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教学是非谈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on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戏剧只顾演出和频频出新招的乱象中,冯远征先生认为“中国话剧和表演教学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他关于表演教学的一番感慨和议论令我敬佩,也引起我的思考,为此也想以此为题,談谈自己的浅见,与冯远征先生及戏剧界朋友们共同探讨。
  一、斯坦尼“体系”过时了吗?
  1949年以来,斯坦尼“体系”在中国政治漩涡中不断变换着它的角色和地位:一会儿把它奉为“上帝”和偶像;一会儿又把它贬为“魔鬼”和“反革命”,一会儿供奉它为现实主义“体验派”师祖;一会儿说它是迂腐与陈旧的象征,是戏剧革新前进的绊脚石,斯坦尼实质只是“一滩泥”等等。
  我以为,一味奉承与膜拜,或一概否定和一棍子打死,都不是辩证的科学态度。
  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起,在戏剧理论上不知产生了多少流派,派生出多少方法和样式,代表人物有狄德罗(法)、莱因哈特(德)、斯特林堡(瑞典)、萨特(法)、阿尔托(法)、布莱希特(德)、梅耶荷德(俄)等等不计其数。尽管他们观念不同、方法各异,但从根本上看,永远也离不开主观与客观、写意与写实、幻觉性与假定性、情化与理化等等这些根本性命题。而且直到今日,在戏剧上形成“体系”、并以“体系”来表明系统戏剧观念和方法论的只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是铁的事实。
  “体系”一词,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由若干互相关联的事物与思想所构成的整体。”那么,斯坦尼“体系”的整体性表现在哪里呢?我以为,它有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它的美学原则和戏剧主张,表现在他的著作《我的艺术生活》中。
  第二部分——训练演员内外部技巧的“诸元素”,集中表现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中。比如情绪记忆、想象力、信念与真实感、判断与交流、行动与目的。外部技巧有:表现力、造型性、声音与吐字、速度与节奏、控制与放松、性格化与演员的道德等等。
  第三部分——表现在《演员创造角色》中。在该书中,斯坦尼提出了演员创造角色时应如何分析剧本,如何明确角色在剧本中的最高任务、贯穿动作、规定情境、建立正确的自我感觉等等。
  所以,我们惯称为斯坦尼“体系”,就因为它从美学思想、艺术追求、训练方法、创造形象等诸多方面著书立说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联系的创作链,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故称它为“体系”。其他戏剧理论家和实践家没有一位可以与斯氏相比。比如,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布莱希特,他一生有不少有影响的理论著作,如:《戏剧小工具篇》《论中国戏剧的“间离”效果》等名篇,但尚未真正形成布莱希特“体系”,为什么?它没有构成从整体美学思想到演剧方法的有机链。比如他提出了“间离”“陌生化”效果,但在实际创作中怎样让演员通过某种方法表达到,布氏都没有表明。所以,布莱希特专家丁扬忠教授和黄佐临先生在北京排演《伽俐略传》时,曾对演员们说:“布莱希特的演剧观只提出了他某种美学愿望,比如:破幻觉、间离、陌生化等等,但尚未为实现他的美学愿望形成一套从观念到方法实际可操作的表演‘体系’。所以,布莱希特的学术只能说它是‘理论’,未形成‘体系’。”(详见黄佐临《我的戏剧观》)
  上面我粗浅地谈了一点对斯坦尼“体系”的认识,那么,在改革和创新的大环境中,对于斯坦尼的“体系”是否一定撼动不了呢?当然不是。随着创新浪潮的冲击,必然涉及到“体系”是否可以改革、为何改革等问题。在美学原则、戏剧观念、艺术功能、新的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会给“体系”提出新的挑战。我以为,当前的戏剧与“体系”的不同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戏剧的使命感不需要“体系”要求的那样严肃、沉重。孟京辉常对戏剧界朋友宣告:“演戏就是好玩儿、游戏。”
  2.重现空间表现的冲击力、震撼力,少数还要给观众一点思辨力。
  3.刻意追求形体动作的造型性和外部形式的美感。
  4.演员对舞台假定性的一切写意的空间环境和虚拟的物体要有高度的信念和表现力。如:活人可以与死人对话;当代人可与历史人物同台交流;人可以扮成一棵树,一扇门,一块石头等等。
  上述这些特点和变化确实与斯坦尼“体系”大相径庭,“体系”中那些认识剧本、创造角色的原则和方法、当众孤独的“第四堵墙”等等确已无可运用,被彻底扬弃了。但是,我以为,斯坦尼“体系”中训练演员内外部技巧的“诸元素”部分,是我们永远也排斥不了的,因为它揭示了人的心理与生理的有机天性,这些天性必须经过“诸元素”的训练,在舞台上确立起创造人物的正确的自我感觉。现实可以证明,至今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仍排斥不了作为学生表演基础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体系”中的“诸元素”。因此,我以为大可不必担心表演教学已达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关键还是那句老话:“摆正继承与革新”的关系。今天的“智能手机”不就是由过去的“大哥大”发展而来的吗?
