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法是起源于我国,在汉字语系中独有,以塑造字形之美为特征的书写艺术,贯穿于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情怀。书法艺术内涵丰富,历史悠久,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世界艺术史上璀璨的明珠。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对汉字形体的描绘,在展示字体美、给人以艺术享受的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书法艺术形式简洁、贴近生活,易为群众所接受。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在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大潮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天然优势,以“字”为主线,以“字”为载体,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关键词:书法艺术;情感表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2
随着科技的崛起、经济的进步、工作学习节奏的不断加快,传统的汉字书写被更为简洁快速的电脑输入所代替,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使传统的书法艺术受到严峻挑战。人民群众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传统书写机会的减少似乎预示着书法艺术的衰落。值得庆幸的是,不同于其它的艺术形式,书法凭借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顽强的生命力,通过书法家的辛勤耕耘,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也正是当代书法家们的书法艺术作品,不断地感染着快节奏下忙碌的大众,让见证了历史变迁、承载着民族文化精髓的书法艺术,不断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从小学课本的成语、古诗词和古文,到商业门脸招牌、大街小巷的广告牌,再到各家各户大门上的春联……可见,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大发展今天,人们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探索不仅没有停止,而且书法还成为更多国人陶冶情操、抒发情怀的手段。书法也越来越成为彰显人们文化气质和素养的一种标志。书法艺术这种鲜活的生命力,在群众文化事业中一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一、书法艺术中的个性人格化
中国书法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不断,其实主要是文人气息精神的支撑。它有着最简单的色彩与相对单一的艺术表现力,却变现出多彩的精神韵味。通过书法艺术,我们似乎可以看见历史的流动的轨迹,看出古人对客观世界中的主观表现,领悟出中华民族的古老哲学思想。
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中国书法深不可测的内在精神。古代书论中出现神采论、骨气论等一些体系。其中书法的人格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有一些书法中的形容词,比如,质朴、雄壮、俊美、雍容、磊落、奔放、中和、凝重等等。在书法的审美理论中总提到的几对范畴——形质与神采、气势与风韵、姿态与法度,也都是与人格的象征有着这样不可分割的联系。
书法的线条、结体、章法是不具备任何的人格象征化的,而是书法家用自身的艺术才能加上艺术创作方法赋予它的表现力。这才使本来生涩的线条、结字、章法具有了原本没有的生命活力和精神的内涵。随着这种联想被大家普遍公认后并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时,书法就成为了人的生命形式的外化和象征。任何艺术若一旦被赋予了某种精神和生命也就成为了更高层次的艺术。同样书法艺术一旦被赋予了某种精神和生命,那么它的本质就不仅仅是展现技法,也不是单纯的对自然美的抽象和升华,它更是人的心灵的展现。正因如此,书法取得在艺术殿堂里别的艺术形式所无可取代的地位。
书家把人的情性融入于艺术创作中,这时抽象的线条成为了艺术的媒介,这为书家对自身情感的表达提供了使利。所以,当书家书写每个字乃至每个笔画时,所呈现的不仅仅是线条与线条之间的简单排列组合,它们都被书家赋予了灵魂与神采。于是,那些本来单调的线条与线条之间的组合图案,才变成了一种包含着书家情感的艺术,并且同时把这种情感用书法的方式呈现出来,传递给欣赏他们的人们。这时候,书法就成为一种被赋予了某种生命的艺术形式。
二、时代下情感表现的特殊性
一幅书法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受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在书法情感表现的过程中个性的介入,也就是说书法家生活中相对稳定的情感。二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发生的一种瞬间爆发的情感状态。形成这种相对稳定的情感宏观的概括于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书法家出生的时代背景、地域位置、自然环境、出生家庭以及老师和朋友对他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书法家的生活累积、精神思想、天赋等因素。
