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涵泳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课堂的一点现实忧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一线语文教师为摆脱课堂教学“少慢差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语文课堂图片有了,音乐有了,学生诸如分组讨论、小组展示等活动有了,启发式教学也似乎落到实处了。总之,课堂呈现了全新的面貌,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细想起来,又觉得少了点什么。整齐划一的节奏,解决问题如同屠宰,水热了、刀快了,一抓一个,语文教学不应当是屠宰场吧。
  实际上,课程改革一直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寻找平衡,教的方式应当服从于或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不一样,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就应该有别,何苦划一?语文教学还要根植于学生学习母语的实际,为什么不建构起与其他学科教学流程有所区别的语文课堂呢?
  我们现在采用“文选式”教材进行母语教学,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是阅读教学。从学生角度看,就是要去把文本读懂,知道怎么去读,这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我们先前的教学,注重理性分析,以讲透为原则,力求大容量快节奏,追求高效率,给了学生关于课文的“结论”,学生到最后可能反而没有真正弄懂文本,至少学生没能够自己去读懂,读的体会被抹杀了。读的过程被淡化了,读的能力也就缺少了。
  二、学生主体性发挥。须得自主“涵泳”
  其实,关于读书,我们是不缺少真知灼见的。清代学者章学诚曾指出:“文章的妙处,贵在自得。如食品甘美,衣服轻暖,各自领会,难以告人。”照这个说法,文本解读还得靠学生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陶渊明语),强调读书要去吟诵,去会意。更有“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陆九渊诗),直接指出读书要慢,切忌“慌忙”,要知涵泳,方能“兴味长”。反观我们的课堂,我们是不是太快了,快得语文课像“赶集”了。
  涵泳是学生解读文本真正有效的途径。对涵泳,通常的解释是:“涵泳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即摄取——消化——积累的过程。摄取,就是让学生接受有价值的诗文作品。消化,就是让学生沉浸其中,反复吟咏,细细体味诗中的意境,从而参透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积累,就是让学生在参透作品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储存记忆。”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自我去感悟,去体味,去融会贯通,没有“涵泳”的工夫是不行的。
  1.要能涵泳,课堂节奏先得慢下来。教学中,学生“学”的节奏好比走路,路有坑坑洼洼、弯弯曲曲,走路要以不摔跤为宜。想当年,沈从文授课,说话慢,甚至讲不出来,但他很实在,教得很认真,汪曾祺等大家就出于他的门下。“慢”有时候是有道理的,我们万不能为追求“有效”“高效”而加快节奏和速度。动车出事了,高铁降速了,不能以追求速度为发展方向。同理,语文课堂追求所谓的“高效”,因为有这个美丽的光环,它的危害更隐蔽,也就更大,甚至贻误天下苍生之一生。“慢”就要求教师要学会等待,要敢于把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记得曾参加一次大市级教研活动,一位教师在评课时激动地说:“好长时间了,终于看到我们的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上默默地看会儿书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源于语文课得让学生先去体味吧,学生没有时间去潜心研读文本,没有经验和情感的投入,何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呢?
  2.“涵泳”的课堂,应该是情意生发的课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语文课要善于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情绪,让这个课堂“情意”浓浓,而不是热热闹闹。我们见过不少公开课,学生很合作,也似乎很和谐。但是读《祥林嫂》,学生讨论会发笑;读《陈情表》,学生把文章分析得头头是道,沉稳严密,就是不见面带悲戚。这样的课堂会留给学生多少真诚的感悟,我不敢判定。我怀疑的是先前我们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现在学生分析得条分缕析,是学生水平高了,还是一种公开式的表演?有情意的课堂应该是沉思、冷峻和顿悟的,至少不是热闹的。语文课堂应该追求的是学生情感的投入、智慧的碰撞、和谐的生成。什么时候,我们的课堂学生或噙满泪水,或意气激昂,或面容愉悦,或悠闲自得……那么,我们的课堂就真正成功了。
  3.“涵泳”的课堂。应该是“预设”少一点的课堂。我们注重教学的设计,构想了教学的基本流程,把对文本的理解转成一个个学生要去解决的问题或一个个所谓的活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一个看似完整的教学流程,这就应该是语文课的教学模式吗?我倒以为:既然我们把主动权给了学生,“问题”为什么不能从学生中来呢?学生提不出“问题”,没有自己的体悟,那就说明他们还没有真正进入文本,还没有真切地把握,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再等一等,等一等也许学生的“问题”就来了,真正的感悟就出现了。真正的讨论应该是学生解读文本,发现“问题”后的讨论,不应该是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展开的讨论,教师的提问也只是指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或角度,要知道:“人之所以是人,第一是因为他提出问题,而第二则是因为他想回答问题。”而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就需要让学生花点时间“涵泳”,少点理想的“预设”。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课堂,他的精力是集中的、情感是投入的、记忆是深刻的。
  语文课教材中的文本是可以通过学生的“看”来解决的,教师要做的就是耐心地让学生主动地去“涵泳”。
  三、教师智慧挥洒,学生“被涵泳”
  当然,学生主动“涵泳”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学生的“涵泳”除了主动,还应该有被动,即语文课还应让学生“被涵泳”。
  1.学生“被涵泳”的课堂,是教师智慧挥洒的课堂。教师应该引发学生“向师性”激情的生长。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就是对文本的再创造。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应当尽情尽意地大胆地讲,“独角戏”也能让学生受益。一个教师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读后就开始讲,能讲得鞭辟入里、细致入微,滔滔的语言洪流,能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醍醐灌顶、大开眼界,多年后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余音绕梁,又何尝不可呢?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内心必然受到某种触动,会有顿悟,会有解读文本的激情触发。再比如作文教学,教授写法、模式不太恰当,又不能布置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写,那教师的“下水作文”不是就可以“抛砖引玉”吗?学生不知道怎样写讽刺性的议论,我在课堂上翻开我的随笔,读了一篇:“我知道,明哲保身在先前是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的意思;我也知道,有些人把无知当成个性,看起来很‘强大’;我更知道,在这个世界总有比教训疯狗更好的消遣……”这些话有些重了,但学生后来开始慢慢学会批判了,也不在我面前展现桀骜不驯的个性了,“强大”一度成为班级流行词(诸如学生会互相调侃“今天你强大了吗”之类),不是也达到效果了吗?
