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X”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98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當前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多元化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山东大学的“外语+x”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了外语专业如何从培养单科人才向培养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转变。该模式通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改革,在保证学生的外语学习质量的同时,突破单一学科限制,整合多学科资源,实行通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该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效果好,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外语人才培养;双学位模式;创新与实践
  
  一、概述
  
  “外语+x”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是科学整合外语与其他专业从而形成具有双专业特性的独立教学体系,经教育部认证并专门授予双学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基于“全人教育”理念,以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注重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自2000年起,山东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整合外语和法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创设“外语+x”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英语+法学”和“英语+国际政治”五年制双专业双学位班。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和专业属性制定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明确了培养目标和要求。并根据新培养模式的特点设置了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综合素质课、课外实践等模块在内的完整课程体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外语+X”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并取得显著成效。该模式能够保证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和技能,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个性与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学生更富有创造性和社会竞争力。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与此同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促进了教学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培育等方面的发展。
  
  二、思路与定位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使得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使命更加突出。但受学科知识单一性约束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却面临严峻的就业困难。为培养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充分就业,学有所用,体现自身价值,改革和创新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早在1998年8月,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教育部有关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大纲也要求“21世纪的外语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较好的素质”。
  相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深,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日渐显露出局限性。单科特征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在知识结构、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欠缺。比如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方面忽略其他学科的知识,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强调模仿记忆,但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
  法学、国际政治专业的培养模式也因为专业单一性而使学生在知识结构、应用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比如,外语综合运用能力不强限制了法学和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充分利用外文文献和对外交流合作。学生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优势难以通过语言的“国际化”而体现出来,导致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社会竞争力相对较弱。
  在既有培养方式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之需求的情况下,更新教育理念,以服务社会发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应有之举。同时,应该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整合优质教学资源。
  基于上述认识,山东大学创设了“外语+X”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培养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使学生“精外语、通专业、素质高、能力强”。从学科的交叉性和应用性角度出发,首先开设了“英语+法学”和“英语+国际政治”五年制双专业双学位班。
  “外语+X”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破单一学科限制,整合多学科资源,实行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获取的知识具有宽厚性、系统性。依据专业属性,创设科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开设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的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有效地将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提高课程的效益。
  第二,保证学生的外语学习质量,达到符合国家要求的专业外语水平,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在涉外场合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语言、文化、法律和国际政治方面的沟通和组织工作,懂得如何在文化差异的碰撞中实现协调和交往。
  第三,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使之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善于获取知识、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模仿训练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论辩能力和批评性思维。在教学方法上,改变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度知识传授模式,通过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增强师生互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等。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获取语言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推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利用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政策水平,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拓宽国际视野,能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满足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交往需求。
  把语言基本功、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合起来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拓宽了培养渠道,提升了人才规格,是人才培养模式新的飞跃,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面对日益增加的多元化社会需求的有效对策。
  
