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语文课堂上讨论越来越多,却反而显得“语文味道不浓,语文课的特点在丧失”。语文课应该引导学生以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让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否则,就会使语文课缺失了语文味。
笔者借鉴一些优秀教师精彩高效的教学片段,并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课中寻找语言的真谛谈几点看法:
一、学会在语文课中感知语言
充分感知课文是阅读教学全程的坚实基础,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学生只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才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探究、赏析、批判乃至语感养成创造基本条件。
教学《蜜蜂》时,为了理清法布尔试验过程,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法布尔怎样做试验的段落,并指名读。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理清了试验的顺序:捉蜜蜂——装蜜蜂 ——做记号——放蜜蜂——等待飞回——检查蜂窝。之后,我说:“离开课文用上这几个词,你能把怎么试验的过程说清楚吗?自己试试看。”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感知了课文,才能保证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同时这也是培养阅读能力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因此,通过充分读书,理清试验的顺序,既是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材料、把握试验的过程,也是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
二、学会在语文课中感悟语言
我们常说,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习一篇课文,从学习语文的角度讲,着眼点应该放在语言上。因此,要引导学生借助语言理解内容,还要看这样的内容是怎样借助语言形式表达的,这不需要教师向学生讲解表达方法和知识,而是要学生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同时,适当领悟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以至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蜜蜂》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作者的语言表达,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我抓住课文的第2自然段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充分地读这一自然段,然后问学生:“这段话中,哪些词引起了你的注意?”学生说“几乎”、“大概”。然后我出示这句话“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助力。”这句话,让学生齐读,又问:“能否把‘几乎’、‘大概’这两个词去掉?为什么?”有的说:“蜜蜂飞得低,快要触到地面,只差一点点,如果去掉‘几乎’,就表示蜜蜂触到地面了,很肯定。”有的学生说:“这里作者只是猜测蜜蜂飞得很低的原因,去掉‘大概’就很肯定了。”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此刻的看法。之后我又进行了概括:你瞧,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呀!同学们,有时候,模糊的表达表示的意思反而更准确。比如,我们在描写别人心里的想法时会说“他大概生气了”,形容天气很冷时会说“我几乎被冻僵了”,就是这样的意思。
语文学习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但知识的学习绝不是引导学生记住几个名词术语。要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语言文字,训练学生的直觉感受、直觉判断,使学生对语言有切实的体会,从而加深对语言的感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学会在语文课中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地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品味,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一位优秀教师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3-6节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血脉亲情,她抓住了课文3-6节进行品读。她先让学生找出使自己感动的词句,并把自己的想法感受简单批注在课文上,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再进行交流。交流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悟,接着,自由读——指名读——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读。之后,教师深沉地说:“在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钱的生命又燃起了新的希望!此时此刻,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可能在想些什么?”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此刻的想法。这时,教师满怀深情地说:“李博士带着骨髓,乘飞机从花莲到台北,再从台北飞赴香港,最后由香港转机到杭州,整整需要12个小时,纵然有重重困难,也无法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同学们,此时此刻老师从同学们脸上看到了两个字——“感动”!是啊,老师也被深深打动了!让我们带着感动,深情地读一读3-6自然段。”学生激动而投入地开始朗读课文。
从这个教例中可以看出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兴趣盎然地读书、思考、品析,将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品味落到了实处。显然,能这样在交流中去赏析课文、品味语言,才是有浓浓语文味的课堂交流。
四、学会在语文课中积累语言
古人认为“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积”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吸收,“发”就是对语言的倾吐和表达,没有了“厚积”,也就谈不上“薄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
如我在教《蜜蜂》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逆风而飞”这个词,我并没有马上进行解释,而是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蜜蜂是怎样飞的。通过默读,学生明白了,原来蜜蜂飞的方向和风的方向是相反的。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逆风而飞”这个词的意思。接着,我又因势利导,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拓展:我们走的方向和风的方向相反就是(逆风而走),船行驶的方向跟水的方向相反就是(逆水而行)。
积累语言,首先要理解语言,理解语言应从理解词语入手。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这里,我主要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同时,因势利导进行扩展,这样不但理解了词语、 积累了词语,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五、学会在语文课中发展语言
新教材十分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发展,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
我在教《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时,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三个问题:一、她是谁?二、我是谁?三、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当时我想,如何利用这三个问题既概括课文的内容又发展学生的语言呢?我从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入手,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我问:“‘她’是谁?”学生回答说:“小女孩。”为了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我让学生介绍这个这小姑娘。于是,一个关于小姑娘的介绍的语言运用工作展开了,学生不断地读书,从读书中丰富内容,完善语言的表达:战争时期的一个小女孩——战争时期身受重伤的小女孩——不输血就会有生命危险的小女孩——战争时期身受重伤生命垂危的小姑娘。我进而继续要求学生说“生命垂危”的情景,这样,“迫在眉睫”这个词语也在此时水到渠成地出现了。之后,我要求学生根据板书(身受重伤、生命垂危、迫在眉睫)完整地介绍这个小姑娘。
发展语言,是我们阅读教学所肩负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语言这个工具让学生把文章内容表达出来,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堂作为一种言语交流、一种平等对话,应该看作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交流的情感熔铸和个体生命活力显现的场所。只有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回归语文课堂的生命本原,才能逐步铸造学生主体人文精神的内核,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学好语文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老师就要把这种乐趣与享受带给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笔者借鉴一些优秀教师精彩高效的教学片段,并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课中寻找语言的真谛谈几点看法:
