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生活的同时,热衷于未知的探索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cm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虽然短暂而渺小,
  却当生如夏花之绚烂。
  将生命的感知,
  凝固于生活之中,
  艺术的价值便是如此吧。
  瓷器
  今天,我们探访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粉彩瓷”代表性传承人傅长敏老师,在她的工作室,一段简单的交谈,却有着不一样的人生体会。
  傅长敏,生于1968年的景德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更是一个历经百年历史的陶瓷家族传承者。而傅长敏老师所从事的粉彩工艺,也一如她本人一般,温和儒雅,精致含蓄。
  粉彩工艺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其萌芽于康熙时期,在雍正朝便逐渐兴盛。由于古代宫廷器以皇帝的喜好为主,匠人并没有任何思想意趣的表达空间,因此到了晚清民国之后,思想解放,很多人开始通过陶瓷创作,宣泄个人情感,表达对事物的体会与认知,因此,粉彩拥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交织
  如果说人生有时像安排好的宿命,那么傅长敏的人生,就似乎注定与陶瓷交织不清。
  从傅长敏曾祖父,在天津从事陶瓷贸易开始,这个家族便与陶瓷再未分离。傅长敏的父亲和爷爷,都是从事陶瓷制作的老匠人,家庭氛围的渲染,对于傅长敏老师的童年而言,见过的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技艺相伴。
  由于景德镇陶瓷制作分工极其明确,傅长敏的爷爷便专门从事陶瓷绘画,而奶奶则为爷爷画的瓷器进行填色。夫妻二人共同经营着一家红店,所谓红店,便是画瓷器的店,或许是因为中国人对红色的崇尚,因此用画红代指釉上绘画。而傅老师爱人的母亲,曾经就在这家红店之中,师从于她的奶奶,学习填色。傅长敏说,奶奶的粉彩填色,是一级棒的。
  建国初期,由于公私合营的政策,傅长敏老师家的红店被收并,而主抓这件事情的负责人,恰巧是傅老师爱人的父亲,因此傅长敏老师总会调侃着,丈夫家把自己家的工作室给合营了,而傅长敏老师的爱人则会打趣回应,“我,也被你给合营了”。
  家传
  或许正是由于自己的家庭,与陶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在傅长敏的内心深刻的认为,瓷器,就像是浸染在血液里的东西。它不仅仅是一门繁琐的技艺,更是童年的时光,与家人的回忆。
  在傅长敏心中,自己的父亲是一个艺术造诣很高的人,比起爷爷而言,父亲更为较真,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探索,所以才拥有了无数优秀的作品。时至今日,父亲创作的青花劲梅大缸,依旧静立在中南海的厅堂之中,而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时,送给时任日本首相出中角荣的江山如画文具,也是出自父亲之手。
  正是由于父亲对技艺的严格。自幼父亲便言传身教,点滴不漏,笔到什么程度是最好用的,何处下笔何处收,色料的干湿与浓淡,如何才能磨出更细腻的颜料,甚至有时候,一叠颜料要研磨上三个月之久。这一切,或许并不是学校里老师简简单单的几节课便能教会的,它是贯穿于生活中的记忆与习惯。
  因此,傅长敏一直认为,家传,是技艺传承的重要形式,因为不仅要言传身教,还要细致入微,甚至事无巨细,这是学校教育做不到的,而这种浸透骨髓的习以为常,才能铸就真正的工匠精神。
  心境
  除了家传之外,傅长敏热爱瓷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论是何种工艺的陶瓷,烧造,总是尽显世事无常。在开窑之前,你永远无法预知,它会呈现出怎样的最终效果。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奠定了傅老师对陶瓷的兴趣,拥有神秘感的事物,更具韵味。
  粉彩技艺虽然是托生于中国墨笔花鸟绘画,但是比起宣纸作画,陶瓷釉上绘画要难得多。它需要漫长的经验积累,以保证对料性的掌握,粉彩绘画的颜料是矿物质,经过油料作为粘合剂再用樟脑油稀释,因此蘸在笔上是粘稠的,太油了就晕染了,太干了就画不上去,没有经验的人甚至连线条都画不了。
  然而,即便是掌握了料性,可以自如作画,有时卻也未能尽如人意,1300度的高温煅烧过程中,你无法预知哪些细腻的颜色过渡,会在高温中失去色彩,而一切细腻的地方,才是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与表达,因此,不断地寻找颜料。不断地尝试和意难平,才能最终将最好的艺术保存下来。而陶瓷艺术,一旦烧成,艺术家的情感便凝结在了瓷器上,便再无任何外界因素,可以改变这经过1300度煅烧后的成果。
  创造
  对于陶瓷艺术的创作与发展,傅长敏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她坚信,任何艺术的积淀,它的背后最终都是哲学,是建立在这个民族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因此,艺术创作的内核,是民族文化的烙印和传承。
  诚如一些人所说,许多传统匠人失去创造的能力,而艺术的内核,本就是触类旁通的,因此,传统工艺的传承,需要的不仅仅是对传统技艺的模仿,更需要不断感知,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才能感知到这个世界的无限广袤。
