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化道出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大量的消化道出血可导致急性贫血及出血性休克。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本文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例,浅谈作者自己微薄的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诊断,预防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少数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但血管异常引起的出血较少见,诊断时比较困难)。大致有上胃肠道疾病,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全身性疾病在胃肠道表现出血等。本文主要谈谈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以及在生活中如何预防。
1.临床表现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与患者的年龄,肾功能等全身情况有联系。根据临床观察,多数表现为:
1.1 呕血和黑便。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的,便可有呕血表现。若出血后立即呕出,血液呈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从肠道排出。由于血红蛋白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都是柏油样黑便。只有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道内通过很快时,排出的血液才呈暗红色,或偶尔呈鲜红色。一般而言,当出血量大时,有黑便又有呕血;当出血量小时,常常仅有黑便。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肠,呕血较少见。
1.2 出血引起的全身症状: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仅在长时间出血后出现贫血。若出血量多又快,则可出现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苍白,甚至血压下降等急性失血表现。
1.3 原发疾病的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溃疡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食管癌或十二指肠癌、急性胃粘膜损伤出血等。若为溃疡病出血,则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若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2.诊断要点
2.1 出血的病因诊断。对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应首先治疗休克,然后努力查找出血的部位和病因,以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针和判断预后。
2.2 大量出血或继续出血的识别。
2.2.1 反复呕血或排出稀薄黑粪、暗红色血便。
2.2.2 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出冷汗,早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2.2.3 中心静脉压下降,尿量少或无尿。
2.2.4 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血球压积急剧下降。
2.2.5 血浆尿素氮持续上升。
2.3 出血部位与病因的判断。
2.3.1 先有呕血与黑粪均出现者出血部位多为胃或食管,单纯黑粪者出血常位于十二指肠。
2.3.2 有慢性、节律性中上腹痛史,常为胃或食管,常为溃疡病出血,尤其是出血前疼痛加剧,出血后疼痛减轻或缓解。
2.3.3 出血前有应激因素者首先考虑应激性病变出血。
2.3.4 有慢性肝病、门脉高压者多考虑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2.3.5 中老年人首次出血,且有厌食、体重下降者应考虑胃癌。
2.4 诊断。
2.4.1 立即查血常规及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定时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疑慢性肝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应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AFP。
2.4.2 根据血压、脉搏及休克指标估计出血量。
2.4.3 对原因不明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为及时明确病因,决定治疗方案,可根据条件,考虑于出血后24~48h内进行紧急上消化道纤维内镜检查。
2.4.4 超声检查肝、脾、胰、胆囊。
2.4.5 X线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一般在出血停止一周后进行。
2.4.6 对于上述检查后仍不能明确病因的活动性出血者,可作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造影。
3.如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有资料显示,尽管上消化道出血在一年内均有发生,但从临床上观察,该病多发于冬季,在冷暖交替,天气变化较大的时候,此类病人数量明显增多。那么,我们平时要如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呢?
3.1 积极防治原发疾病。上消化道出血是多种消化道疾病所致的并发病症。治疗原发疾病,如食管炎症、胃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减少出血机会,能有效地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3.2 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避免情志过极:强烈的精神创伤,情绪激动,忧愁思虑过度,均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要做到情绪稳定,精神乐观。妥善处理好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建立宽松融洽、睦邻友善的环境气氛。并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豁达。
3.3 注意劳逸结合。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促使胃粘膜遭受胃液的自身消化,引起胃粘膜炎症、溃疡、出血。因此,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睡眠应充足。
3.4 注意饮食调节。由于冬天气候寒冷,胃口相对较好,若正进食辛辣火热之品较多,如火锅食品产、羊肉、狗肉等,致火热熏灼血络,迫血妄行,这对原已有病变的消化道极为不利,会导致本病的发生。在饮食上应按时就餐,饥饱有时,寒温适度。食物以易消化、富营养及少渣滓为宜,食物烹调上细软些,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戒烟、酒,禁食辛辣、香燥、油煎之物,以防噪热动火。
3.5 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体质虚弱、消化道抗病能力低下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最根本的一条原因。有效地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根本的方法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可根据年龄、体质强弱选择游泳、球类、太极拳、气功、老年迪斯科等项目进行锻炼,做到持之以恒。
