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民国历史记忆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son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我们来说,民国是已经消逝的过去。短短六十年,关于民国我们就有很不一样的记忆。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民国充满仇恨怀有愤怒,称民国为“旧社会”,称我们所处的时代为“新中国”。直到有一天,原本生活在大陆,后又从美国转至台湾地区的陈丹青,再到大陆告诉我们一个“民国范儿”,那种温馨,那种气度,那种风范,真的是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从此,民国的记忆在我们心里就有了很不一样的建构——哪一个才是真实的?
  历史本来就是常说常新的学问。在对民国历史长时期批判之后出现这样的怀旧情愫很正常。既然反面批评和正面赞美都出现了,那么下一步不就是“和”吗,不就是体现价值中立原则的客观研究吗?
  辛亥百年后,终于在大陆出现了一部题为《中华民国史》的历史学巨著。这部著作耗尽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三代学者的心血,仅此一点,就知道这部著作是怎样严谨怎样艰难,又是怎样有价值。
  《中华民国史》告诉我们一些不一样的历史,中华民国也曾经有过好的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快速转型,文化思想自由发展,近代教育不论是中小学基础教育,还是大学高等教育,在那短暂时间特别是在中日战争极端困难的时候,依然获得非常不得了的成就。“民国范儿”是否真的存在姑且不论,妖魔化的民国史在这部著作中一定限度地被消解。
  当然,作为一部企图传世的历史学巨著,这部著作也从历史事实出发,深入分析了这个时代的问题,尝试着解读中国为什么没有在这三十八年中实现真正的统一和稳定,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完成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基于这样的分析,民国历史尽管很温馨,但也自有其未能克服的问题与局限。否则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在1940年代人心转变,大陆易手。
  《中华民国史》资料丰富翔实,为专家之学,为民国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如果一定要说这部著作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话,那么这部写了四十年的著作,无疑有着前后期的不一致,早期写作还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痕迹,后期著作则相对说来比较中立比较洒脱。至于资料运用,由于早期写作时,中国的开放程度还不够,不论是外面的史料,还是里面的档案,都有很大缺失,值得将来比照订正。
  至于在观念上,《中华民国史》的写作者已经最大限度地客观中立了,但从一个局外人或旁观者的立场看,这部著作其实还有相当改进空间。关于中华民国的早期,其叙事基调显得比较灰暗。一个新建的又是远东第一个共和国,在这部著作中似乎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多少好的变化,在民国的前半程,似乎还不如前清稳定,这就有点偏离历史事实了。
  中华民国的历史说起来很远,其实又与我们很近,怎样重建一个平实可信的历史记忆,除了继续发掘史料,弄清事实外,恐怕另外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最大限度从学术本身去解释历史,对这段已经消逝的历史保持足够的温情和敬意。
其他文献
1949年秋冬交替,台湾海峡海水转凉,中国国民党入主台湾,约两百万官兵眷属,有人匆忙登机,更多人被塞在窄小船舱里,孑然一身,从沿海各港渡海抵台。    党内CC派陈立夫、陈果夫兄弟,从沪港辗转抵台。抵台不到一年,1950年8月,陈立夫以参加“道德重整委员会”名义离开台北,定居在美国新泽西州的农村小镇,常常穿着西装弯腰喂鸡,也曾卖皮蛋维生。还没习惯美国农场生活,一年后,哥哥陈果夫病逝台北,陈立夫没能
期刊
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向往中国。我们这些在资本主义国家长大的年轻人,向往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毛泽东带来的变化让我觉得跟理想很接近。    中国那时候并不开放,我能接触到的有关中国的信息主要来自《中国画报》《中国建设》等少数几本中国向世界发行的杂志。我现在还记得一个画面:一大群人手捧鲜红的萝卜,这个场景很美。另外,大寨给我的印象也很深。    当时,德国处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每个人必须参与竞争,要赚钱
期刊
