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语教育可通过“双语角”这一极具特色的关键环节培养双语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多元.综合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吸引学生兴趣,增强内驱力,利用不同模块模拟现实场景,为学生最终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关键词】双语角 应用型双语人才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13-01
1、创建双语角的必要性
在具体环境中利用所学外语进行沟通交流的缺失是造成大部分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哑巴外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就出现了大量口语角,以提高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然而纵观国内高校,大部分口语角都是英语角,或者少量的法语角、日语角等“单语角”,然而双语人才的双语能力在这些“单语角”难以得到培养,因此“双语角”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双语角”是学生从课堂到实战的一个重要铺垫,是培养应用型双语人才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2、双语角培养应用型双语人才实践能力的突出优点
2.1 结合一、二课堂
语言是社会沟通与交流中的重要工具,因而语言学习必须在具体的交流与沟通中进行,这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学苑式教学中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平时在课堂上学生虽有一定时间进行练习,但课堂情境往往比较单一,且学生需对关键词汇的某一个或几个关键意思,及典型句式进行重复操练,才能牢固掌握这些基本用法。尤其是有些大一、大二的学生在进行专业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刚刚从中学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只侧重死背单词、死记短语,不能在实际语境中有机灵活的对所学语言进行应用。
然而在语言中单词并不是简单堆叠,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语言也并不是简单的单词加语法的数学公式。面对这种现象,可以利用双语角将一、二课堂有机的联系起来。根据认知规律,语言的记忆需要反复。反复并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利用不同情境对同一事物进行反复刺激。如在双语角中利用实际情境,使课上所学的同一词汇、句型等在不同语境中再次出现。这样既避免了课上教师拼命重复学生犯困的现象,又充分利用了课余时间对学生增强刺激,提高的知识反复出现的频率。
2.2 双语交叉,相辅相成
学习双外语的人经常可以感受到两种外语不论在词汇、语法结构、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都有许多的类似及差异。如单词方面日语有很多从英语的外来词,但句式上日语的否定多在句后而英语的否定相对靠前;法语和英语有很多单词词形相同发音不同,法语的冠词、形容词等词性上有阴阳性的变化,英语却没有。这些类似或差异都会给双语学生造成很大困扰。不仅单方向上每门外语都掌握不牢,容易互相混淆,更谈不上双外语的互译掌握了。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双语角在学生的实际应用中解决。双语角最重要的一大特色就是结合了“英日”、“英法”、“英西”、“英德”等包括英语在内的两种语言,由精通两种语言的外教与学生用双外语进行交流。如我校“英日”双语角的教师用日语及英语与学生交流,“英法”双语角的法国教师可以用法语及英语与学生对话。这样学生可以亲身感觉到原汁原味的不同风格的两种外语的交锋,利用两种语言的相辅相成。使其更多的避免两种外语的负迁移,增加正迁移。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在双语角灵活进行两种外语的切换及互译,这在其它场合是难以实现的。
2.3 两种文化情境交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是社会风俗文化的反映,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双语角上,学生可以真真切切、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远隔千里之外两种文化的类似、区别、差异及冲突。经过文化熏陶的语言就像一座春天的花园,生机勃勃。在双语角活生生的语言环境下,同学们会带着十分的好奇心、十二分的激情去领略异域的旅程,这比任何文化比较课上单纯的说教都更生动、直观,也更让学生印象深刻。学生在双语角掌握的文化知识要远超从课堂上、课本中学来的,如在精读课上发现涉及到文化背景时,学生可以拓展出书本之外的更多内容;在双语角形成的文化认知能力对其日后在真实场合的实际交际有巨大推动作用,如在语言方面,学生对需要结合文化情景度极高的俚语能更恰当的加以应用,在交际情境方面,学生能够打破单一语种的思维定势,学会如何与不同国家的人礼貌交谈,并合理注重场合。有的同学反映:“一次双语角,一生忘不了”。
2.4 模块化实践能力培养
语言学习不是一个单纯的步骤,而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了很多,但只有在课下通过应用才能真正检验学习效果,实现实践交际能力的提升。双语角是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的一个良好接洽。在双语角,教9币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当今社会的各种工作、生活模式,设计不同的模块模拟现实,使学生模仿、体验商业会谈、人际交流、口语翻译,尤其是两门外语之间的互译等各个方面,从实际角度增强学生双外语实践能力。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还可以具体了解自身不足。由于每位学生的薄弱环节不同,通过双语角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如在双语角发现有的学生用外语交流时单词听不懂,有些想耍表达意思时找不到恰当的词或短语,还有些则是受一门外语学习的影响另一门外语句子组织不得当,话说出来不贴切。由此学生可以在各自的实践中找到不足,增强学习目的性、方向性,增加学习动力及内驱力,使其真正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继续勇于学习、勇于实践。
3、进一步提高与发展的思考
