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毛泽东浓郁的大气魄的革命性思维,来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大变局,使其诗词创作冲出传统的精神航道,营造出20世纪中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的融合。从这个角度讲,革命思维是理解中国近现代文化现象和毛泽东诗词精神气质的一把不可或缺的钥匙。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革命性思维;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一、毛泽东诗词革命性思维的背景来源和内容
毛泽东诗词的革命性思维,来自20世纪中国历史的深处.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为什么说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因为历史上王朝更替的变局,不管怎么说,都是中华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事情,汉以后遵奉的主要是儒家等传统主脉。近代以来的变局,却出现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动力和内容,诸如西方列强的侵略,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源自国外的新思潮的传播,封建王朝的废除,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等等。这些,都引动着中国社会究竟向何处去的大探索、大选择、大实践和大变革,由此形成不同于中国历史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面目。在文艺领域,反映时代精神的革命性思维,可以增加民族精神的现实温度;张扬民族精神的革命性思维,可以增加时代精神的历史厚度。
毛泽东的革命性思维,大体可概括为政治上要革“三座大山”的命,军事上要革反动武装和帝国主义武装的命,经济上要革生产力落后和贫穷的命,文化上要革愚昧和不科学的命。这些领域的革命,既是民族使命,也是时代任务。正是革命性思维,使毛泽东在处理诗词题材的时候,不会就事论事,常常超越具体的物象事件,通变其“象外之意”。这是他的诗词虽然从现实切入,结尾处却突然宕开,造出深远意境的原因。比如,写长征前的险恶形势,突然结到“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写昆仑山的千秋功罪,突然结到“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和“环球同此凉热”,;写腊梅傲冰斗雪的风骨,突然结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本来描写消灭血吸虫病的事情,却要“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气象和天上的牛郎对话。因为有革命性思维的刺激,才有这些通变奇橘的联想和发挥,眼前的物象事件也就出人意料地拥有了不同于人们习惯思维的新的境界、新的生命。新在何处?归根到底,是一个民族和时代新的使命、意志和形象。
二、毛泽东诗词革命性的特点
从毛泽东诗词的整体面貌来看,通过大气魄的革命性思维,冲出传统诗词的精神航道,张扬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把它们融为一体,更见得是一种通变的常态。例如,最集中体现民族精神的报国志向,在毛泽东的“青春诗”《五古·挽易吕陶》和《匕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中,就以祖逛、刘棍闻鸡起舞和屈原、贾谊峥嵘才华的借喻,体现了出来,这和历史上的诗人诗作没有两样。但是,毛泽东诗词中的民族精神,却绝非传统文化的复制,它有着新鲜的内容和独创的一些意象,融入了20世纪中国特有的时代精神。传统诗人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都通过杀敌戍边、哀叹民生、批判现实、抒发理想这样一些主题来实现,背后的精神愿景却惊人地相似,即实现忠君报国之志。这种情况,甚至在一些伟大诗人的作品中,也不可避免。屈原忠君是“九死未悔”,李白的渴望是“为君笑谈尽胡沙”,杜甫的梦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国家和民族的治乱,历史和个人的命运,都系于君王身上。
同样是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奋斗报国,在毛泽东诗词中,却是在全新的理想和信念指导下来展示的,由此通变出耳目一新的面目、境界和意象。比如,他描写开国题材的作品,感受是“天翻地覆慨而慷”和“人间正道是沧桑”;他描写建设题材的作品,想象是“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和“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他描写国际题材的作品,境界是“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他描写历史题材的作品,认识是“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评价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描写山水题材的作品,立意是“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他描写爱情题材的作品,也是着眼于“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凡此等等,由革命性思维通变营造的语意和诗境,既是民族精神的高扬,也是时代精神的提炼,它既有民族的魂魄、使命和变迁,又体现了时代的氛围、脉动和重大事件。二者的统一,是内在的,很难分开来辨析。
三、学习毛泽东诗词革命性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研究毛泽东诗词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绝非仅是一个学术性话题。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把二者结合得好的诗词,从来都是代表一个民族现实和未来的根本利益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精神追求和思想表达,有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感动,但让每个时代普遍感动的作品,大体都能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且让二者融为一体。于是,它们成为了后人永远仰慕的精神高地。一個民族,多一些这样的精神高地,上面摇曳着夺目的诗词奇葩,其现实和未来,也是非常值得热切期许的。总之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又是独领风骚的诗词巨匠。毛泽东诗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远,充满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艰辛历程的艺术再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毛泽东诗词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当今时代依然彰显其光辉和魅力,是常读常新、常悟常新的传世经典。
作者简介:
苏凤超(1978.11-)中共衡水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讲师; 研究方向:政治学 哲学 党史党建。
