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问津”意象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津”,《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探询渡口,比喻探问价格或情况等。”最早见于《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结果子路被抢白了一顿,也没问出个所以然。可以说,“问津”一词最初便带有问而无果的特点。此后,诗歌中反复出现的“问津”意象,延续了凄迷感伤的传统。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结尾记载:“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本是一种理想,反映了乱离时代人们的良好愿望,所以因难以寻觅而导致无问津者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别薛华》一诗中有:“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想象友人离别后沿途问路时的不安心情,深厚的友谊见于字里行间。
  孟浩然《早寒有怀》写道: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木叶飘零,归雁南翔,北风呼啸,江水凄寒。首联渲染早寒特点,颔联点明遥望思乡主旨,“问津”意象更把这种感伤之情表达得含蓄深远。“问津”不得,所见尽是浩浩江海、漫漫长夜,孤独思乡之情何其浓厚强烈!
  如果要找一首对凄迷感伤意境表现得最好的诗词,非秦观的《踏莎行》莫属: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这里词人并没有直接写“问津”,但一个“迷”字再清楚不过地传达出这种问而不得的怅惘与失落。用雾中楼台、月中津渡开篇,用“迷”和“失”二字巧妙点出内心的感受,尚有寒意的春天,感情追求的失意,人生价值的无所依托,诸多情感都在其中若隐若现,令人不得不佩服词人艺术手法的高妙。
  与以上不同,陆游反其道而行,他在《郊行》中这样写:“桐君山路无多远,元自知津莫问津。”这里“莫问津”的原因是已经知道渡口。换句话说,就是诗人很清楚自己的人生旨归。
  能从前人写滥的意境中翻出新意,当推南宋谢枋得,他有一首《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问津”成为一种担心,确实很新颖,“怕问津”既说明寻找桃源环境的不易,又暗示这种安定生活难以持久,实在是辞约义丰。
  津者,渡口也。问津即问路 ,因不明方向所以要询问别人,但问不出结果徒增几分迷茫之意,“问津”带有浓郁的人生象喻特点。今天我们使用这一词语时与古人稍有不同,通常情况下用于否定句式中,即成语“无人问津”(追溯起来当源于《桃花源记》),意思是没有人来探问价格或情况。也就是说,“问津”意象在古代多用于主动格,现在多用于被动格,但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透露着落寞伤感之情。
  
  作者简介:河南省郑州一中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初为人师,便记住了孟晓东老师。江苏省首届中青年教师语文评优课一等奖的桂冠,《红花草》《白杨》《跳水》《蛇与庄稼》……一系列经典的课例,使他成为小学语文学科的明星教师,成为许多青年教师的偶像与榜样。  后来,参加区品牌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极为幸运,我的导师就是孟晓东老师。此时的他已是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区教育局副局长。导师一次次走进我的课堂,我也有了更多地聆听他教学、讲座、指点的机会,因此拥有了一
期刊
最近语文教学大呼“转身”,我所理解的“转身”并非要彻底转变语文教学的方向。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增长了诸多语文因素。课堂教语文,教会学生学语文需要的不是改变而是思想意识的提升,教学方法的切合。我想语文教师站稳语文教学立场才是“转身”的真正含义。低年级阅读应着力于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解词能力的渗透、字词句的朗读、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初步自主读懂课文的能力。  我们常说课文是例子,我在教学
期刊
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优效教学。最近,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关于《我们都有一双手》的作文教学,对于如何让作文教学从有效走向优效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有目的地选材——有效走向优效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语文和生活息息相关,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范围就有多大。笔者所听《我们都有一双手》的选材首先就是遵照了“有生活”的
期刊
一、语文课堂的一点现实忧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一线语文教师为摆脱课堂教学“少慢差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语文课堂图片有了,音乐有了,学生诸如分组讨论、小组展示等活动有了,启发式教学也似乎落到实处了。总之,课堂呈现了全新的面貌,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细想起来,又觉得少了点什么。整齐划一的节奏,解决问题如同屠宰,水热了、刀快了,一抓一个,语文教学不应当是屠宰场吧。  实际上,课程改革
期刊
长久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而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着教学设计。这种思考方式很容易使教师作为知识、技能的“拥有者”“传授者”的潜在意识不断得到强化。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是“引导者”“鼓舞者”和“帮助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为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更具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自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样的新人只有从小就学着探究,才能养成探究的习惯、兴趣和
期刊
“教育即生长”,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论述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揭示了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儿童的最大特性是“生长中”。多年来,我坚定地践行着我的“生长性”语文课堂教学主张,遵循儿童的生长方式和规律,改善课堂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和因素,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生长张力,使儿童不断地自我生成与建构,得到符合其个性的、合适的、连续的生长;期望自己不仅能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能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让
期刊
一、聚焦课堂,亟待智慧引领  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不无隐忧地发现,不少教师的一些做法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与浮躁。  1.循循善诱成为“课堂杀手”。虽然循循善诱从来都是一个褒义词,但其实它也完全可能成为“课堂杀手”。课堂上,有些教师用一个
期刊
发展学生的思维,首先就是发展他通过视觉观察和感知周围世界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思想。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主动认识某种对象的感知过程。因此,观察力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1.处处留心,事事练达。青少年对周围新奇的事物,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那些看似平常的、司空见惯的人、事、物则漠然视之。所以要养成平时
期刊
【人物名片】  孟晓东,1964年2月生,江苏无锡人,现任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第六批语文特级教师,教育硕士。曾获江苏省首届“仪征化纤杯”中青年教师语文赛课一等奖。工作近30年来,领衔多项国家、省级课题研究,主持参与的课题先后获江苏省首届、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100多篇论文见诸省级及以上刊物,编著的20多本教育书籍正式出版,在全国各地举行过200多场学
期刊
最近听了两位教师的公开课,一课为高三复习课(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一课为新授课(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可能是公开课的缘故,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学生配合得有模有样。复习课中教师简单地将宾语前置的要点投影出来,演示了一番后,紧跟着就大量地投影题目让学生来练习。我发现在学生解题过程中,若没有教师的“提点”,很多题目学生是做不出来的。另一堂新授课中,同学们一直在讨论,发表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