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和宋美龄联手发动新生活运动,以蒋介石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国民党于30年代所推出的一场“精神方面的重大战争”。1934年7月,“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于南昌正式成立,统领全国各地新运之工作。蒋介石任总会长,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为主任干事,设调查、设计、推行三个部门。次年2月,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成立,由宋美龄任指导长。“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对人们应该如何开展新生活运动作了极详尽的规定
期刊
“战乱之时,法律失语”,是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名言。即使到了近代,战时法律与公民权益之间的冲突,也屡见不鲜。这个时候,一个独立、公正的司法机关,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惜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最高法院在“日裔公民拘留案”中,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942年2月,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授予军事指挥官重新安置日裔美国公民的权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来,就在几周前,日本轰炸了珍珠
期刊
1948年的冬天,北平裹在兵临城下的恐惧之中。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打响,北平周边省份的难民,投亲靠友挤进北平古老的城墙里头。    北平东直门内九道湾郑家也涌入了逃难的亲友,郑家的屋后成了国民党的养马场,10岁的郑希成看到挨着的邻居甲8号家“好像是姓卢”的房顶上已经朝东支起了两挺机关枪。他还听从东北四平逃来的乡亲说,四平是解放军四进四出打下来的,要是国共一开战,北平恐怕也要平了。    城门关闭,
期刊
民国作家梁实秋说,所谓“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是一般人中年的写照。不过要确切定义中年就不那么容易了。尽管科学家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中年这个术语还是没有固定的时限,从40岁到变得老年痴呆之间的那段时间可以算入其中。在某种程度上,统计学上对中年的年龄定义对特定个人毫无意义。它的意义远远比不上你自己的个人生命旅途,你的孩子多大了,你的父母是否健在,你的事业发展如何。总之,中年更多的是个人体验
期刊
100年前,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统治中原近三百年之后,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最终选择了无奈而平静地接受。  对于清亡民兴的原因,时人及后人有诸多解释。而裕隆太后在下达退位诏书之后,曾自叹祸起于萧墙:“一般亲贵,无一事不卖,无一缺不卖,卖来卖去,以致卖却祖宗江山。”隆裕此番感慨时,不知是否想起275年前祖先皇太极的训令。在率清军入关之前,这位大清帝业的创始人曾告诫同族:满人须“衣服语言、悉尊旧制、时
期刊
1978年间,您和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进行了深入的谈判,并宣布中美两国将在1979年的第一天全面恢复邦交正常化。对此您曾表示这是您在白宫生涯中作出的最明智的决定之一。 您觉得当时中美建交的最大阻碍是什么?而又是什么因素促使您在美国国会的阻力下依然极力推动中美邦交正常化?  A:当我当选为美国总统之后,我就将中美邦交正常化视为总统任期内的优先议题之一。我很欣喜地看到时任中国副总理的邓小平是位极具眼光和
期刊
张培刚先生与湖北息息相关。楚文化留下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这里产生了李先念先生等一批革命家,又出现了闻一多这样一批血性之人。张先生1913年7月10日出生在湖北红安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参加农业劳动,感受到农民生活和农业的艰辛,决心要为改变农业和农民生活找到一条出路。青少年时代,军阀混战,日寇入侵激发了他富国强兵的决心。这些思想影响了他一生的学术道路。  1929年春,
期刊
古人言“读经宜冬,读史宜夏”,读经需要专心,冬天寒冷,人都比较宅,自然也比较专心。读史容易入迷,夏天天光久,村儒秀才们也正好省下了灯油钱。不过对现代人来说,冬天挑灯读史,也是乐事一件。  末世景象总是不堪说。中国历代王朝末世,明末算最令人痛惜的,真是几十年乱象,万里烽烟瘴。西晋与宋虽然孱弱,但总还能力守半壁河山。八旗铁骑,一入山海关,没费什么力气就坐稳江山。李自成的大顺军何以只是行色匆匆地打了回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