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行:提升作文教学质量的保障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3572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优效教学。最近,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关于《我们都有一双手》的作文教学,对于如何让作文教学从有效走向优效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有目的地选材——有效走向优效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语文和生活息息相关,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范围就有多大。笔者所听《我们都有一双手》的选材首先就是遵照了“有生活”的原则。手,人人都有,每天都要用它和生活打交道,是学生最熟悉却又最易视而不见的写作材料,因此这样的作文题最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熟悉手却不一定了解手,如何让学生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一走向多元,掌握手的“三维”空间,真正全面了解手的作用值得人深思。作文选材既有生活又有神秘性和挑战感,最适宜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优效课堂产生的基础。
  二、有机地整合——有效走向优效的凭借
  作文课上呈现给学生的信息是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是作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在《我们都有一双手》的作文教学中,信息块整合与呈现,把课堂一步步从有效推向优效。如第二个信息块“介绍人类的手的基本信息”,教师图文并茂地介绍三条关于手的资料。这些资料,让学生全新地了解了手的构造,激发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然后教师适当地提纲引领,给基础较弱的学生提供了写作思路:1.发育;2.构造;3.最灵敏的触觉感官;4.最好的工具。这样的信息块有5次之多,课堂在这样的信息块的呈现中推进,对于手的研究性学习也不断深入。
  看来,“任何知识都可以用适当的方式传授给任何年龄的孩子”,在深刻钻研相关资料、有机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设计“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三、加大训练密度——有效走向优效的保障
  大密度的课堂训练是作文教学从有效走向优效的保障。一节40分钟的作文课,进行了5次练笔,每次练笔的时间三五分钟,每次要写成百字文,一节课下来,学生就写了近千把字,这种快速度、大密度的训练不仅能促使学生形成速度快、效率高的学习习惯,而且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让课堂成为习作训练的主阵地。有人会怀疑,教者的要求学生是否都能达到?在课堂上,一个一直有班级“老慢牛”之称的小男孩在受到教者关注后,经过五次练笔之后,他由写第一个片段时的一片空白到写第五个片段时主动站起来读自己的百字文,让我看到了他的进步,我确信这种进步是对质疑者最好的回答。
  在习作课堂上,教师有密度的训练不仅表现在练笔上,还体现在口头表达和思维拓展上。一节课下来,每一名学生都有课堂交流的机会,都能从中受到启发。课堂的密度决定着学习的效度,优效课堂让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习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写作的习惯、写作的能力、写作的自信!
  四、智慧地评价——有效走向优效的助推器
  评价的艺术在于引导、激励,有智慧的评价更是作文课堂从有效走向优效的助推器。在课堂不同时期教者分别进行着不同的评价:在开始的片段描写点评时,教师从品行、选材、构思、技巧等方面全线出击,给学生一定的引领;当学生基本领悟到练习窍门时,教者的点评更注重欣赏性的激励点评;当写到最后几个片段时,教者指出写作需要达到“有纲无纲,无纲有纲”的境界,鼓励学生有创意地思考,此时的点评注重表扬学生用得好的词语、句子,有创意的思考了。在教者的引导和赏识下,习作中个性化的语言越来越多,与众不同的语段不断呈现,学生在交流中加大思维的宽度,延长思维的长度,推进思维的深度。这正如教者在讲座中说的:评价的第一个要点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的第二个要点是为了多发展有个性的学生。
  最后教者一直在提的一个主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那就是研究性学习。我想这就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一种内在成长的需求,正如香港大学校长资深顾问、教育学院讲座教授陈介明先生在《全球课堂正在静悄悄地改变中》所说:“深刻地研究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关于学习的研究紧密结合,那么中国对于全球教育的前进,其贡献将是无可估量的。”
