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田埂上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jun_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蔬菜”中有个参观菜园的活动。行走在幼儿园东边的菜地里,好几个幼儿兴奋地大叫:“老师,我们像在走迷宫。”原来,这个阶段“大班幼儿空间智能发展”课题正进入尾声,我们在班级区域里投放了不少迷宫书,孩子们沉浸在迷宫游戏中。是啊,孩子们正在走的田埂不正是一个立体、自然的“迷宫”吗?何不借助自然环境,观察孩子们是如何在实地体验、探索空间概念和空间关系的呢?此后,在饭后的散步时间、午睡后的户外活动时间里,我们带着有兴趣的幼儿进行了设计田埂迷宫、画菜园地图、看地图走田埂等活动。
  1.“立体迷宫”怎么设计
  我们先带领幼儿在田埂间行走,之后,组织幼儿展开了讨论:“如果把田埂当作大迷宫的通道。应该怎么设计,需要添置什么?”孩子们结合从迷宫书上获得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需要“进出口标志”,需要“设置障碍”,等等。通过协商,孩子们确立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标志:如用箭头代表进出口,用大青虫代表障碍物。在试用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几个设计要点:标志不能做得太小,否则不容易看见;标志放在地上容易被踩到,不仅看不清,还容易粘在鞋底上。那么怎样的标志更适合放在田埂上呢?有幼儿建议将标志贴在积木上,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孩子们在长方体大积木上贴上箭头、大青虫标志,分别将它们立在进出口和岔道口的位置。
  2.标记放在哪里好
  摆放标志时,大家对进口的位置意见比较统一,而在如何确定出口的位置上出现了分歧,其中有三种意见具有代表性:(1)出口处应该是安全地带,可放在小木屋处。(2)出口应设在与进口平行的另一个路口,这样中间有许多路可走,像迷宫。(3)出口应放在离我们很远的田埂与水泥路的交界处。这样更有挑战性。根据以上三种意见,我们让孩子们自由组合成三组进行实践。
  回到幼儿园,孩子们结合各自的实践发表了意见:第一个方案,进口和出口就是眼前的两条路,挑战性不够。第二个方案,叉路很多,路线较长,需要放置较多的障碍物。第三个方案,水沟多,有些植物长得比较高,路看不清楚,不够安全。最后,孩子们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确定了第二个方案。
  由于第二个方案有许多岔口,所以障碍物的位置和数量成了难题。一开始,孩子们带着四条“小青虫”障碍物到实地尝试,出现的情况有:(1)摆上“小青虫”之后路不通了;(2)“小青虫”不够,还有好几条路可以通行。回到活动室,我再次组织幼儿讨论:路障怎么设计?放在哪个位置最合适?我们引导大家观察迷宫平面图,发现岔口和道路的关系:(1)岔口越多,道路就越多。(2)在离进口近的岔口摆放障碍物可以节省障碍物。
  我们的引导发挥了作用,孩子们来到田埂上,迁移迷宫平面图上障碍物的设置方法,先确定一两条通道,然后把障碍物摆放在转弯处(岔口)或者那条通道上,最后留出两条可通过的小路。至此,田埂迷宫的设计基本完成了。
  3.怎样画菜园地图
  有幼儿建议画一张地图,让大家按地图行走,他们说公园里、旅游景点都这样。这是个好主意。于是,我趁机说:“对,地图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认识位置。知道怎么走不迷路。”但究竟怎么画,大家犯难了。孩子们最初画地图出现了以下情况:有的画成了一幅走田埂的画,有的画出了许多想象的通道,有的忽略周边道路,只画出一条通道。于是,我们给孩子们欣赏了鼓浪屿的平面图,帮助他们了解地图的结构,使他们初步懂得了边界的表达方式,明确画地图是表现整体而不是局部,而且线条要简单明了。据此,孩子们设计出了一张张简易的菜园地图。
  4.如何看地图走田埂
  在孩子们设计的同时,我们也设计了一张田埂平面图,图上有一些明显的标志(如水沟、房子、水缸、障碍物等)。孩子们对照地图很快找到了入口和出口,并找到了标志物所指向的位置。我给孩子们的任务是:每人走两次不同的路线,可以分别记录各转了几个弯口,用红线和黄线在平面图上画出走过的两条路线,并比较两条路线的远近。由于前面经历了几次探索,这一次孩子们走得很顺利。
  活动结束后,许多幼儿重新设计了自己的平面图,把图案画得更简单,标志性也更强。他们饶有兴趣地探讨如何改变障碍物的位置,从而使“迷宫”变得更有趣、更复杂。有的幼儿还两两交换平面图去实地行走,其间有了不少新发现,比如,“水沟画得太边上了”“水缸在左边不在右边”,无疑这又是一次自我检测及与同伴相互检测和修正的好机会。
  5.后记
  走田埂活动持续了半个月之久,孩子们意犹未尽。在此后的区域活动中,不少幼儿开始自己设计平面图,进而进行立体建构活动,他们一边看平面图,一边利用替代物,如积木、动物模型、凳子进行立体造型。孩子们对空间位置关系的理解、表述和运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发展空间概念和空间智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此案例是我们通过幼儿自主、非正规小组活动发展幼儿空间智能的一种尝试,在组织与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几点启示。
  1.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课题组教师在活动前以为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是从静态(空间定位和空间表征)到动态的(空间运动),但实践证明,两者是协调发展的。我们可以按这样的顺序来安排活动:了解二维空间表征的经验——迁移经验创造实地二维空间图——在空间运动中感知、测量二维空间。在这些过程中,帮助幼儿发现参照物是关键。
  2.空间智能的获得是幼儿自主建构的结果
  在走田埂活动之前,孩子们做过一些纸质的操作练习,已能较准确地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但对复合方位只有部分掌握。通过走田埂活动,孩子们能在不断的尝试错误中准确定位,知道哪里是进出口,哪里是主要参照物的位置。幼儿正是在游戏和操作中通过反省、抽象而建构空间关系,发展空间智能的。正如皮亚杰所说:“假定幼儿是从教学中获得概念,那是一种极大的误解。相反,在相当程度上,幼儿是自己独立地、自发地发展这些观念和概念的……”
  3.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
  在游戏中,幼儿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因而学习很有效。幼儿在主动探索时,正确的认识得到了强化,不正确的认识在尝试错误中得以自我矫正。如游戏初期,幼儿对参照物有了初步的概念。他们能找到进口处的电线杆、出口处的篱笆等,但在摆放障碍物的时候还不能根据图上的位置准确定位。于是,孩子们寻找原因,反复将地图与实地进行对照,并尝试摆放障碍物、行走,终于获得成功。
