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目标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模式的构建研究

来源 :教育界·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4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立德树人目标下,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思辨引领,使学生形成“学中思”“思中辨”的良好学习与思维模式,构建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教学模式。对此,文章研究了立德树人目标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模式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辨;道德与法治课程;构建
  一、引言
  立德树人目标是新时代我国对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是当前教育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思辨教育模式提倡学生思考、辨别,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为立德树人目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供了平台。在立德树人目标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教育的开展,以课程知识、课程教学、课程形式等,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辨,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教育质量。
  二、立德树人目标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模式的定位
  在依法治国视域下,每一名公民都需要具有法治素养。在此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的开展受到学校重视,为公民法治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当前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缺乏对学生思维、思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习知识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运用、实践知识。
  在立德树人目标下构建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教育模式,能够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形式,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重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辨的活动场地,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辨别,发展思维,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进一步吸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
  三、立德树人目标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模式的教育方向
  (一)教学“立人”
  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整个教学方向是由社会宏观需求决定的。教育部门通过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深度分析,将教育工作的开展立足于“核心素养”,保证课程体系的建设遵循教育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渗透多维度教学内容,可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当然,从教育的大方向来看,学科体系的建设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其整个教育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现阶段的成长特性,保证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将“以人为本”当成教育基础,为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教育层面上的“学情”引导
  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模式的界定,是建立在学生对学科主观需求基础之上的,以此实现教学的定位。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而言,需依据现有的教学机制,运用具备渗透性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从新时期下教育发展需求来讲,如果整个课程体系的设定不能满足教育宏观的需求方向,教学内容将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为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构建思辨模式,必须遵循大方向的教育学情定位,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与课程教学形成深度交互,进而令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这样转变学生主观思维,可进一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此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规范化设定,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基于此将学生的主观思维意识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可更加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对于学生、教师来讲,在某种程度上均能起到教育促进的作用。
  (三)教育层面上的“生活”引导
  道德与法治课程设定的核心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令当前年龄段的学生的思想意识、文化意识、道德意识得到增强,确保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品行修养也得到同步提升。这样一来,便可有效保证学生的学习思维呈现出开放式的状态。从“生活”与“思辨”的层面来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输,而是与现阶段学生学习需求、课程开展需求、学校教育需求达成一致,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学习思维由教育主体方向来决定,进而对学生形成宏观化的教学引导。
  四、立德树人目标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实施生活化思辨教育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要服务于生活,才能彰显生活本真意义。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法制性、道德性特点的综合性学科,其与生活实际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将教育与生活相融合,借助生活拓宽课程教育面,借助生活解析课程知识,借助生活让学生思辨知识与生活的直接联系,促使學生进一步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因此,在立德树人目标下构建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教育模式,应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思辨教育,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教育质量。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思辨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知识、现象等创设生活情境,将生活中常见、罕见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元素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打造平等、自由的学习平台,引领学生思考、分析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诚实守信”教学中,教师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借助生活中的“诚实守信”案例以及书本信息资源等,向学生传递诚实守信内容,引领学生进行思辨,在思辨中明确诚实守信的真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立德树人目标下构建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教育模式,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思辨教育形式打破以往教育形式的局限性,营造良好的思辨教育氛围。
  首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教育。例如在学习“预防犯罪”中,教师可以用话题、案例等模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引领学生进行小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明晰犯罪对个体以及社会的不良影响,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掌握课程知识。
  其次,导入教学方法,借助微课等信息资源,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图文并茂。比如在学习“尊重他人”中,教师以导入教学方法将信息资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借助微课学习知识,并且通过问题假设,让学生知晓在生活中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再次,情境教学方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思辨教育模式,创设多元化情境,包含生活、问题等情境,引领学生融入情境中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例如,教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创设多元化情境,让学生融入不同的情境中,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总之,在立德树人目标下构建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教育模式,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多样,教师应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教育质量。
  (三)融合线上与线下思辨教育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能够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平台。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教育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实施线上思辨教育模式,拓宽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获取面,使学生通过思辨教育发展思维。
  例如在学习“预防犯罪”中,教师依托网络教学平台,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设计线上教学模式,包含微课资源、习题板块、答疑板块等,让学生获取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并且通过答疑、习题板块,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辨与运用,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感悟与应用能力,使学生自主完成线上学习活动。然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线上与线下交互的道德与法治思辨教育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情况,运用导入教学方法,为学生设置问题,引领学生融入其中,在师生互动中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掌握。之后教师结合课程信息,为学生开展自主、实践、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实践过程中获取丰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线上与线下思辨教育的融合,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
  五、结语
  在立德树人目标下构建道德与法治课程思辨教育模式,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欧阳芸,卢志.彰显课程性质,导向立德树人——2019年四川省《道德与法治》中考試题品析[J].教育科学论坛,2020(10):21-22.
  戴倩.从认知转向认同——促进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价值认同的教学对策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78-79.
  谭遇芳.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公民素养的对策分析[J].华夏教师,2019(19):81-82.
  郭玉梅,黄梅,周爽,等.立德树人,科学育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要性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十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会议论文集(议题二: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C].北京: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224-235.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是影响小学生“冒铰”剪纸教学效果的基本要素之一。拥有成长型思维者,能积极拓展能力并乐于挑战,这是小学生未来发展最需具备的能力之一。研究小学生思维模式发展的特点,将小学生成长型思维培育与小学“冒铰”剪纸教学有机融合,能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生;成长型思维;“冒铰”剪纸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把思维模式划分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两种类型,是美国
期刊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尝试将小学英语绘本和教材进行融合,以期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让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文章将主题意义作为基点,首先分析了小学英语绘本和教材融合的教学意义,随后对小学英语绘本和教材融合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主题意义;小学英语;绘本;教材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即部分教师往往单一地进行教材知识的灌输。长时间处于这种模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转变小学英语教育模式,及时融入新颖的、创新的教育元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性化教学元素有利于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文章就“互联网+”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互联网+”;教学方式  一、引言  英语是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及时说出自
期刊
【摘要】文章以AP化学课程SAT考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国内传统化学教学内容与AP化学课程的教学方向和内容进行了对比和研究,对开设AP化学的学校教学来说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比较研究;传统化学课程;AP化学课程  AP项目(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最先由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主持,是在高中阶段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的课程,
期刊
【摘要】创新思维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路径,小学语文更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抓手。文章从阅读和写作两大模块入手,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总结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育策略  面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新课程标准适时提出了培育创新思维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为了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
期刊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和使用,社会对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想要培养更多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计算思维,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标准的人才。文章基于计算思维,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编程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计算核心素养。  【关键词】计算思维;小学编程;教学方法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迅猛,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
期刊
【摘要】对于正处于化学学习起步阶段的初中生而言,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应当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趣味、充满创新的活力化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主要从兴趣角度切入、营造教学氛围、强化课堂沟通以及开展探究性实验四个方面论述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前言  指导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并锻炼基础技能是初中阶段开展化学教育的
期刊
【摘要】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基础十分薄弱,在学习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上存在困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保证在低年级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应该引入绘本阅读教学方式,利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模式与丰富多彩的绘本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指导教学  一、前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
期刊
【摘要】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简要阐述了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合作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美术教育的优化创新。合作学
期刊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以布置任务的方式为学生学习指明了方向和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融入其中,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文章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分析了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一步探索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学习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阅读策略  一、前言  初中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词汇量,但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