  三、方案与措施
  
  1、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核心,全面强化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使学生“精外语、通专业、知人文、高素质、强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相当外语水平、具备深厚专业知识、有过硬政治素养和交叉专业背景的国际化、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外事、外交、旅游、教育、涉外企业、对外事务、对外经贸、信息处理部门从事教育、研究、翻译、管理、服务等工作,特别能从事涉及国际交往的工作,可从事相关专业资料的翻译和口译工作,也可使用外语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等。   
  2、课程模块
  外语+x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包括六大模块。
  “公共基础课”为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科学的世界观、道德观、计算机应用能力、体育和美育等)。
  “专业基础课”包括外语和法学,国际政治等内容,目的是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学,国际政治等学科的专业知识。
  “专业必选课”旨在培养学生更高水平上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外语的高级视听说、口笔译、谈判,辩论等能力,以及相关专业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增强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等高层次认知能力。
  “专业选修课”旨在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选修有关的外语和专业课程,构建更加丰富完善的知识结构。
  “综合素质课”旨在为学生搭建更高水平的认知平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语言、文学、历史等专业知识启迪学生的心智,拓展其视野,深化其思维,实现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课外实践”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在实际中进一步巩固和验证所学理论,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旨在营造开放的育人环境,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3、强化措施
  (1)构建有特色培养体系。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优势,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合理配置外语和专业授课层次和课时,明确阶段培养目标。结合核心课程增补第二课堂和课外内容,形成课上课下衔接、课内课外互补的培养格局,实现教学与教育并重,在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加强健全人格的培养。
  (2)加强语音训练。讲一口纯正流利的口语是外语人才的基本语言素养,也是学生综合实力的表现。为提高学生语音、语调、语用能力,综合训练课上增加语音训练的内容,历时一年。此外,充分利用暑期学校,开办口语训练班,把语音和口语基础夯实。
  (3)推行双语教学。法学和国际政治主干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利用外语原版教材,体现外语特色和知识的前沿性和国际化。
  (4)双语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分别使用汉语和英语撰写两篇毕业论文,通过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规范论文写作,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
  (5)营造外语交流环境。组织“外国文化节”、“国际模拟法庭”、“国际政治英文报”“电影配音大赛”等形式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外语和专业大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使用外语的机会。
  (6)增加课外阅读书目。制定每学期的课外阅读书目,规定每天大致的阅读量,并在期末考试中加以体现,以确保这些辅助内容的效果。阅读书目中既包括不同难度的外文专业书籍,还包括中外文学名著和传统中国文化的经典书籍等,以此把外语训练、知识体系构建、人格培养三方面结合起来。
  
  四、运行与管理
  
  (1)本模式制定为五年,一般不作延长,原则上也不允许提前毕业。在课程设置上不割裂外语与第二专业的学习期限,而是相互融合,科学配置语言和专业知识课时。前四个学期以外语为主,兼顾公共课并和第二专业基础课程;后五个学期以第二专业课程为主,同时继续开设高层次外语类课程,实行不间断的外语学习。
  
  (2)课程设置与学分配置。两个专业的必修课及重要的选修课均要开设,某些课程的学时可作适当压缩。学分总计约为24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40余学分,素质课10余学分,外语专业课约占90学分(第二外语作为选修课),专业课约占90学分,专业英语类课程约占10学分。
  
  (3)修完基础课、素质课及外语专业各门主干课并通过外语等级考试(原则上应达到专业八级)的,可获得文学(外语)学士学位。同时修完第二专业课程并通过课程考试,符合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条件的,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只符合获得其中一个学位的条件的,只得一个学位。经过一学年左右的学习,认为不能胜任学业要求或学习成绩不佳难以达到预定培养目标的,经本人申请或由学院决定,可退回原来学院的普通学制班随原年级完成其单科学业。
  
  (4)社会调查与实习,安排在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外经贸部门、政府机构、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等与专业特点相关的单位,并主要在两个专业并重的领域调研、实践。社会调查与实习时间主要安排在假期,原則上不占用课程学习时间。
  
  (5)学生的选拔。每年从当年招收的英语、法学、国际政治专业新生中选拔,学生先自愿报名,然后参加外语笔试、口试,按照总成绩排名从高到低依次录取,额满为止。考虑到外语学习的特点和要求,每年级双学位试点班的学生人数限制在30名以内,外语学院和法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各15名。
  
  (6)学生的学籍管理由各学院每年轮换管理,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双学位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双学位班的学生不允许到外校插班学习交流,实行不及格淘汰制。学生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和法学学士学位。
  
  五、特色与创新
  
  “外语+x”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独立完善的教学体系,超越了不同专业的机械组合,不是两个专业的简单叠加。该模式注重复合型、实用型、能力型、素质型人才的培养,并能够通过不同学科和专业的一体化整合,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的水平。其主要特色和创新点如下:
  