  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不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沉淀和积累都已经变得尤为难得,所以很多人总觉得,现如今的工艺不如曾经,事实上,时至今日,工艺的进步、技艺的发展从未停止,然而,很多人却失去了心境,失去了古人温润宁静、道法自然的哲思。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所谓手艺人,  不仅仅是用双手呵护传统,  更需要用双手创造不同,  大千世界,万千不同,  才是景德镇独有的,  千种面孔,瓷中百味。  瓷器  今天来到的是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该校的副院长,李文跃老师不仅仅是国家高校教名师,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手工制瓷技艺粉彩代表性传承人。  和景德镇许多的陶瓷匠人一样,李文跃生于陶瓷世家,从祖父到父亲都是知名的陶瓷艺
期刊
“在诗经里,在唐诗宋词里捡拾古旧的岁月。想象中,青苔在窗外铺排开来,绿意波浪般在身边涌动,让我们翻开一本期盼已久的书,将自己融入另一个清明的世界。  读唐朝王维的《鹿柴》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渐渐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厌倦了嘈杂纷扰的官场,对于静谧幽深山林充满了神往。独自坐在山中密林深处,是很难见到人的踪影,只有无边的寂静在绵延,偶尔有人从林边走过,谈话声那样突兀将
期刊
琴之乐教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白居易诗里描写的这种丝弦与桐木造就的乐器,古韵声幽,器型简约,就是古琴。  古琴,雅称七弦琴,其实它更本真的名字,就叫“琴”。为琴冠上“古”之前缀,是近代以来为了区别钢琴、提琴等众多涌人中国的西洋乐器名称。而在中国文化里,中原古乐大多都是以一字命名,比如:琴、瑟、筝、笛、箫、埙等。而像琵琶、二胡称谓的,是由西域传人的外来乐器,而后在中国落地、发展,逐渐也成为
期刊
说到月,不能不想起两、三个古诗人,不能不说一说张若虚那“孤篇横绝,一诗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李白的《月下独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说,唐诗宋词中的月色,寄寓着诗人们不同寻常的人生际遇和生命情感。  过常宝在诠释《春江花月夜》时说:“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它有着令人惊诧的完美的意境。”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一轮明月冉冉升起,
期刊
1992年洛阳春寒,牡丹到期不开。张抗抗在洛阳等了几天,败兴而归,写了一篇散文《牡丹的拒绝》。汪曾祺闻讯给她画了一幅画,红叶绿花,并题一诗:看朱成碧且由他,大道从来直似斜。见说洛阳春索寞,牡丹拒绝著繁花。  宗璞喜爱牡丹,汪曾祺为她画了一幅牡丹,只占纸的一角,题日: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宗璞收到画,自是欣喜,把这首诗念给父亲冯友兰听了,冯先生说:“诗中有人。”  一次聂华
期刊
京剧大师梅兰芳(1894-1961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首。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梅兰芳不但演戏精细精彩,在生活中也是个精致,追求健康和趣味的人。  梅兰芳年轻时就喜爱养鸽子。他发现,养鸽子有许多益处:其一,养鸽需早起开笼放鸽,能够让人呼吸新鲜空气,对肺部自然有益处。其二,可以练眼睛。梅兰芳原来眼睛有些近视,眼皮下垂,眼珠转动也不太灵活,这对一个京剧演员来说,是個很大
期刊
有些花虽然不显眼,但是,却并不自卑,在季节里使劲绽放着,比如,花生的花就是如此。  在阳光下,青青的花生株上,绽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露水晶莹,花生的小黄花上湿漉漉的。中午,花生那沾染着露水的小黄花在阳光下亮晶晶的。虽然花生不是高大的草木,却没有自惭形秽的悲观。花生的花虽然没有许多花朵的粉嫩和娇艳,但是,若是仔细端详,会发现花生的花有着更胜一筹的美。花生那小小的花朵,不起眼的黄,犹如金粉金
期刊
近日闲读《菜根谭》,翻到“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腾空。”处,不禁感慨,难啊!  古人认为,做为一个高人,只有当事情来临时,本然之性才会显现出来;事情过去之后,本性也就恢复原来的空虚平静。即使现在看来,前者已经很难了,后者更是难上加难。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他在一个周日的晚上召集一群志愿者,要求他们
期刊
能让秦始皇崇拜的牛人  公元前234年,秦王嬴政看到了他的大臣李斯献上的一本著作,见其文而赞叹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是什么人竟然有如此魅力,他的著作竟然能引得是始皇帝能生出“能一起游完就死而无憾”地感慨呢?  “结巴”的雄辩者  这个人名叫韩非,战国晚期韩国人,韩王室诸公子之一,他以前是李斯的同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韩非子口吃(结巴),虽然不善言谈,但是善于著述。
期刊
有人会说了,骑驴当然吟诗,不然还能骑驴打仗!有句俗语说得好:“骑着毛驴看唱书——走着瞧”。骑驴打仗不行,骑马看书也不行,至于骑驴吟诗,肯定自有一番情趣了。  据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记载,有人问郑綮,“相国近有新诗否?”郑綮回答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看样子,郑綮的不少诗都是在驴背上构思写成的。  可是郑綮并非第一个在驴背上吟诗的诗人,按照张岱《夜航船》中的说法,第一个在驴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