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E1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入手,分析了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由来、概况和内涵,提出了任职教育院校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现代教育思想 课堂教学 教学理念
  
  在总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有一条重要指标那就是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那么,什么是现代教育思想?如何才算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这些问题许多教员都心存疑惑。解开这些疑惑对于其它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有效落实、提高教员课堂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教育思想的由来
  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的理念指导下创立了班级授课制。从此,扩大了教育的对象,丰富了教育的内容,教师的地位也得以确立。到了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体系,并首次将心理学的内容加进教育学之中,使得教育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有的学者把从夸美纽斯到赫尔巴持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称之为“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流派的思想观点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三中心”,即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赫尔巴特非常重视教学,把教学问题作为所研究的全部教育问题的中心,创立了“阶段教学法”。但他所说的教学阶段和教学方法,实际上只是教的阶段和教的方法。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应是一个“灌”的过程,因此他的阶段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就表现为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独立思考,只重视书本不注重学生的活动,只重视怎样教不注重如何学等,这也便成为“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传统教育在当时的历史阶段对科学知识的普及推广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也产生了良好效果。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及对教育的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只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教育形式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
  十九世纪末,在西欧国家出现了改造“传统教育”的新教育运动。后传到美国形成了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美国教育家杜威成为新教育運动的主要代表。他首先向“传统教育”概念挑战,他把赫尔巴特继承和发展的西方教育思想称为“传统教育”。而把自己在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整套教育主张称为“新教育”、“进步教育”或“现代教育”。杜威提出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应考虑儿童的个性持征,使每个学生的长处都能得以发展,尊重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他提出“从做中学”的方法,儿童的知识、能力是通过儿童主体建构起来的(即所谓的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学生的活动和经验的获得,而教师的作用则是协助学生的活动。他说“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两方面都是作为平等者和学习者来参与的” 。因此,以活动教学、儿童、学生的主动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这与传统教育的理念截然不同,因而在起初也受到了大力批判。
  但长期以来,正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之争构成了现代教育发展的轨迹。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数育”都反映了它们产生之时所特定的社会客现发展的需要,当然也各具其合理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西方兴起了一股新的哲学文化思潮,其特征主要是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及多元性等。非常重视人类所经历的体验,以便人类在放弃了完全依靠理性的合理方法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寻找到新的更为合理的解决方式。这一新的思维方式首先对哲学、文学、美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继而对教育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表现为重视个人选择和参与,崇尚创造性、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待征。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多种现代教育思想。
  二、现代教育思想概况
  现代教育思想是现时对教育总的新的认识。现代教育思想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大教育思想、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教育思想、实践和创新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个性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等。以下简要介绍几种现代教育思想。
  (一)大教育思想
   大教育的涵义:所谓大教育就是指对全体社会成员实施的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伦理、科技文化及体育、美育等的全时空、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它包括几层涵义:
  第一,在时间上,教育是为每个社会成员在其一生的各个阶段提供学习机会;在空间上,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而且包含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第二,教育的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而不单是青少年。
  第三,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伦理、科技文化、劳动技能等,而不单是科技文化知识。
  第四,教育的系统性和长期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和政治、经济要做到统一、协调和平衡;教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人、财、物)也要做到统一、协调和平衡,教育的发展永无终结。只要人类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教育之树就会万古常青。
  大教育的意义和功能:(1)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大教育思想杨弃了许多旧教育观念,诸如学校等于教育、教育等于读书、文凭等于知识、学校垄断教育、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智育第一等;构建起现代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人人接受教育、终身接受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相结合、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观念的更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2)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千百万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只有教育才具备这种功能。“文革”10年使我国的教育受到了极大的摧残,造成了人才断档,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这种惨痛的教训应该永远铭刻在心。(3)教育为强国之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当今世界,虽然和平和发展已成为主流。但强权政治、霸权主义随时威胁着善良的人们。我们必须走富国强兵之路,才有资格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否则,我们就可能被开除“球籍”。只有教育发达了,我们的民族才有凝聚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才有足够的人力资源。近年来发生在世界上的几次局部战争告诉我们,现代战争的胜负往往决定在高科技,决定在掌握高科技的人。(4)培养现代化的新人。要实现现代化,首先人要现代化。现代化的人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实的文化基础、丰富的科技知识、强壮的体魄等各种素质。也只有教育才能促进入的现代化。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一个里程碑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之一)一书中说:“这个新人必然能够在他日益增长的理解能力、肌体能力方面和潜在的另一方面,即个性的情感与道德方面建立一种和谐状态。这种新人只具有人类智慧和人类技巧是不够的;他还必须感到他自己和别人之间融洽无间:具有一种人类和谐。”
  (二)素质教育思想
  素质数育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中倡导的一种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它是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内涵可分解为三个要素:其一,人格要素。即人格、人品、道德,包括自信、自尊、信人、乐群、好学、勤劳、爱国、敬业等内容:人格要素是成材的“软件”。其二,智能要素,即知识和技能。智能要素与先天遗传及潜能有关,也与后天获得的教育、经历密切相关,是成材的“硬件”。其三,身心要素,即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和功能的健全,既有先天的客观因素,又有后天的主观能动因素。
  三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融合、促进、制约的关系。人格要素占主导地位、它对智能要素的发展和抑制起决定性的作用,决定着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以怎样的方式在社会中运用。人格要素又是身心要素存在和发展的理性条件。
  素质教育的意义: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发展人的身心最基本品质的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民的素质和民族的素质。这就要求教育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教育体制、机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把单纯培养少数拔尖学生成材转变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当然,也不排除培养各行各业的精英);