  1、知识的融合性、国际化满足了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涉外型人才的需求
  “外语+x”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专业知识单一性的制约,通过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了知识的融会贯通,符合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理念。改变了外语专业过分强调外语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不利局面,将语言学习和其他专业知识科学整合,联系性和多样性增强,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拓宽,思辨能力明显增强。法学和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则可通过深入学习外语,从语言学的角度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调适思维模式,全面提升知识的国际化。因此,“外语+X”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两个专业的机械累加,也与主修+辅修模式有所区别。它兼顾了所整合专业的交叉性、开放性,强化了知识的融合性和国际性,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复合型和应用型水平。外语专业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支撑,法学和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语言工具,从而拓宽知识的应用范围,提升应用层次。
  
  2、成熟的培养体系和管理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及可拓展性
  “外语+x”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得以调整和优化,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到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其学院轮换管理的制度,是双学位、双专业管理上的创新,不但提高了管理效率,也有效地解决了不同院系共同管理可能产生的管理漏洞和死角。作为一个运作比较成熟且具有独立培养体系的培养模式,“外语 +X”人才培养体系可以在具有相同学科门类的高校中复制实施,其管理模式可以推广至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合作培养人才的管理工作中。
  
  3、专业的开放性、交叉性带动了学科建设的整体性发展
  “外语+X”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以开放性的理念构建富于包容性的培养体系,结合时代的需要调整并丰富了外语、法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格局,拓宽了相关学科专业的内涵,促进了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带动了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与传统的单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外语+x”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出路,开设双语课程、使用原版教材、指导双语论文等提高了法学、政治学教师的外语水平以及外语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水平,不但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素质,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带动了交叉学科的研究。例如,法学院和外语学院的教师合作研究跨学科的“法律语言学”,外语和国际政治专业师资共同开展“俄罗斯学”、“东亚政治经济”等课题的研究。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促进了不同学科的协调发展。
  
  4、培养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外语+x”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合理配置外语和第二专业授课层次和课时,课上课下衔接,课内课外互补,培养目标明确,构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的培养体系。除了其核心课程的六大模块外,双语教学引用原版外语教材,使学生获取的知识具有前沿性和国际性,语音强化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外语口语大赛”、“国际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大会”等活动提供了难得的创新和实践机会,非常有利于创新型和素质型人才的培养。
  
  六、效果与评价
  
  1、学生的外语水平高,视野开阔
  英语专业技能课的设置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磨炼和提高,打下了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专业外语级别通过率高。近三年的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通过率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四级通过率为100%,比全国平均通过率高出34%以上,八级通过率保持在95%以上,比全国同类重点院校平均通过率高出27%。同时,先后获得过国内、省内、校内多项奖和荣誉称号,在各级外语比赛中均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2、学生的应用性能力强,就业充分
  除娴熟的英语能力外,复合性的学科专业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性能力。就法学和国际政治专业而言,学生通过高水平的外语学习,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能够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就业渠道大大拓宽。到目前为止,新模式班的生源十分充足,新生报名十分踊跃;所有双学位班的毕业率都是100%,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3、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
  学生的毕业论文和设计在格式、内容、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论文选题、资料查阅、方法设计、论文撰写、论文修改等环节上的自主能力增强。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的内容结合实际,结合教师科研情况,选题广泛,涉及面宽,视角新颖,全面反映了培养目标的要求。除此之外,学生还积极参与到创新活动中。例如,英语+法学双学位班组织了模拟法庭使用英语进行辩论,英语+国际政治班的同学组建了英语写作协会,尝试着撰写和发表英语论文,并组织模拟联合国、六方会谈等学术活动。
  
