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图书,偏锋论剑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99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倘若工伤保险类普法图书能够把关怀的目光投向这类急需帮助的人群,不单单会得到经济上的收益,还能够建立起出版业的社会责任,赢得良好的社会声望,这种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类普法图书之所以能成为法律普及类图书的一个亮点,其主要原因还是与大背景分不开。近年来,随着各种工伤事故的频繁发生以及职业病问题的日益明显,工伤保险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结合市场情况,对该类的图书的策划谈谈自己的感受。
  类型单调,同质“克隆”
  目前,市场上与工伤保险有关的普法图书约有两三百种,这类图书的特点大多类型单调,内容过于重复,呈现出同质“克隆”的特点。根据图书的编写体例和阅读对象进行分类,大致上可以分为这样三类,即条文解释类、面向受害者的实务手册类和面向法律工作者的实务手册类。
  第一种类型,条文解释类图书。这类图书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工伤保险条例〉释义》和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组织编写的《〈工伤保险条例〉要点解答》为代表。前者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其他条文解释类图书一样,是对法律条文的逐条解释,属于最基本的法律知识普及类图书,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后者针对《工伤保险条例》中的79个要点问题进行全面解读,并收录了7个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增加可操作性,并在附录中给出了一幅“工伤问题处理实用图表”。这样的体例和内容安排,实用性稍强。
  第二种类型,面向受害者的实务手册类。这类图书主要有:《公民劳动保护法律向导》《工伤事故赔偿快速指引》《劳动争议,工伤事故赔偿》等。它们都是站在受害者及其亲属的立场上,侧重于如何从工伤事故责任方即雇主的手中获得足够赔偿的实务角度设计章节和内容,力求有最大的实用性。早期的《公民劳动保护法律向导》也属于该类品种,主要系以案例的形式引出工伤事故类型,然后给予相应的法律解释,指示人们怎样去获得相应的赔偿。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类图书逐渐摆脱了早期较为死板的编写模式,不仅实用性增强了,而且可操作性极强,对于法律知识薄弱的农民工也能够起很强的指导作用。以《劳动争议,工伤事故赔偿》为例,全书分成4个模块,分别为赔偿数额快速计算、索赔要用证据说话、索赔流程步步为营、索赔文书DIY,对应了工伤索赔的各个环节,且有问有例有据,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在“索赔要用证据说话”模块,明确告知读者需要保护证据,以及需要保护哪些证据,才能够为索赔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正是切中了农民工工伤索赔的“软肋”。
  第三种类型,面向法律工作者的实务手册类。这类图书主要有《〈工伤保险条例〉实用指南》《工伤事故认定与法律处理》《工伤事故赔偿法律手册》等。这类图书有法条释义也有相应的案例,但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多于案例分析,适合法律工作者使用而不适合受伤害的工人及其家属使用。
  市场上工伤保险类普法图书的内容显得过于重复,多注重于对法律条文的解释,而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导。笔者认为,第二种类型即面向受害者的实务手册类图书,才具有最大的市场空间与容量,因为它们的受众群体最大。换一个角度来看,面向受害者的实务手册类图书也可以供法律工作者使用,并且通过对实务案例的解剖而具有更为实用的价值。
  市场细分,定位清晰
  随着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工伤事故及职业病问题的显性化,工伤保险类普法图书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对于工伤保险类普法图书来说,找到适宜的读者群才是最关键的,而要找到适宜的读者群就必须从市场细分入手。笔者根据市场分析发现,面向受害者的实务手册类图书,才具有最大的市场空间与容量。那么,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受害者都是同一类型的人群么?显然不是。导致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之相对应,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受害者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工伤保险类普法图书基本上没有根据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不同成因而给予分门别类的指导。因此,工伤保险类普法图书的读者群需要进行细分,对应着不同的读者群设计不同的内容,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
