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选修模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内容博大精深,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具有选择性与差异性的教育平台。要落实该模块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加强诵读、理清教材主线、关注研读过程和打破单一评价。
  【关键词】选修 经典 诵读 人文素养 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学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任务,渗透了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语文学科的性质及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理应贯注文化精神。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的选文凝聚了我国古代传统的精神财富,全书从中国历代文化经典中选择了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章节,分为十个单元——入门四问、儒道互补、春秋笔法、修齐治平、佛理禅趣、家国天下、天理人欲、科学之光、经世致用、人文心声,“经典原文”涉及诸子百家著作《论语》、《老子》,中国历史著作《左传》,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庸》,佛教经典《坛经》、《百喻经》,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经典作品《贞观政要》、《明夷待访录》,宋明理学著作《朱子语类》,古代科技经典著作《天工开物》,清代学术著作《日知录》,近代文艺经典著作《人间词话》等。全书涉及的中国文化知识广博深厚,若没有教师的科学点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有很大的难度,甚至会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为了帮助学生研读文本,我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加强诵读,感知经典之美
  本册教材所选的经典篇章,文质兼美,逻辑谨严,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加强诵读,更好地体会篇章的深刻内涵,同时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可采用多种诵读方式:教师示范诵读、师生共读、学生示范诵读、学生集体诵读。在课堂教学中以多种多样的诵读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经典的旋律。经过反复吟咏,读出字里行间的韵味,更好地体会文章的精髓。儒家经典《<论语>十则》可谓脍炙人口,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透过文字去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以及孔门师徒的开阔胸怀,看到孔子及其弟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他们远大的人生理想。学生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思想美。
  二、把握文本重难点,理清教材主线
  学校一般安排两个月时间学习本教材,而教材涉及的内容博大精深。学习内容多和学习时间少存在很大的矛盾。若按部就班依教材的顺序学习,学生只能蜻蜓点水式地了解教材的皮毛,不能达到研读的目的。为此,可帮学生设计三条主线来研读。
  主线一:思想线——理解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髓;
  主线二:做人线——修身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作用;
  主线三:读书线——现代人如何构建科学的知识系统。
  基于此,(一)选择“儒道互补”、“佛理禅趣”、“天理人欲”三个专题放在一起进行学习,引导或带领学生走进经典深处,通过与经典对话,与人类崇高的精神交流,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获。让学生接近一颗颗伟大高贵的灵魂,探究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髓,思索儒道佛三家思想对社会人生的影响。(二)选择“春秋笔法”、“修齐治平”、“家国天下”三个专题放在一起研讨做人的道理,从理论和实例中探究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三)选择“科学之光”、“经世致用”、“人文心声”三个专题在一起探究如何做学问,思索现代人应构建怎样的知识系统。经过组合、提炼,学生更清晰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清楚地知道学什么、如何学。
  三、关注研读过程,突出人文素养
  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机会,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教《晋灵公不君》一文时,学生对文中的三个武士非常感兴趣,可抓住这一点,让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概括三个武士各自的特点,并理解这三个武士在文中的作用。
  其次,选修课程从学生本身的爱好和需要出发,延伸拓展,进一步地开展个性化学习。选修课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是自由的,学生可以从中广泛地接触和大量地汲取文言知识和文化内涵。这样,课堂既拓展了学生求知的视野,又促进了各种语文知识的融合。
  再次,重基础,更突出人文。无论必修还是选修课,高中语文课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探究”能力。所以对文化经典的研读,也必须以相关的阅读知识为基础,对选文的要点进行梳理、归纳、整合后再探究。体现选修课的人文性,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作品的“独特感受和新鲜见解”,引导学生从文本当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比较深刻的感悟。
  四、兼顾过程结果,打破单一评价
  选修课既然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那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要统筹兼顾过程和结果,尤其是要突出过程评价。以往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本册教材教学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课堂个体诵读评价和课后小论文写作评价。前者突出过程,后者突出结果;前者突出“读”字,后者突出“研”。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感受到经典的美丽,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领悟到经典的精华。
