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花雨》是苏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很美。我第一次读的时候,便被琦君带进了梦幻般的童年。因此,我心中的一个愿望迅速升起,就是一定要带领学生感悟琦君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为此,我设计不同形式的读,特别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缠”问妈妈和“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摇花“乐”;我还设计让学生写下桂花雨沐浴全身时的感受,让学生在交流中表达作者的摇花“乐”。
我认为课文的高潮应在于此,文章情感的宣泄点也应在于此。
然而,当我读第二、第三遍时候,特别是读到“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那种极“乐”的情感之中忽然掺杂着一股淡淡的心酸之意。我不禁想,琦君是在什么情况和心境下写这篇文章的?她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于是,我找到《桂花雨》的原文。读了原文之后,我心中的酸酸之意更甚了,原文中的那句“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不就是作者内心对童年、对故乡的情感独白?编者删掉了“魂牵梦萦”,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桂花雨》这篇文章的情感灵魂。
我接着查阅琦君的生平:她1949年离开故乡到台湾,从此与大陆隔海相望。她在《乡思》里写道:“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她在《烟愁》后记中述说:“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就在她80多岁的时候,她还迈着蹒跚的步伐,越过了万水千山,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喝一杯故乡的桂花茶,尝一口故乡的桂花糕,听一听熟悉的乡音,看一看美丽的山山水水,她不禁泪水涟涟。
此后,我再读《桂花雨》的时候,竟然从那无比美好的童年之乐中,读出了琦君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内心挥之不去的乡愁。我想,她在写这篇文章,想起童年摇花之乐时,她的嘴角一定挂着微笑,但同时,她的眼中一定噙着泪水。
噙着泪水的微笑!对,一定是如此复杂而真切的情感!
然而,编者将这篇文章和《九寨沟》《田园诗情》等文章放在一组,并删去了原文中“魂牵梦绕”这一情感灵魂,其用意或许是让学生感受生活带来的幸福和美好,而淡化其文字背后的“乡愁”。
然而,这样合适吗?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忠于作者的意图还是忠于编者的意图?我想,在两种意图不尽一致的时候,最应该忠于的还是我们教者的意图。
沉思良久,我觉得童年之“乐”和离乡之“愁”两者都不可偏废。童年时代和成年时代的情感是密切关联的。只有童年之“乐”,才有离乡之“愁”;童年越“乐”,离乡越“愁”……
如此可见,课文中有一明一暗两条情感主线,明线即童年之“乐”,暗线即离乡之“愁”。因此,在教学时,我带领学生感受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将教学推向一个高潮后,又通过铺垫母亲、琦君、游子对故乡的感受,层层推进,引导学生读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离乡之“愁”,将教学又一次推向高潮。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莲花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为此,我设计不同形式的读,特别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缠”问妈妈和“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摇花“乐”;我还设计让学生写下桂花雨沐浴全身时的感受,让学生在交流中表达作者的摇花“乐”。
我认为课文的高潮应在于此,文章情感的宣泄点也应在于此。
然而,当我读第二、第三遍时候,特别是读到“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那种极“乐”的情感之中忽然掺杂着一股淡淡的心酸之意。我不禁想,琦君是在什么情况和心境下写这篇文章的?她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于是,我找到《桂花雨》的原文。读了原文之后,我心中的酸酸之意更甚了,原文中的那句“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不就是作者内心对童年、对故乡的情感独白?编者删掉了“魂牵梦萦”,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桂花雨》这篇文章的情感灵魂。
我接着查阅琦君的生平:她1949年离开故乡到台湾,从此与大陆隔海相望。她在《乡思》里写道:“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她在《烟愁》后记中述说:“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就在她80多岁的时候,她还迈着蹒跚的步伐,越过了万水千山,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喝一杯故乡的桂花茶,尝一口故乡的桂花糕,听一听熟悉的乡音,看一看美丽的山山水水,她不禁泪水涟涟。
此后,我再读《桂花雨》的时候,竟然从那无比美好的童年之乐中,读出了琦君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内心挥之不去的乡愁。我想,她在写这篇文章,想起童年摇花之乐时,她的嘴角一定挂着微笑,但同时,她的眼中一定噙着泪水。
噙着泪水的微笑!对,一定是如此复杂而真切的情感!
然而,编者将这篇文章和《九寨沟》《田园诗情》等文章放在一组,并删去了原文中“魂牵梦绕”这一情感灵魂,其用意或许是让学生感受生活带来的幸福和美好,而淡化其文字背后的“乡愁”。
然而,这样合适吗?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忠于作者的意图还是忠于编者的意图?我想,在两种意图不尽一致的时候,最应该忠于的还是我们教者的意图。
沉思良久,我觉得童年之“乐”和离乡之“愁”两者都不可偏废。童年时代和成年时代的情感是密切关联的。只有童年之“乐”,才有离乡之“愁”;童年越“乐”,离乡越“愁”……
如此可见,课文中有一明一暗两条情感主线,明线即童年之“乐”,暗线即离乡之“愁”。因此,在教学时,我带领学生感受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将教学推向一个高潮后,又通过铺垫母亲、琦君、游子对故乡的感受,层层推进,引导学生读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离乡之“愁”,将教学又一次推向高潮。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莲花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