  对读者群进行细分的依据是导致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人为因素,如果为了操作上的方便,可以按照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多发的行业类别进行分类。行业不同,工伤事故或职业病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以单一的行业或相近的行业为基准,组织编写针对性较强的图书,才有可能占据市场上的有利地位,也才会真正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例如,尘肺病就是一种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职业病,据民间组织“大爱清尘”基金估计,全国罹患尘肺病的农民工大约有600万人,他们求助无门,只能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目前对尘肺病患者提供法律援助的机构和律师还寥寥无几,只有一些志愿者和为数不多的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有限的服务。倘若工伤保险类普法图书能够把关怀的目光投向这类急需帮助的人群,不单单会得到经济上的收益,还能够建立起出版业的社会责任,赢得良好的社会声望,这种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基于市场细分而对读者群的清晰定位,看似很容易做,但往往由于我们的著作者和图书策划人缺乏市场细分的意识,更缺乏对法律实务的深入了解和探寻掩埋在社会底层的真实景象,因此运作起来并没有那么顺利。对于工伤保险类普法图书来说,造成伤害的不同原因和提高法律支持的不同方式,才是解析的重点。法律条文可以是宽泛和粗疏的,但解释和普及类型的图书应该是精细的、有针对性的,如此才能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也才会得到读者的欢迎。
  分门别类,案例先行
  2010年10月28日,《社会保险法》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中通过,其中对工伤保险单独列为一章。为了配合《社会保险法》的公布实施,法律出版社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社会保险法专家指导丛书》,并在市场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其中,《新编工伤保险操作实务》不仅得到专家的肯定,同样受到读者的喜爱,从而使其成为工伤保险类普法图书的典范,开创了专业图书走市场路线的新思路。笔者根据其策划思路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定位先行,明确读者群。《新编工伤保险操作实务》的读者群定位主要面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受害者,同时兼顾用人单位及企业的工伤保险需求。全书仅用很小的一部分内容来阐述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绝大部分文字都是叙述实际操作知识和途径的,从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待遇到工伤保险的经办及纠纷处理,基本上涵盖了工伤保险实务操作的各个方面。该书最大的“亮点”是将劳动者个人的利益与用人单位及企业的利益置于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组织材料,既教给劳动者个人如何申请工伤保险,也对用人单位即企业的工伤保险申请与办理提供了法律上的指导。虽然实践中劳动者与企业的利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从基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出发,才是工伤保险得以有序进行的保证,这也是该书的创新之处。
  第二,案例先行,别出心裁。《新编工伤保险操作实务》的“工伤认定”部分遵循着分门别类的原则进行编写,将工伤认定的对象按照伤害类型进行划分,还有根据职业群体类别和伤害发生的情形进行划分。对于不同的职业群体,重点讨论了农民工、自由职业人员、返聘的退休人员、实习人员、保姆、临时工、外派劳务人员等几种职业群体的工伤认定定性;对于伤害发生的情形,该书则叙述得比较详细,讨论了诸如节假日加班、单位组织的旅游、因公出差、出租车司机出车过程、职工上下班等二十几种情形下的工伤认定问题。这种别出心裁的案例群体区分,更容易受到读者的青睐。案例先行是法律实务类图书的共同特点,但是,以案例贯穿全书的始终,则极为罕见。该书对每一个实务条目,几乎都是用实际案例开头,然后是“专家解答”,最后是“法律依据”,不仅实用性很强,而且逻辑清楚,有理有据。即使是法律知识素养很欠缺的读者,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伤事故类型,找到最接近的案例,从而化解自身遇到的法律困境。
  冷门图书想在市场上有所作为,那就必须找准切入点,走偏锋路线,这样才能为其打开市场,才能真正赢得读者的心。
其他文献
有的人是为制造财富而活的,有的人是为了权力而活的,有的人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活的。而我,活着就是为了写这些字,通过这些字来表达我的想法。  我写历史文化随笔,起于20世纪末。那时候刚落脚北京,一文不名,也百无聊赖。以前在黑龙江的时候,就喜欢《读书》杂志,于是就试着给它投稿,没想到居然被采用了。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越写越多。渐渐地,别的杂志也来约稿,稿费也逐渐高了起来。反正平时没事总要看书,看到有意思的地
期刊
