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OfJXU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心耦意,下九同嬉戏。两翅蝉云梳未起,一十二三年纪。
  春愁不上眉山,日长慵倚雕阑。走近蔷薇架底,生擒蝴蝶花间。
  (《曝书亭集》)
  【品读】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主要著作有《曝书亭集》《日下旧闻》《经义考》《词综》等。
  读朱竹垞词,先得了解一些事。朱竹垞,浙江秀水人,祖、父辈皆为读书人,他亦深受影响,学识不凡。早前,曾参加过一些文学社团,后又与部分抗清义士走得颇近,也具足慷慨之气。再后,经历了几年游幕生涯。至后,清朝开办“博学鸿词科”试,他受人举荐,应试并得官。早前,祖父辈生活还算富裕,至父辈开始中落。十七岁上,他入赘为冯家婿。据闻,于同檐下起居饮食的接触中,渐渐对小他五六岁,名叫寿常,字为静志的妻妹产生了爱慕之心。怎奈礼教所束,情事只能暗自生灭。后妻妹嫁人,其饱尝苦思。静志三十三岁病逝。
  此阕《清平乐》,即描绘初遇时的情景。彼时,朱竹垞十七岁,已婚,算是成年人了。而静志则是“一十二三岁年纪”,还在懵懂未经世年间,还很淘气,很爱玩耍。冯家姐妹好几个,想来院间廊下“同嬉戏”是日常事。而“同嬉戏”之游戏,概需几个人配合,遂称“齐心耦意”,大约也会笑声不断、快乐无比。“两翅蝉云梳未起”“春愁不上眉山”二句,还是在讲十二三岁女孩子的俏皮装束与天真气派。当然,也在突出静志在词者心中的活泼与可爱。下来一句“日长慵倚雕阑”就甚有味道了。尤“慵倚”二字,暗含一缕情愫一丝媚觉。莫忘了,彼时的朱竹垞已成婚,已经懂得了男女之间的情事,遂眼底里看女孩子已然不再那么单纯,能从静志的“天真无邪”(如上三句所言)中体味出含情脉脉的东西来,这种非常微妙非常隐密的心理,词者虽于笔墨间极力掩藏着,但还是叫一个“日长慵倚”一不小心给泄露了。当然,也正是由于这种含着的、隐着的、极力想掩藏的爱慕心与欢喜心有意无意地旁露,才叫人读来欣喜不已、怅叹不已(读者都有狗仔队的心理)。笔至于此,倒无端想起曹雪芹先生《红楼梦》中写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一段:其心亦是欢喜无比,嘴里说着“这个妹妹我见过”,眼里却见其眉宇“似蹙非蹙”,水目“似泣非泣”。这里的八个字,形容黛玉或很恰切,实则非宝玉眼中之黛玉,而是作者以其成年人之眼光去看的结果。彼时的宝玉,不过十来岁个小人儿,是万般体会不到这八个字的意味的。此词中的“日长慵倚”,类同。依此亦可见,是朱竹垞先暗暗对少女起了情思。然彼时的静志并不懂这些,就只顾着玩。玩儿累了,就靠栏杆上歇歇。且待歇好了,又蹑手蹑脚地钻到蔷薇花架下,“生擒”住了只蝴蝶,“生擒”二字用得活灵活现,静志一副不解春情的可爱样子,就此深深留在人的脑海间。
  曾记扬之水先生赞朱竹垞的词:“隽语短章,似无用力处,却是天然生色,风情如活。其中好处,细细摩寻,自然会得,不消妄置一词。”此阕《清平乐》正如是。人诵之,甚觉有“活色生香”之意味。可心欲解之,却又觉无从解之。无可说,也说不出,纵想“妄置”,也无“一词”了。(杨蓉)
其他文献
王昭君在过去的史学家眼中是一个渺小人物,在现在的史学家眼中还是一个渺小人物;然而在这个渺小人物身上,却反映出西汉末叶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侧面,民族关系的这个侧面。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公元前一世纪下半期汉与匈奴之间关系的全部历史。  比起历史上的大人物来,王昭君确实是一个渺小人物,她在当时不过是汉元帝掖庭中的一个宫女。但是历史上往往有一些渺小人物,扮演着重要角色,王昭君正是一个扮演重要角色的渺小人
期刊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a。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论伦无患b,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c。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d,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礼记·乐记》)  注释:  a暴:乖戾,违背正道。  b论伦无患:裴骃《史记集解》引王肃
期刊
天地至神,不能同道而生万物a;圣人至明,不能一检而治百姓b。故以异致同者c,天地之道也;因物制宜者d,圣人之治也。既得其道,虽有诡常之变,相害之物,不伤乎治体矣。水火之性,相灭也,善用之者,陈釜鼎乎其间,爨之煮之e,而能两尽其用,不相害也。五味以调f,百品以成。天下之物为火水者多矣,若施釜鼎乎其间,则何忧乎相害?何患乎不尽其用也?  (《傅子》)  注释:  a同道:同一思想,同一原则。  b检:
期刊
要是没有敦诚、敦敏两位亲兄弟,没有张宜泉写给曹雪芹的诗,还真不大相信《红楼梦》里作者自己说的,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地写作这部书时,竟是在“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贫困状态下进行的。  “茅椽蓬牖,瓦灶绳床”,这样的私人居所,应该是相当草率甚至简陋的了,我很担心住在这种茅屋里的曹雪芹,能否扛得住北方地区的寒冬。我从敦氏兄弟的两句诗中,似乎能够读出中国文人习惯性的夸张,诗中写道:“满径蓬蒿老不华,举
期刊
作者:汤洪 定价:56元  中华书局2016年1月出版  本书对屈辞所涉昆仑、流沙、赤水、不周、西海等重要古地名进行了深入梳理和辨证,其疏证的视域并不囿于楚境或九州舆图范围,而是置屈辞于先秦时代欧亚大陆世界地理的宏观语境之下,试图探寻屈辞地名所蕴含的原初世界性地理指涉意义,还原屈辞的文本释读,并由此探讨屈原所处先秦时代独特的文化思维以及中华民族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地理文化观念。
期刊
《水浒传》中有两份辣味菜式在今天看起来可能觉得颇有意味,其一是“加辣点红白鱼汤”,其二是“加料麻辣豆腐”。书中第三十七回写到,宋江因杀阎婆惜而被刺配江州,在牢城狱里际会戴宗和李逵,三人遂至浔阳江畔的“琵琶亭酒馆”聚饮,席中宋江点了三份“加辣点红白鱼汤”。书中第三十八回提及,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事发,戴宗被蔡九知府差往东京太师府报信,途中打尖时,酒保推荐了“加料麻辣豆腐”。  如果按照今天的理解,“加
期刊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论语·述而》  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学习;多看各种事情,牢记在心里,这样学得的知识仅次于生来就知道的知识。  孔子曾提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于是,他首先批评了明明“不知”却假装学识渊博的人,并说自己绝对不是这种人。但对于“不知”,孔子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说了这段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即一个人要有上进心,要多闻而从、多见而记,不
期刊
大唐帝国通过对国家制度的变革与调整完善,确立起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与自我修复功能的行政制度和运作机制,这为大唐帝国时期的开拓和进步带来了新的气象。因此,改革创新精神在唐代相当突出,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较大程度上保障了唐代社会的活力。  以唐高祖建制为基础,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使广大劳动人民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
期刊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是一位前无古人、后少来者的人物。可惜关于他的家世和生平,史籍中的记载简略,且语焉不详。后经范文澜、杨明照等专家学者的考察研究,刘勰的身世逐渐清晰,但也有存疑待考之处。  刘勰字彦和,祖籍东莞郡莒县(今山东莒县),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大约生于南朝宋明帝泰始初年(465),卒于南朝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前后。他的远祖可追溯到西汉的齐悼惠王刘肥,家
期刊
鸱夷子皮事田成子a,田成子去齐,走而之燕,鸱夷子皮负传而从b。至望邑,子皮曰:“子独不闻涸泽之蛇乎?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子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必以我为神君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而行。人皆避之,曰:‘神君也。’今子美而我恶,以子为我上客,千乘之君也;以子为我使者,万乘之卿也。子不如为我舍人。”田成子因负传而随之。至逆旅,逆旅之君待之甚敬c,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