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两化”建设中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本土化教学

来源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球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本土化”管理及其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多元型本土化管理人才培养提到议事日程,本土化教学应时而生。“重构课堂、联通岗位、双师共育、校企联动”的“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建设,正是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本土化教学的载体、平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本文分析了基地“两化”在高职本土化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介绍了基地“两化”架构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本土化教学的体系、关键及其方法。
  【关键词】 基地建设 高职教育 管理学课程 本土化教学
  引言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化竞争在加剧,“本土化”管理及其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竞争的焦点集聚在教育能否培养出多元型的本土化管理人才,管理学课程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凸现,本土化教学也应时而生,本土化教学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现实需要[1]。但如何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益,创设教学环境,拓宽实习实践活动范围,培养多元型的本土化管理人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近几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行“重构课堂、联通岗位、双师共育、校企联动”的“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下称基地“两化”)建设,对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本土化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
  1. 基地“两化”在高职本土化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1.1基地“两化”:加快高职本土化教学进程的重要载体
  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和信息总是以几何级数递增,培养和造就一代多元型的本土化管理人才,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国际竞争的必须。自二战结束以来,本土化成了世界各国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运动,经济发达的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都结合国情提出本国高职教育的理论和实务。而对我国来说,目前高职教育还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理念,各行各业、各家各派都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和诠释,在理论上介绍和阐述得比较多的是“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这些观点,基本上还是属于理论移植和方法借鉴范畴,表明我国急需推进高职教育的本土化进程[3]。作为具基础性地位的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学校,主阵地在课堂教学,高职教育必然由“理论传授型”向“实践能力培养型”的多元型本土化管理人才教育转变,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的基地“两化”,正是加快高职管理学课程本土化教学进程的重要载体。
  1.2基地“两化”:扩大高职本土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平台
  高职管理学课程本土化教学中,教师是导演——通过创设情境、设疑激趣、点拨引发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而学生是主角——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确定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基地“两化”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通过政校企共建、引企入校、地方资源配置等形式,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地的人才培养效应、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丰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教育源,使基地成为本土化教学的综合性场所。[4]例如:浙江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作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外基地,一直是管理学课程教学作为经典案例进行分析的,包括其创业历程、高速成长、融资上市、企业文化、品牌打造、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内容。特别是“李子园”在2008年的乳品行业风暴中未能独善其身,被卷入了漩涡的中心地带,其如何有效处理危机,这也是一个企业危机管理的现实案例。教师们以此为契机,准确把握乳品行业的危机,走下讲台,深入企业调研,即是教师参与危机后企业的重建,为企业的发展诊断号脉、开方抓药,也为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提供素材、奉献价值,从中萃取课程教学需要的精华内容,实现教学过程的本土化。[5]
  1.3基地“两化”:创设高职本土化教学案例的文化情境
  高职管理学课程本土化教学,在强调以真实情境促进学生的非正式的、无意识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得这一点上,是符合情境认知理论的,它是“本土化”了的教育、文化环境。根据多元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基地“两化”为载体,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的案例问题的情境,利用、优化和整合各种文本的、自然的、生活的、信息的和经验的课程资源,使大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知识视野,刺激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分析、探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大学生知识掌握的多元性。[6]
  1.3.1基地“两化”诠释教学理念本土化。如何让教学理念“本土化”,让教学的实践与理念有效结合,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大量实践证明,照搬国外的教育理念并不能适合高职管理学课堂,依托“两化”基地进行改造、优化,针对课堂实际改造理念,以去粗取精的办法生成本土化理念,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提高和素养的提升,创造出本土化的教育模式。