任何一位书法家生活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时代所带来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整体的趋势下,整个社会的书法的思想導向都会影响着书法家的审美思想,创作思想,从而影响其对书法作品的创作,所以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美感。正如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恰恰证明的在特定的时代对书法创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这些都是属于高度概括了那些时代下的审美观和对书法家创作时的具体影响。所以书法创作的情感表现也反映着时代的特殊性。对于历史长河下,古人留给我们的精华必须要继承,但仅仅是继承还是不够的,需要去不断创新,其中的一种创新就是包含着现在所处的时代特色。这是不以自我为意志所转移的书法创作审美的发展规律。
三、瞬间的情感表现
上面有提及的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发生的一种瞬间爆发的情感状态。书法本身就是属于线条的艺术,属于抽象的符号艺术,这就表明了它更偏向于抽象情感的表现。因为书法的点画,线条本身是不可能独立的去表达某种情感,而是在于书家在书写过程开始前赋予其抽象的情感表现。因此,情感在书法中表现出更多的是一种相对抽象的、稳定的人格性情。它在书法创作中是普遍存在的,是书法创作中不可忽视的瞬间的情感。相对稳定的人格性情在某种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时间的影响下就会产生某种特定的情感,这种情感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在书法创作中对于这些情感的表现也是瞬间的。往往我们在书法创作时所讲书写的节奏感,无非就是速度的快慢,用笔的提按等等艺术表现手法,所展现的就是这种即时的瞬间情感。
书家通过对书法空间的疏密变化,线条的节奏快慢,表现出一种或宁静,或愉悦,或痛苦,或激动的情感境界。这种节奏感随着心里的波动而随时变化,从而影响用墨时的浓淡干湿的变化。这种情感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所呈现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
所以书法作品要展现出情感的融入,但不是融入自己的情感就可以创造出优秀的作品。这需要书家自身所具备的艺术才能。由于书法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和非指定性的特点,并不能像文学与绘画作品很直观的展现出来。因此,书法所表现的情感,更多的是一种书家的间接情感的抒发。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具体事件的刹那感受,它已经上升到对某种事件带有一定的稳定性的人格精神的指引前提下,在某种特定的时间、特殊的事件的催发下,书家的情感就会瞬间爆发出来。在书写一幅作品时情感就会完全的沉浸在艺术创作中,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关键词:书法艺术;情感表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2
随着科技的崛起、经济的进步、工作学习节奏的不断加快,传统的汉字书写被更为简洁快速的电脑输入所代替,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使传统的书法艺术受到严峻挑战。人民群众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传统书写机会的减少似乎预示着书法艺术的衰落。值得庆幸的是,不同于其它的艺术形式,书法凭借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顽强的生命力,通过书法家的辛勤耕耘,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也正是当代书法家们的书法艺术作品,不断地感染着快节奏下忙碌的大众,让见证了历史变迁、承载着民族文化精髓的书法艺术,不断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从小学课本的成语、古诗词和古文,到商业门脸招牌、大街小巷的广告牌,再到各家各户大门上的春联……可见,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大发展今天,人们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探索不仅没有停止,而且书法还成为更多国人陶冶情操、抒发情怀的手段。书法也越来越成为彰显人们文化气质和素养的一种标志。书法艺术这种鲜活的生命力,在群众文化事业中一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一、书法艺术中的个性人格化
中国书法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不断,其实主要是文人气息精神的支撑。它有着最简单的色彩与相对单一的艺术表现力,却变现出多彩的精神韵味。通过书法艺术,我们似乎可以看见历史的流动的轨迹,看出古人对客观世界中的主观表现,领悟出中华民族的古老哲学思想。