  总之,新课程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其目的正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赋予每个学生选择性发展的权利,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只要教师指导有法,就会帮助学生实现其学习状态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变。
  作者单位:安徽休宁中学。
其他文献
2012年高考,全国有17套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而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又因其问题的开放性、评价的灵活性、思路的拓展性成为了一种热门题型。它常常出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的最后一题,分值较大,题型不一,探究内容又丰富,学生常常不易把握答题技巧和规律导致失分较多。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小说类阅读占了大多数,可以说,今后几年,小说类的阅读将成为高考阅读中的一个热点。而小说阅读中的“探究题”分值最大,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  这部作品是作者萧红以自己对童年的回忆为线索,写北国的自然风光,写下层人们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封建家族世俗文化对善良的心灵的毒害,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这“悲”又不仅仅是“悲”,更有沉重。  作品描写是的20世纪20年代,一个具有明显历史文化印记的小城镇,一个集体无意识的人们群体,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人
“缺字”是指对联在适当位置上出现的字数空缺,其实是故意空出个字让人去填补,收到“此时无字胜有字”的效果。这种手法也叫“缺如”或“隐字”。凡句中所缺之字,其位置或在句首,或在句尾,或在句中,本文以“□”标出。从原句文字表面,读者似乎不容易一下子就看出微言大义;但联系上联或者下联,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注意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可知所缺之字或为成语谚语或为熟语俗语,或为诗句名言,其来有自,还是有线索可寻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却一直在低谷徘徊:教师津津乐道于“中心”、“选材”、“结构”、“体裁”,热切地追逐着作文“体系”、“模式”“套路”的训练;学生或为应试而作,或为印证某种高尚思想而写,或为迎合教师的某种喜好而撰……如此种种,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以文为本”、“人”“文”分离的怪圈。受“文本”观念的消极影响,作文这一最富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变成编造谎言的园地,涂抹文字的游戏,折磨心灵的苦差事。这
2013年高考是新疆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的第三次高考。在此之前,我们经历了教材的改版,理念的更新,试题的变化,每一次的改版都是一次挑战。面对一次次挑战,我们勇敢的接受;在困惑与痛苦的历练中,我们也有了一些收获。  一、因考制宜,有的放矢  俗话说“知彼知己”才能打胜仗。“彼”是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历年高考题,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它们的变化,可及时调整复习的侧重点。  1.字形仍然重要  字形虽不单独
当下,各地导学式课堂的风生水起,而纵观语文课堂中的导学案,生硬的问答式填空让语文教学痕迹越发刻意。面对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的导学设计是不是也该变变脸,是否也能和语文本身一样散发出生动而别样的个性之美?  推行“导学学案”的初衷  “学案导学”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变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学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教师怎么“导”、学生如何“学”,从而变
一、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一种偏好,也就是说其倾向于某种活动的心理。诗词拥有一种独特的美,传承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出来。  2.培养学生审美及联想的能力  我国诗词语言较为简洁,含蓄,需要读者在反复品读之后,联系当时的情景,对诗词中表达的事物进
【摘要】孤独的才女张爱玲有着苍凉的人生,我们从她的作品里能深深体味到这“苍凉”。她用再灵巧不过的笔叙写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过去、现在、甚至将来的世俗,可这绝不是凡俗,而是历尽苍凉之后的“大雅若俗”。  【关键词】张爱玲 苍凉 大雅若俗    我个人一直认为上海是俗文化的产地。而在这块土壤里浸润成长起来的张爱玲却令我刮目相看。张爱玲的散文很美,可以称得上真正的“美文”。  记不得哪位大师说过这样一句
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也是每个语文教师一直以来研究与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重视学习、探究和积累写作方法与技巧,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结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选编的魏巍《我的老师》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谈一谈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本时如何进行写作训练。  一、学会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材料(事例)  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选择了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阅读古今中外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发,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在名人传记的专题阅读中,应十分突出地贯穿新课程标准的两大理念:1.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人物传记,是语文教学实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