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幕后?——朝鲜问题的潜在影响因素等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zhen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在幕后?——朝鲜问题的潜在影响因素
  
  Michael Horowitz(哈佛大学政府系博士)
  《华盛顿季刊》
  2004年冬季刊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出版
  要影响朝鲜的战略决策,美国除了军事威胁或求助中国外,还应有更广泛的选择。在文化—政治层面,中国对朝影响力有所下降,而韩国对朝影响力则超乎预想;军事层面,美国的军事力量依然具有潜在影响力,不可避免地会被用作解除朝核计划的谈判筹码,而中朝传统军事联系则使中国能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对朝施加军事影响;经济层面,朝鲜脆弱的经济易受外部压力影响,美及东亚一些国家可就此大做文章。研究朝鲜的外部经济活动,可以发现其硬通货的五种主要来源:武器出口、毒品走私、制造假钞、海外汇款和国际援助。控制这些筹集资金的途径,便可以对朝鲜经济施加巨大影响力。在制定对朝战略时,美国应该把日韩两国对朝影响整合进现存的影响机制,制定超越中国影响的战略。陈文鑫
  
  地缘政治重生:对石油和天然气管线的全球争夺
  
  Michael T. Klare(美国汉普夏尔学院教授)
  《现代史:当代世界事务杂志》
  2004年12月刊
  美国费城现代史公司出版
  冷战结束后,对重要资源的争夺成为国际摩擦和冲突的主要来源。为获取重要资源,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资源争夺也成为国内冲突的重要来源。其中对里海石油资源的争夺演变成为对设计、修建以及运营石油和天然气管线的竞争。当前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日益增长,石油生产中心从海岸地区向内陆转移,能源生产和运输日益政治化,这三个因素决定了石油管线工程越来越重要。大国对此不会熟视无睹,必将越来越深地卷入对管线的争夺。为获取重要资源而进行的国际斗争将占据国际政治的中心地位。袁 冲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盟:军事成功而政治、经济失败
  
  Ruth Deyermond(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博士)
  《欧亚研究》
  2004年12月刊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出版
  1997年以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试图在政治、经济、防务等多方面进行一体化,甚至包括发行单一货币。这种一体化尝试在政治、经济方面进展缓慢。虽然经济一体化会使白俄罗斯受益,但俄罗斯因为一体化成本太高而不太愿意吸纳这个穷邻居;白俄罗斯担心其主权受到支配,在政治一体化方面也至今未能与俄罗斯达成共识。不过两国在军事方面却合作顺利,防务合作强化了俄罗斯军事力量却没有增加预算,白俄罗斯也可以借此改善孤立的国际地位。一体化进展与预期相距甚远的原因在于两国国力差别巨大和白俄罗斯对俄罗斯的依赖。鉴于普京外交的实用主义以及俄罗斯内政、防务方面的政策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两国联盟目前的局面将会持续。刘明礼
  