  第二,把单纯注重智育转变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三,把基础教育仅仅为升学服务转变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三)个性教育思想
  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承认个人发展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乃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一百多年来,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日益成为教育的基本问题。《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概括了当今世界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书中一再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自我教育”、“自学原则”、“自我决定”、“主动参与”、“个别化的教育”、“了解和尊重个性的一切方面”等等,并且认为教师将来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其进入工作世界指引方向。在科技进步和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个性的发展日趋重要和突出,个性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
  个性教育的涵义。有两种说法:其一,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注意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动机、能力、信念和需求上的差异,即注意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个性特征。其二,个性教育指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使之逐步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一种活动。
  个性教育的意义。(1)有利于培养尖子生。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缺乏个性化,各类学校忽视个性教育。这与我国长期实施的计划经济有关,也与“左”的思想束缚有关。国家对教育统得过死,学校的专业、课程、大纲、教材等整齐划一,学校缺少办学的自主权,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发展个人的能力特长。所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不重视个性教育,学生更不可能发展个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机遇为个性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学校有了一定的办学自主权,敢于提出重视个性教育,培养尖子人才;学生在学习上也有了选择权和主动权,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这不能不说是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2)有利于教育的民主化。现代教育的特点之一是教育的民主化。要求给每一个人以平等的教育机会,而且这种教育的教材、教法和进度都要适合学生个人的特点,使学生从教学对象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只有实施个性教育才能达到这个目的。(3)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按照美国学者马斯洛的说法: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个性教育能够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个人的特长,这些都有利于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4)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综合修养,包括哲学、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包括思想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该将所有这些知识、观念和情感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形成自己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
  注重发展人的个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应该实事求是地认识和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真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要恰当灵活地组织教育活功,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提供各种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在个性化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各自的优势和特长。
  (四)终身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领域中影响最大的教育思想之一。终身教育概念问世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经过世界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它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同。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也要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将要影响“地球村”所有村民的生活。所以,有人说终身教育概念是打开21世纪之门的钥匙。终身教育,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终身教育的内涵。终身教育是指一个人的一生中持续不断地接受的教育,它的目的和形式必须适应个人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以家庭教育作为人生的起点,继而是青少年时期的学校教育、成人后的社会教育,使教育贯穿人生的各个时期。
  终身教育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否则一个人就将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面向21世纪,终身教育的主题内涵是人生的四个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这种学习更多的是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知识。”为此,应该注重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的培养。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指在认知的基础上,实践所学的知识。在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进代,专业资格的概念变得过时了,个人能力的概念放置于首要地位。个人能力除了职业技能之外,还包括交往能力、与他人共处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而目前的教育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尚未尽如入意。
  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纵观当今世界,虽然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主流,然而暴力和冲突时有发生。广大公众迫切希望能使人们扩大对其它文化和精神价值的认识,以避免冲突或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这就需要一种教育,使人们学会共同生活,学会认识自己、认识他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彼此合作。
  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21世纪由于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出现非人化现象(见《学会生存》一书),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使命感、审美意识、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学会生存,以便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支配自己的行动。为此,教育不应忽视人的任何一种潜力:记忆力、推理能力、美感、体力和交往能力等。
  终身教育的意义:(1)能够促进入们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观念的更新不单是教育工作者的事情,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接受新的教育观念。过去种种旧的观念、如一次性教育终身受益、学校等于教育、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等,必将被新的教育思想所代替。(2)能够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学习化社会是建立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更新知识这三个基础之上,而这也正是在教育过程中应强调的三个方面。教育不仅能使人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更重要的在于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以及增强不断进取的精神和行动能力。即使在学习化社会中,学校教育仍然是每个人学习知识的基础;除此之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是相辅相成的重要方面。终身教育是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迫使每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否则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另一方面为了社会的进步,也要求每一个人必须主动地去学习。(3)终身教育能够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传统教育注重的是传授知識,而终身教育注重的是发展个性。按照马斯洛的说法,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乃是自我实现。比如说事业的发展、职务的升迁、特长的展示、潜能的发挥等。只有终身教育才能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发展、自我实现才可望可及。否则,自我实现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幻想。(4)终身教育能够使教育融入社会生活。终身教育是全方位、全时空的教育,社会成员无论老幼皆是教育的对象。接受教育要成为每个人一生中不间断的事情。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改善生活质量,教育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教育将使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教育将为你提供自我实现的阶梯。21世纪教育必将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
  三、现代教育思想内涵