  二、有所谓的“三大体系”吗?
  关于“体系”,我粗略地说了自己的看法。尽管中国有“三大戏剧体系”说法已如雷贯耳,但我同意冯远征先生所说:“是个误区!”因为迄今为止,我们尚未看到中国有哪位戏剧理论大家有全面论述“三大体系”的学术著作,但大家都在这么说。厦门大学陈世雄教授曾在他的《三角对话》中写到斯坦尼、布莱希特、梅兰芳三位不同的戏剧观及创作特点,但也没有明确他们三位已形成了自己的“体系”。除此之外,我们在中国还找不到一处有系统论述“三大体系”的著作。那么广为传扬的所谓“三大体系”出自何处呢?1962年文艺界在广州召开的会议上,黄佐临先生《漫谈戏剧观》的长篇发言中首次提到了这个话题,表明了斯、布、梅三位大师戏剧观上的不同。他认为:斯坦尼为了让演员在舞台上“当众孤独”,要为舞台筑起“第四堵墙”;布莱希特为了解放观众的剧场意识,必须推倒这“第四堵墙”;梅兰芳则认为,中国戏曲素来是程式化、虚拟性的,根本不存在“第四堵墙”,用不着去推倒。(详见《漫谈戏剧观》)黄佐临先生明确提出了三位大师的不同,但并未明确中国存在“三大体系”之说。恐怕由于这次讲话提出的问题,戏剧界的聪明人根据大师的讲话,编说成似是而非的“三大体系”,于是被“稀里糊涂”传扬开去,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由于水平有限仅一管之见,请教冯远征先生,并与戏剧界朋友们共同探讨,敬请批评指教。
其他文献
周杰伦的很多歌都为我们描绘了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把热血、神秘、壮烈等极富色彩的词汇和情境带入我们庸常的生活里,滋养着成长路上每个年轻人心底的武侠梦、魔幻梦、骑士梦……也正是这些歌,让从未谋面的我们与周杰伦之间产生了灵犀相通的共性。通过歌声,发现自己和自己心底里那些无以兑现的美梦与幻想。  音乐剧《不能说的秘密》改编自2007年由周杰伦自编自导自演的同名电影。从母校淡江中学到单亲家庭出身,男主角叶湘
期刊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乐于助人,尤其是对于那些弱小无助的人,我们更应该对他们抱有同情心。在人类普世的道德框架下,这是理所当然、无可置疑的。看到一个下半身不遂的女孩而没有动恻隐之心的人,绝对是冷酷无情的。但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拥有的怜悯之心以及我们所付出的帮助,它背后真正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个人的怜悯之心可以对他自己乃至一整个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最后反过来几十年如一日地煎熬着他的心灵?这次由英国
期刊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曾使瑞士戏剧保持了在国家文化中的上升地位,而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外国剧团来华演出并不多,但外国戏剧的文本介绍却风靡中国,迪伦马特和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一样受到中国剧坛的特别青睐,他的主要剧作,如《物理学家》《老妇还乡》《天使来到巴比伦》和《罗慕洛斯大帝》等为国内一线剧院和一流导演竞相搬演,甚至他的小说代表作《法官与刽子手》《隧道》也被改
期刊
看不同国家的戏,观众往往会关注不同的剧场审美,对具有现代感的舞台语汇尤其敏感。俄罗斯导演列夫·朵金的《兄弟姐妹》,这部圣彼得堡小剧院三十多年前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其舞台呈现比较传统。但这部时长六小时的经典作品,今年首次访华演出,在中国戏剧圈引起了巨大震动,而且,其影响不仅仅是审美层面的。  《兄弟姐妹》的文本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取材于俄罗斯作家费奥多尔·阿勃拉莫夫的《普利亚斯林一家》四部曲的前三部内
