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是老子的思想起点、核心范畴,具有先在性,道是一种整全状态,是一种永恒自在,道是天地的本原,也是人的本原,因而道也是人的生存的根本依据。相关原文为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一章。
一章:有将昆成,先天地生。悦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
道是完满的,道是有无混合而成的。老子说:“有将昆成。”《尔雅·释诂》:“将,大也。”将有完满之意。
通行本《老子》二十五章是“有物混成”,显然,“有物混成”不如“有将昆成”。因为“物”没有体现道的地位,甚至还会误解为具象之物;“将”更为丰富和明确,即道是完满的。
在老子之前,人们认为天地为先,而老子认为,道先于天地,这是对之前思想的批判。老子说:“先天地生。”道先于天地,道是天地的本原。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老子最大的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万物之外,别假设了一个‘道’。” 老子认为道先于天地,有时间上的先后,这说明老子的道论属于本原论,而不是本体论。
万物具有差异性,万物是杂多,而道是一、道是整体,道是整全的和谐体。老子说:“悦穆”。“悦穆”在《郭店楚墓竹简》中的释文是“敚穆”。“敚穆”其实就是“悦穆”,《文子·精诚》中的“老子曰:……夫道者……静漠恬惔,悦穆胸中,廓然无形,寂然无声”一句可证。
“悦穆”就是整全的一,混为整体。通行本《老子》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文子·道原》说:“老子曰:……万物之总,皆阅一孔。”
通行本《老子》二十五章里不是“悦穆”,而是“寂兮寥兮”。“寂兮寥兮”只表述了道的无声无形,而“悦穆”还表述了道是一个和谐体。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十七章有“道恒无名,朴,虽微”一句,其“微”字表述了道的隐微,即道的无声无形。
道不依赖他物而恒常自在。老子说:“独立不改”。正如《列子·仲尼篇》所说:“无所由而常生者,道也。”
通行本《老子》二十五章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通行本《老子》多出的“周行而不殆”把形而上的道拉到了形而下的具象之物,对此,许抗生在《初读郭店竹简<老子>》一文中说:“从‘道’本身来说是不可能作‘周行’的……今本则理解有误,妄加了‘周行而不殆’五字。”
道不仅是天地的本原,还是人类的本原。老子说:“可以为天下母。”天下指人类。通行本《老子》五十二章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天下之始为道,道为天下母。
二
道没有规定性,暂且给他取个字叫做道。老子说:“未知其名,字之曰道。”之所以“未知其名”,是因为“道恒无名”。(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十七章有“道恒无名”的原文)通行本《老子》一章说:“名可名,非常名。”即道不可名,可名之名非道之名。
道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老子是最先发现‘道’的人。”一方面,道的提出,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次超越,从形下到形上,从形象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这种飞跃是不可低估的。另一方面,作为本原之道的提出,为人的生存提供了一个根本依据。康德在《实用人类学》中说:“在人用来形成他的学问的文化中,一切进步都有一个目标,即把这些得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人世间;但在他能够把它们用于其间的那些对象中,最重要的对象是人:因为人是他自己的最终目的。”
道没有规定性,但为了表达的需要,只能借助语言名相,老子勉强用“大”来形容道的主要特征。老子说:“吾强为之名曰大。”一个“强”字,体现了老子不想去规定又不得不规定的心理。老子勉强为道规定为大,大成为道的主要特征。(因为继“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一句后,是接着“大”而言说的:“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所以大成为道的主要特征。)大,即完满,道是完满的。
老子还勉强用逝、远、反来形容道的辅助特征。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逝,即流逝,可以译为变化;远,即深远,可以译为广博;反,即向相反方面转化,可以译为对反。(反,是道的运动方式,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六章有“反也者,道之动也”的原文。)即道不仅是完满的,还是变化的、广博的、对反的。逝(变化),实际是在说道具有时间性,道无时不有。孔子对时间的流逝性也有感慨,《论语·子罕》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叔本华对于时间的流逝性是这样描述的:“在一个一切均在飞逝的世界上,唯有变更是持恒的。”(《叔本华论说文集》)叔本华还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说:“在时间上,每一瞬只是在它吞灭了前一瞬,它的‘父亲’之后,随即同样迅速地又被吞灭而有其存在一样;如同过去和将来只是像任何一个梦那么虚无一样;现在也只是过去未来间一条无广延无实质的界线一样。”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提到,万物都处于流变状态的这种学说是赫拉克利特最有名的见解,而且按照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所描写的,也是他的弟子们所最强调的见解:“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对于普遍变化的信仰,通常都认为是表现在这句话里:“万物都在流变着。”远(广博),实际是在说道具有空间性,道无时不在。《文子·道原》说:“老子曰:……夫道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苞裹天地。”《文子·符言》说:“老子曰: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反,是说道是对立统一的。《文子·道原》说:“老子曰:……反者,道之常也。”
“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实际应为“吾强为之名曰大、曰逝、曰远、曰反”。老子把“吾强为之名曰大、曰逝、曰远、曰反”表述为“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种表达的转换是修辞的需要,用顶真修辞能达到一种一气贯注、无懈可击的效果。 道是完满的,天、地、王也是完满的。世界中有四个完满之物,王是其中之一。老子说:“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老子提出王的概念,其实就是在发现人的存在,人的生存,“王”是一种在场状态,王是“参天地人而通道”的人(“王”字的三横代表参天地人,一竖代表通道)。
