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赛课”已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结合两年的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赛课活动,从参与的教师所展现出来的教学基本功可看出,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水平,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应重视平时的修炼。
关键词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 优课评比 教学设计 结构化板书
笔者有机会连续两年(2019年和2020年)参加了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初中数学优秀课评审工作。2019年,赛事采取14名赛课教师现场抽取课题,独立备课两小时后现场开课的方式;2020年,受疫情影响,赛事采取7名赛课教师现场抽取课题,独立备课一小时后模拟上课(无生上课)的方式。赛课教师不仅有各市推优而来,还有少部分是从当年度各地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员名册中随机抽选而来,所以在赛课时就显现出教学基本功上的差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选手们赛课过程中“一招一式”的展示,往往就看出他们平时对教材理解、学情研判、教学驾驭、课件制作、板书设计等专业基本功的修炼水平。本文将从评委观课的视角,就数学教师的专业基本功谈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后进行学材重组
结合赛事的结果来看,获得一等奖的优秀选手,在教学设计上整体都要优于其他选手,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教学设计源自教材,又高于教材。特别是,优秀选手都十分重视教材理解与学材的重组。
2019年的赛事课题是“圆”(第一课时),优秀选手能紧扣圆的定义,对教材上的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使得教学环节引入自然、层层递进,很好地體现了“用教材教”的理念。比较来看,那些表现一般的赛课教师多是“照本宣科”,个别教师甚至在组织圆的教学时,带领学生读书,并反复抽查背诵圆的相关概念,这与数学概念教学要重视理解的教学追求相去甚远。
2020年的赛事课题是“多选一”,即选手可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平均数”“弧长与扇形的面积”“等可能性”中随机抽选一个课时。其中有一名一等奖选手在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课时,没有使用教材引入的方式,而是找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先复习平方根,再引出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并不断变式出形式多样的一元二次方程,与学生一起梳理出解法步骤,再预设一些典型错误安排学生纠错与究错,充分展示了“用教材教”“学材重组”的专业能力。还有一名参赛选手(可能是被随机抽选参赛)在上“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一课时,先是严格按照教材顺序讲解例、习题,然后配以大容量的练习跟进训练,把一节新授课上成了“超容量”的“核对答案”式的低效习题课。我们知道,数学新授课要重视创设情境引出新知,让学生经历猜想、概括、证明新知的全过程。然而该教师只是把教材当成例题、习题的练习册在使用,觉得一两个例题、两三道练习达不到45分钟的教学时间,就“乱选”同类练习、考题链接,这样的“学材重组”正是章建跃博士批评的“一个定义,三项注意,大量练习”式的低品质教学行为,也是另一意义上的“离开教材搞教学”。
二、精心构思渐次呈现的“结构化板书”
赛课展示往往能看出参赛教师的“教学素养”。我们通过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语言、板书设计等来衡量参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根据我们评委组的观察,板书设计也是区分不同选手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发现,获得一等奖的选手们普遍重视“经营”板书。比如,他们都有效区分了主板区、副板区的内容呈现,主板区主要用来书写课题、新知、定理、性质、典型例题的示范等;副板区主要是安排学生板演、变式训练等。再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一等奖选手能精心构思板书的知识结构、呈现顺序、颜色选配等。图1以其中一名一等奖选手设计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板书为例,具体解读一下这种“结构化板书”的生成方式。
该教师从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形式出发,强调了二次项系数不为0后引出一些特殊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比如x2-9=0,x2-3x=0。在学生求解出来后追问解法依据,再依次写出直接开方法、因式分解法,然后变式出形如x2-2x+1=0这样的一元二次方程。学生求出方程的解后,梳理出配方法。这样的“结构化板书”是在师生对话中动态生成、渐次生成出来的。临下课前,教师再用一些框架线“连接”,使得这些“看似零乱”的知识点、方法等都得到很好的关联。
三、追求简洁清新的教学课件呈现方式
省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优秀课比赛的评比细则中明确了关于教学手段的相关要求,如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辅助教学,教学手段应熟练、准确、科学并符合学科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课件的制作技术非常熟练,比如熟悉相关软件的环境,熟练掌握文本、公式、图形等的编辑修改与优化能力,特别是在赛前要熟练掌握不同课型的常用模板,以便在抽签确定课题之后能迅速构思确定使用哪一种模板(有些默认的模板可能还要稍作优化处理),然后在此模板基础上补充出相关教学内容,甚至还要设计一些动画。据笔者观察,一等奖选手们的课件普遍具有简洁、清新等特点,特别是字体规范、字号恰当,色调选配恰到好处,画图规范。
