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2013年8月30日,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峰会在滇召开,这是一场企业家的“华山论剑”。“中国制造”应该如何走,参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们均发表了真知灼见,为中国的企业发展指津探路。
在主题为“打造质量竞争力”平行论坛上,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走向强大的基石,“抓质量,树品牌”是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我国大企业如何发挥引领作用、打造坚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造就卓越品质形象?由新华联集团总裁傅军、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正良、海尔白电集团副总经理任贤全、云南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助理孙金熙等知名企业领导對此展开了深入讨论。每位企业家对“打造质量竞争力”发表了真知灼见。“中国制造”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可是频繁的质量问题,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很多人对“中国制造”产生了质疑。
傅 军:水到渠成
在会上,新华联集团总裁傅军谈到,这些年国内产品质量问题的频繁发生,使得人们对中国的产品质量不放心。为什么人们会对中国产品不放心?其实有深层次的原因。
傅军认为,从根本上说,中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还不成熟。中国的市场经济才走了20个年头,企业的竞争力还不充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体系还不完善。另外,加上很多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政府管理的力度也不够,政府还应该加大对食品行业的监管。他说到,任何一个国家提高产品的质量都有一个过程,发达国家50年前、100年前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中国的企业应该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世界的500强企业中国已经占到了76家,但是100个世界品牌就没有一个席位是属于“中国制造”的,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中国的企业更是有责任打造一批“中国品牌”,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增强一个民族的自豪感。
叶正良: 与“狼”共舞
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正良也对如何“打造质量竞争力”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叶正良谈了三点:
依靠科技创新力量,打造质量产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情况,为自己的企业“量体裁衣”,把科学技术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融合起来,这样才能使科学技术创新的力量得到最大的发挥。
通过国际化战略,与国际接轨。我国企业的品牌质量和国际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自身要认清这种差距的存在,不断寻求差距的原因是在哪里,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国际化就是要跟国际的同行处于同一个竞争的平台,在国际化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还可以像国际中的一些先进的企业进行学习。同时,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的员工也将和国际社会接轨,可以提升整个公司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通过企业文化,打造文化质量。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力量,培养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打造企业文化的正能量,让员工也参与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行列中。
任贤全:质量“两义”
海尔白电集团副总经理任贤全也出席了本次“打造质量竞争力”的论坛,在会上,任贤全从自身企业的发展来谈质量问题,海尔是一个家电、家用产品企业,企业在发展中尤其重视产品的质量问题,质量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质量是一个由狭义到广义的词,在互联网时代下,做好质量最重要的是人,要把企业的质量做好,提前要把人的“质量”做好。人是“中国制造”的创造者,只有真正地提升个人的整体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才能做到对产品质量的竞争力的增强。
任贤全告诉记者,时代在变化发展着,企业的质量也要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狭义的质量在多年的企业发展中也要有一个新观念的转换,狭义的质量就海尔来看,就是一个保修期几年的问题,现在对于我们来讲,是要转变这种观念,使之变成一个保证期的概念,在美国、日本很早就提出了“保证期”这一概念了。当然,“保证期”这一想法的实施也要建立一个相应的体系,
广义的质量,就是用户满意的质量,广义的质量是没有标准的,最终就是服务,每个企业都要关注自身产品的质量,企业的服务质量要好,还需要完善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要为用户考虑,知道用户的需求,提供配套的服务。例如现在的饮用水太影响我们的健康,那我们就要提供好的产品替人们解决这些问题。随着服务阶段的不断升级,实际是用户的需求不断的在升级,所以服务的理念也要跟上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升级。还有既然是广义的质量,还要有一个优化升级的过程。
任贤全也谈到“中国制造”尴尬的局面是“必经之路”,这样的局面只有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实施才能真正的转变。任贤全表示,“中国制造”可能将会从今年开始转变,“只要一些大的企业做出表率作用,我们完全能做到。任贤全最后说“如果我们像治理酒驾一样来监察企业的质量问题,我想中国制造的质量一定会上去的”。
孙金熙:企业良心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助理孙金熙在“打造质量竞争力”论坛上一样也谈到了质量的重要性,孙金熙谈到,在当今的社会中,谁也不会否认质量的重要性,质量保证企业的利润、提升企业的品牌、扩大企业的影响力等。
孙金熙讲到,作为一个做茶的企业,产品的质量更是尤其重要,产品的质量最重要的是原料的质量,大益茶的两个基地都通过了国家的的认证,这两个基地除了提供有机原料外,还提供茶叶,茶叶的种植、管理、采摘等都有技术的规范。孙金熙在谈到茶叶的收购时说:“我们还向我们的茶农去推广,我们公司在毛茶收购时制定严格的规范体系,还另创立了质量保证金,进入到工厂后也是经过严格的检查,投入大量的资金在这一环节,公司设立质量改进的‘金点子’奖励措施,有奖征文,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
听完这些企业家高瞻远瞩的见解,记者对今后的“中国制造”的质量充满了希望,相信中国制造一定会在质量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在技术方面也一定会与国家接轨。记者在想,一个产品要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首先要从质量安全上考虑,给人一个安全上的保证;其次,就是产品的实用性,那就得从产品的技术上着手,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最后,就是产品的服务意识,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服务队伍。如果我国企业在今后的竞争中具备这样的条件,“中国制造”一定会驰骋于国际舞台。