3.6 慢性病患者如身体虚弱:常服维生素C以及大补气血之中药以提高机体适应能力。对一些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的药物应忌用如水杨酸类、利血平、保泰松等。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诊断,预防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少数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但血管异常引起的出血较少见,诊断时比较困难)。大致有上胃肠道疾病,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全身性疾病在胃肠道表现出血等。本文主要谈谈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以及在生活中如何预防。
1.临床表现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与患者的年龄,肾功能等全身情况有联系。根据临床观察,多数表现为:
1.1 呕血和黑便。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的,便可有呕血表现。若出血后立即呕出,血液呈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从肠道排出。由于血红蛋白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都是柏油样黑便。只有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道内通过很快时,排出的血液才呈暗红色,或偶尔呈鲜红色。一般而言,当出血量大时,有黑便又有呕血;当出血量小时,常常仅有黑便。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肠,呕血较少见。
1.2 出血引起的全身症状: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仅在长时间出血后出现贫血。若出血量多又快,则可出现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苍白,甚至血压下降等急性失血表现。
1.3 原发疾病的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溃疡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食管癌或十二指肠癌、急性胃粘膜损伤出血等。若为溃疡病出血,则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若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2.诊断要点
2.1 出血的病因诊断。对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应首先治疗休克,然后努力查找出血的部位和病因,以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针和判断预后。
2.2 大量出血或继续出血的识别。
2.2.1 反复呕血或排出稀薄黑粪、暗红色血便。
2.2.2 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出冷汗,早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2.2.3 中心静脉压下降,尿量少或无尿。
2.2.4 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血球压积急剧下降。
2.2.5 血浆尿素氮持续上升。
2.3 出血部位与病因的判断。
2.3.1 先有呕血与黑粪均出现者出血部位多为胃或食管,单纯黑粪者出血常位于十二指肠。
2.3.2 有慢性、节律性中上腹痛史,常为胃或食管,常为溃疡病出血,尤其是出血前疼痛加剧,出血后疼痛减轻或缓解。
2.3.3 出血前有应激因素者首先考虑应激性病变出血。
2.3.4 有慢性肝病、门脉高压者多考虑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2.3.5 中老年人首次出血,且有厌食、体重下降者应考虑胃癌。
2.4 诊断。
2.4.1 立即查血常规及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定时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疑慢性肝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应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AFP。
2.4.2 根据血压、脉搏及休克指标估计出血量。
2.4.3 对原因不明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为及时明确病因,决定治疗方案,可根据条件,考虑于出血后24~48h内进行紧急上消化道纤维内镜检查。
2.4.4 超声检查肝、脾、胰、胆囊。
2.4.5 X线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一般在出血停止一周后进行。
2.4.6 对于上述检查后仍不能明确病因的活动性出血者,可作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造影。
3.如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有资料显示,尽管上消化道出血在一年内均有发生,但从临床上观察,该病多发于冬季,在冷暖交替,天气变化较大的时候,此类病人数量明显增多。那么,我们平时要如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呢?
3.1 积极防治原发疾病。上消化道出血是多种消化道疾病所致的并发病症。治疗原发疾病,如食管炎症、胃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减少出血机会,能有效地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3.2 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避免情志过极:强烈的精神创伤,情绪激动,忧愁思虑过度,均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要做到情绪稳定,精神乐观。妥善处理好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建立宽松融洽、睦邻友善的环境气氛。并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豁达。
3.3 注意劳逸结合。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促使胃粘膜遭受胃液的自身消化,引起胃粘膜炎症、溃疡、出血。因此,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睡眠应充足。
3.4 注意饮食调节。由于冬天气候寒冷,胃口相对较好,若正进食辛辣火热之品较多,如火锅食品产、羊肉、狗肉等,致火热熏灼血络,迫血妄行,这对原已有病变的消化道极为不利,会导致本病的发生。在饮食上应按时就餐,饥饱有时,寒温适度。食物以易消化、富营养及少渣滓为宜,食物烹调上细软些,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戒烟、酒,禁食辛辣、香燥、油煎之物,以防噪热动火。
3.5 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体质虚弱、消化道抗病能力低下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最根本的一条原因。有效地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根本的方法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可根据年龄、体质强弱选择游泳、球类、太极拳、气功、老年迪斯科等项目进行锻炼,做到持之以恒。
3.6 慢性病患者如身体虚弱:常服维生素C以及大补气血之中药以提高机体适应能力。对一些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的药物应忌用如水杨酸类、利血平、保泰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