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语课堂教学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中为准确,清晰地传达教学信息,积极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而采用的一种行业性的特殊的交际性语言。本文简要谈了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教学要点;教学目的;主体地位
Confidence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 continuously exaltation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Abstract】The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national minority student two language, be engaged in the teacher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s accurate in the classroom, clearly inform a teaching information, aggressive availably inspire student's thinking, development student social intercourse ability but adoption of a kind of profession and special social intercourse language.This text synopsis talked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in should attention of a few problem.
【Key words】Teaching important point;Teaching purpose;Corpus position
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向少数民族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言语技能的教学活动,它对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整体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民族之间的交往 ,促进少数民族发展与繁荣,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中为准确,清晰地传达教学信息,积极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而采用的一种行业性的特殊的交际性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掌握第二语言教学规律,是教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的前提
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是党和政府的基本方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汉语不是生来就自然习得的第一语言,而是在老师指导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适用相应教材,通过课堂教学等形式才学会的第二语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掌握好它的教学归路与特点,关乎到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成败,关乎到所培养的人才质量。长期以来,少数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汉语教学之所以“效果不甚理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第二语言规律”。所以,加强第二语言教学,掌握其教学规律与特点,便成为做好工作的前提。
2.1 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所谓第二语言,是人们在第一语言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团体或个人的需要,重新学习和掌握的另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既可以是外民族语言或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也可以是本民族的语言。
(1)“语言文字本来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
(2)作为工具,人们重新掌握一种新语言与学会开车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其目的都是让这种“工具”为我所用。正如著名作家王蒙所说;“多学一种语言,不仅是多打开一扇窗户,多一种获取知识的桥梁,而且是多一个世界,多一个头脑多一重生命。”
(3)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
(4)换句话说,人们获得的新知识当中,由视觉和听觉获得的总共占94%。因此无论就加快国家建设步伐,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繁荣来看,还是就个人学习新知识,增长才干,应聘就业而言,少数民族青少年都须大力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教学的根本目标是;通过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汉语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目的。抓住这个中心,汉语教学才能摆脱原有的“知识、语法、翻译”模式,走上注重汉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健康发展之路,阔步前进。广大汉语教师,也才能更好地施展才华,大显身手,为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民汉兼通”少数民族学生再立新功。
2.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原则
(1)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原则;
(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原则;
(4)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原则;
(5)精讲多练,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语言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原则;
(6)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综合教学原则;
(7)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书面语协调发展原则;
(8)利用母语进行与汉语的对比分析,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
(9)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视原则;
(10)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原则。
2.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大力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
2.1 突出教学目的。突出教学目的,是教好一门课程,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首先要熟悉汉语教学大纲的精神实质和教学目的要求,牢牢抓住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交际能力这个中心,刻苦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善于突出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把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语言技能训练标准、规格,落实到每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使其彼此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认真钻研课文,集中精力,明确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上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项活动、每一个环节、每一次板书、每出示一种教具,都带有鲜明的目的性。只有教学目的明确,课堂教学才能做到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讲出和练出特点,减少乃至避免教学盲目性和随意性。
2.2 突出语言技能训练。为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与学生特点,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象手段和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引导他们反复模仿操练听、说、读、写技能技巧,大力提高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正确把握所读(听)语料内容要点和主要信息与事实的能力,领会作者观点与意图的能力,提高把语言知识转化为相互对话沟通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正确书写汉字,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综合运用各种言语技能,使交际语言更加准确得体的能力。
2.3 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是教学观念的重大转变。就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人人动脑、动嘴、动眼、动耳、动手,个个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掌握知识,增长才干。
