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对内部控制建设的促进作用慢慢显现出来。但是,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起步较晚,因此这方面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回顾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状况,分析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解决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的对策。
内部控制 独立性 服务导向型
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内容与现状的相关研究,提出内部控制审计在企业的重视程度、职能定位、独立性以及审计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更好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1)审查与评价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企业的各项控制措施能否执行及执行的效果。一方面,恶劣的控制环境下很难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另一方面即使建立了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其审查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经营活动的复杂程度;管理层对逾越既定控制程序的态度以及组织文化的内容;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组织各阶层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的合理性;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
(2)审查与评价风险管理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尤其是许多大型企业,其经营失败的更多原因是由于其没有很好地控制住风险,而不是其产品或劳务市场的萎缩或消亡。其审查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被审单位抗风险的能力;风险应急应对机制是否建立健全;是否定期组织对高风险项目、重要管理岗位和资金流通环节等可能发生灾害性事故的防范和应对演练。
(3)审查与评价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所在,内部控制的环境再好,风险意识再强,如果没有严密的控制活动,或者说严密的控制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也起不到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其审查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控制活动建立的适当性;控制活动对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控制活动执行的有效性;控制活动对风险的识别和规避。
(4)审查与评价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应对情况改变、保证控制有效的“神经系统”,其主要意义在于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其审查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获取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的能力;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适当性;信息传递渠道的便捷与畅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内部审计内容的了解,结合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发展现状,提出了以下四个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
与西方内审制度建立的时间相比,我国内审制度建立时间不长,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审计所能提供的各种管理服务缺乏理解,片面的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内部经济问题,会影响企业职工的团结和稳定,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或者认为内部审计限制了自己的经营自主权,削弱了自己的权威;还有的则认为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无关,把企业灵活经营与内部审计对立起来,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2)内部控制审计的职能定位模糊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管理方式变革及内部职能分解,基于加强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也是内部控制审计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但我国的内部审计从内部审计监督逐渐发展而来,这种审计模式导致了人们对内部审计职能的模糊认识,不利于甚至阻碍着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3)审计独立性差
独立性是内部控制审计的灵魂和前提,它是内部控制审计人员自主地开展工作的保证,是提高内部审计效果的基础。从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角度看,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越高,其监督约束作用和信息反馈作用就越能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和有效性就越强。而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数由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内部审计受本部门、本单位直接领导。内部审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名成员,其工资福利、职位等受本企业有关负责人的支配,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时有很多顾虑,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难以得到应有的保证。
(4)内部控制审计手段匮乏
为了拓展经营空间和抢占市场,不少企业大量设立经营网点和分、子公司。同一企业内部不同分支机构的业务内容也大相径庭。企业的发展势必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加大对本企业的服务力度,要求其通过对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力、财力和物资使用情况等各种资料的审核,以及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企业组织及其职能、生产程序等的测试,对企业各部门及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体现的经济效益优劣作出评价。但是内审部门的人员构成多为仅具有单纯的财务知识,而缺乏企业经营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其人员素质无法适应企业竞争需要。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
随着审计事业的蓬勃发展,相对于传统的解决对策,笔者综合国内外众多相关实例研究,探寻出了以下几点新的对策。
(1)转变企业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认识
提高領导者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认识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对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人员配备实行专职化,对从事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人员在实行严格准入制度的同时也要保持其稳定性,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营造一个稳定良好的工作氛围。其次,要让所有员工都意识到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审查的目的不是评价被审计部门的差错和失误,而是向被审计部门提供与所审查内容有关的分析、评价、建议等资料,努力帮助被审对象改进工作,减少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机率,从而间接地实现控制目标。为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应该打破传统观念,消除审计偏见,站在宏观的角度考虑企业内部的问题,以大局为主。
(2)内部控制审计的职能定位要向“服务导向型”转变 从内审的职能看,在监督、评价和鉴证三职能中,评价职能将逐步上升为内审的主要职能,主要表现在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评价决策的科学性、评价过去经济效益、评价项目和投资的可行性、评价资源利用、评价企业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而评价职能的充分发挥,将使内审以辅助决策者的姿态成为企业最高管理层和决策者的最忠实的参谋和助手。“服务导向型”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侧重于“服务”,其主要任务是针对管理和控制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促进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项活动,合理使用资源,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服务导向型”并非放弃监督,相反,其目的正是通过“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促使其监督职能到位,从而真正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
(3)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审计机构
搞好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关键是要有健全的独立审计机构,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审计机构是实现内部控制审计职能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外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直接隶属于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内部控制审计部门负责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我国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审计机构时,应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不同现状,遵循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尊重客观事实,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经营特点、管理体制模式、人员素质、企业经营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等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构建科学合理、便于在实际中推广和运用的内部审计机构。
(4)改善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和程序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经营环境与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内部控制审计的对象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给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未来,经营业务要由系统处理与控制,绝大部分的会计记录要由计算机自动编制。计算机系统是否合法、安全、正确与高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与效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必须适应企业的信息化要求,抓好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软件开发,选择适合的计算机设备、通讯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公司未来更好发展的基础,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使公司各方面都发挥应有的作用,相互牵制。仅从财务的角度来说,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避免或减少财务失真和重大会计舞弊案件的发生。在审计着眼点上逐步由传统的事后审计转向控制性的事中审计和预防性的事前审计,由审查过去扩展到现在和未来,强调信息和预测。同时,要积极探索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思路,拓展内部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路雪:1993年4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北;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审计
[1]夏颖.内部控制審计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农村财政与财务,2010(12).
[2]刘玉廷.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制度安排.会计研究,2010(7).
[3]杨瑞平.内部控制审计有关问题探索.商业研究,2011(4).
