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喝粥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y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是没有敦诚、敦敏两位亲兄弟,没有张宜泉写给曹雪芹的诗,还真不大相信《红楼梦》里作者自己说的,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地写作这部书时,竟是在“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贫困状态下进行的。
  “茅椽蓬牖,瓦灶绳床”,这样的私人居所,应该是相当草率甚至简陋的了,我很担心住在这种茅屋里的曹雪芹,能否扛得住北方地区的寒冬。我从敦氏兄弟的两句诗中,似乎能够读出中国文人习惯性的夸张,诗中写道:“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既然“举家食粥”,怎么还能到村中小店里,沽上一小壶“二锅头”,至少也得四两吧?既然“有酒可赊”,说明还不到“饔飧有时不继”,乃至碰上偶尔“断顿”的危险。
  虽然从唐代韩愈的《送穷文》起,中国文人有这种诉说贫穷的一贯文风,但曹雪芹晚年的艰难,是确凿无疑的。一、是他家族反复受到雍正的政治打击,包括最可怕的抄家;二、是他本人除了写作能力外,一无所长,个人谋生,养活家小,简直没有一点儿本事;三、是他逝世前,一直处于贫病交加的困境中,这些条件的确是可以断定的。虽然未必是“饔飧有时不继”,揭不开锅,但家无隔宿之粮,身无御寒之衣,经济拮据,告贷无门,天寒地冻,锅冰灶冷,应该是他逝世那个壬午年的真实写照。
  尽管如此难捱难熬,这位文学大师,也没有搁下他手中的笔,还在坚持不懈地修改他的《红楼梦》,一直坚持到“壬午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他生命这盏灯熄灭为止,实在让后人敬佩。仔细琢磨,稀粥固然使他营养不良,造成英年早逝的不幸悲剧,是“乃粥之罪”,但又不能不归功于粥,要没有这点“卡路里”,也许今天,连那八十回古典小说也看不到了。
  喝粥的人能写出如此伟大的作品,真让时下总吃干饭、却写不出好东西的人,羡煞,愧煞。
  我每读《红楼梦》,不但被这部作品的高超艺术所震慑,也为这位大师对于文学的忠贞,像战士守着阵地,一直坚持到最后的献身勇气所敬佩,更为他仅仅以几口稀粥充饥,就不停笔地直写到死的牺牲精神所感动。于是,我相信,粥与文学或许有些因缘。郑板桥在山东做官的时候,给他家人写信,就说十冬腊月,凡乞讨者登门,务赏以热粥,并佐以腌姜,可见他是对粥比较了解的文人。苏东坡在《大风留金山两日》写过“半夜不眠听粥鼓”,描写了寺庙里的和尚,是怎样等待着天亮以后的这顿粥。因为和尚没有晚餐这一说,连做梦也惦着那碗热乎乎的稀粥。
  食粥,可分主动与被动两类。主动食粥者,多半系快活之人,为使食物更滋润地进入肚子的功效出发,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或食补膳补,养生延寿,或考虑到肠胃的消化能力,从实际需要出发,才喝粥的。这时候,粥是辅助食品,不唱主角。一旦粥挑了大梁,那就成了被动食粥,非喝不可,不喝不行,粥稀得可以照见人影,喝的人通常就不快活,或很不快活了。所以,饥饿只能产生现实主义,如曹雪芹;某些吃饱了以后的作家,只能写出“打呃文学”。当下混迹于文坛,包括你我之辈在内,所以写不出来《红楼梦》这样不朽之作,原因很多。吃得太饱,也是其中一条。试想一下,血液全都跑到胃里,帮助消化了,肯定对灵感的产生,对文思的形成,对思想的升华,对美学的向往,会大有影响的。
  粥之不能与饭比,系于营养价值,系于淀粉提供的热量。道理很简单,无非就是粥比饭所需米量,要少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灾荒年景,米甚至还要少些。虽然粥和饭成分相同,但形式各异。一为“流体”,一为“非流体”,区别在于水和米的比例上。由此可见,粥的最大特点就是水分比较多,而干物质比较少。粥可以填满胃部,但不耐久,两泡尿一撒,就会饥肠辘辘了。
  在文学范畴里,凡兑水太多,言之无物者;凡米粒甚寡,内容空洞者;凡文字游戏,华而不实者;凡思想浅薄,识见鄙陋者;凡前车后辙,老调重弹者;凡鸡零狗碎,茶杯风波者;凡无病呻吟,感情廉价者;凡假冒伪劣,粗制滥造者等等,这些当代文坛屡见不鲜的现象,大概都可称之为文学的“粥化”危机。
  社会需要货真价实的精神食粮,读者需要结结实实的文学营养,这是时代赋予作家的使命。
  不幸的是,在当下“物质第一”的环境里,那些自以为是永垂青史的“大师级作家”,那些自以为是千古绝唱的“了不起作品”,之所以愈来愈不堪入目,愈来愈被人不以为然,就是由于很多作者都别有用心、愈来愈多地兑进太多水,而愈来愈少地放进米粒。若是再减去那些大家看腻了的老套路,减去变换不出新花样的性描写,减去令人恶心的陈词滥调,减去大家都能猜想得到的情节、故事、结局,那就实在没什么“干货”了。文学出现了“粥化”现象,十之八九,是由于作家的那块地里,打不出几粒粮食的缘故。
  如今,把煮粥的办法运用到文学上来,几乎成为作家们娴熟的手段。本是短篇,硬拉扯成为中篇。本是中篇,拼命兑水,扩充膨胀,以长篇面貌出现。一部作品叫好以后,跟着拷贝出若干同类项的复制品,影视剧取得成功以后,立马“一鸡两吃”,长篇小说跟着上市。在经济效益上,也许能有可观的收入,但读起来,就很不舒服了。因为往粥里掺的是水,至少不硌牙,可是,往小说里掺的东西,味同嚼蜡,那就令人反胃了。
  让读者喝这样撑饱大肚的粥,实在是差劲。其实做文章,还得按照煮干饭的办法行事才对。哪怕少一点,也不要拼命往锅里掺水。
  《红楼梦》里有一回,说到给贾母开饭,竟无法多出一碗来给别人吃。于是,从贾母嘴里,便说了那句话:“可着头做帽子。”其实,这对作家来讲,那句话倒是至理名言呢。
  (选自《河北日报》2016年5月13日,荐稿人:庄妃轩)
其他文献
当今,各种考试辅导班如火如荼,市场上的各类考试辅导书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可见考试经济之火爆。其实,考试经济自古有之,辅导班、辅导书之类的东西并不是现代专利。  隋代实行科举考试后,专门针对科考的辅导班也就应运而生,发展成书院、文社模式。书院至宋代大盛,有700余所,文社至明代为盛。书院和文社大多数是地方上的有钱人出资兴建,花费重金聘请已回乡或致仕的举人、进士,或者有名气的学者担任讲师,对学生进行专门