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中国书法深不可测的内在精神。古代书论中出现神采论、骨气论等一些体系。其中书法的人格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有一些书法中的形容词,比如,质朴、雄壮、俊美、雍容、磊落、奔放、中和、凝重等等。在书法的审美理论中总提到的几对范畴——形质与神采、气势与风韵、姿态与法度,也都是与人格的象征有着这样不可分割的联系。
书法的线条、结体、章法是不具备任何的人格象征化的,而是书法家用自身的艺术才能加上艺术创作方法赋予它的表现力。这才使本来生涩的线条、结字、章法具有了原本没有的生命活力和精神的内涵。随着这种联想被大家普遍公认后并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时,书法就成为了人的生命形式的外化和象征。任何艺术若一旦被赋予了某种精神和生命也就成为了更高层次的艺术。同样书法艺术一旦被赋予了某种精神和生命,那么它的本质就不仅仅是展现技法,也不是单纯的对自然美的抽象和升华,它更是人的心灵的展现。正因如此,书法取得在艺术殿堂里别的艺术形式所无可取代的地位。
书家把人的情性融入于艺术创作中,这时抽象的线条成为了艺术的媒介,这为书家对自身情感的表达提供了使利。所以,当书家书写每个字乃至每个笔画时,所呈现的不仅仅是线条与线条之间的简单排列组合,它们都被书家赋予了灵魂与神采。于是,那些本来单调的线条与线条之间的组合图案,才变成了一种包含着书家情感的艺术,并且同时把这种情感用书法的方式呈现出来,传递给欣赏他们的人们。这时候,书法就成为一种被赋予了某种生命的艺术形式。
二、时代下情感表现的特殊性
一幅书法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受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在书法情感表现的过程中个性的介入,也就是说书法家生活中相对稳定的情感。二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发生的一种瞬间爆发的情感状态。形成这种相对稳定的情感宏观的概括于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书法家出生的时代背景、地域位置、自然环境、出生家庭以及老师和朋友对他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书法家的生活累积、精神思想、天赋等因素。
任何一位书法家生活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时代所带来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整体的趋势下,整个社会的书法的思想導向都会影响着书法家的审美思想,创作思想,从而影响其对书法作品的创作,所以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美感。正如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恰恰证明的在特定的时代对书法创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这些都是属于高度概括了那些时代下的审美观和对书法家创作时的具体影响。所以书法创作的情感表现也反映着时代的特殊性。对于历史长河下,古人留给我们的精华必须要继承,但仅仅是继承还是不够的,需要去不断创新,其中的一种创新就是包含着现在所处的时代特色。这是不以自我为意志所转移的书法创作审美的发展规律。
三、瞬间的情感表现
上面有提及的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发生的一种瞬间爆发的情感状态。书法本身就是属于线条的艺术,属于抽象的符号艺术,这就表明了它更偏向于抽象情感的表现。因为书法的点画,线条本身是不可能独立的去表达某种情感,而是在于书家在书写过程开始前赋予其抽象的情感表现。因此,情感在书法中表现出更多的是一种相对抽象的、稳定的人格性情。它在书法创作中是普遍存在的,是书法创作中不可忽视的瞬间的情感。相对稳定的人格性情在某种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时间的影响下就会产生某种特定的情感,这种情感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在书法创作中对于这些情感的表现也是瞬间的。往往我们在书法创作时所讲书写的节奏感,无非就是速度的快慢,用笔的提按等等艺术表现手法,所展现的就是这种即时的瞬间情感。
书家通过对书法空间的疏密变化,线条的节奏快慢,表现出一种或宁静,或愉悦,或痛苦,或激动的情感境界。这种节奏感随着心里的波动而随时变化,从而影响用墨时的浓淡干湿的变化。这种情感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所呈现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
所以书法作品要展现出情感的融入,但不是融入自己的情感就可以创造出优秀的作品。这需要书家自身所具备的艺术才能。由于书法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和非指定性的特点,并不能像文学与绘画作品很直观的展现出来。因此,书法所表现的情感,更多的是一种书家的间接情感的抒发。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具体事件的刹那感受,它已经上升到对某种事件带有一定的稳定性的人格精神的指引前提下,在某种特定的时间、特殊的事件的催发下,书家的情感就会瞬间爆发出来。在书写一幅作品时情感就会完全的沉浸在艺术创作中,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