一、学会在语文课中感知语言
充分感知课文是阅读教学全程的坚实基础,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学生只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才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探究、赏析、批判乃至语感养成创造基本条件。
教学《蜜蜂》时,为了理清法布尔试验过程,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法布尔怎样做试验的段落,并指名读。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理清了试验的顺序:捉蜜蜂——装蜜蜂 ——做记号——放蜜蜂——等待飞回——检查蜂窝。之后,我说:“离开课文用上这几个词,你能把怎么试验的过程说清楚吗?自己试试看。”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感知了课文,才能保证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同时这也是培养阅读能力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因此,通过充分读书,理清试验的顺序,既是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材料、把握试验的过程,也是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
二、学会在语文课中感悟语言
我们常说,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习一篇课文,从学习语文的角度讲,着眼点应该放在语言上。因此,要引导学生借助语言理解内容,还要看这样的内容是怎样借助语言形式表达的,这不需要教师向学生讲解表达方法和知识,而是要学生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同时,适当领悟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以至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蜜蜂》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作者的语言表达,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我抓住课文的第2自然段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充分地读这一自然段,然后问学生:“这段话中,哪些词引起了你的注意?”学生说“几乎”、“大概”。然后我出示这句话“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助力。”这句话,让学生齐读,又问:“能否把‘几乎’、‘大概’这两个词去掉?为什么?”有的说:“蜜蜂飞得低,快要触到地面,只差一点点,如果去掉‘几乎’,就表示蜜蜂触到地面了,很肯定。”有的学生说:“这里作者只是猜测蜜蜂飞得很低的原因,去掉‘大概’就很肯定了。”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此刻的看法。之后我又进行了概括:你瞧,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呀!同学们,有时候,模糊的表达表示的意思反而更准确。比如,我们在描写别人心里的想法时会说“他大概生气了”,形容天气很冷时会说“我几乎被冻僵了”,就是这样的意思。
语文学习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但知识的学习绝不是引导学生记住几个名词术语。要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语言文字,训练学生的直觉感受、直觉判断,使学生对语言有切实的体会,从而加深对语言的感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学会在语文课中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地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品味,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一位优秀教师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3-6节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血脉亲情,她抓住了课文3-6节进行品读。她先让学生找出使自己感动的词句,并把自己的想法感受简单批注在课文上,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再进行交流。交流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悟,接着,自由读——指名读——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读。之后,教师深沉地说:“在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钱的生命又燃起了新的希望!此时此刻,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可能在想些什么?”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此刻的想法。这时,教师满怀深情地说:“李博士带着骨髓,乘飞机从花莲到台北,再从台北飞赴香港,最后由香港转机到杭州,整整需要12个小时,纵然有重重困难,也无法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同学们,此时此刻老师从同学们脸上看到了两个字——“感动”!是啊,老师也被深深打动了!让我们带着感动,深情地读一读3-6自然段。”学生激动而投入地开始朗读课文。
从这个教例中可以看出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兴趣盎然地读书、思考、品析,将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品味落到了实处。显然,能这样在交流中去赏析课文、品味语言,才是有浓浓语文味的课堂交流。
四、学会在语文课中积累语言
古人认为“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积”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吸收,“发”就是对语言的倾吐和表达,没有了“厚积”,也就谈不上“薄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
如我在教《蜜蜂》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逆风而飞”这个词,我并没有马上进行解释,而是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蜜蜂是怎样飞的。通过默读,学生明白了,原来蜜蜂飞的方向和风的方向是相反的。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逆风而飞”这个词的意思。接着,我又因势利导,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拓展:我们走的方向和风的方向相反就是(逆风而走),船行驶的方向跟水的方向相反就是(逆水而行)。
积累语言,首先要理解语言,理解语言应从理解词语入手。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这里,我主要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同时,因势利导进行扩展,这样不但理解了词语、 积累了词语,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五、学会在语文课中发展语言
新教材十分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发展,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
我在教《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时,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三个问题:一、她是谁?二、我是谁?三、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当时我想,如何利用这三个问题既概括课文的内容又发展学生的语言呢?我从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入手,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我问:“‘她’是谁?”学生回答说:“小女孩。”为了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我让学生介绍这个这小姑娘。于是,一个关于小姑娘的介绍的语言运用工作展开了,学生不断地读书,从读书中丰富内容,完善语言的表达:战争时期的一个小女孩——战争时期身受重伤的小女孩——不输血就会有生命危险的小女孩——战争时期身受重伤生命垂危的小姑娘。我进而继续要求学生说“生命垂危”的情景,这样,“迫在眉睫”这个词语也在此时水到渠成地出现了。之后,我要求学生根据板书(身受重伤、生命垂危、迫在眉睫)完整地介绍这个小姑娘。
发展语言,是我们阅读教学所肩负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语言这个工具让学生把文章内容表达出来,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堂作为一种言语交流、一种平等对话,应该看作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交流的情感熔铸和个体生命活力显现的场所。只有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回归语文课堂的生命本原,才能逐步铸造学生主体人文精神的内核,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学好语文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老师就要把这种乐趣与享受带给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