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心理动机的激励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創新创业教育与学生心理动机的激励,这两者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想要培养创新创业的人才就不能忽视对学生心理动机的激励,另一方面,对于激励学生心理能够大幅度提升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学生不仅作为高校创新创业的对象,更是创新创业项目中的主力军,因此,高校要从以上这两方面抓起,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学习氛围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热情,更好地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创业性人才;激发创新力;学生心理动机;创新;学生创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对于人们而言创新创业不再是一个笼统概念的存在,而是一个具有思想的导向标。无论人们是否能够参悟其中的道理,创新创业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时代,并且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想要保持中国可持续性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高校教育中,需要着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并且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兴趣。
  一、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不高的原因
  在进行创新创业时,大多数学生成功的概率较低,这多数是因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并且缺乏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来说资金不是最难的,学生本身缺乏创新创业知识、技能才是最大的困难。只凭借着学生自身对于创新创业的认知和自行实践,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当学生缺乏合理的指导时,很难使学生创新创业有所成就。虽然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开展了有关创新创业的讲座和活动,教导学生初步认识创新创业,但是却没有单独开设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将学生创新创业与学生就业作比较,高校更侧重向于学生就业方面,既然高校不能完全重视创新创业,那么学生也会产生同样的心理。在很多学生看来创业就是有了创意和资金就能开公司,所以有了公司收益也会随之而来,这就实现了创新创业。学生对于市场的需求缺乏深入地了解,并且高校在资金方面没有给予一定的帮助,这会导致很多学生为了创新创业筹钱心急。很显然,在创新创业这条路上充满了各种困难,并且身处于变化莫测的竞争下,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时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高校没有关注到创新创业学生的心理,并且没有及时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心理疏导,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止步,严重的更会造成学生心理上不可逆的影响。创新创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创业者的心理素质,创新创业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有可能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首要任务
  中国高校以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基本导向,全面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热情,最终实现个人价值甚至是社会价值。创新创业对于中国高校来说,不仅是理念的传输,更是教育的新模式,并且创新创业的人才更符合社会需求以及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想要培养出创新创业的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机,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且善于引导学生,由此学生才能积极配合、主动参与。从动机的发生来看,人们会因为需求从而产生心理动机,再做出相应的行为,而对于心理动机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性的,另一种则是精神性的。无论是产生哪种心理动机,都能形成一种驱动力,驱动自身向目标靠近,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当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时,激发出学生的心理动机显得尤为重要,这能促使学生将创新创业转化为主体需要,从而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同时,这也关系着创新创业的实践成果。并且高校要通过开展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这就需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动机,进而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引导和激励。当学生创业创新的心理初步形成之后,高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给予鼓励与支持,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心理动机能够不断地被强化,最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政策的提出,就业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对于学生就业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转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是各大高校首要的任务,但目前来看,当下的高校教育中还存在着精英化的教育方式,这会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产生距离感,从而打消创新创业的念头。因此可以采用更适合大多数学生的一种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能力参差不齐,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抵消对创新创业的距离感,还更加利于学生积极尝试。创新创业者通常拥有自信和目标导向的思维特征,对于自信来讲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当一个人深信自己能够完成某件事情,就能从而实现追求的目标,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拥有自信是很重要的一点。这也表明高校想要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从初步形成到进行尝试的转变,那么对于创新创业的门槛方面一定要把控到位,既不能太高,也不能过低,否则就会导致无人创新创业,或是创新创业人员素质的下降。在合理的把控下,吸引更多具备创新创业潜能的学生,使这些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激发出更多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心理动机,以便提升学生今后创新创业的能力。其实创新创业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只是一种不同的就业形式,一旦创新创业成功,不仅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更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国家做出贡献。
  高校学生从初步认识创新创业信息、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正是高校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心理动机形成的过程。心理动机不仅能满足学生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更能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如同当今社会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对高校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造成了困扰,但却促成了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心理动机的形成。在就业压力面前下,当学生想要生存下来,甚至是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那么创新创业就会成为学生的另一种选择。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创新创业能够带动就业,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吸引来更多的创新创业者。由此可见,一方面,愈加激烈的就业环境虽然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但却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产生创新创业的心理动机,从而不断地进行能力提升。另外一方面,学生对于今后的生活水平和发展也是驱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因素。对于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动机是无法用科学来衡量的,教师只能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进行观察,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从而有效的唤醒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动机,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动机提供更有利的条件。高校学生只有通过各类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才能打好基础、积累经验,促使学生形成活跃的创新创业心理动机。   三、有效激發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动机的方法
  1.建立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在创新创业的教育过程中,高校需要充分唤醒和激励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的心理动机,逐步将学生的被动心理转化为主动心理,从而促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高校应当尽快完善创新创业的教学体系,以及建立符合学生心理动机的激励方式,为激励学生心理动机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激励方案能够具体落实下来。在进行创业创新教育整体构思时,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偏向于成果、奖励、成就等创新创业的成功结果,而忽视了在创新创业的教育起点上激励学生的心理动机,从而就会导致高校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实践过程中缺乏持久性,更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以至于创新创业屡次不成功。因此,高校应该从多个层面考虑,在学生创业中结合自身特点,从理论层面上,探索和设计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工作的评价体系和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的评价体系。然后再根据这个体系为基础,运用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进行检验,并且通过检验的结果进行体系的完善,从而高校能够通过更科学的手段,进行评估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动机的激励效果,不仅能够使学校客观地进行参考,更能做出合理的决策。并且高校还应当加强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运用合理的方法将整个教育体系贯通到教学当中,而这也间接影响着创新创业的教学质量。高校在针对创新创业学生心理动机的激励评价体系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收集相关信息,才能够对学生心理动机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从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于此之外,在进行学生心理动机的评估时,需要着重考虑到这一评估体系的运行效率,充分考虑该体系运用时会出现的利处和阻力,要使该体系具有针对性,并且可为学校领导决策部门和实施机构高效提供动态信息,而且还要大幅度降低评估结果的滞后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心理动机,从而使创新创业的评估结果也更加精准和高效。
  2.充分利用国家政策