  1.3.2基地“两化”述说教学案例本土化。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在挑战频生的变化中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高职管理学课程本土化的教学,企业的发展又促进了高职教育本土化的发展,企业为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全过程的本土化教学案例。发挥“两化”基地企业专家的教学指导、教学监控、教学评估和就业指导作用,以典型案例或管理机制为载体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及时把新动态、新信息、新理念补充到教学中来,加快教学过程的双向调整,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互动。
  1.3.3基地“两化”演绎教学过程本土化。本土化教学不是简单举例,而是一个将实践经验总结出来进行分析、思考、批评和借鉴,再回到实践的过程。本土化教学作为高职管理学课程主要教学方式,是以服务于本土企业为宗旨,并以其管理案例为教学源,通过个人自学探究、组建模拟公司、分组案例讨论、情景剧、调查访问、角色扮演、管理岗位实训、校园管理参与体验、校企共建课程实践基地、游戏教学法、企业观摩法、嘉宾演讲法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管理实战能力。   1.3.4基地“两化”阐扬教学效果本土化。立足于本土是基地“两化”有效性教学的体现,尊重本土的文化传统、教育习惯和思维方式,以企业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保证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做到与企业同步、与市场吻合,满足企业发展对一线管理人才的需求,解决培养与使用“两张皮”的现象,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使职业教育更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并满足受教育者需要,推动学校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形成办学特色。
  2. 基地“两化”架构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本土化教学体系
  2.1“板块式”课程教学。基于现阶段高职学生的特点,找准所谓的“基础理论适用、够用,专业知识实用、有用”的尺度,着重构建以“职业为先、岗位为重、素质为本”的“板块式”课程教学。其内容包括:从学校培养为主、企业锻炼为辅,转到学校、企业共同培养上来;从理论教学为先、实践教学为后,转到实践、理论教学并行上来;从传统的终结性考试评价,转到真实的综合性考核评价,从而使管理学课程从理论到实践都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板块式”课程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沉浸在其未来的职业氛围中,大大延长了学生了解和接触专业的时间,促进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形成。
  2.2“全程式”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课程教学方式的生命线,而以应用性、权变性为特征的管理课程教学,“全程式”实践教学更是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在高职管理学课程中,至少拿出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式、交互式教学。其环节包括:课程实习——历时1-2周的课程内特定实习,第一学年在校内进行;生产实习——时间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含暑假),约3个月,学生到企业,直接从生产第一线学习管理知识和技术,熟悉管理程序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毕业实习——最后一个学期的企业和学生双方有就业意向的上岗实习,这既是在检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更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开始。与此同时,还有贯穿于整个在校期间学生的自主实习,即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需要,利用课外、周末或暑期,跟随教师的社会实践参与企业管理。整个实习过程,时间不同,内容有别,但互相衔接,层层递进,直至学生成为职业人。
  2.3基地“两化”承载高职管理学课程本土化教学的关键
  2.3.1教学目标。高职管理学课程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综合性交叉科学,管理的艺术性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应用于指导社会经济的管理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在基地“兩化”承载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本土化教学目标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灵魂,以培养实际管理技能为根本,传授给学生的应是管理能力、管理素质,不应仅限于单纯的管理知识。
  2.3.2课程内容。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在处理问题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运用管理知识与技能技巧性地、灵活性地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但实际运用中,管理学课程教学所用的案例情境往往存在着“词不达意”、“过多过滥”或是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甚至在课堂中出现好的情境却未能及时发现与应用的问题;所引用的案例存在着与管理实践相分离甚至与本土化企业环境实际相脱节。因此在基地“两化”承载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本土化教学课程内容上,管理学按先进、实用标准选择内容,按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体系,建立动态更新机制。[6]
  2.3.3授课方法。学习高职管理学课程不是学它对某些问题的具体结论,而是学习它分析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基地“两化”承载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本土化教学授课方法上,构建学校与企业共建、教师与企业家合讲、讲授与多媒体结合的立体化系统,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和环境的广阔性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平台,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综合职业能力较强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多元型本土化管理人才。[7]
  3. 基地“两化”审视高职管理学课程本土化教学的方法