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废除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克服教师只在“教”上做文章,不去研究学生习得规律与特点的陋习,让广大教师转变观念,改换角色,自觉当好导演,不再唱独角戏。深入教学实际,熟悉学生的群体共性与每个人的个性,熟悉他们的志趣爱好与困难疾苦,熟悉他们各自的长处与不足,因材施教。只有学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搞好课堂教学,加速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步伐。
2.4 熟练驾驶教学内容。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一定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要求的集中体现。教师拿到教材之后,先要统观全书的内容,领会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与编写原则,了解教材的特点与体例结构,然后视教学时间和学生实际,决定取舍,并制定教学计划,列出教学进度表,把教学纳入有计划、有组织的正常轨道。
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是学习和消化教材的过程,也是上好每堂课的重要保证。备课时先要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再设计教学环节,选定方法,备好教具。对每堂课的生词、课文、注释、练习等内容,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怎么教,都要精心设计,不可粗心大意。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尽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更新教学方案,使语言技能技巧训练,更加形象生动,利于操作,行之有效。只有肯于动脑思考,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人,才能不断进步,日益提高,逐渐成为一名行家里手。
2.5 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良好的语言环境,浓郁的学习气氛,是搞好课堂将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利用书报,图表,多媒体技术等设置场景,让学生在形象,真实的情景下学习语言,远比用“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进行教学的效果好得多。积极倡导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用汉语交谈,在学校少说,少用,甚至不说不用母语沟通。
教学环节合理,层次清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环节安排得紧凑一些,环环相扣,让学生有种“紧张感”,无法分散注意力。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过分优待“高材生,更不能冷落后进生。要鼓励人人大胆参与,不让任何人有失落之感。
教师要身教重于言教,”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用饱满的热情关心人,用出色的工作感染人,用丰富的知识教育人,努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 在教学实践中,争做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
3.1 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首先,对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有相当广泛,深入的知识。此外,由于现代书面汉语里保存着大量的古汉语成分,所以对古代汉语也要有一定的认识。其次,必须能说比较纯正的汉语普通话。这一点相当重要。最后,汉语教师除了要具备语言方面的知识之外,还应该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有比较广泛的知识。
3.2 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多种工作能力。能力,指的是人们从事某项工作的才干。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本领,本事。对每位教师来说,要做好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业,不但需要广博的知识,还需要多种本事。用汉语,特别是用汉语普通话授课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教学的操作能力;善于与外界协调合作的交际能力;将工作经验升华成理性认识的概括能力;由表及里的科研能力;大胆开拓前进的创新能力。
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面对这难得的历史机遇,汉语教学工作者要以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勇于实践是汉语教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蒙(2003年)《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李儒忠等主编(1990年)《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研究》 新疆教育出版社
[3] 刘珣(2000年)《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0-08-10
【关键词】教学要点;教学目的;主体地位
Confidence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 continuously exaltation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Abstract】The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national minority student two language, be engaged in the teacher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s accurate in the classroom, clearly inform a teaching information, aggressive availably inspire student's thinking, development student social intercourse ability but adoption of a kind of profession and special social intercourse language.This text synopsis talked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in should attention of a few problem.
【Key words】Teaching important point;Teaching purpose;Corpus position
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向少数民族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言语技能的教学活动,它对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整体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民族之间的交往 ,促进少数民族发展与繁荣,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中为准确,清晰地传达教学信息,积极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而采用的一种行业性的特殊的交际性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掌握第二语言教学规律,是教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的前提
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是党和政府的基本方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汉语不是生来就自然习得的第一语言,而是在老师指导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适用相应教材,通过课堂教学等形式才学会的第二语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掌握好它的教学归路与特点,关乎到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成败,关乎到所培养的人才质量。长期以来,少数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汉语教学之所以“效果不甚理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第二语言规律”。所以,加强第二语言教学,掌握其教学规律与特点,便成为做好工作的前提。
2.1 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所谓第二语言,是人们在第一语言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团体或个人的需要,重新学习和掌握的另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既可以是外民族语言或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也可以是本民族的语言。
(1)“语言文字本来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
(2)作为工具,人们重新掌握一种新语言与学会开车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其目的都是让这种“工具”为我所用。正如著名作家王蒙所说;“多学一种语言,不仅是多打开一扇窗户,多一种获取知识的桥梁,而且是多一个世界,多一个头脑多一重生命。”
(3)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
