (一)主题难选
  进入数字化时代,“5G”信号的推广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各种形形色色的信息铺天盖地向人们涌来,家长里短、明星八卦、政治策略、法律科普、国外时事等都在冲击着大众的思想,刺激着大众观念的转变,这提高了大众对世界的整体认知,使大众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群众戏剧小品现存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社会选择更加吸引人们关注的话题,如何在众多时事热点中挑选符合大众口味且具有社会意义的表演主题。
  (二)突破难
  戏剧小品作为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表演的作品,往往需要经过多番改进、设计才能登上舞台,创作历程艰辛,且受众接受程度不明、喜好不同,因此,一些中规中矩的作品被夸得天花乱坠,用心创新的作品反而难以被接受,打击了创作者创新的激情和自信,创作环境艰难。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于是部分戏剧小品的创作者为求“平稳”,开始过多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或者在网上搜罗其他作者的段子直接套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形成了表演“固定”模式,缺乏创新,难以突破。
  (三)取悦观众难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观众整体审美水平提高,一些传统的戏剧小品表现手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像一些单纯恶搞、扮丑的角色越来越难引起观众共鸣,观众更想看的是有一定深度的表演形式。而且,现在人们只要想看喜剧类作品,在手机上搜索就会有各种精选作品推送,这些精品无疑提高了观众的欣赏品味,也导致观众的笑点越来越高。另外,一些喜剧段子被滥用,观众对此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四)过度煽情
  观众观看戏剧小品是为了寻求开心、放松,之后才是感悟反思,而现在的戏剧小品创作往往本末倒置,很多作品的通病是喜欢在结尾处过度升华主题,强行煽情,把观众变得泪眼婆娑。另外,为追求情节的完整性,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堆砌讲述出来,缺少层次感,忽视了观众的观后感,没有给观众留下一定的遐想、反思和回味空间。
  二、群众戏剧小品创作的重要性
  戏剧小品的现代情趣性,是戏剧小品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断、一个场景、一个笑话,甚至是一个动作,从而以小见大,反映深刻内容,提升群众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促进文化创造与繁荣。比如,群星奖里的作品取材均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有展现现代城市、农村风貌的,有讴歌时代英雄和榜样人物的,也有描绘清洁工人、快递小哥、空巢老人等普通百姓的。例如小品《生日聚會》围绕“为父亲过生日”这一主线展开,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聚会为载体,探讨当代不同类型的父子关系,呼唤美好亲情。
  三、群众戏剧小品创作提升与突破的有效措施
  (一)剧本创作的原则
  一是深入生活,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艺术要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就需要用艺术的眼光从群众的生活中挖掘题材,尽量选择积极向上的、受众广泛的题材。
  二是题材宜小不宜大。戏剧小品因其短小精炼的特点不适宜讲述“高大全”的故事,一个好的戏剧小品应从小事中反映出人生百态。
  三是要有适宜的笑料和“包袱”。小品最重要的是语言生动有趣、妙语连珠,因此,应使用修辞手法设计语言,使语言生动、幽默,颇有笑料;同时,舞台表演要富有情感,把想要表达的心理状态通过情绪语言、肢体语言传递给观众。
  四是要突出小品的特点,不要把戏剧小品写成话剧。小品注重故事情节,以演为主,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话剧以对话为主,主要的表演形式是演员在台上对白或独白。有些小品作者用心良苦,立意也不错,总想拔高思想,对观众产生教育意义,但表演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话剧和小品真正区别开来。
  (二)戏剧小品创作方向
  1.以小见大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戏剧应该是一面聚集物像的镜子……把微光变成光彩,把光彩变成光明。”戏剧小品的写作应聚焦于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比如,2019年春晚由沈腾、马丽携手“开心麻花”团队的艾伦、常远以及魏翔带来的小品《抢C位》,是年轻爸妈们看了深有感触的节目。讲的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几位家长各自费尽心思为自己孩子抢占教育资源的故事。通过家长为孩子抢占离讲台近的位置的小事,反映的却是多方面问题:一是家长的素质问题;二是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焦虑;三是教育资源的紧缺;四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等。优秀的戏剧小品往往能从小事出发,引起人们思考。
  2.巧设结构
  美国戏剧理论家汉密尔顿在《戏剧论》里对戏剧的定义是:戏剧,乃是一个演员在舞台上当众表演的故事。这就需要创作者利用有限的舞台巧设戏剧结构。戏剧小品的结构形式大体分为开放式和闭锁式两种。开放式结构就是让戏剧情节按时间顺序按部就班地展开,如沈腾的《扶不扶》;闭锁式结构就是只写高潮和结局部分,把事件最精彩的部分表现出来,如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吃面》就是着重于描写吃面这一场景。从小事中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态度,揭示了“万变不离其宗”的生活要义。
  3.语言生动
  成功的戏剧小品除具有新颖、深刻的主题外,最重要的就是语言。因为戏剧小品受时间限制,时长一般在15~20分钟。人物较少,背景设计简单,这就要求戏剧小品的语言具备口语化、个性化特点,有一定的冲击力。口语化,一是讲标准的、接受范围广的普通话;二是讲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方言,但要保证大部分观众能听懂。戏剧小品的口语化美感在促进观众接受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个性化,是指戏剧小品里的人物语言要有个性,在符合人物性格的前提下,成为丰满角色的亮点,是生活中可以见到而又无法模仿的语言。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戏剧小品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具有宣传教化等功能。其内容、结构,以及表演形式都具有与现代社会同步的简洁、浓缩、明快的审美特性。它要求创作者深入生活,抓住亮点;挖掘材料,在逗笑观众的同时,升华主题;掌握新的表现方法,艺术地再现大众生活。卡夫卡说过:“在戏剧把不现实的事情变现实时,它对观众产生的影响最强烈。这时舞台就成为灵魂的潜望镜,从内部照亮了现实。”只有这样的戏剧小品才能让人们真正品味出其中的内涵,才能无愧于大众文化形象。
