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肺癌氩氦刀术后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1月我科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采用肺癌氩氦刀术后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病人的肿瘤大小变化、生活质量、生存时间及毒副反应等情况。结果:全组52例均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其中52例患者中依据肿瘤大小变化判断:显效(CR+PR)33例,占63.46%;有效(CR+PR+SD)43例,占82.69%;进展9例,占17.31%。Karnofsky评分评价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为36例,占69.23%;改善为12例,占23.08%;稳定为3例,占5.77%;无效为1例,占1.92%。随访生存时间:生存2年以上1例,占1.92%;生存1~2年10例,占19.23%;生存半年~1年21例,占40.38%;生存3~6个月13例,占25.00%,生存不足3个月7例,占13.46%。结论:氩氦刀术后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近期可以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应用。
【关键词】 氩氦刀冻融术;CIK细胞过继免疫;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中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病率占肺癌的75-80%[1]。并且临床确诊的患者绝大多数为中晚期患者,因此对于根治手术的治疗效果十分不理想,并且因为NSCLC的瘤体中心部位存在10-15%的缺氧细胞,因此放疗效果较差,为此本研究采用氩氦刀术后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2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导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8月到2009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NSCLC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的为NSCLC,并且按照国际抗癌联盟分期标准为局部晚期的NSCLC患者,卡氏评分≥70分,并且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无严重心肝肾疾病。
1.2 治疗方法:采用氩氦刀术后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进行治疗,术前根据病灶大小、部位、氩氦刀的性能参数确定冷刀数量和型号,术后采用CIK细胞制备及回输: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PBMC,然后在含有CD3McAb、IL-2、IFN-7、IL-lα等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扩增,14-28d后,再将培养的CIK细胞取少许做流式细胞仪检测,当CD3+CD56+细胞数≥50%、CD3+CD8+≥30%,且细菌及真菌培养阴性时收集细胞,加入1%人血白蛋白生理盐水中分次回输。一个疗程输注的细胞总数为(5~15)×109。
1.3 观察指标:观察病人的肿瘤大小变化、生活质量、生存时间及毒副反应等情况
2 结果
显效(CR+PR)33例,占63.46%;有效(CR+PR+SD)43例,占82.69%;进展9例,占17.31%。Karnofsky评分评价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为36例,占69.23%;改善为12例,占23.08%;稳定为3例,占5.77%;无效为1例,占1.92%。随访生存时间:生存2年以上1例,占1.92%;生存1~2年10例,占19.23%;生存半年~1年21例,占40.38%;生存3~6个月13例,占25.00%,生存不足3个月7例,占13.46%。
主要毒副反应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5例出现气胸,3例肺压缩20%者自行吸收,2例肺压缩》20%给予胸腔 气后张。14例出现低热,对症处理后1周后好转。8例出现少量咯血痰,绝大多数1周内停止。8例患者,输入CIK细胞后有一过性发热反应,24小时内即降至正常。
3 讨论
目前,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手段,但临床治疗工作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此时进行肺癌根治手术意义已经不大,而局部晚期NSCLC对放疗和化疗具有不敏感性,因此临床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治疗NSCLC的方法。
随着氩氦超导手术治疗的问世,为肺癌治疗提供了一个好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氩氦刀冷冻治疗是通过对细胞损伤和血管损伤进而使肿瘤组织坏死而发挥作用的,并且冷冻治疗不仅可以将肿瘤细胞直接冻死,而且坏死的肿瘤细胞能释放出肿瘤抗原,从而刺激机体产生肿瘤免疫,将残余的肿瘤细胞杀死,因此对于肿瘤的治疗效果明显,而CIK细胞过继免疫是新一代过继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其具有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同样敏感等优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氩氦刀靶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远期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Van Schil PE,Hendriks JM,Hertoghs M,et.al.Current surgical treatment of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2011;11(10):1577-11585.
[2] 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6-112.
[3] Seming W,Jiren Z,Qiuping R,etal.The treatment of irresectable Live Tumors by percutaneous targeted Ar-He Cryoabl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Cancer Therapy 2000;3:16—18.
【关键词】 氩氦刀冻融术;CIK细胞过继免疫;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中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病率占肺癌的75-80%[1]。并且临床确诊的患者绝大多数为中晚期患者,因此对于根治手术的治疗效果十分不理想,并且因为NSCLC的瘤体中心部位存在10-15%的缺氧细胞,因此放疗效果较差,为此本研究采用氩氦刀术后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2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导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8月到2009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NSCLC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的为NSCLC,并且按照国际抗癌联盟分期标准为局部晚期的NSCLC患者,卡氏评分≥70分,并且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无严重心肝肾疾病。
1.2 治疗方法:采用氩氦刀术后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进行治疗,术前根据病灶大小、部位、氩氦刀的性能参数确定冷刀数量和型号,术后采用CIK细胞制备及回输: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PBMC,然后在含有CD3McAb、IL-2、IFN-7、IL-lα等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扩增,14-28d后,再将培养的CIK细胞取少许做流式细胞仪检测,当CD3+CD56+细胞数≥50%、CD3+CD8+≥30%,且细菌及真菌培养阴性时收集细胞,加入1%人血白蛋白生理盐水中分次回输。一个疗程输注的细胞总数为(5~15)×109。
1.3 观察指标:观察病人的肿瘤大小变化、生活质量、生存时间及毒副反应等情况
2 结果
显效(CR+PR)33例,占63.46%;有效(CR+PR+SD)43例,占82.69%;进展9例,占17.31%。Karnofsky评分评价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为36例,占69.23%;改善为12例,占23.08%;稳定为3例,占5.77%;无效为1例,占1.92%。随访生存时间:生存2年以上1例,占1.92%;生存1~2年10例,占19.23%;生存半年~1年21例,占40.38%;生存3~6个月13例,占25.00%,生存不足3个月7例,占13.46%。
主要毒副反应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5例出现气胸,3例肺压缩20%者自行吸收,2例肺压缩》20%给予胸腔 气后张。14例出现低热,对症处理后1周后好转。8例出现少量咯血痰,绝大多数1周内停止。8例患者,输入CIK细胞后有一过性发热反应,24小时内即降至正常。
3 讨论
目前,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手段,但临床治疗工作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此时进行肺癌根治手术意义已经不大,而局部晚期NSCLC对放疗和化疗具有不敏感性,因此临床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治疗NSCLC的方法。
随着氩氦超导手术治疗的问世,为肺癌治疗提供了一个好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氩氦刀冷冻治疗是通过对细胞损伤和血管损伤进而使肿瘤组织坏死而发挥作用的,并且冷冻治疗不仅可以将肿瘤细胞直接冻死,而且坏死的肿瘤细胞能释放出肿瘤抗原,从而刺激机体产生肿瘤免疫,将残余的肿瘤细胞杀死,因此对于肿瘤的治疗效果明显,而CIK细胞过继免疫是新一代过继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其具有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同样敏感等优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氩氦刀靶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远期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Van Schil PE,Hendriks JM,Hertoghs M,et.al.Current surgical treatment of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2011;11(10):1577-11585.
[2] 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6-112.
[3] Seming W,Jiren Z,Qiuping R,etal.The treatment of irresectable Live Tumors by percutaneous targeted Ar-He Cryoabl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Cancer Therapy 2000;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