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鱼跃前滚翻”动作教学中,采用导学式教学,建立导学式教学程序并付诸实施,同时,对课堂教学实践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鱼跃前滚翻导学式;应用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听为辅。教学形式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三步骤教学方式,即“讲听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式”教学是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这种导学式教学主张“导为主线,不为主体,智能开发为核心,全面发展为目标。” “导学式”教学是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教学上,学生通过自学,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及如何发挥身体练习的主线作用相统一的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我校高一七班17名同学为传统教学的试验对象。
2、教学试验方法。(1)采用调查分析法、资料文献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2)试验设计与实施。我校体操技巧的学时为上学期(36学时)的五分之一,即7学时。对高一七班17名男同学所采用的传统教学进行了调查,从中得到了教学测试后的结果。如下:成绩优秀的6人,占比35.29%,成绩良好的4人,占比23.53%,成绩差的7人,占比41.18%。
二、鱼跃前滚翻的导学式教学程序及实施
1、鱼跃前滚翻的导学式教学程序由教师设计。鱼跃前滚翻的导学式教学程序:确定教学目标—启发、引导—练习—精讲—自主练习、互帮互评—放松活动—评价—下一单元教学。
2、关于教材。(1)学习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鱼跃前滚翻”是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体操中的技巧项目。它对发展学生灵巧、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增强机体功能都具有其它教学内容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把“鱼跃前滚翻”作为学习内容,目的是为了接下的动作组合的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重点、难点。①身体必须有腾空,向上跃起,提臂与屈腿蹬地动作协调配合;屈臂缓冲有调控地前滚。②空中姿势的控制,含胸稍屈髋,跃起高度与远度和抱腿时机,必须经支撑后再屈臂、低头、身体向前滚动。
3、教学实施。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针对“鱼跃前滚翻”的动作特点、难点,将其分成若干单元分别教学,然后在进行串联。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教学过程。(1)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启发性”教学是教师是否能够很好完成本课设计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活动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通过课前对教材的布置,让学生熟悉教材等,通过提问题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准备。(2)教师在教授新动作前要充分利用小组长的帮带作用,培养自主练习,自我控制。诱导学生把海豚表演的情景在脑海中放电影,以形成对“魚跃前滚翻”动作的印象,通过示范为先导,突出直观作用,但不总结分析,通过学生练习对比形成学生的初步动作要领。(3)学生通过对“鱼跃前滚翻”动作的观摩,按着自己的接受能力进行自练,教师旁边注意观察,形成学生心态上的变化,对那些心态不积极的要加以引导帮助,发挥他们的优势从而树立信心。。(4)练习一段时间后,通过对1~2名动作比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教师保护和及时纠正引导,同时插入重难点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的能力。(5)组织学生讲解对“鱼跃前滚翻”动作的理解和认识,互相纠正,并通过微格教学方式分组练习。围绕关键、难点展开讨论。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他可以向中医诊断那样采用“望、闻、问、切”获得有关“鱼跃前滚翻”动作的信息,并据此对“鱼跃前滚翻”教学做出调节,使学生的活跃气氛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6)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①身体没有腾空或腾空太小;可跃过障碍物,体会腾空动作。②支撑手距离太近,有屈臂;可画标志线,让学生作规定距离的远撑前滚翻,体会撑手感觉。③团身不紧,滚动不圆滑;可在垫上多做团身滚动。(7)教学结束前集合学生,通过放松活动的运动操或音乐操等对学生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放松,减轻学生的疲劳感。
三、结语
通过上述实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由于学时少,教学模式过于呆板;优秀的学生少而差生却较多,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传统体育教学只是一个动作的练习,只有少数同学的表现,多数成为旁观者。而导学式教学从整体出发,实现了课前激发兴趣,课上发挥,展现实践。充分体现了“导学式”教学所主张的“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先导激发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能”的观点。优势在于优差生都能发挥;学习过程中及时揭示;不受时间限制自主练习。它突破了常规教学的一些弊端。
参考文献
[1] 赖伟.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主体、主线.理论研究.
[2] 黄燕.非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和时间能力初探.浙江体育科学.