  高职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地“两化”是该课程本土化教学的平台、载体,管理学教学在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的基础理论和观点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防止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产生,案例分析法、角色参与法、管理体验法、校企联动法等教学法有利于实现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3.1案例分析法。来源“两化”基地的本土案例是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针对讲授中、案例中、学生身边提出的管理问题,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进行案例分析时,既可以采用由学生独立分析,再以书面作业完成的分散方式;又可以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到课堂上全班讨论这种集中形式。其中,后一种方式主要用于对重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8]近几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行基地“两化”建设,正是依托校外企业兼职教师曾有过长期扎根企业基层的实践管理经验案例,提升教学效果,避免了校内中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实战经验不足、无底气的缺陷,及时改善案例老化、不适应之处,保证授课内容鲜活性,同时反馈给学生最新的企业信息动态,以减少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陌生感和对企业环境的不适应[7]。
  3.2角色参与法。即由师生共同选择案例,并编写“脚本”设定一定管理情景与任务,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相关技能自主分析,对该项目设计管理方案或对其进行模拟决策与管理。演出分为两部分:一是所要解决的管理关系与矛盾的展示,二是由角色扮演者现场处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演出结束后,全班同学进行评议,分析各扮演者处理是否得当,并提出更好的建议。可以分组进行,有关角色也可以轮流扮演。这种方法可提供更有价值的仿真环境,并且使学生对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管理问题进行动态的分析与决策,对于训练学生的管理意识与实际管理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3管理体验法。有计划的安排学生轮流到校外基地共建企业的生产现场担任主力,在管理者的直接指导下亲自体验并处理管理工作。一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教学进度需要引导学生登陆有关网站,了解现实企业状况,搜集最新信息,学习最新管理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把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用管理知识给予分析与解决。二是在课上或课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时,直接访问企业家,组织学生与企业家对话活动,深入企业调研、到企业基层管理岗位轮流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改革与制定规范等工作的方式进行实践,然后由学生们聚集一起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畅谈,相互启发,也可以争论,形成相同或不同的思路,之后形成文字材料。
  3.4校企联动法。以基地“两化”为载体,推动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逐步成为专业领域的技术权威、行家里手,并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教学、科研、教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聘请基地企业中造诣较深的专家和高层管理人员为本门课程的客座教师,定期到举办讲座,传授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知识,指导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弥补教学内容的不足。以基地企业的实际管理作为系列案例贯通课程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接收系统知识的同时,直观地建立起一个现实管理系统的完整印象。例如,根据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要求,结合金华地区产业特点,与相关企业“结成了亲家”,先后与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建立有规范管理的校外实训基地600余家。其中,浙江娅茜内衣有限公司是金职院的合作单位之一,该公司的执行总经理杨榕介绍,在该公司的实训基地,公司选派了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结合岗位特点和工作流程来进行授课,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生产,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无缝对接”。而与金职院互换式培养,更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公司与金职院共同研究、探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提高品牌价值,应对外贸出口的贸易壁垒;金职院帮助娅茜培训员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而员工培训期间,企业提供相应的顶岗实习岗位,安排企业兼职教师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传帮带,让他们迅速适应岗位要求[9]。
  结语
  本土化教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现实需要,然而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成为当前高職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瓶颈。基地“两化”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构建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载体,优化教学平台的运作机制,架构高职管理学课程本土化的教学体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 国家项目案例研究组.中国经济崛起与管理本土化[J],管理观察,2008(8):27-32.
  [2] 盛赞.金职院推行基地“两化”建设[N].浙中新报,2008-10-23(16).
  [3] 毛小萌.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2006(04):04-06.
  [4] 杜世禄.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 (7):113-115.
  [5] 王国海.高职院校要依托行业亮出特色品牌[N].教育信息报,2008-11-18(1).
  [6] 邬文兵,吕海军,陈运涛.管理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6(2):32-33.
  [7] 马俊苹.管理学案例地方化教学改革的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2007(02):36-38.
  [8] 关辉.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0(5):70-74.
  [9] 黄宏伟.基地“两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突破口[J],教育与职业,2009(8):22-23.
