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乐”与离乡之“愁”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yu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花雨》是苏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很美。我第一次读的时候,便被琦君带进了梦幻般的童年。因此,我心中的一个愿望迅速升起,就是一定要带领学生感悟琦君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为此,我设计不同形式的读,特别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缠”问妈妈和“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摇花“乐”;我还设计让学生写下桂花雨沐浴全身时的感受,让学生在交流中表达作者的摇花“乐”。
  我认为课文的高潮应在于此,文章情感的宣泄点也应在于此。
  然而,当我读第二、第三遍时候,特别是读到“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那种极“乐”的情感之中忽然掺杂着一股淡淡的心酸之意。我不禁想,琦君是在什么情况和心境下写这篇文章的?她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于是,我找到《桂花雨》的原文。读了原文之后,我心中的酸酸之意更甚了,原文中的那句“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不就是作者内心对童年、对故乡的情感独白?编者删掉了“魂牵梦萦”,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桂花雨》这篇文章的情感灵魂。
  我接着查阅琦君的生平:她1949年离开故乡到台湾,从此与大陆隔海相望。她在《乡思》里写道:“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她在《烟愁》后记中述说:“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就在她80多岁的时候,她还迈着蹒跚的步伐,越过了万水千山,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喝一杯故乡的桂花茶,尝一口故乡的桂花糕,听一听熟悉的乡音,看一看美丽的山山水水,她不禁泪水涟涟。
  此后,我再读《桂花雨》的时候,竟然从那无比美好的童年之乐中,读出了琦君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内心挥之不去的乡愁。我想,她在写这篇文章,想起童年摇花之乐时,她的嘴角一定挂着微笑,但同时,她的眼中一定噙着泪水。
  噙着泪水的微笑!对,一定是如此复杂而真切的情感!
  然而,编者将这篇文章和《九寨沟》《田园诗情》等文章放在一组,并删去了原文中“魂牵梦绕”这一情感灵魂,其用意或许是让学生感受生活带来的幸福和美好,而淡化其文字背后的“乡愁”。
  然而,这样合适吗?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忠于作者的意图还是忠于编者的意图?我想,在两种意图不尽一致的时候,最应该忠于的还是我们教者的意图。
  沉思良久,我觉得童年之“乐”和离乡之“愁”两者都不可偏废。童年时代和成年时代的情感是密切关联的。只有童年之“乐”,才有离乡之“愁”;童年越“乐”,离乡越“愁”……
  如此可见,课文中有一明一暗两条情感主线,明线即童年之“乐”,暗线即离乡之“愁”。因此,在教学时,我带领学生感受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将教学推向一个高潮后,又通过铺垫母亲、琦君、游子对故乡的感受,层层推进,引导学生读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离乡之“愁”,将教学又一次推向高潮。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莲花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其他文献
写景课文在小学阶段的记叙文中占一定比例,第二学段又相对集中了比较多的写景课文。因此很有必要把它们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通过潜心钻研课后小练笔的设计内涵,准确辨析设计偏颇,进行创造性使用,以促进写景课文言语的增值,让学生学会描写熟悉的或喜欢的景物。  一、理性对待,辨析设计的偏颇  人教版语文课本第二学段的教材,共安排十五篇写景课文,设计了三次课后小练笔。认真揣摩这三次小练笔的设计,笔者以为存在两
期刊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非常传统的一个内容,内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和台湾地区康轩版四年级上册教材均编排这一内容。内地众多名师已在无数次的观摩研讨课上演绎过;台湾地区梁淑坤老师在大陆执教过该课,刘怡兰老师也对该课进行了教学设计。通过对海峡两岸实施这一典型课例的研究,发现实际教学有同有异,且异大于同。本文从教学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试图揭示两岸数学课程改革理念和实践的差异
期刊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的理念,评价本身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一个促进学业进程的手段,评价应该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力求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强调其导向、激励的功能。以下,笔者就谈一谈自己关于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一些思考。  一、促进教学,有效性评价  1. 何谓有效性评价?  所谓“有效性评价”,其
期刊
10月19日,在这秋高气爽、风景如画的金秋时节,永安市东门小学组织低、中、高年段学生分别到林业新村、龟山公园、蝴蝶山公园,开展以“感受秋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秋游活动。  秋游中,学生们欣赏到美丽的大自然景观,陶冶了性情,增长了课外知识。教师结合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们感受城市文明、公园文明,教育学生们做文明游客,践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  秋游活动让学生们走
期刊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记者一行4人慕名前往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车过光孝湾,顿觉眼前一亮,绵延一千多米的金城大道,顺水蜿蜒,路的另一侧镀红铁栅栏内的校园建筑群一字排开,高低错落,宛如一条卧龙……  1985年,印尼侨亲施金城先生心系家乡教育,倾其所有创办了安溪培文师范学校,此后近20年的师范教育,培文师范桃李满园,几千名学子遍布安溪城乡的各个学校,成为安溪教育战线的骨干教师。2002年培
期刊
一、“文学性阅读”是当前阅读活动的基本形态  现行语文教材多是“文选型”,且为达到“文质兼美”的要求,其选文以散文、诗歌为主体,其他性质的阅读材料十分鲜见。而在课堂阅读这些文学味浓厚的选文,要培养或锻炼哪些阅读能力呢?通过分析编者设置的课后练习题,可窥见一二。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课后习题: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说话人的不同语气。  2.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
期刊
曾参加过一次同题异构的教研活动,观摩了三位老师执教的老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趣的是三位老师同时把修改作文的方法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处理与课后练习第三题有密切的关系。这道题是这样的:“读了课文我很受启发,我想和大家交流交流写作文和改作文方面的体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用书》也把它作为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岂止是这三位老师,后来我上网搜索时,发现网上绝大部分的教学设计都大同小异。笔者以为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教学研究领域发生了“范式转型”。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研究终于挣脱了教学心理学的束缚,开始广泛建立在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动力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第二,教学研究方法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第三,教学研究的内容、主题几乎无所不包,极其多元、复杂,甚至“混乱”。所有这一切充分证明:当今世界的教学研究领域已经放弃追寻普适性的教学规律、原理或原则,转而寻求
期刊
《新教师》杂志于2012年第4期刊登了《“拟人”还是“移就”》一文,作者曾扬明认为“世界不太和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和平之花’”一句,采用了一种叫“移就”的修辞手法,而非“拟人”。笔者对此有些疑惑,特借贵刊一角一吐为快。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里指出,常见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共8种。课标在“实施建议
期刊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是最大的动力。这是最基本的教育学原理。可是据部分学生反映,现在有些语文课不好“玩”:老师教老师的课——不跟我“玩”、不让我“玩”。于是,我想:小学生好玩,如果来一个“玩”语文,学生们肯定爱玩。  一、读——玩味语韵  在中国的教育传统中,一向推崇的是“乐学”和“学乐”的教育精神,这与人生的本能追求一致,与孩童的天真个性一致。在教学中,关键是能否把学习安排得符合学生的天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