首先,低年级学生对双语角认识不足,应对其讲清双语角的意义,使其勇于开口进行双语交流,避免在双语角只听不说或只用英语不用小语种交流,浪费时间。其次,教师应事先准备几个主题,学生可事先准备相应词汇等,避免冷场,教师应有耐心循循善诱。此外,班长可利用晚自习等时间组织学生用双语进行交流,巩固双语角所学所练,进一步创设情境增强日常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双语角 应用型双语人才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13-01
1、创建双语角的必要性
在具体环境中利用所学外语进行沟通交流的缺失是造成大部分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哑巴外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就出现了大量口语角,以提高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然而纵观国内高校,大部分口语角都是英语角,或者少量的法语角、日语角等“单语角”,然而双语人才的双语能力在这些“单语角”难以得到培养,因此“双语角”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双语角”是学生从课堂到实战的一个重要铺垫,是培养应用型双语人才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2、双语角培养应用型双语人才实践能力的突出优点
2.1 结合一、二课堂
语言是社会沟通与交流中的重要工具,因而语言学习必须在具体的交流与沟通中进行,这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学苑式教学中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平时在课堂上学生虽有一定时间进行练习,但课堂情境往往比较单一,且学生需对关键词汇的某一个或几个关键意思,及典型句式进行重复操练,才能牢固掌握这些基本用法。尤其是有些大一、大二的学生在进行专业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刚刚从中学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只侧重死背单词、死记短语,不能在实际语境中有机灵活的对所学语言进行应用。
然而在语言中单词并不是简单堆叠,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语言也并不是简单的单词加语法的数学公式。面对这种现象,可以利用双语角将一、二课堂有机的联系起来。根据认知规律,语言的记忆需要反复。反复并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利用不同情境对同一事物进行反复刺激。如在双语角中利用实际情境,使课上所学的同一词汇、句型等在不同语境中再次出现。这样既避免了课上教师拼命重复学生犯困的现象,又充分利用了课余时间对学生增强刺激,提高的知识反复出现的频率。
2.2 双语交叉,相辅相成
学习双外语的人经常可以感受到两种外语不论在词汇、语法结构、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都有许多的类似及差异。如单词方面日语有很多从英语的外来词,但句式上日语的否定多在句后而英语的否定相对靠前;法语和英语有很多单词词形相同发音不同,法语的冠词、形容词等词性上有阴阳性的变化,英语却没有。这些类似或差异都会给双语学生造成很大困扰。不仅单方向上每门外语都掌握不牢,容易互相混淆,更谈不上双外语的互译掌握了。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双语角在学生的实际应用中解决。双语角最重要的一大特色就是结合了“英日”、“英法”、“英西”、“英德”等包括英语在内的两种语言,由精通两种语言的外教与学生用双外语进行交流。如我校“英日”双语角的教师用日语及英语与学生交流,“英法”双语角的法国教师可以用法语及英语与学生对话。这样学生可以亲身感觉到原汁原味的不同风格的两种外语的交锋,利用两种语言的相辅相成。使其更多的避免两种外语的负迁移,增加正迁移。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在双语角灵活进行两种外语的切换及互译,这在其它场合是难以实现的。
2.3 两种文化情境交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是社会风俗文化的反映,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双语角上,学生可以真真切切、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远隔千里之外两种文化的类似、区别、差异及冲突。经过文化熏陶的语言就像一座春天的花园,生机勃勃。在双语角活生生的语言环境下,同学们会带着十分的好奇心、十二分的激情去领略异域的旅程,这比任何文化比较课上单纯的说教都更生动、直观,也更让学生印象深刻。学生在双语角掌握的文化知识要远超从课堂上、课本中学来的,如在精读课上发现涉及到文化背景时,学生可以拓展出书本之外的更多内容;在双语角形成的文化认知能力对其日后在真实场合的实际交际有巨大推动作用,如在语言方面,学生对需要结合文化情景度极高的俚语能更恰当的加以应用,在交际情境方面,学生能够打破单一语种的思维定势,学会如何与不同国家的人礼貌交谈,并合理注重场合。有的同学反映:“一次双语角,一生忘不了”。
2.4 模块化实践能力培养
语言学习不是一个单纯的步骤,而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了很多,但只有在课下通过应用才能真正检验学习效果,实现实践交际能力的提升。双语角是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的一个良好接洽。在双语角,教9币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当今社会的各种工作、生活模式,设计不同的模块模拟现实,使学生模仿、体验商业会谈、人际交流、口语翻译,尤其是两门外语之间的互译等各个方面,从实际角度增强学生双外语实践能力。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还可以具体了解自身不足。由于每位学生的薄弱环节不同,通过双语角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如在双语角发现有的学生用外语交流时单词听不懂,有些想耍表达意思时找不到恰当的词或短语,还有些则是受一门外语学习的影响另一门外语句子组织不得当,话说出来不贴切。由此学生可以在各自的实践中找到不足,增强学习目的性、方向性,增加学习动力及内驱力,使其真正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继续勇于学习、勇于实践。
3、进一步提高与发展的思考
首先,低年级学生对双语角认识不足,应对其讲清双语角的意义,使其勇于开口进行双语交流,避免在双语角只听不说或只用英语不用小语种交流,浪费时间。其次,教师应事先准备几个主题,学生可事先准备相应词汇等,避免冷场,教师应有耐心循循善诱。此外,班长可利用晚自习等时间组织学生用双语进行交流,巩固双语角所学所练,进一步创设情境增强日常实践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