  听这位特级教师的课给我最大的启发还在于“躬行——提升作文教学质量的保障”。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种美。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将审美划分为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分别对应直觉感受层次、自在领悟层次、精神升华层次。借用李先生的三个层次论,站在儿童的立场看,我们是否可以用三重境界来观照这种“美”的层次。当然,这三层境界的美在课堂上绝不是平面的铺设,而应该是立体的构建,不是跳跃式的一蹴而就,而是润物無声般的文化滋养后的逐级攀登。  一、在语言的狂欢中走向语言的深处,
期刊
我们学校不断探索,以《预习导航》导学,将课堂分层设计成一个个自学分享的学习活动,逐步形成了“课前预习——预习交流——目标揭示——自学分享——固化移情”的课堂模式,有效重构了学生的学。下面我以《最大的麦穗》为例,具体介绍“自学分享”式语文课堂的操作模式。  一、精心设计预习单,让课前自学为分享奠基  《最大的麦穗》讲述了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从摘麦穗的缘由到弟子们如何摘麦穗,直至
期刊
周作人说:“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此话很符合现代背景下离乡的流动人群心理,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打工创业,长期定居。  充斥在这部分漂泊者面前的是现代消费社会的物欲横流,心灵迷惘,他们是现代文明到来时首批失去精神家园的代表者。这些底层小人物真实地折射了现代社会转型之下个体的独特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我努力让我的课堂书声琅琅,在朗读中让学生个性飞扬。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5小节,画出文中描
期刊
与孟老师结识,是早在29年前我的学生时代。那时的孟老师,刚从洛社师范学校毕业,来到铁路小学——一所条件艰苦、规模单轨、最基层的农村小学任教。他的到来,让正读毕业班、身为大队长的我印象深刻。因为能说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能写漂亮的粉笔字、会拉手风琴、幽默风趣、多才多艺的孟老师,是我们当时所能见到的第一位“全能老师”。他执教的语文课,他策划的大队活动,总是带着一种我们从未有过的新奇,引发着我们憧憬与向往。
期刊
[人物名片]  王爱華,江苏南通人,大学本科学历。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担任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南通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1998年荣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教研先进个人,先后还被评为南通市首批学科带头人、南通市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226”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
期刊
诗歌最早用于歌唱抒情,是人类表达情感的载体。诗歌特有的鲜明节奏、和谐音韵,只有通过读者朗读或朗诵才能充分显现出来。诗歌教学,要书声琅琅,诵读是欣赏诗歌的基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诗歌教学理应注重披文入情的有声朗诵。“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诗歌语言含蓄、跳跃、意象蒙漾,朗诵是最佳的理顺方法。 
期刊
《蚁国英雄》与《生命桥》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两篇文章。无论是教材编者选用、改写与组合意图,还是《语文教学参考书》的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建议,其解读策略都是思想性解读,这也是当前语文教材编写与课堂教学的主流倾向。但当前语文教学积弊的根源亦在于此,因为思想性解读及其教学,恰恰是非语文的教学。如果要让语文回归正途,必须让文本解读从思想性解读回归审美解读,并在审美解读的根基之上重组教学内容。  
期刊
初为人师,便记住了孟晓东老师。江苏省首届中青年教师语文评优课一等奖的桂冠,《红花草》《白杨》《跳水》《蛇与庄稼》……一系列经典的课例,使他成为小学语文学科的明星教师,成为许多青年教师的偶像与榜样。  后来,参加区品牌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极为幸运,我的导师就是孟晓东老师。此时的他已是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区教育局副局长。导师一次次走进我的课堂,我也有了更多地聆听他教学、讲座、指点的机会,因此拥有了一
期刊
最近语文教学大呼“转身”,我所理解的“转身”并非要彻底转变语文教学的方向。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增长了诸多语文因素。课堂教语文,教会学生学语文需要的不是改变而是思想意识的提升,教学方法的切合。我想语文教师站稳语文教学立场才是“转身”的真正含义。低年级阅读应着力于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解词能力的渗透、字词句的朗读、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初步自主读懂课文的能力。  我们常说课文是例子,我在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