(4)换句话说,人们获得的新知识当中,由视觉和听觉获得的总共占94%。因此无论就加快国家建设步伐,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繁荣来看,还是就个人学习新知识,增长才干,应聘就业而言,少数民族青少年都须大力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教学的根本目标是;通过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汉语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目的。抓住这个中心,汉语教学才能摆脱原有的“知识、语法、翻译”模式,走上注重汉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健康发展之路,阔步前进。广大汉语教师,也才能更好地施展才华,大显身手,为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民汉兼通”少数民族学生再立新功。
2.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原则
(1)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原则;
(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原则;
(4)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原则;
(5)精讲多练,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语言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原则;
(6)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综合教学原则;
(7)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书面语协调发展原则;
(8)利用母语进行与汉语的对比分析,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
(9)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视原则;
(10)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原则。
2.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大力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
2.1 突出教学目的。突出教学目的,是教好一门课程,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首先要熟悉汉语教学大纲的精神实质和教学目的要求,牢牢抓住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交际能力这个中心,刻苦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善于突出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把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语言技能训练标准、规格,落实到每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使其彼此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认真钻研课文,集中精力,明确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上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项活动、每一个环节、每一次板书、每出示一种教具,都带有鲜明的目的性。只有教学目的明确,课堂教学才能做到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讲出和练出特点,减少乃至避免教学盲目性和随意性。
2.2 突出语言技能训练。为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与学生特点,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象手段和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引导他们反复模仿操练听、说、读、写技能技巧,大力提高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正确把握所读(听)语料内容要点和主要信息与事实的能力,领会作者观点与意图的能力,提高把语言知识转化为相互对话沟通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正确书写汉字,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综合运用各种言语技能,使交际语言更加准确得体的能力。
2.3 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是教学观念的重大转变。就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人人动脑、动嘴、动眼、动耳、动手,个个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掌握知识,增长才干。
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废除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克服教师只在“教”上做文章,不去研究学生习得规律与特点的陋习,让广大教师转变观念,改换角色,自觉当好导演,不再唱独角戏。深入教学实际,熟悉学生的群体共性与每个人的个性,熟悉他们的志趣爱好与困难疾苦,熟悉他们各自的长处与不足,因材施教。只有学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搞好课堂教学,加速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步伐。
2.4 熟练驾驶教学内容。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一定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要求的集中体现。教师拿到教材之后,先要统观全书的内容,领会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与编写原则,了解教材的特点与体例结构,然后视教学时间和学生实际,决定取舍,并制定教学计划,列出教学进度表,把教学纳入有计划、有组织的正常轨道。
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是学习和消化教材的过程,也是上好每堂课的重要保证。备课时先要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再设计教学环节,选定方法,备好教具。对每堂课的生词、课文、注释、练习等内容,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怎么教,都要精心设计,不可粗心大意。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尽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更新教学方案,使语言技能技巧训练,更加形象生动,利于操作,行之有效。只有肯于动脑思考,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人,才能不断进步,日益提高,逐渐成为一名行家里手。
2.5 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良好的语言环境,浓郁的学习气氛,是搞好课堂将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利用书报,图表,多媒体技术等设置场景,让学生在形象,真实的情景下学习语言,远比用“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进行教学的效果好得多。积极倡导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用汉语交谈,在学校少说,少用,甚至不说不用母语沟通。
教学环节合理,层次清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环节安排得紧凑一些,环环相扣,让学生有种“紧张感”,无法分散注意力。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过分优待“高材生,更不能冷落后进生。要鼓励人人大胆参与,不让任何人有失落之感。
教师要身教重于言教,”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用饱满的热情关心人,用出色的工作感染人,用丰富的知识教育人,努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 在教学实践中,争做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
3.1 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首先,对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有相当广泛,深入的知识。此外,由于现代书面汉语里保存着大量的古汉语成分,所以对古代汉语也要有一定的认识。其次,必须能说比较纯正的汉语普通话。这一点相当重要。最后,汉语教师除了要具备语言方面的知识之外,还应该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有比较广泛的知识。
3.2 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多种工作能力。能力,指的是人们从事某项工作的才干。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本领,本事。对每位教师来说,要做好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业,不但需要广博的知识,还需要多种本事。用汉语,特别是用汉语普通话授课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教学的操作能力;善于与外界协调合作的交际能力;将工作经验升华成理性认识的概括能力;由表及里的科研能力;大胆开拓前进的创新能力。
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面对这难得的历史机遇,汉语教学工作者要以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勇于实践是汉语教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蒙(2003年)《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李儒忠等主编(1990年)《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研究》 新疆教育出版社
[3] 刘珣(2000年)《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