  作者简介:林胜华(1968-),男,浙江金华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经济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教师,从事教育经济管理研究及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判断高校教育工作质量的有效体系,同时它也构成了高校教育结构改革的重要方面,具有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因此完善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是一项必要的过程,也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关键。本文结合各大高校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结构模式以及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并制定相关策略。  【关键词】 高校 课程质量 评价体系  随着社会迈进21世纪,
期刊
【摘 要】 日语中的口语表达中,大多使用可能形;而书面语常使用“ことができる”来表达可能。究竟两者该如何区分使用,两者间有何异同处,本文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以帮助准确理解日语中的可能表达。  【关键词】可能态 助词 できる 能力  可能态是指可能性,不单单指某事发生与否的现实问题,而是主体的内在能力和属性的问题。  可能态广义上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动词的基本形加“ことができる”,还有一类是直接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优秀后卫在比赛中的统计指标进行分析,找出国内外优秀后卫的差距,并提出建议,为优秀后卫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 篮球 优秀后卫 对比分析 比赛 差距  Abstract : This article mainly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outstand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煤炭行业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文化氛围,重视生态环保,突出特色管理无疑是煤炭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煤炭企业 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  当前,煤炭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然而,健康良好的企业文化的缺失,与快速发展的煤炭事业想成巨大的反差,严重制约了煤炭行业的发展。因此,煤炭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
期刊
【摘 要】 本论文旨在帮助大学生分析、总结和归纳英语中经常出现的虚拟语气,以期能找出虚拟语气的规律性,使大学生对考试中的这一项目心里有数,从而快速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阅读速度、阅读能力和理解准确率。  【关键词】 虚拟语气 条件 方式 让步 宾语 表语 主语  虚拟语气历来是大学生最感头痛的一个问题,在大学英语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对考题中经常出现的虚拟语气有所了解。
期刊
【摘 要】 “ている”这个语法是日语学习者较早接触的语法,属于使用频率很高的语法。但是很多人只掌握了基本用法,而对其他的重要用法理解不深、掌握不熟练,因此有必要梳理总结供广大学习者参考。  【关键词】ている 动态 结果状态  动词为持续动词时,表示“动作的进行”,瞬间动词表示“动作结果后的状态”。  清楚理解这一区别为此句型的基本。(慎重起见,反复强调,“动态”有特殊含义,只指非“状态”,“眠
期刊
【摘 要】 日语中有一类动词,在和动作性名词搭配的时候,往往丧失了本身动词自身的含义,变化成为一种没有实在意义,类似于虚词的存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失去实在意义的动词并没有存在的意义。实际上,这类功能动词在功能性上补充并完整搭配的动词性名词的意义,使之完备充实。在日语研究中,这类动词比较复杂,分析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在学习和理解的时候要慎之又慎,理解深刻透彻。  【关键词】 功能动词
期刊
【摘 要】 随着会计学专业学生数量的增多,会计学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尤其是专业实践性教学更不乐观。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会计人才的关键,要提高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就要通过修改现行的教学计划、增大实践性教学的课时比例、加强会计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专业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的培养等途径,不断提高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质量。 所以,本文通过如何提高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通过思考发表
期刊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不同价值观念,使人们在交往中常常产生误会。造成这些误会的并不是语言本身,而是交往双方彼此缺乏对对方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了解,或对双方文化差异了解不深。探寻不同文化系统的特征及其互撞、互斥规律,有不可轻视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英语词汇 价值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早在十九世纪,德国就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从使役句的意义、使役态的构成、使役句的种类以及使役被动态的比较来简单粗略地分析了日语中的使役句表达。  【关键词】 使役句 使役态 使役被动态  “使役”并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根据字典所释,“使役”即“让人做事”,实际上使用的并不多,不过作为一种语法现象,在初级语法中是一定要出现的。首先就让我们看一下使役句是什么样的句子,以下是一组基本的例子:  ·子供がご飯を食べま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