模糊语法学的研究落后于人类在智能领域的研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人类没有对语言现象进行更深层的探索,其次就是没有抓住模糊语法学的根本属性,因而止步于表面研究。  人类所运用的语言都具有模糊性,所谓的语言模糊性(又称模糊语言)就是对于自己表达的意思没有精确性,只是表达出了你所要表达意思的边缘。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对于事物的模糊认知反映到人类所运用的语言当中就形成了语言的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期刊
成功的旅游书,要在个性化的经历中映射更多的共性,使私人化的故事成为大众潜意识里的向往。  2003年,一本名为《3000美金,我周游了世界》的书让人耳目一新。这本书与当时常见的旅游资讯类和旅游文化类图书都不尽相同,它在旅行方式这一层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站在2013年的时间点回望,诸如此类个性化、私人化、深度化的旅游图书在这十年中不断涌现,许多作品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何深入挖掘此类图
期刊
尽管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举世公认,但是当代华文出版还远远未能把这种传统文明转型为针对全球的出版文化影响力,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交流中谋求发展,充分发挥好优势,才能增强华文出版的国际实力,才能以国际性视野面向华文出版的未来。  华文出版,主要指的是承载中华文化,并以中华民族的任一民族语言文字作为出版语言的出版。如今我们所说华文出版,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文化风格——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精髓。《传家》一书出
期刊
对出版单位而言,充分利用微博这个新的营销平台,开展图书营销,提升营销业绩,不仅具有实践意义,同时对拓展图书的现代营销渠道,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的意义。  微博综合了博客、即时通讯、手机的传播优势,是最能代表自媒体发展的典型表现形式,它秉承着自由、开放、平等和共享的网络精神,与以往的传统媒介形式相比,前所未有地赋予了每一个拥有微博的主体自由表达和交流的渠道、平台,微博的信息传播特征凸显了自媒体时代的
期刊
阅读这美妙篇章的同时,些许迷惑又在我心中渐渐涌起。面对残酷的现实,这样纯真美好的文字细细品味起来,又觉得有些清浅——现实中的情感、世相纷繁复杂,冰辉的文字则滤掉了这纷杂的尘沙,留下“有点儿甜”的山泉水。  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文学向来被喻为“不朽之盛事”,一说起文学,总会有种正经端坐的敬意油然而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些许的疏离感。日常生活中的文学意趣,则与作者的生活趣味有关,如苏辙在黄州快哉亭
期刊
纵然生活中,脚步再匆忙,也请每天都留一些时间,品味改变人类世界、关于幸福的第四只“苹果”。  微博上有个著名的段子,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还有一个掌握在乔布斯的手中。象征着欲望、知识和激情的苹果,为人类开启了一扇扇通向未知世界的门。  事实上,改变世界并让我们内心不断丰盈、有所增益的第四只“苹果”,始终在我们的心中,形影相随。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给自己的新书《非名言
期刊
百道网是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权威门户网站,其精选各类书业信息,汇合产业内外智力资源,借助技术优势构建一个高效的书业信息服务平台。“百道网人才频道”作为百道网新兴的业务版块,一经推出便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大出版社和几千家出版企业纷纷在这里发布最新的编辑出版人才招聘信息,广招行业英才。发展至今,百道网人才频道已经成为出版业内最具权威的图书编辑专业化网络招聘渠道,其发布的信息具有很高的行业影响力,能
期刊
畅销书排行榜作为读者及其审美心理的缩影,是出版社策划组稿的参考依据,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支撑,出版社要面向读者,留意读者阅读心理以及审美接受水平,细分读者市场。出版社在宣传营销时,更应将接受理论贯穿出版始终,开展全方位营销。  畅销书是图书出版与读者消费的风向标,不仅遵循流行文化的发展规律,贴近当下生活现实,也满足了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分析畅销书排行榜,可把握时代风貌和读者群审美认知水平。接受理论兴起
期刊
2013年4月13日,由北京大学新闻与出版学院现代出版研究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百道网、《出版人》杂志社、《出版广角》杂志联合发起的博雅出版论坛第一期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层会议厅举行。北京大学新闻与出版学院肖东发教授、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编辑臧永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等嘉宾出席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读书改造国民精神,增强国民素质,实现文化强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