  4.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幼幼互动的频率
  在小组活动中,幼儿的交往密度大大增加。幼儿一起设想、推测,提供证据,进行解释及推理。相互提问、扩充及调整等,表现出较高的问题解决水平。如活动结束后,许多幼儿重新设计了地图,并相互交换地图去实地行走。这无疑是很好的相互学习的过程。
其他文献
编者的话:在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已历时20余年了。深刻反思这20余年的改革历程,有益于我们深入认识已经做过的事情,也有益于我们深化改革,在继续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长期从事幼儿园课程研究,著述甚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本期起,本刊将连载朱家雄教授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系列反思文章,以期为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供深入思考幼儿园课程改革问题的新视角。    大约四年前,笔者曾
摘要 指向法治思维的表现性评价学习活动,通过整合道德与法治高年级法治教育内容与学校教育活动,提炼六大法治教育主题,进而设计系列表现性学习任务。其一般流程为:发起表现性任务(明确活动主旨)→做好活动准备工作(拓展德法课堂学习)→细化评分规则(促进深度参与)→开展评价与反思活动(收集评价资料)。探索以真实任务创设实践体验情境,以反思改进整理问题解决线索,以追问启思引领正确价值判断,以情境模拟促成法治生
摘 要  研学旅行是新时代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新形式,研学旅行课程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引和导向,分级制定研学旅行目标,整合开发研学资源,系统构建课程内容;据此开展研学主题学习和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  关 键 词  研学旅行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认同;文化自信  中
摘 要  新时代赋予中学德育工作更深刻的责任和使命。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回应时代发展,提出了“具有君子品格的现代公民”育人目标。通过品读经典,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领师生理解和诠释新时代“君子品格”内涵要求;整合开发系列化校本德育活动课程,在活动体验中激发学生实践创新,涵养“仁、礼、忠、信、智、勇”之优秀品质,演绎精彩校园生活,实现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新时代;德育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
2005年秋,华东师范大学几位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与上海市长宁实验幼儿园教师合作,开始了一个为期三年的跟踪小、中、大班幼儿的“幼儿园综合课程中的数学教育”的行动研究。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如何更好地融入数学教育,并评定这样的教育形式对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本刊曾分别在2007年第6期和2008年第5期介绍了有关小班、中班幼儿数学教育的部分研究成果,主要内容为数学活动区的组织与指导,如活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我准备组织散文诗《雪花》的欣赏活动。这首散文诗的意境很美,我想孩子们肯定会全身心投入的。可惜的是,虽时值严冬,可孩子们还没有欣赏到雪景,也没有体验过在雪中奔跑、玩耍的快乐。为了让孩子们融入情境,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富有动感的画面与优美动人的语言吸引着孩子们,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我引导孩子们说说为什么雪花像一个小姑娘在空中飞舞。孩子们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我就做了一个雪花飘扬的动作启
多喝水对幼儿来说很重要,可是班里很少有幼儿会主动喝水。我多次提醒甚至提出命令式的要求仍不见效,便尝试改变方法。一次我拿起了自己的杯子,边嚷着“喝水喽”边去接水。然后,我大口地喝着水,表现出很满足的样子,让幼儿觉得水很好喝。在许多幼儿都去倒水喝子时,我高高地举起自己的杯子说:“谁来和我干杯呀?”几个已经倒了水的幼儿兴奋地来和我碰杯,并大口地喝起来。还没去倒水的幼儿也赶紧跑去拿杯子接水,争着和我干杯。
摘 要 在积极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设计与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引领师生不断领悟积极心理内涵,构建起积极的课堂生活和班级生活,建设积极班级文化;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借助社团活动、户外拓展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积极体验活动平台,丰富积极日常生活。  关 键 词 积极教育;积极品质;校本课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2095-1183(2
康德说,唯有真正的德行才是崇高的。这位老先生还有一段广为人知的名言:“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头顶上的星空需要仰望,方能看到灿烂,如果你永远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的,是永远无法领略到灿烂星空的壮美与震撼的。同理,如果你的内心没有“崇高的道德法则”,那么你的人生永远不会放射光芒。  “崇高的道德法则”说的就是一个“德”字
摘要 道德该如何教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20世纪末开始,我国提出了生活德育课程理论的基本主张,并将这一主张应用到新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教材中。统编教材编写组探索出了直接德育间接教,自然接续儿童经验与生命体验,以学的逻辑教,建构师生道德学习共同体,融合道德与法律教育等德育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的中国经验。《接上童气》一书是教材核心编写者对该教材的理论思考,系统阐述了学校教育中“美德可教”的中国经验。理解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