期刊
十年的时间,若能尽力做好一件事情,算是没虚度年华。  十年的时间,若能尽力为昆曲做点事情,也算是不枉此生。  十年前(2007年),我带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回到杭州。先由一位“老学究”张卫东先生告知,又经浙江昆剧团王世英书记引荐,在浙昆党办办公室,我第一次见到了昆曲大师周传瑛先生的大公子、浙昆资深的导演、昆剧教育家——周世瑞老师。那时,年轻懵懂的我并未意识到,从此以后,我即将开始一段前所未有的学习
期刊
2015年10月,学校演训中心负责人韩婷婷老师找到我,想把我们的戏曲身段编排成戏曲操,问我是否可行?我一听就兴奋了,多好的创意啊!既弘扬了传统戏曲,又便于推广普及,全国首创,必须马上行动!  于是,我们兴奋地讨论起来,最终决定编排两套戏曲操,一套适用于少年儿童进校园,一套适用于成人进社区、广场。韩老师说:“燕儿,你是学校戏曲身训教学组的学科带头人,你来具体负责编创怎么样?”我听后一点也没有犹豫,欣
期刊
今年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2016莎士比亚戏剧节邀请了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剧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为观众演绎了各具特色的莎翁经典。在众多演出剧目中,9月15日演出的中英联合制作的《仲夏夜梦南柯》独树一帜,选取了中英两国两位戏剧大师的作品,进行跨文化戏剧实践,对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和汤显祖的传奇剧《南柯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  该剧以“梦”联结两部作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大学生演出仲
期刊
一轮满月,一块墓地,一个鬼魂,高唱了一曲幽深的歌。她就是“奥菲利亚”,身穿一袭白衣,从坟墓里飘然而出。在这里,她用灵魂,相遇了其他孤单的灵魂……  《哈姆雷特丽雅》是由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的优秀演员Caroline Pagani精彩呈现。她在舞台上,用生命完美地演绎了一个集多个角色于一体的形象。  毫无疑问,她就是“奥菲利亚”,一个带着对哈姆雷特深深的爱的灵魂,重新为她的生命高歌。首先开始了一
期刊
今年八月,由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出品的哥伦比亚大学原创话剧《家庭教师》作为先行青年创意戏剧节的展演剧目成功上演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该剧是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MFA研究生的教学成果。编剧凯特·穆雷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MFA编剧专业的研究生,其多部作品已在美国成功上演并引起热烈反响,其美方导师为哥伦比亚大学黄哲伦教授,中方导师为上海戏剧学院陆军教授。该剧在今年3月中
期刊
九月在上海举办的“2016莎士比亚戏剧节”,哈姆雷特成了绝对的主角,这让人有些始料不及,倒不是因为这个剧目配不上这样的殊荣,而是在戏剧节上竟然同时出现了来自法国、乌克兰、伊朗、意大利、刚果、葡萄牙等国的数台各显神通的《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戏剧节”俨然成了“《哈姆雷特》二度创作成果汇报”,这样的巧合未免太过神奇,这也印证了《哈姆雷特》自身具备的丰厚人文思想资源。之所以今天《哈姆雷特》依然在戏剧界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