[3] 陈鸿.“鱼跃前滚翻”教学设计与分析.体育教学.
关键词:鱼跃前滚翻导学式;应用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听为辅。教学形式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三步骤教学方式,即“讲听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式”教学是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这种导学式教学主张“导为主线,不为主体,智能开发为核心,全面发展为目标。” “导学式”教学是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教学上,学生通过自学,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及如何发挥身体练习的主线作用相统一的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我校高一七班17名同学为传统教学的试验对象。
2、教学试验方法。(1)采用调查分析法、资料文献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2)试验设计与实施。我校体操技巧的学时为上学期(36学时)的五分之一,即7学时。对高一七班17名男同学所采用的传统教学进行了调查,从中得到了教学测试后的结果。如下:成绩优秀的6人,占比35.29%,成绩良好的4人,占比23.53%,成绩差的7人,占比41.18%。
二、鱼跃前滚翻的导学式教学程序及实施
1、鱼跃前滚翻的导学式教学程序由教师设计。鱼跃前滚翻的导学式教学程序:确定教学目标—启发、引导—练习—精讲—自主练习、互帮互评—放松活动—评价—下一单元教学。
2、关于教材。(1)学习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鱼跃前滚翻”是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体操中的技巧项目。它对发展学生灵巧、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增强机体功能都具有其它教学内容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把“鱼跃前滚翻”作为学习内容,目的是为了接下的动作组合的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重点、难点。①身体必须有腾空,向上跃起,提臂与屈腿蹬地动作协调配合;屈臂缓冲有调控地前滚。②空中姿势的控制,含胸稍屈髋,跃起高度与远度和抱腿时机,必须经支撑后再屈臂、低头、身体向前滚动。
3、教学实施。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针对“鱼跃前滚翻”的动作特点、难点,将其分成若干单元分别教学,然后在进行串联。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教学过程。(1)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启发性”教学是教师是否能够很好完成本课设计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活动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通过课前对教材的布置,让学生熟悉教材等,通过提问题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准备。(2)教师在教授新动作前要充分利用小组长的帮带作用,培养自主练习,自我控制。诱导学生把海豚表演的情景在脑海中放电影,以形成对“魚跃前滚翻”动作的印象,通过示范为先导,突出直观作用,但不总结分析,通过学生练习对比形成学生的初步动作要领。(3)学生通过对“鱼跃前滚翻”动作的观摩,按着自己的接受能力进行自练,教师旁边注意观察,形成学生心态上的变化,对那些心态不积极的要加以引导帮助,发挥他们的优势从而树立信心。。(4)练习一段时间后,通过对1~2名动作比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教师保护和及时纠正引导,同时插入重难点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的能力。(5)组织学生讲解对“鱼跃前滚翻”动作的理解和认识,互相纠正,并通过微格教学方式分组练习。围绕关键、难点展开讨论。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他可以向中医诊断那样采用“望、闻、问、切”获得有关“鱼跃前滚翻”动作的信息,并据此对“鱼跃前滚翻”教学做出调节,使学生的活跃气氛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6)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①身体没有腾空或腾空太小;可跃过障碍物,体会腾空动作。②支撑手距离太近,有屈臂;可画标志线,让学生作规定距离的远撑前滚翻,体会撑手感觉。③团身不紧,滚动不圆滑;可在垫上多做团身滚动。(7)教学结束前集合学生,通过放松活动的运动操或音乐操等对学生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放松,减轻学生的疲劳感。
三、结语
通过上述实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由于学时少,教学模式过于呆板;优秀的学生少而差生却较多,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传统体育教学只是一个动作的练习,只有少数同学的表现,多数成为旁观者。而导学式教学从整体出发,实现了课前激发兴趣,课上发挥,展现实践。充分体现了“导学式”教学所主张的“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先导激发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能”的观点。优势在于优差生都能发挥;学习过程中及时揭示;不受时间限制自主练习。它突破了常规教学的一些弊端。
参考文献
[1] 赖伟.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主体、主线.理论研究.
[2] 黄燕.非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和时间能力初探.浙江体育科学.
[3] 陈鸿.“鱼跃前滚翻”教学设计与分析.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