当然,也有少数选手平时缺少对课件制作的培训与训练,体现在他们的课件上的便只是放了几段文字,所配的图形或公式也极不规范。在限时备课的要求下,课件制作得不熟练就会多消耗时间,可见赛课前,参赛教师对课件制作的训练十分必要。
四、基本功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修炼精进
当前,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经常开展诸如教学基本功大赛、优课评比、命题比赛等赛事活动,不少教师在赛前会参加一些“突击培训”,但有些教师在这些培训后的表现却并不理想。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更多的应该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修炼精进。笔者以为有两个教研阵地值得重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命题制卷。
1.不随波逐流,从理解的高度“用教材教”。
在一些“规模学校”(同一年级平行班级在5个以上),备课组往往在集体备课中编制讨论“课时学案”,这类学案多是“习题单式导学案”。教师课前拿着这样的导学案,只要把上面的习题浏览一下,能看通思路、写出解法就可走进课堂。“离开教材开展教学”的上课方式似乎很轻松,因为学生即使全程埋头刷题,这节课也都“有题可练”。但如果教师习惯于这样的教学生态,随波逐流,待到要参加一些教学比赛时,就会苦于自己的教学设计偏弱而底气不足。同时,由于自己平时对教材研读与理解不充分,对教材上的前后编排、例题、练习选编没有达到深刻的理解,便很难从理解数学的高度展示“用教材教”的专业素养。由于上述“随波逐流”的习惯,教师便常常会在新授课中增加分值太大的同类练习或最新中考题链接,使得新授课成了习题课甚至复习课。
2.不随手拿来,用心选编习题与试卷。
不可否认,当前的教学生态中,周练、月考、期中测试、期末测试仍然存在,各级各类命题制卷任务也会与每名教师有关。从网上流传的一些学校的测试卷来看,承担这些命题任务的教师还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随手拿来主义”,即从一些学科网站下载试卷后,简单换题就成为一份“新的”试卷,甚至有些网站推出的“智能”组卷功能,可以在5~10分钟就能组编出一套“新的”试卷,这样的命题制卷是对命题工作的“不敬”,也难让我们的专业获得外界尊重。笔者以为,一个教师能否拿出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往往可以看出他的专业品位、眼光和基本功。因此,笔者建议,一个专业上追求进步的教师,要十分重视命题能力的精进,比如教学设计中某道题的选编、变式与拓展,家庭作业中几道练习的选编,一份单元试卷的命制等。用心去改编、组卷,长此以往,数年磨一剑,命题功夫一定能达到较为上乘的水平,届时走上各类赛场,例题、习题的选编能力就能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赛课”已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结合两年的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赛课活动,从参与的教师所展现出来的教学基本功可看出,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水平,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应重视平时的修炼。
关键词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 优课评比 教学设计 结构化板书
笔者有机会连续两年(2019年和2020年)参加了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初中数学优秀课评审工作。2019年,赛事采取14名赛课教师现场抽取课题,独立备课两小时后现场开课的方式;2020年,受疫情影响,赛事采取7名赛课教师现场抽取课题,独立备课一小时后模拟上课(无生上课)的方式。赛课教师不仅有各市推优而来,还有少部分是从当年度各地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员名册中随机抽选而来,所以在赛课时就显现出教学基本功上的差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选手们赛课过程中“一招一式”的展示,往往就看出他们平时对教材理解、学情研判、教学驾驭、课件制作、板书设计等专业基本功的修炼水平。本文将从评委观课的视角,就数学教师的专业基本功谈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后进行学材重组
结合赛事的结果来看,获得一等奖的优秀选手,在教学设计上整体都要优于其他选手,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教学设计源自教材,又高于教材。特别是,优秀选手都十分重视教材理解与学材的重组。
2019年的赛事课题是“圆”(第一课时),优秀选手能紧扣圆的定义,对教材上的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使得教学环节引入自然、层层递进,很好地體现了“用教材教”的理念。比较来看,那些表现一般的赛课教师多是“照本宣科”,个别教师甚至在组织圆的教学时,带领学生读书,并反复抽查背诵圆的相关概念,这与数学概念教学要重视理解的教学追求相去甚远。