董仲舒从造字的角度揭示了王字的内涵,也是符合老子思想的,他在《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第四十四》中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王不是政治概念,而是精神概念。
傅奕本和范应元本把“王亦大”改成了“人亦大”,这是一种误改,陈鼓应采信了这一误判,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中说:“本章两个‘王’字应据傅奕本改正为‘人’。通行本误为‘王’,原因不外如奚侗所说的:‘古之尊君者妄改之’。”在老子的语境中,“王”并非尊君之意,王是人的理想状态,王是“参天地人而通道”的人。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其顺序没有把作为本原的道放在最前面,其逻辑关系应该是这样的:不仅天大,地大,还有道大,王亦大。天大,地大,是当时人们的共同认知,所以先说天大,地大;但老子的思想不一样的是,还认为道大、王亦大,所以表述为“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也是“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即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郭店楚简《老子》甲本把“道大,王亦大”放在一起还有更深刻的用意,那就是为了说明,人的理想状态——王是与道同为大的。
三
王是“参天地人而通道”的人,参天地就是人法天地,参人就是人法自然,通道就是人法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即本然(本来状态),是与生俱来的状态,与人为相对。老子用六个章节(二至七章)的篇幅分别以人法天地、人法自然、人法道的顺序展开,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实际应为“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老子把“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表述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表达的转换在前文提到过,是修辞的需要,用顶真修辞能达到一种一气贯注、无懈可击的效果。
人不仅法地,还要法天,《文子·自然》也说:“老子曰:……古之得道者,静而法天地。”人法天地,是因为天地是完满的;人法道,是因为道是本原,道是完满的;人法自然,是因为人的自然状态秉承道性。
王与天地、自然、道同在,也就是没有被社会异化的人,即王是素朴的人(“视素保朴”,“道恒无名,朴”),“成为王”就是理想的人生。
参考文献:
《郭店楚墓竹简》,荆门市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郭店楚简<老子>校读》,彭浩校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丁四新著,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郭沂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美]艾兰,[美]魏克彬原编,邢文编译,学苑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崔仁义著,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作者系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章:有将昆成,先天地生。悦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
道是完满的,道是有无混合而成的。老子说:“有将昆成。”《尔雅·释诂》:“将,大也。”将有完满之意。
通行本《老子》二十五章是“有物混成”,显然,“有物混成”不如“有将昆成”。因为“物”没有体现道的地位,甚至还会误解为具象之物;“将”更为丰富和明确,即道是完满的。
在老子之前,人们认为天地为先,而老子认为,道先于天地,这是对之前思想的批判。老子说:“先天地生。”道先于天地,道是天地的本原。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老子最大的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万物之外,别假设了一个‘道’。” 老子认为道先于天地,有时间上的先后,这说明老子的道论属于本原论,而不是本体论。
万物具有差异性,万物是杂多,而道是一、道是整体,道是整全的和谐体。老子说:“悦穆”。“悦穆”在《郭店楚墓竹简》中的释文是“敚穆”。“敚穆”其实就是“悦穆”,《文子·精诚》中的“老子曰:……夫道者……静漠恬惔,悦穆胸中,廓然无形,寂然无声”一句可证。
“悦穆”就是整全的一,混为整体。通行本《老子》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文子·道原》说:“老子曰:……万物之总,皆阅一孔。”
通行本《老子》二十五章里不是“悦穆”,而是“寂兮寥兮”。“寂兮寥兮”只表述了道的无声无形,而“悦穆”还表述了道是一个和谐体。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十七章有“道恒无名,朴,虽微”一句,其“微”字表述了道的隐微,即道的无声无形。
道不依赖他物而恒常自在。老子说:“独立不改”。正如《列子·仲尼篇》所说:“无所由而常生者,道也。”
通行本《老子》二十五章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通行本《老子》多出的“周行而不殆”把形而上的道拉到了形而下的具象之物,对此,许抗生在《初读郭店竹简<老子>》一文中说:“从‘道’本身来说是不可能作‘周行’的……今本则理解有误,妄加了‘周行而不殆’五字。”
道不仅是天地的本原,还是人类的本原。老子说:“可以为天下母。”天下指人类。通行本《老子》五十二章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天下之始为道,道为天下母。
二
道没有规定性,暂且给他取个字叫做道。老子说:“未知其名,字之曰道。”之所以“未知其名”,是因为“道恒无名”。(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十七章有“道恒无名”的原文)通行本《老子》一章说:“名可名,非常名。”即道不可名,可名之名非道之名。
道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老子是最先发现‘道’的人。”一方面,道的提出,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次超越,从形下到形上,从形象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这种飞跃是不可低估的。另一方面,作为本原之道的提出,为人的生存提供了一个根本依据。康德在《实用人类学》中说:“在人用来形成他的学问的文化中,一切进步都有一个目标,即把这些得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人世间;但在他能够把它们用于其间的那些对象中,最重要的对象是人:因为人是他自己的最终目的。”