  现代教育思想内涵丰富,不同的教育思想具有不同的内涵,而且相互交叉、互相补充。对院校教育来说,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和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重视学生能力发展,适应未来。
  (3)在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4)在教学中要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
  (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就必须从现代教育思想的内涵入手。
  第一、重视和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教学中重视研究学生个性,着眼学员的个性发展,注重人文精神、解疑解惑、心理疏导,注重自学、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培养,从而促进学员身心全面发展。例如在课堂组织学员互动时,良好效果的基础源于教员对学员的深入了解,如姓名、基础、性格特点、特长、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等等。
  第二、重视学生能力发展,适应未来。
  对于任职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着眼未来岗位需求、着眼未来发展。这样教学才具备明确的指向性,学员会更加积极主动。例如在航空机械修理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中,《飞机结构修复工程》、《结构损伤修理技术》等课程内容紧密结合部队修理岗位需求,对培养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其主要支撑作用,学员学习就会主动积极。
  第三、在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扬弃传统教育思想,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并使之内化。摒弃满堂灌输,采取问题式、讨论式、探究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员主体作用,使之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第四、在教学中要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
  任职教育学员基础参差不齐、专业不尽相同。因此,更需在教学中注重分层次教学,使全体学员都得到进步。
  第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以及引导学员参与科研活动等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任职能力等。
  以上五个方面是从不同的侧面来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到课堂教学实践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牵扯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员情况、教员个性、教学条件等。如何驾驭需要教员不断的积累、研究、探索,逐步形成高超的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 王红莉 杜威“经验”课程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2] 张秋慧 “理解”课程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
  [3] 葛华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在PSSC物理課程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
  黄旭仁,1966年8月出生,副教授,理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工学博士(在读),目前从事航空机械修理工程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新疆高校所处的地缘、民族、多元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辅导员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探索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新疆高校 辅导员队伍 问题 强化措施    在新疆高校中,辅导员作为一个教育群体,发展较为缓慢。同时,由于新疆高校所处
[摘要]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员教育工作的意义重大,本课题重点探讨高校党员的教育及管理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提出相关思考,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校教师及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创新教育形式,以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调整充实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队伍。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教育 管理    面对着越来越趋近的90后大学生大潮,人们有太多评价,但是,作为一名党建工作者
[摘要] 精彩的开头,可以达到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奇效。传统的开课模式,它带给人们的感觉是繁琐深奥,枯燥无味。而我们的义务教育不是以培养数学家和工程师为主要目的,而是提倡大众数学。素质教育对数学的改革已提出: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态度,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要做到这些,还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来实施。而要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就
[摘要] 我国高职院校的规模在迅速扩大的同时,教育质量问题也愈发地突出。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将目标管理理论与学生学习管理相结合,通过与学生共同制定分目标、监控目标执行的过程、考核目标执行的结果等,激励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更好地实现学业成长。  [关键词] 目标管理 高职院校学生 学习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方面,
[摘要] 在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三项基本职能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主要任务。高校辅导员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着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 影响着高校的育人质量。本文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新特点,根据自己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实践, 拟从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内容和素质提高的角度来对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浅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辅导员 职责 素质要求    为适应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教育改
[摘要] 高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其工作成效与社会的进步有着较为直接的相关性。探索高校教师合理的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人格化管理的角度对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一下探讨。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人格化 管理 工作热情    人格化管理,亦指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了解满足人的
[摘要]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师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仍然没有摆脱教师素质整体偏低与提高缓慢的怪圈,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文章分析了导致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素质低位徘徊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教师队伍的稳定、师资补充机制的创新、加强在职培训、教育专业化能力的提高等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师资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教师 师资水平 问题 对策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此,本文针对高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提出了高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新思路。  [关键词] 人事档案 开发利用    以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地增强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对高校人事档案最优化的科学整合、管理,这已成为了当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新
[摘要] 教学秘书的工作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独立学院教学秘书的工作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更显重要。本文结合高校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浅析独立学院教学秘书的工作方法与艺术。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教学秘书 工作方法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独立学院不但拥有母体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还具有灵活的办学机制。经过十多年的成长,独立学院这支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越来越被社会
[摘要] 本文强调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对当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大背景下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就如何加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党建 分析 思考 高职院校    0.引言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近年来,随着高职学院的异军突起,高职学生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群体,高职院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