期刊
说起“和”,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和谐、和睦,以及“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这样的谚语格言。确实,在我国的思想中,“和”就是一个满载着喜庆、美好意义的词汇。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对于“和”的概念更应该深入探寻、把握,这样才能使“和”的精神得到贯彻,把“和”的风气带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和谐相处、求同存异的思想源流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古老的概念。在据说创作于商代中期的《尚书·说命
期刊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曾于建安十五年(210)、十九年、二十二年先后下过三道求贤令。在这三道令里,曹操提出了一个有名的观点——唯才是举,强调在用人问题上,关键看才能;只要才能卓越,即便德有不足,甚至“不仁不孝”,也要毫不犹豫地选拔任用。围绕“唯才是举”,求贤令共讲了三层意思:其一是说人无完人,若一直等着任用完美之人,那像齐桓公那样的君主就永远难以成就王霸之业;其二是说品德高尚的人未必
期刊
去杭州参加一个会议,在回来的火车包厢里邂逅了一位杭州萧山的民营企业家。我们年龄相仿,而且包厢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很快就聊了起来。他听出来我是山东人,说他自己就是去孔子的故乡,山东的曲阜师范大学听国学课的。他每个月都要去一次,每次在那里三天时间,听一位博导讲国学。  我很吃惊,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每个月坐火车从杭州去山东听国学课,而且是那种朝圣般的虔诚态度,这实在是不多的例子。他告诉我,他的企业是
期刊
我的一生,母亲很少夸奖过我。  我从小就非常挑食——直挑到今天,我已经到了这样一把年纪。  但母亲的教育对我影响最大。  母亲的教育是“斯巴达”式  的。  我只要说一声不喜欢吃鱼,她就故意摆上带头的整条鱼。  母亲说:“乃木大将曾被迫吃不爱吃的东西,到后来他就习惯了。”  我说:“我不想当乃木大  将。”  现在,我已长大成人,不喜欢吃的东西还是不吃。  那些年,母亲把我吃剩下的东西连续十来天反
期刊
苏武既徙北海上a,禀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b,卧起操持,节旄尽落c。武在汉,与李陵俱为侍中d;陵降匈奴,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足下兄弟二人,前皆坐事自杀;来时,太夫人已不幸;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馀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
期刊
一谈到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人们就很自然地把它们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联系起来。有人甚至认为,只有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才是真正的人文主义,只有欧洲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才是真正的理性主义。它们都是近代的、资产阶级的思潮,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是不可能有的。其实,这是对学术思潮本身的性质及其在一定时代所具有的阶级属性、时代特征的混淆。二者虽有联系,亦有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在人类的封建时代,差
期刊
王昭君在过去的史学家眼中是一个渺小人物,在现在的史学家眼中还是一个渺小人物;然而在这个渺小人物身上,却反映出西汉末叶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侧面,民族关系的这个侧面。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公元前一世纪下半期汉与匈奴之间关系的全部历史。  比起历史上的大人物来,王昭君确实是一个渺小人物,她在当时不过是汉元帝掖庭中的一个宫女。但是历史上往往有一些渺小人物,扮演着重要角色,王昭君正是一个扮演重要角色的渺小人
期刊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a。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论伦无患b,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c。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d,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礼记·乐记》)  注释:  a暴:乖戾,违背正道。  b论伦无患:裴骃《史记集解》引王肃
期刊
天地至神,不能同道而生万物a;圣人至明,不能一检而治百姓b。故以异致同者c,天地之道也;因物制宜者d,圣人之治也。既得其道,虽有诡常之变,相害之物,不伤乎治体矣。水火之性,相灭也,善用之者,陈釜鼎乎其间,爨之煮之e,而能两尽其用,不相害也。五味以调f,百品以成。天下之物为火水者多矣,若施釜鼎乎其间,则何忧乎相害?何患乎不尽其用也?  (《傅子》)  注释:  a同道:同一思想,同一原则。  b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