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偷窃行为成因及心理辅导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偷窃行为作为一种心理问题存在于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当中。存在此类问题的学生并不多见,可一旦出现,必定会给学生本身、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两名存在偷窃行为的学生进行行为分析,对其行为的成因进行研究,并探讨类似的小学生偷窃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为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偷窃行为;原因分析;心理辅导
  信息化走入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之中,并对其产生了诸多的影响,更快地推动了社会的多元化进程,同时,在这般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其发展的适应性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适应者,能快速融入并以此为契机,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反之,不适应者则出现一些不适应的心理状况,随之而来的便是心理问题的产生。网络大数据时代的青少年学生,亦是“适应者”与“不适应者”的缩影。《中国青年报》曾转发一篇权威报道,报道的标题为《二成中小学生有严重心理问题》,文章列举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发布的调查显示,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占到了20.6%。面对日趋普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各级教育部门均加大关注及投入,希望通过科学地、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去帮助那些“不适应者”走出心理困境。
  任何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状态下都可能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属于心理异常范畴,是最轻微的一种异常表现。心理问题具有普遍的特点,它就像感冒一样,人人都会遇到。其中,偷窃行为作为一种心理问题存在于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当中。存在此类问题的学生并不多见,可一旦出现,必定会给学生本身、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此类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在初犯阶段,处理的难度不大。如若发展到一定程度,偷窃行为发展至成瘾阶段,其状况病程达到精神病范畴,则需要转介相关医院进行治疗。以下涉及到的偷窃行为均指一般心理问题范畴。
  一、青少年偷窃行为的原因
  青少年学生的偷窃行为大多是小偷小摸行为,从法律归因,绝大多数都不构成犯罪,他们的偷窃对象大多都是同学、家人、或是小店的一些钱财、物品等,于法律而言,情节较为轻微。纵观近年相关文献,有学者根据青少年偷窃事件的性质,将青少年偷窃行为分为冲动型、经济型、反抗型、强迫型、癫痫型、堕落型、集体型、无知型、占有型十大类型。
  青少年偷窃行为的产生可追溯其童年时期。童年时期,儿童的心理满足来源于对食物、对玩具、对家庭温暖的需求。儿童时期,儿童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产生占为己有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家长多予引导,儿童都会对其行为进行分辨,并对自我进行约束。如果童年时期出现对喜欢的事物占为己有的行为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儿童因“占为己有”的行为尝到甜头,久而久之则会令其行为因“占为己有不会被责罚”的思维而形成固化,进而导致进入青少年时期,形成偷窃行为或是偷窃成瘾。
  除了追溯童年期,青少年偷窃行为还可探究其心理发展程度。造成青少年偷窃行为产生的原因则大部分可归因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导致学生出现此类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心理需求严重得不到满足。国内有研究表明,精神满足低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同时物质满足低导致学生的偷窃行为。人类心理需求的层面包括安全的需求、归属感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每一个需求的都是在前一个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增长的,并且同时得到强化。安全感的需求作为最基本的需求,作用于青少年自我认知程度。
  青少年对安全的需求包括:安全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物质条件;自信的归属感;较多的关注度。当青少年感觉自身的四个安全需求出现威胁时,他们会产生心理失衡。在心理失衡的状态下,青少年要么自我修复,要么采取“以牙还牙”“睚眦必报”的偏激行为让失衡的心理平衡。这种行为是青少年对其心理失衡现象的错误自我认知。大多数存在偷窃行为的青少年都知道偷窃行为本身是不正确的,但他们会将自己的偷窃行为归因为自己受到了威胁、受到了伤害,他们之所以偷窃是为了自救。当错误的认知产生,其行为都要为了其错误的认知而去服务,偷窃行为则孕育而生。
  二、青少年偷窃行为的表现
  案例一:
  小彤家庭较为复杂。因父亲好赌,欠下债务让家人承担,母亲难忍与之离婚。小彤及弟弟均判给母亲。小彤与弟弟从小奶奶带大,因此即便是父母离婚了,小彤及弟弟依旧跟着奶奶生活。妈妈负责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妈妈离异后不久与一位男子恋爱,因顾虑孩子感受,一直未再婚。奶奶和妈妈重男轻女,对弟弟的专注度较多,小彤从小不被疼爱,也不被管束,自小形成大大咧咧不受约束的个性。因对奶奶、妈妈重男轻女有意见,她从小学二年级起经常翻奶奶、妈妈的钱包,将里面的零钱拿走。因数目较小,奶奶和妈妈基本没有察觉。每次小彤与弟弟发生矛盾,奶奶或妈妈偏袒弟弟,打骂小彤时,小彤都会去偷取她们的现金以此泄恨。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彤对物质越发需求,看见别人有好玩的、好看的东西,就想拥有。于是,她对金钱的需求渐高,已不再满足于只偷取奶奶和妈妈的零钱,开始向大面值的额度伸手。金额一大,就容易被发现。奶奶和妈妈先后发现了她的偷窃行为,对其进行了严厉地惩戒。越是惩戒,越是激发了小彤的报复心理。小彤偷窃的次数、额度有增无减。最多的一次是将奶奶的金项链偷窃卖掉,换了两千多元。与小彤交流发现,她所偷取的金钱,大多都是花在请班上的同学吃东西。谁有喜欢的东西,她都很大方地买下送给对方。小彤跟班上的男生玩得比较多,男生都喜欢围着她转,因为她总是给他们买玩具、买好吃的,因此她身上也有一种“大姐大”的感觉。
  在家里被冷落,在班级里却是万人拥戴。小彤将家庭的归属感转移到了班集体,用“货币兑换归属感”的方式证明自己。同学们因受益而给予她肯定与回应,使之归属感增强,越发强化了她通过偷窃换取肯定的意识和行为。
  案例二:
  小齐三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带着她重组家庭后有了弟弟。继父和奶奶对小齐存在区别对待,也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母亲重组家庭后非常珍惜家庭,对丈夫和家婆都是服服帖帖。面对小齐被区别对待的情况,她不敢为小齐出面,而是时常教育小齐“忍一忍”“让一让”。这种忍让教育让小齐从小就缺乏自信。她时常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與同学相处时,一旦受了委屈她就会躲起来哭。久而久之,她害怕跟人相处,喜欢独来独往。她的潜意识里,别人的都是好的,自己的都是不好的。于是,“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让自己也拥有好东西”的想法冒了出来,她开始尝试偷窃他人的物品。漂亮的橡皮、尺子、书签等文具;好看的课外书;昂贵的电子产品……而每次得手后,她都将物品赠送予另外三个同样有着偷窃行为的好友。因为彼此都有把柄落于他人之手,四个女生便组成了一个小型的“偷窃团伙”——财务共赢共享。四人相互包庇,一旦其中有人被怀疑,其余三人想办法为其做不在场证明。四人感情甚好,形影不离,她们是别人眼中的闺蜜。   以上两个案例中的主人翁有甚多相似之处。离异或重组家庭让她们缺失了父爱;重男轻女的区别对待让她们产生了报复心理;母亲在她们受挫时没有起到应有的帮扶作用,导致她们没有归属感;她们的安全感受到威胁;她们对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一系列的诱因,使得两个青少年产生了偷窃行为,通过偷窃行为满足其精神世界的匮乏,他们企图通过偷窃行为补偿因得不到爱而受到的伤害。
  三、青少年偷窃行为的心理辅导
  当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才会进入对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当青少年偷窃行为出现,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合力为其寻找解决方法,帮助其走出困境。如果解决得好,青少年的精神境界将会符合社会发展的规范前行;如果处理不得当,对于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而言,行为容易逆社会规范而动。
  1.确立正确理念
  针对青少年学生偷窃行为,接手案例的辅导老师应树立正确的心理辅导观,确定指导教师的指导原则,既要理解学生又要指出其存在的错误,不要随便以个人经验来判断,而要实事求是地对事情进行分析,明辨是非,帮助学生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调整他们看待问题的方法,帮助其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帮助其接受、改变、度过心理危机。指导教师在整个指导的过程中应该是辅导者、辅助者,而绝非主导者。切不可以指导教师的主观立场去左右、强迫、影响学生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现在”和“行为”,要强调以下几点:
  ①重视行为
  与学生一同分析其偷窃行为的直接诱因是什么?间接动机是什么?哪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行为?这样的行为现在已经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引导学生直接面对偷窃行为本身。
  ②强调现在
  引导学生正视自我当前的心理感受及心理承受程度。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优势,判断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寻找一个能让自己接受的人际交往模式,形成良性的心理暗示。
  ③强调价值
  引导学生对目前已经造成的行为做一个自我评判。所谓价值判断,即关于价值的判,是指某一特定的客体对特定的主体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的判断。价值判断是利益判断,价值判断是权衡相对于个人的利益的轻重得失而决定弃取的判断,既不随某些人的个人意志而改变,也不接受他们随心所欲的强加。
  ④慎重惩罚
  惩罚不是行为带来的直接后果,和行为本身的关联不大,但是却损害关系。对青少年偷窃行为进行惩罚,容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学生出现偷窃行为,本身已是一种损害,我们不可“以恶制恶”的手段去加重本身的损害。反对采取惩罚,而以体验代替惩罚,使学生去体验感悟行为的自然结果。