道没有规定性,但为了表达的需要,只能借助语言名相,老子勉强用“大”来形容道的主要特征。老子说:“吾强为之名曰大。”一个“强”字,体现了老子不想去规定又不得不规定的心理。老子勉强为道规定为大,大成为道的主要特征。(因为继“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一句后,是接着“大”而言说的:“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所以大成为道的主要特征。)大,即完满,道是完满的。
老子还勉强用逝、远、反来形容道的辅助特征。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逝,即流逝,可以译为变化;远,即深远,可以译为广博;反,即向相反方面转化,可以译为对反。(反,是道的运动方式,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六章有“反也者,道之动也”的原文。)即道不仅是完满的,还是变化的、广博的、对反的。逝(变化),实际是在说道具有时间性,道无时不有。孔子对时间的流逝性也有感慨,《论语·子罕》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叔本华对于时间的流逝性是这样描述的:“在一个一切均在飞逝的世界上,唯有变更是持恒的。”(《叔本华论说文集》)叔本华还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说:“在时间上,每一瞬只是在它吞灭了前一瞬,它的‘父亲’之后,随即同样迅速地又被吞灭而有其存在一样;如同过去和将来只是像任何一个梦那么虚无一样;现在也只是过去未来间一条无广延无实质的界线一样。”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提到,万物都处于流变状态的这种学说是赫拉克利特最有名的见解,而且按照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所描写的,也是他的弟子们所最强调的见解:“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对于普遍变化的信仰,通常都认为是表现在这句话里:“万物都在流变着。”远(广博),实际是在说道具有空间性,道无时不在。《文子·道原》说:“老子曰:……夫道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苞裹天地。”《文子·符言》说:“老子曰: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反,是说道是对立统一的。《文子·道原》说:“老子曰:……反者,道之常也。”
“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实际应为“吾强为之名曰大、曰逝、曰远、曰反”。老子把“吾强为之名曰大、曰逝、曰远、曰反”表述为“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种表达的转换是修辞的需要,用顶真修辞能达到一种一气贯注、无懈可击的效果。 道是完满的,天、地、王也是完满的。世界中有四个完满之物,王是其中之一。老子说:“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老子提出王的概念,其实就是在发现人的存在,人的生存,“王”是一种在场状态,王是“参天地人而通道”的人(“王”字的三横代表参天地人,一竖代表通道)。
董仲舒从造字的角度揭示了王字的内涵,也是符合老子思想的,他在《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第四十四》中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王不是政治概念,而是精神概念。
傅奕本和范应元本把“王亦大”改成了“人亦大”,这是一种误改,陈鼓应采信了这一误判,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中说:“本章两个‘王’字应据傅奕本改正为‘人’。通行本误为‘王’,原因不外如奚侗所说的:‘古之尊君者妄改之’。”在老子的语境中,“王”并非尊君之意,王是人的理想状态,王是“参天地人而通道”的人。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其顺序没有把作为本原的道放在最前面,其逻辑关系应该是这样的:不仅天大,地大,还有道大,王亦大。天大,地大,是当时人们的共同认知,所以先说天大,地大;但老子的思想不一样的是,还认为道大、王亦大,所以表述为“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也是“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即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郭店楚简《老子》甲本把“道大,王亦大”放在一起还有更深刻的用意,那就是为了说明,人的理想状态——王是与道同为大的。
三
王是“参天地人而通道”的人,参天地就是人法天地,参人就是人法自然,通道就是人法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即本然(本来状态),是与生俱来的状态,与人为相对。老子用六个章节(二至七章)的篇幅分别以人法天地、人法自然、人法道的顺序展开,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实际应为“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老子把“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表述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表达的转换在前文提到过,是修辞的需要,用顶真修辞能达到一种一气贯注、无懈可击的效果。
人不仅法地,还要法天,《文子·自然》也说:“老子曰:……古之得道者,静而法天地。”人法天地,是因为天地是完满的;人法道,是因为道是本原,道是完满的;人法自然,是因为人的自然状态秉承道性。
王与天地、自然、道同在,也就是没有被社会异化的人,即王是素朴的人(“视素保朴”,“道恒无名,朴”),“成为王”就是理想的人生。
参考文献:
《郭店楚墓竹简》,荆门市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郭店楚简<老子>校读》,彭浩校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丁四新著,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郭沂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美]艾兰,[美]魏克彬原编,邢文编译,学苑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崔仁义著,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作者系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