  (江西省文化馆)
其他文献
《严密监视的列车》是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创作的一篇经典中篇小说,展示了捷克小镇平凡又奇特的生活,内涵极其丰厚。根据小说拍摄的同名电影既保存了小说的幽默风格,又将小说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演绎,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电影是文学作品外在表现形式,又与文本存在互文关系,本文将主要从互文性角度阐述电影《严密监视的列车》,包括电影与原著文本的互文,电影与社会政治的互文。  一、电影《严密监视的列车》概述  
期刊
伊朗新电影立足本土文化,追求真实与质朴,坚持人本精神,以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在国际影坛中拥有了一席之位。本文将从历史与文化角度探索伊朗新电影的美学特征,阐释伊朗新电影的创作风格。  一、伊朗电影的发展历程  电影最早出现在伊朗是20世纪初,早期的伊朗电影以神话改编为主。20世纪60年代,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伊朗青年学成归来,为伊朗电影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主张走入伊朗普通人的生活,制作具有强烈社会
期刊
建筑作为一种意象在电影中已经脱离实际功用意义,而成为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本文以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主要建筑空间——乔家大院为例,从乔家大院布局结构的各个部分的介绍到电影中建筑意象多层次的表现所产生的审美效果和审美意义来分析建筑意象在电影意境中的建构。  建筑作为传递民族精神和傳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电影中便成为叙事的语言符号和场景空间。建筑在电影叙事中不仅仅担任场景搭建,在镜头语言下
期刊
随着电影艺术的兴起,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惊悚片受到人们的欢迎。惊悚片的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与艾德加·艾伦坡的短篇故事有相似也有不同。历来,人们习惯把文学和电影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研究,很少有对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对比研究。本文主要从叙事角度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对艾伦坡短篇故事和美国现代惊悚片进行比较研究,指出艾伦坡短篇故事和美国现代惊悚片的相似处与不同处,并分析了艾伦坡短篇故事和现代惊悚片
期刊
众所周知,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客观因素会影响该时期的文学和文化发展,从而形成不同时期特有的文化潮流与文学流派,产生许多具有浓厚时代色彩的文学作品,而这些文学作品又在社会大众中广泛流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特点,甚至推动了社会潮流和大众心理的变化。这种社会现实和文学作品的相互作用往往是双向的,即积极的社会现实产生了积极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也推动着社会的积极发展,反之亦然,所以我们
期刊
《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流传至今的著名文学作品,也是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英雄史诗,也是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吉尔伽美什》讲述的是国王吉尔伽美什的英雄事迹,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此外,吉尔伽美什的朋友恩启都之死对他的自然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基础,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阐释《吉尔伽美什》,大致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早
期刊
李斯特是19世紀浪漫主义时期极具影响力的音乐家,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李斯特一生创作了很多钢琴作品和交响音乐,同时也创作出大量独具特色的艺术歌曲。本文以李斯特的歌曲《流浪者的夜歌》为研究对象,从旋律与伴奏、和声、曲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一、李斯特与艺术歌曲  (一)李斯特的艺术歌曲  李斯特是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出生于1811年,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重
期刊
《时时刻刻》是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创作的关于意识流作家及其著作《达洛维夫人》的一本实验性小说。坎宁安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将三个处于不同时代的女性置于同一时间维度,反映了女性所面临的不同的生存困境。本文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框架,对《时时刻刻》中的劳拉·布朗进行分析,揭示她从被自我束缚,到本我归位,再到追求超我的蜕化过程。  一、《时时刻刻》的介绍  《时时刻刻》是迈克尔·坎宁安创作的小说,
期刊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兼文学评论家,她的小说《使女的故事》是一部反乌托邦作品,从一名使女的视角讲述未来世界。《使女的故事》这篇小说从景观空间、权力空间与社会空间三个视角来阐释空间内涵,揭示了环境污染、生育力下降、性别歧视等问题,批判了当权者企图用灭绝人性的方式拯救人类的罪行。  一、空间批评理论概述  空间批评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化后现代思潮的产物,是在现代文学和地理学理论的
期刊
《无声告白》是美国女性华裔作家伍绮诗创作的首部文学作品,一经面世,好评如潮,成为2014年度亚马逊最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作为二代华裔作家,伍绮诗的文学处女作展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创作视角,因此崭露头角,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无声告白》是伍绮诗历经六年创作的首部作品,于2014年出版。作者基于华裔女性的独特视角,以一个中美混血小女孩的离奇失踪为线索,将中美混血家庭看似和睦温馨氛围之下,实则成员矛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