  2.为其寻根溯源
  与学生进行多次数、多角度地探讨。让学生从心里接纳教师的指导,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指导教师采取寻根溯源的方式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成长历程,特别关注学生提及的难忘的、特殊意义的事件。教师根据交谈过程性资料进行甄别与归纳,提炼与学生偷窃行为相关的因素。通过查阅资料、经验判断、询问同行等方式,对学生偷窃行为的主要成因进行最终判断。
  3.制定帮扶计划
  教师要结合实际制定帮扶计划。计划通常包括行为分析、确定目标、应对措施、行为跟踪四方面。这个过程需要师生的相互配合,如行为成因与学生家庭相关,则需要学生家庭成员的加入。帮扶计划不是教师为主导,应该是师生、学校及家庭共同去定制,主导者应是学生本人,教师及学生家庭成员共同承担其辅助功能。
  4.帮扶计划落实
  ①共情尊重
  指导老师要与学生共情,对其行为表示接纳,尊重学生的立场,不对其行为进行经验型判断。让学生放下心理芥蒂,接纳老师的帮助。但是注意在这些心理涉入的方式和方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分寸的把握。
  ②自我接受
  整个辅导的过程重在引导学生能接受责任的观念,使其能从日常生活中采取较佳途径,挖掘自身的潜力,满足自己的需要。明确不能通过偷窃的途径来满足自我需求。
  ③自我认同
  青少年学生最主要的需求就是爱与自尊的需求,强调个体如果接受爱或给予爱,则会产生适度的成功,爱会让个体产生成功的动机和自我价值,在爱与自我价值的交互作用下形成自我认同。
  ④示范模仿
  教师可以将自己或是一个假象对象定位为示范模仿对象。引导学生发现模仿对象的优点。注意发现学生的兴趣點,以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最大程度地找到学生与模仿对象的相似点。示范是一种自我暴露法,与学生分享模仿对象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类似的苦恼,模仿对象是如何解决的?解决的途径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而不违背社会规范。笔者在处理案例二时,因提前知晓小齐对画漫画很感兴趣,平时都是通过画漫画打发时间。于是笔者为小齐找到了一个同样爱画漫画的学姐。并将学姐的成长过程中走入困境,通过自主自救走出困境的经历与小齐分享。同时,为小齐搭建与学姐的交流平台,让两个喜欢漫画的女孩成为朋友,借助学姐的力量,帮助小齐建立全新的自我认知。
  ⑤家校协同
  多年前,当青少年不良行为出现后,更所的非议和指责都指向了学校。近年来,教育改革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使国家重视、社会关注、学校实践的很好的尝试和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家庭因素是青少年不良行为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青少年出现偷窃行为,其家庭状况大多为过分宠溺家庭、单亲或重组家庭、重男轻女家庭、父母行为不良、家庭关系不和谐等。要解决问题,需要将家庭因素考虑入内。
  在两个案例中,学生偷窃行为的产生都可以归结于家庭不和谐因素导致的。笔者在处理案例时进行了有效的家访,注重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引导家长重视学生的偷窃行为;引导家长自我反思;构建良好的帮扶关系;形成良性的家校协同;注意和谐家庭关系等,使学生的偷窃行为矫正过程得以全方位保障。父母的认知、夫妻关系、以及其他心理问题会影响孩子的心态和行为,反过来,孩子的心态和行为有会影响父母的情绪,影响父母教育方式的选择。因此,在指导过程中应力求矫治行为的一致性,做到系统脱敏,提高整个家庭系统以及家庭每个成员在面对青少年偷窃行为上的免疫力。
  ⑥师生契约
  老师须与学生共同制定,明确指出哪些工作或行为需在何时完成也指明奖赏。建立契约意味着已经开始改变。契约合理,合乎改变的情景和条件,契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案例一中的小彤,为了确保帮扶计划的有效落实,师生之间制定了“做一个制造幸福的人”的契约。契约包括:学会自控、理解家人、努力学习、承担家务、加强锻炼、与人友善等。在计划的落实过程中,小彤逐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家人带来的困扰,也意识到家庭现状已成定局,自己无法改变,要尝试接纳。同时给自己设定了短期及长期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她主动向妈妈提出再婚的要求,希望妈妈能重获幸福。
  案例二中的小齐,接受指导老师的建议,采用替代法,即产生偷窃想法时,立刻拿起画笔画本进行漫画创作。经过半年的坚持,小齐基本修正了自己认知,在漫画创作中找到了自信。其家长的密切配合也是小齐能够重拾自信的关键性因素。母亲为小齐报名参加漫画特长班,家里专门为她开辟了作品栏,继父和奶奶对其增加了关注,小齐变得阳光、自信、有爱心。
  四、结束语
  总之,青少年偷窃行为的形成原因及其动机是多样的。我们能够明确的是,偷窃行为的心理成因是青少年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作为学校的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及预防。对于存在偷窃行为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注重科学的指导方法,凝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之力,为其制定有效的帮扶计划,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刘录护.青少年偷窃的类型化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2,12(321):74-80.