  对于创新创业来说国家是大力支持的,并且各地方政府也出具了相应的政策,因此高校也要将国家政策充分利用起来,内外相结合才能进一步打造出更加适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环境,也为创新创业营造出更有利的条件,充分发挥环境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创新创业是为了培养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不仅要求在教学内容、方法上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从创新创业的看法、理念的转变。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都陆续出台了很多有关创新创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在某些程度上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可回到本质上来看,学生对于出台的这些政策只停留在笼统的知识上,大部分学生只停留在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上,对于创新创业没有更深入地了解。对于创新创业国家所出台的政策保障来看,高校对这些政策利用的不够充分,并没有精准地利用起来。并且高校对于利用政策营造出一个更适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环境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且高校还需要进行完善。因此,高校不仅要做到认真研究国家和地方所出台有关支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并且还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相协调,进而通过高校各种的宣传渠道,将创新创业的信息传播给每一位学生,使创新创业的信息能够被学生广泛地知晓。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校外有关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创新创业方案,才能顺利推动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并且能够引导更多的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到创新创业背后的政策,让学生认识到这项创新创业活动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支持,也会使更多的学生开始意识到自身可以创造的价值,并且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动机。
  3.结合环境激励学生心理动机
  对于这些初步被激发创新创业心理动机的学生来说,高校应当通过合理制定不同的方案,对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可以将其送到与高校合作的校外单位中,在这种真实的环境中,能够促使学生更容易融入社会层面的创新创业,从而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动机也能更进一步的被激励,最终实现结合环境条件激励学生创新创业。并且高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及时和精准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更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创业的技能指导教学。当下国家的政策能够给学生创新创业带来良好的氛围,并且为了能够有效的扶持学生创新创业,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相应的创新创业补贴政策、咨询业务,甚至是小额的贷款服务,相比于其他渠道的贷款国家出台的贷款更适合创新创业的学生,也更加具有保障性。高校要通过合理的手段确保有创新创业心理动机的学生,能够长时间地被创新创业吸引着、感染着,如此才能更有效地驱动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动机的提升。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从以往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吸取经验,站在科学的角度进行改善,有效结合学校与国家政策的环境下,对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动机进行激励工作,进而才能不断地推进创新创业的理论性知识,从而为学生今后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离不开学生心理动机的激励,这两者存在着关联性,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除了就业创新创业也成为学生另外的一个选择,更是学生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学生只有全面认识创新创业并且在实践中有效的锻炼技能,才能紧跟创新创业的脚步,更加有助于推进高校在育人方面取得新成效、新突破,学生也才能被培养成创新创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苗苗,宁迪,王耀卫.基于大学生参与动机视角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分析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114-122.
  [2]陶柳洁,黄旭科.教育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探索[J].教育观察,2020,9(41):97-100.
  作者简介:李天科(1990.12),男 汉族 河南南阳人,助教,硕士研究生学历,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教育政策、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研究。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为了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幼儿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需要教师将点点滴滴的爱融入幼儿教学过程中。基于此,文章就幼儿教育的个别案例进行深入反思,并针对案例进行了个人的观点阐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端人才和优质教育也成为了稀缺资源。教育应当是陪伴一个人终身的,不同年龄段有不同阶段的教育侧重点和目标。幼儿教育作为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为了多讲几道题,节省课堂时间,以讲替思、自答自问,这样的课堂看似教学节奏快,但由于缺乏对于生本的理解,没有为学生留有自主思考的空间,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导致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被扼杀,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还学于生,适当留白,拓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留白;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的开展体育教育,小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还要认识到德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想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更好的落后立德树人理念,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以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制定科学的教学方式。鉴于此,本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必
期刊
摘要: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难点内容,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作文时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写作,对于文字的把控以及写作方法的掌握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来改进教学方式,本文着重探讨了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升写作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作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人之所以被称为高级动物,是因为我们跟其他动物有着明显的区别:人是有感情的。情感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做任何事情,如没有热情就不可能把事做好,更談不上成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处理好这几方面的情感问题:  一、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主要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  我们教师面对的是情感丰富的学生,因此,在校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投人是非常有用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情感投入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众多题型当中,应用题的类型和题材是最为丰富的,也是难度最大的题目类型.作为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学生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不仅代表了小学生的整体数学知识水平,还是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直接展现。所以,在对小学数学科目进行学科改革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的教学就变得十分重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还需要重点培
期刊
摘要:目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西部地区教育欠发达的学校,依然呈现着一种现象,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也很卖力,课堂上讲的内容也很多,同时学生也在认真刻苦地学习,有时候甚至学得很累,学得费时费力,体现了“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精神,但是往往在教学效果方面,表现得不尽人意.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农村学校;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提升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加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修养,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尤其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加强学生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更需要与时俱进,改进课堂教学,努力生成有序、有趣、高效的课堂。本文主要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关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
期刊
摘要:当下的小学生需要从小加强对英文语言的学习、形成良好的英语素养,最终借助英语素养的稳步发展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小学教师也应发挥好自身作用,重视该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构建高效课堂,进而借助高效课堂更高质量地培养学生。  关键词:学法指导;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从培养与国际社会高度接轨的新时代的人才的角度出发,重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教学阶段,体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身体锻炼基础科目,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响应新课标教学改革思想指导,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深入研讨,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小学体育课堂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的运动热情,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小学生身体素养与文化水平全面发展的教学理想。特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展开简单策略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课;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