  认同危机
  
  Franklin Foer (《新共和》资深编辑)
  《新共和》(周刊)
  2004年12月20日刊
  美国《新共和》杂志社出版
  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的新保守主义者无法达成内部统一,没人能提出一种有效政策将伊朗从核边缘拉回来。新保守主义者又分为两派,一派对美国扩展人权与民主持理想主义态度,另一派则相对现实,认为应以促进美国的利益为前提扩展民主,而非出于利他主义。理想主义的新保守主义者希望通过使伊朗政权更迭解决伊朗核问题,但许多新保守主义者认为,促进政权更迭并不能阻止伊朗得到核弹。现实的新保守主义者认为,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是“延缓伊朗生产核武器的惟一选择”,然而,先发制人的打击将损害美国设想的中东民主和新保守主义的更大目标。换句话说,用先发制人对付伊朗可能引发一连串事件,这些事件将使新保守主义的计划毁灭。黄 放
其他文献
化解中日关系“死结”的尝试  ——推荐《解析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    近年来,中日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迅速加强,按理相互理解和信任也应加深,然而事态却恰恰相反,摩擦和冲突反而日益突出,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围绕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展开的论争。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成为近年来中日关系的焦点,为此中日两国政府一再交涉,媒体屡发评论,民众反响强烈,国际舆论称之为困扰中日两国关系的“死结”。对于这样的重大问题,尽
期刊
自从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地震及海啸灾难以来,噩耗频频传来,死伤人数不断攀升,近期死亡人数已超过15万。这次灾难的突出特点是:地震强度巨大、海啸异常凶猛、人员伤亡惨重。  为什么此次海啸会造成如此大的人员伤亡呢?除了自然灾害本身极为严重的原因外,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着重大的问题———不具备灾害的预警和危机处理机制。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这些国家普遍缺乏强烈的灾
期刊
周边邻国发生着变革,“在周边地区建立安全”是欧盟的迫切需要。  欧盟扩大的步伐又加速了。继2004年5月1日实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大,从15国猛增到25国之后,2004年12月,欧盟首脑会议决定:2007年1月正式接纳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入盟,2005年3月和10月先后开始与克罗地亚和土耳其进行入盟谈判。伴随着新成员的加入,欧盟的周边概念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其向中东欧的推进已经进入前苏联的疆界,如
期刊
新中国迎来了55周年华诞,新中国外交也走过了55年历程。不久前,我们无意中在外交部档案馆某办公室看到一只陈旧、笨重的大木箱,一问才知道,这竟是档案馆征集到的一件新中国外交文物———一只从延安时期一直使用到新中国外交部成立的外交文件箱。这使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在我们的要求下,档案馆的同志带我们瞻仰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和照片,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不平凡历程。于是,我们以这些文物和照片为线索
期刊
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已深入到方方面面,利益交织、错综复杂。审未然之势,充实、扩大并推进建设性合作是中美两个大国不能回避的历史重任。  说美国是当今“中国威胁论”的策源地,恐怕一点也不为过。尽管日本《诸君》杂志早在1990年8月发表的文章《论中国这个潜在威胁》,即无端认定中国是一个“取代苏联的潜在威胁”,但就影响而言,美国才是“中国威胁论”发源和扩散的主导国家。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关于中国问题的大辩论
期刊
英国《卫报》在去年5月曾发表过一篇评论,说的是驻伊美军正面临“第22条军规”的困境。这是一条没法违背的军规,所有的人不能离开军队,除非他得了精神病,但自称得了精神病的人想要离开军队,又说明他是正常的。这条军规的创立者,就是现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在阿富汗和在这里服役的人,你们这里的每个人,甚至包括那些我忘记看望的人,我都想包括进去,我对你们表示感谢!如果过了10年、20年和30年,你们
期刊
稳定巴尔干是欧盟大周边战略的一部分。如今,欧盟终于在波黑开展了“木槿花”维和行动。这也是一年多来欧盟独立防务建设水到渠成的结果。  巴尔干半岛,一个曾经让欧洲人闻之头痛、护之无力的“柔软的下腹部”,几经战乱,又将“回到”欧洲的怀抱。2004年12月2日,欧盟的维和部队进驻波黑,接替在那里的北约维和部队。这是欧盟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独立军事行动,欧洲把它叫作“木槿花”维和行动。    “7000”背后
期刊
已经成为经济大国、正在走向军事强国、又在积极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日本,如果连承认自己错误的勇气都没有,那它成为“正常国家”的道德基础又在哪里呢?  2004年12月13日的新闻中,有几个值得关注的事件:一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巴斯在此前一天访问科威特时表示,巴解组织就其1990年海湾危机时支持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错误立场,向科威特政府和人民道歉;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遮遮掩掩,日本终
期刊
日本规定,在地震发生后,国家气象厅在两分钟内要报出地震强度,大约三分钟内要做出海啸预报,等等。根据气象业务法规定,海啸预报马上通过地上通讯线路和卫星线路以及气象资料电传网和防灾信息网等传递到警察机构、地方政府、通讯公司、电视媒体、海上保安厅、消防机构等,并由此再迅速传递到学校、民宅、医院和船舶。  “海啸”的英文是tsunami,源于日语汉字“津波”一词的音义。由于日本是地震和海啸频发的国家,所以
期刊
四年前,当具有浓郁保守主义色彩的布什政府上台执政时,人们无不感受到当时中美关系的凛裂氛围。一般认为,促成小布什第一届任期内中美关系转机的重大事变是9.11事件,它使美国突然看清了一直在竭力寻找却浑然未觉的大敌所在。9.11是中美关系发展转机的说法同样得到很多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学者的认同。不过,对此持异议者尽管是极少数,但同样存在。  笔者最近在华盛顿与美中经济安全评估委员会学者有过交流。其研究部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