责任编辑:田海燕
在主题为“打造质量竞争力”平行论坛上,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走向强大的基石,“抓质量,树品牌”是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我国大企业如何发挥引领作用、打造坚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造就卓越品质形象?由新华联集团总裁傅军、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正良、海尔白电集团副总经理任贤全、云南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助理孙金熙等知名企业领导對此展开了深入讨论。每位企业家对“打造质量竞争力”发表了真知灼见。“中国制造”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可是频繁的质量问题,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很多人对“中国制造”产生了质疑。
傅 军:水到渠成
在会上,新华联集团总裁傅军谈到,这些年国内产品质量问题的频繁发生,使得人们对中国的产品质量不放心。为什么人们会对中国产品不放心?其实有深层次的原因。
傅军认为,从根本上说,中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还不成熟。中国的市场经济才走了20个年头,企业的竞争力还不充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体系还不完善。另外,加上很多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政府管理的力度也不够,政府还应该加大对食品行业的监管。他说到,任何一个国家提高产品的质量都有一个过程,发达国家50年前、100年前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中国的企业应该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世界的500强企业中国已经占到了76家,但是100个世界品牌就没有一个席位是属于“中国制造”的,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中国的企业更是有责任打造一批“中国品牌”,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增强一个民族的自豪感。
叶正良: 与“狼”共舞
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正良也对如何“打造质量竞争力”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叶正良谈了三点:
依靠科技创新力量,打造质量产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情况,为自己的企业“量体裁衣”,把科学技术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融合起来,这样才能使科学技术创新的力量得到最大的发挥。
通过国际化战略,与国际接轨。我国企业的品牌质量和国际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自身要认清这种差距的存在,不断寻求差距的原因是在哪里,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国际化就是要跟国际的同行处于同一个竞争的平台,在国际化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还可以像国际中的一些先进的企业进行学习。同时,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的员工也将和国际社会接轨,可以提升整个公司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通过企业文化,打造文化质量。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力量,培养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打造企业文化的正能量,让员工也参与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行列中。
任贤全:质量“两义”
海尔白电集团副总经理任贤全也出席了本次“打造质量竞争力”的论坛,在会上,任贤全从自身企业的发展来谈质量问题,海尔是一个家电、家用产品企业,企业在发展中尤其重视产品的质量问题,质量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质量是一个由狭义到广义的词,在互联网时代下,做好质量最重要的是人,要把企业的质量做好,提前要把人的“质量”做好。人是“中国制造”的创造者,只有真正地提升个人的整体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才能做到对产品质量的竞争力的增强。
任贤全告诉记者,时代在变化发展着,企业的质量也要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狭义的质量在多年的企业发展中也要有一个新观念的转换,狭义的质量就海尔来看,就是一个保修期几年的问题,现在对于我们来讲,是要转变这种观念,使之变成一个保证期的概念,在美国、日本很早就提出了“保证期”这一概念了。当然,“保证期”这一想法的实施也要建立一个相应的体系,
广义的质量,就是用户满意的质量,广义的质量是没有标准的,最终就是服务,每个企业都要关注自身产品的质量,企业的服务质量要好,还需要完善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要为用户考虑,知道用户的需求,提供配套的服务。例如现在的饮用水太影响我们的健康,那我们就要提供好的产品替人们解决这些问题。随着服务阶段的不断升级,实际是用户的需求不断的在升级,所以服务的理念也要跟上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升级。还有既然是广义的质量,还要有一个优化升级的过程。
任贤全也谈到“中国制造”尴尬的局面是“必经之路”,这样的局面只有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实施才能真正的转变。任贤全表示,“中国制造”可能将会从今年开始转变,“只要一些大的企业做出表率作用,我们完全能做到。任贤全最后说“如果我们像治理酒驾一样来监察企业的质量问题,我想中国制造的质量一定会上去的”。
孙金熙:企业良心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助理孙金熙在“打造质量竞争力”论坛上一样也谈到了质量的重要性,孙金熙谈到,在当今的社会中,谁也不会否认质量的重要性,质量保证企业的利润、提升企业的品牌、扩大企业的影响力等。
孙金熙讲到,作为一个做茶的企业,产品的质量更是尤其重要,产品的质量最重要的是原料的质量,大益茶的两个基地都通过了国家的的认证,这两个基地除了提供有机原料外,还提供茶叶,茶叶的种植、管理、采摘等都有技术的规范。孙金熙在谈到茶叶的收购时说:“我们还向我们的茶农去推广,我们公司在毛茶收购时制定严格的规范体系,还另创立了质量保证金,进入到工厂后也是经过严格的检查,投入大量的资金在这一环节,公司设立质量改进的‘金点子’奖励措施,有奖征文,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
听完这些企业家高瞻远瞩的见解,记者对今后的“中国制造”的质量充满了希望,相信中国制造一定会在质量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在技术方面也一定会与国家接轨。记者在想,一个产品要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首先要从质量安全上考虑,给人一个安全上的保证;其次,就是产品的实用性,那就得从产品的技术上着手,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最后,就是产品的服务意识,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服务队伍。如果我国企业在今后的竞争中具备这样的条件,“中国制造”一定会驰骋于国际舞台。
责任编辑:田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