  2.学生“被涵泳”的课堂,是学生“默而识之”的课堂。《论语·为政第二》中有这样的话:“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在课堂上“不违”,就是默默地听,笨笨的样子,但离开“教室”后能对孔子讲的融会贯通并有所阐发。在孔子的学生当中,颜回是“三好学生”,但照我们现在评价学生的标准,这样—个课堂不积极的学生,很可能就是“学习困难户”了。《老子》有句名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苏东坡补充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易经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有大智慧的人,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很愚笨,其实却很聪明。如果你留意观察生活中这种现象真是不少。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发言最踊跃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而往往是所谓的“小聪明”。颜回不正是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形象吗?语文课堂,学生能静心沉潜,就能有所收获,学习就能深入有成。
  朱熹先生对读书有一段非常恰当的话,他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当我们的学生能做到文本之言皆出之于口、意出之于心的时候,就是我们学生语文素养真正养成的时候。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教材文本是有差异的,学生的阅读是需要广度的,涵泳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或者说涵泳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也切莫以“涵泳”为由,忽略了对学生其他学习方式的引导和培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我们学校不断探索,以《预习导航》导学,将课堂分层设计成一个个自学分享的学习活动,逐步形成了“课前预习——预习交流——目标揭示——自学分享——固化移情”的课堂模式,有效重构了学生的学。下面我以《最大的麦穗》为例,具体介绍“自学分享”式语文课堂的操作模式。  一、精心设计预习单,让课前自学为分享奠基  《最大的麦穗》讲述了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从摘麦穗的缘由到弟子们如何摘麦穗,直至
期刊
周作人说:“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此话很符合现代背景下离乡的流动人群心理,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打工创业,长期定居。  充斥在这部分漂泊者面前的是现代消费社会的物欲横流,心灵迷惘,他们是现代文明到来时首批失去精神家园的代表者。这些底层小人物真实地折射了现代社会转型之下个体的独特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我努力让我的课堂书声琅琅,在朗读中让学生个性飞扬。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5小节,画出文中描
期刊
与孟老师结识,是早在29年前我的学生时代。那时的孟老师,刚从洛社师范学校毕业,来到铁路小学——一所条件艰苦、规模单轨、最基层的农村小学任教。他的到来,让正读毕业班、身为大队长的我印象深刻。因为能说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能写漂亮的粉笔字、会拉手风琴、幽默风趣、多才多艺的孟老师,是我们当时所能见到的第一位“全能老师”。他执教的语文课,他策划的大队活动,总是带着一种我们从未有过的新奇,引发着我们憧憬与向往。
期刊
[人物名片]  王爱華,江苏南通人,大学本科学历。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担任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南通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1998年荣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教研先进个人,先后还被评为南通市首批学科带头人、南通市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226”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
期刊
诗歌最早用于歌唱抒情,是人类表达情感的载体。诗歌特有的鲜明节奏、和谐音韵,只有通过读者朗读或朗诵才能充分显现出来。诗歌教学,要书声琅琅,诵读是欣赏诗歌的基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诗歌教学理应注重披文入情的有声朗诵。“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诗歌语言含蓄、跳跃、意象蒙漾,朗诵是最佳的理顺方法。 
期刊
《蚁国英雄》与《生命桥》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两篇文章。无论是教材编者选用、改写与组合意图,还是《语文教学参考书》的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建议,其解读策略都是思想性解读,这也是当前语文教材编写与课堂教学的主流倾向。但当前语文教学积弊的根源亦在于此,因为思想性解读及其教学,恰恰是非语文的教学。如果要让语文回归正途,必须让文本解读从思想性解读回归审美解读,并在审美解读的根基之上重组教学内容。  
期刊
初为人师,便记住了孟晓东老师。江苏省首届中青年教师语文评优课一等奖的桂冠,《红花草》《白杨》《跳水》《蛇与庄稼》……一系列经典的课例,使他成为小学语文学科的明星教师,成为许多青年教师的偶像与榜样。  后来,参加区品牌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极为幸运,我的导师就是孟晓东老师。此时的他已是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区教育局副局长。导师一次次走进我的课堂,我也有了更多地聆听他教学、讲座、指点的机会,因此拥有了一
期刊
最近语文教学大呼“转身”,我所理解的“转身”并非要彻底转变语文教学的方向。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增长了诸多语文因素。课堂教语文,教会学生学语文需要的不是改变而是思想意识的提升,教学方法的切合。我想语文教师站稳语文教学立场才是“转身”的真正含义。低年级阅读应着力于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解词能力的渗透、字词句的朗读、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初步自主读懂课文的能力。  我们常说课文是例子,我在教学
期刊
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优效教学。最近,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关于《我们都有一双手》的作文教学,对于如何让作文教学从有效走向优效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有目的地选材——有效走向优效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语文和生活息息相关,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范围就有多大。笔者所听《我们都有一双手》的选材首先就是遵照了“有生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