  [2]周朝英.青少年犯罪与家庭心理治疗[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
  [3]万红燕.刍议青少年犯罪与家庭心理治疗[J].求实,2003.
  [4]卓方建.试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俪人:教师, 201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成为了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之一,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已经成为了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实践,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的实践,从信息技术的历史及意义、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和注意事项这四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实践 
【摘要】采用问卷法, 选取初一年级刚入学新生365人,考察学生对學校的态度与学业成绩关系。结果发现:(1) 学生学校喜好性的得分显著高于学校回避性;(2) 性别在学生学校喜好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3)学校态度与各个维度指标之间表现出极其显著的相关;(4)学生学校态度与学生初一年级入学、期末成绩均存在显著相关。  【关键词】小升初学生;学校态度;学业成绩  一、问题提出  儿童在学校中的学校适应状况
一、什么是校园活动  关于活动,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权威定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活动是“人对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对待方式”,是个体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特别方式。正是由于活动,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才能真正实现。由此不难看出,活动是为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而发生的,人不仅可以从需要中获得活动的原动力,而且可以在活动中产生新的需要,不断获得活动的新动力。“活动即发展”。人的发展必须以具体活动为依托,并通过活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反思思维习惯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一直是数学教师努力的目标,反思就是要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对知识认识和理解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感悟。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自我认识和体验的过程,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不会学习、缺乏创新精神和意识,基于此,笔者将从优化课程
学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课,开始可能会因其庞大的信息量而无从下手,但若能摸清规律,把握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分析整理,就能够轻松记忆,很多问题便也迎刃而解了。具体方法可分为两个步骤。  一、分类梳理、逐条列举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初学时建立知识网,也是课后整理笔记的重要技巧,常见的是以树状图作为辅助。  谈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方面,首先可粗略地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向,在其基础上剖析更详
社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活力,时代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因此,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和努力方向。课堂是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自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那么,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且落到实处呢?  一、 在新知导入中,培养创新动力  导入新课是一节新课不可忽视的环节,导入新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一种带有
【摘要】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道德品质修养。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就先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热爱阅读,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本文通过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延伸、课外书籍的推荐、组织读书会活动三方面来介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希望能为相关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记者:到目前为止,我们向上实验幼儿园在融合潮州地方特色教育方面的探索,都取得了哪些的进展或成绩?  张园长: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我们幼儿园所做的努力,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和认可,当然,这跟我们国学课程所提供的平台是密不可分的。  张园长:早在2015年来自上海语言文化研究委员会的专家到幼儿园交流,就对我园开展的童谣教学给予高度肯定和赞赏;汕头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都曾对我园
【摘要】幼儿的思维发育不成熟,但也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对于民主的概念,他们虽然没有特别清晰的辨析思路,却能从教师身上感受到他人的爱和尊重。幼儿“民主教育”是一种对幼儿的简单的引导教育。从孩子们的想法和感受出发,对幼儿进行阳光心态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关键词】民主教育;幼教课改;阳光心态;发散思维  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幼儿教育不断革新除旧,在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创新。幼儿“民主教育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在小学生数学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历程。我认为数学课堂的教学是有生命的,应该让这种生命焕发出它的价值,展示它的魅力,让它显现美丽的色彩。师生在这个生命历程中交互作用,用眼神去传递内心的信息。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思维品质表现主要是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獨创性和批判性。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课堂的有利契机或创设机会,渗透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