[4]谢晓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之构建审计目标制度.现代经济,2010(3).
内部控制 独立性 服务导向型
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内容与现状的相关研究,提出内部控制审计在企业的重视程度、职能定位、独立性以及审计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更好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1)审查与评价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企业的各项控制措施能否执行及执行的效果。一方面,恶劣的控制环境下很难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另一方面即使建立了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其审查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经营活动的复杂程度;管理层对逾越既定控制程序的态度以及组织文化的内容;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组织各阶层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的合理性;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
(2)审查与评价风险管理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尤其是许多大型企业,其经营失败的更多原因是由于其没有很好地控制住风险,而不是其产品或劳务市场的萎缩或消亡。其审查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被审单位抗风险的能力;风险应急应对机制是否建立健全;是否定期组织对高风险项目、重要管理岗位和资金流通环节等可能发生灾害性事故的防范和应对演练。
(3)审查与评价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所在,内部控制的环境再好,风险意识再强,如果没有严密的控制活动,或者说严密的控制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也起不到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其审查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控制活动建立的适当性;控制活动对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控制活动执行的有效性;控制活动对风险的识别和规避。
(4)审查与评价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应对情况改变、保证控制有效的“神经系统”,其主要意义在于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其审查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获取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的能力;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适当性;信息传递渠道的便捷与畅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内部审计内容的了解,结合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发展现状,提出了以下四个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
与西方内审制度建立的时间相比,我国内审制度建立时间不长,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审计所能提供的各种管理服务缺乏理解,片面的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内部经济问题,会影响企业职工的团结和稳定,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或者认为内部审计限制了自己的经营自主权,削弱了自己的权威;还有的则认为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无关,把企业灵活经营与内部审计对立起来,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2)内部控制审计的职能定位模糊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管理方式变革及内部职能分解,基于加强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也是内部控制审计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但我国的内部审计从内部审计监督逐渐发展而来,这种审计模式导致了人们对内部审计职能的模糊认识,不利于甚至阻碍着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3)审计独立性差
独立性是内部控制审计的灵魂和前提,它是内部控制审计人员自主地开展工作的保证,是提高内部审计效果的基础。从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角度看,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越高,其监督约束作用和信息反馈作用就越能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和有效性就越强。而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数由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内部审计受本部门、本单位直接领导。内部审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名成员,其工资福利、职位等受本企业有关负责人的支配,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时有很多顾虑,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难以得到应有的保证。
(4)内部控制审计手段匮乏
为了拓展经营空间和抢占市场,不少企业大量设立经营网点和分、子公司。同一企业内部不同分支机构的业务内容也大相径庭。企业的发展势必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加大对本企业的服务力度,要求其通过对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力、财力和物资使用情况等各种资料的审核,以及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企业组织及其职能、生产程序等的测试,对企业各部门及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体现的经济效益优劣作出评价。但是内审部门的人员构成多为仅具有单纯的财务知识,而缺乏企业经营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其人员素质无法适应企业竞争需要。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
随着审计事业的蓬勃发展,相对于传统的解决对策,笔者综合国内外众多相关实例研究,探寻出了以下几点新的对策。
(1)转变企业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认识
提高領导者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认识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对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人员配备实行专职化,对从事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人员在实行严格准入制度的同时也要保持其稳定性,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营造一个稳定良好的工作氛围。其次,要让所有员工都意识到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审查的目的不是评价被审计部门的差错和失误,而是向被审计部门提供与所审查内容有关的分析、评价、建议等资料,努力帮助被审对象改进工作,减少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机率,从而间接地实现控制目标。为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应该打破传统观念,消除审计偏见,站在宏观的角度考虑企业内部的问题,以大局为主。
(2)内部控制审计的职能定位要向“服务导向型”转变 从内审的职能看,在监督、评价和鉴证三职能中,评价职能将逐步上升为内审的主要职能,主要表现在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评价决策的科学性、评价过去经济效益、评价项目和投资的可行性、评价资源利用、评价企业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而评价职能的充分发挥,将使内审以辅助决策者的姿态成为企业最高管理层和决策者的最忠实的参谋和助手。“服务导向型”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侧重于“服务”,其主要任务是针对管理和控制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促进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项活动,合理使用资源,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服务导向型”并非放弃监督,相反,其目的正是通过“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促使其监督职能到位,从而真正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
(3)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审计机构
搞好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关键是要有健全的独立审计机构,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审计机构是实现内部控制审计职能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外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直接隶属于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内部控制审计部门负责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我国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审计机构时,应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不同现状,遵循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尊重客观事实,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经营特点、管理体制模式、人员素质、企业经营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等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构建科学合理、便于在实际中推广和运用的内部审计机构。
(4)改善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和程序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经营环境与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内部控制审计的对象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给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未来,经营业务要由系统处理与控制,绝大部分的会计记录要由计算机自动编制。计算机系统是否合法、安全、正确与高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与效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必须适应企业的信息化要求,抓好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软件开发,选择适合的计算机设备、通讯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公司未来更好发展的基础,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使公司各方面都发挥应有的作用,相互牵制。仅从财务的角度来说,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避免或减少财务失真和重大会计舞弊案件的发生。在审计着眼点上逐步由传统的事后审计转向控制性的事中审计和预防性的事前审计,由审查过去扩展到现在和未来,强调信息和预测。同时,要积极探索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思路,拓展内部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路雪:1993年4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北;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审计
[1]夏颖.内部控制審计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农村财政与财务,2010(12).
[2]刘玉廷.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制度安排.会计研究,2010(7).
[3]杨瑞平.内部控制审计有关问题探索.商业研究,2011(4).
[4]谢晓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之构建审计目标制度.现代经济,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