吴伟雅(1978.4-),河北省衡水市体育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现代文学。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诗词集:《清平乐·会昌》
[2]毛泽东诗词集 《念奴娇·昆仑》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革命性思维;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一、毛泽东诗词革命性思维的背景来源和内容
毛泽东诗词的革命性思维,来自20世纪中国历史的深处.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为什么说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因为历史上王朝更替的变局,不管怎么说,都是中华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事情,汉以后遵奉的主要是儒家等传统主脉。近代以来的变局,却出现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动力和内容,诸如西方列强的侵略,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源自国外的新思潮的传播,封建王朝的废除,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等等。这些,都引动着中国社会究竟向何处去的大探索、大选择、大实践和大变革,由此形成不同于中国历史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面目。在文艺领域,反映时代精神的革命性思维,可以增加民族精神的现实温度;张扬民族精神的革命性思维,可以增加时代精神的历史厚度。
毛泽东的革命性思维,大体可概括为政治上要革“三座大山”的命,军事上要革反动武装和帝国主义武装的命,经济上要革生产力落后和贫穷的命,文化上要革愚昧和不科学的命。这些领域的革命,既是民族使命,也是时代任务。正是革命性思维,使毛泽东在处理诗词题材的时候,不会就事论事,常常超越具体的物象事件,通变其“象外之意”。这是他的诗词虽然从现实切入,结尾处却突然宕开,造出深远意境的原因。比如,写长征前的险恶形势,突然结到“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写昆仑山的千秋功罪,突然结到“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和“环球同此凉热”,;写腊梅傲冰斗雪的风骨,突然结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本来描写消灭血吸虫病的事情,却要“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气象和天上的牛郎对话。因为有革命性思维的刺激,才有这些通变奇橘的联想和发挥,眼前的物象事件也就出人意料地拥有了不同于人们习惯思维的新的境界、新的生命。新在何处?归根到底,是一个民族和时代新的使命、意志和形象。
二、毛泽东诗词革命性的特点
从毛泽东诗词的整体面貌来看,通过大气魄的革命性思维,冲出传统诗词的精神航道,张扬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把它们融为一体,更见得是一种通变的常态。例如,最集中体现民族精神的报国志向,在毛泽东的“青春诗”《五古·挽易吕陶》和《匕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中,就以祖逛、刘棍闻鸡起舞和屈原、贾谊峥嵘才华的借喻,体现了出来,这和历史上的诗人诗作没有两样。但是,毛泽东诗词中的民族精神,却绝非传统文化的复制,它有着新鲜的内容和独创的一些意象,融入了20世纪中国特有的时代精神。传统诗人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都通过杀敌戍边、哀叹民生、批判现实、抒发理想这样一些主题来实现,背后的精神愿景却惊人地相似,即实现忠君报国之志。这种情况,甚至在一些伟大诗人的作品中,也不可避免。屈原忠君是“九死未悔”,李白的渴望是“为君笑谈尽胡沙”,杜甫的梦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国家和民族的治乱,历史和个人的命运,都系于君王身上。
同样是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奋斗报国,在毛泽东诗词中,却是在全新的理想和信念指导下来展示的,由此通变出耳目一新的面目、境界和意象。比如,他描写开国题材的作品,感受是“天翻地覆慨而慷”和“人间正道是沧桑”;他描写建设题材的作品,想象是“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和“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他描写国际题材的作品,境界是“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他描写历史题材的作品,认识是“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评价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描写山水题材的作品,立意是“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他描写爱情题材的作品,也是着眼于“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凡此等等,由革命性思维通变营造的语意和诗境,既是民族精神的高扬,也是时代精神的提炼,它既有民族的魂魄、使命和变迁,又体现了时代的氛围、脉动和重大事件。二者的统一,是内在的,很难分开来辨析。
三、学习毛泽东诗词革命性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研究毛泽东诗词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绝非仅是一个学术性话题。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把二者结合得好的诗词,从来都是代表一个民族现实和未来的根本利益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精神追求和思想表达,有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感动,但让每个时代普遍感动的作品,大体都能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且让二者融为一体。于是,它们成为了后人永远仰慕的精神高地。一個民族,多一些这样的精神高地,上面摇曳着夺目的诗词奇葩,其现实和未来,也是非常值得热切期许的。总之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又是独领风骚的诗词巨匠。毛泽东诗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远,充满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艰辛历程的艺术再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毛泽东诗词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当今时代依然彰显其光辉和魅力,是常读常新、常悟常新的传世经典。
作者简介:
苏凤超(1978.11-)中共衡水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讲师; 研究方向:政治学 哲学 党史党建。
吴伟雅(1978.4-),河北省衡水市体育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现代文学。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诗词集:《清平乐·会昌》
[2]毛泽东诗词集 《念奴娇·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