2020年的赛事课题是“多选一”,即选手可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平均数”“弧长与扇形的面积”“等可能性”中随机抽选一个课时。其中有一名一等奖选手在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课时,没有使用教材引入的方式,而是找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先复习平方根,再引出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并不断变式出形式多样的一元二次方程,与学生一起梳理出解法步骤,再预设一些典型错误安排学生纠错与究错,充分展示了“用教材教”“学材重组”的专业能力。还有一名参赛选手(可能是被随机抽选参赛)在上“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一课时,先是严格按照教材顺序讲解例、习题,然后配以大容量的练习跟进训练,把一节新授课上成了“超容量”的“核对答案”式的低效习题课。我们知道,数学新授课要重视创设情境引出新知,让学生经历猜想、概括、证明新知的全过程。然而该教师只是把教材当成例题、习题的练习册在使用,觉得一两个例题、两三道练习达不到45分钟的教学时间,就“乱选”同类练习、考题链接,这样的“学材重组”正是章建跃博士批评的“一个定义,三项注意,大量练习”式的低品质教学行为,也是另一意义上的“离开教材搞教学”。
二、精心构思渐次呈现的“结构化板书”
赛课展示往往能看出参赛教师的“教学素养”。我们通过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语言、板书设计等来衡量参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根据我们评委组的观察,板书设计也是区分不同选手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发现,获得一等奖的选手们普遍重视“经营”板书。比如,他们都有效区分了主板区、副板区的内容呈现,主板区主要用来书写课题、新知、定理、性质、典型例题的示范等;副板区主要是安排学生板演、变式训练等。再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一等奖选手能精心构思板书的知识结构、呈现顺序、颜色选配等。图1以其中一名一等奖选手设计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板书为例,具体解读一下这种“结构化板书”的生成方式。
该教师从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形式出发,强调了二次项系数不为0后引出一些特殊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比如x2-9=0,x2-3x=0。在学生求解出来后追问解法依据,再依次写出直接开方法、因式分解法,然后变式出形如x2-2x+1=0这样的一元二次方程。学生求出方程的解后,梳理出配方法。这样的“结构化板书”是在师生对话中动态生成、渐次生成出来的。临下课前,教师再用一些框架线“连接”,使得这些“看似零乱”的知识点、方法等都得到很好的关联。
三、追求简洁清新的教学课件呈现方式
省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优秀课比赛的评比细则中明确了关于教学手段的相关要求,如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辅助教学,教学手段应熟练、准确、科学并符合学科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课件的制作技术非常熟练,比如熟悉相关软件的环境,熟练掌握文本、公式、图形等的编辑修改与优化能力,特别是在赛前要熟练掌握不同课型的常用模板,以便在抽签确定课题之后能迅速构思确定使用哪一种模板(有些默认的模板可能还要稍作优化处理),然后在此模板基础上补充出相关教学内容,甚至还要设计一些动画。据笔者观察,一等奖选手们的课件普遍具有简洁、清新等特点,特别是字体规范、字号恰当,色调选配恰到好处,画图规范。
当然,也有少数选手平时缺少对课件制作的培训与训练,体现在他们的课件上的便只是放了几段文字,所配的图形或公式也极不规范。在限时备课的要求下,课件制作得不熟练就会多消耗时间,可见赛课前,参赛教师对课件制作的训练十分必要。
四、基本功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修炼精进
当前,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经常开展诸如教学基本功大赛、优课评比、命题比赛等赛事活动,不少教师在赛前会参加一些“突击培训”,但有些教师在这些培训后的表现却并不理想。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更多的应该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修炼精进。笔者以为有两个教研阵地值得重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命题制卷。
1.不随波逐流,从理解的高度“用教材教”。
在一些“规模学校”(同一年级平行班级在5个以上),备课组往往在集体备课中编制讨论“课时学案”,这类学案多是“习题单式导学案”。教师课前拿着这样的导学案,只要把上面的习题浏览一下,能看通思路、写出解法就可走进课堂。“离开教材开展教学”的上课方式似乎很轻松,因为学生即使全程埋头刷题,这节课也都“有题可练”。但如果教师习惯于这样的教学生态,随波逐流,待到要参加一些教学比赛时,就会苦于自己的教学设计偏弱而底气不足。同时,由于自己平时对教材研读与理解不充分,对教材上的前后编排、例题、练习选编没有达到深刻的理解,便很难从理解数学的高度展示“用教材教”的专业素养。由于上述“随波逐流”的习惯,教师便常常会在新授课中增加分值太大的同类练习或最新中考题链接,使得新授课成了习题课甚至复习课。
2.不随手拿来,用心选编习题与试卷。
不可否认,当前的教学生态中,周练、月考、期中测试、期末测试仍然存在,各级各类命题制卷任务也会与每名教师有关。从网上流传的一些学校的测试卷来看,承担这些命题任务的教师还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随手拿来主义”,即从一些学科网站下载试卷后,简单换题就成为一份“新的”试卷,甚至有些网站推出的“智能”组卷功能,可以在5~10分钟就能组编出一套“新的”试卷,这样的命题制卷是对命题工作的“不敬”,也难让我们的专业获得外界尊重。笔者以为,一个教师能否拿出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往往可以看出他的专业品位、眼光和基本功。因此,笔者建议,一个专业上追求进步的教师,要十分重视命题能力的精进,比如教学设计中某道题的选编、变式与拓展,家庭作业中几道练习的选编,一份单元试卷的命制等。用心去改编、组卷,长此以往,数年磨一剑,命题功夫一定能达到较为上乘的水平,届时走上各类赛场,例题、习题的选编能力就能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