  4、学生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依托高水平的外语知识和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的国际化,学生能够直接与国际接轨。许多双学位班的同学毕业后就被大型外资企业、外资银行等单位录用,有些同学毕业后申请到国外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如2007届英语+国际政治专业毕业生吴绿绿同学申请到美国肯特大学政治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5、学生参加大赛获奖多,层次高
  多名同学参加了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并连续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中,英语+法学双学位班的李聪聪同学第十一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中获二等奖;姜清远等同学在2006年“环球雅思杯”英语风采大赛荣获团体一、二等奖殊荣。乔磊同学于2006年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山东赛区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山东大学举行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意商业挑战赛,取得了团体冠军,8月在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比赛中再次夺冠。2008年英语+国际政治双学位班的王娜、胥泽霞等同学在“中国模拟联合国”比赛中获集体三等奖和优秀观察员等单项奖。
  
  6、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社会评价好
  通过外语+x模式的培养,学生在保证外语学习的基础上,不仅学习了法学、国际政治专业知识,而且学习了相关的经济、社会、历史等专业知识,其素质和能力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扬,社会需求比一直保持在高水平。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好,外语水平高,工作适应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能把所学知识很快地融入到工作之中,具有创新能力,是不可多得的复合型和应用性人才。例如青岛市外事办公室主任冯斌先生说:“山东大学培养的英语+国际政治双学位人才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可塑性强,外语基本功扎实,很有发展潜力。”济南双译翻译公司的张勇总经理评价说:“山东大学英语+法学双学位人才兼具外语和法律优势,翻译能力和水平甚至高于某些大学的外语类研究生。”
  
  七、結语
  
  “外语+x”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依托山东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对学生的语言、知识、素质、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和提升。做到“打好基本功,扩大知识面,注重能力培养,增强适应性”,坚持“精英语、通专业、重人文”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实用型、涉外型专业人才。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贯彻“打好基础、突出主干、注重实践,全面优化”的教学原则,对教学计划实施“目标控制”和“过程控制”,坚持以语言能力为根本,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以应用能力为重点,以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动向,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发展多角思维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
  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外语+x”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该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及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复合型、高素质、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本成果2009年获第六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资助项目:2008年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2007年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其他文献
摘要:“本地化”案例是指在学生生活与学习所在地的那部分企业案例,是一种更有区域性的“本土化”案例。“本地化”案例在教学中具有“洋案例”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案例教学设计理念、“本地化”案例的开发及教学措施是成功进行“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案例教学;“本地化”案例;设计理念;案例开发;人才培养    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尽管国外企业管理案例的
期刊
摘 要:对国内96所本科医药院校高等外语教育现状调查发现,除北京大学自设的生物医学英语复合型专业之外,40所院校设置了涉医外语专业,22所院校开设了涉外医药专业,语种均以英语为主;其中,9所院校两类专业兼而有之。对具有代表性的两所医药院校涉医外语专业和涉外医药专业的数据对比研究表明,二者均有着相同的支撑学科,但其专业分野体现在其主导学科取向和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位,而课程设置模式成为二者在实践中的专
期刊
“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将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为指针,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和核心,以专业建设和课堂教学为突出重点,力求在专业结构調整、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训练、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    一、調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人才培养的适
期刊
实验教育在现代生命科学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基因工程实验是综合性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和医学、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要实验技术课程。其涉及的知识面广,同时又处于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之中,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基因工程技术正以其巨大的活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展示着惊人的发展潜力和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面对生物技术学科的快速发展,为体现生物技术专业的特色,适应社会特别是研究机构以及生物高新
期刊
摘要: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通过和金融机构共同组建银领学院,强化人才培养的机制建设,打造校企合作育人平台。以就业为导向,以订单为载体,对金融“银领”人才进行大规模、全程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解决了人才培养与企业标准和需求相脱节、财经类院校学生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难、专业教师脱离实践、高职教育办学封闭等一系列难题,取得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银领学院;“银领”人才;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期刊
摘要: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如何抢抓机遇,将育人为本、教学为重落到实处,形成支持教学的文化氛围,是高等教育实行文化管理的大势所趋。本文从树立先进的观念文化、创建优良的环境文化、完善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引领创新文化和构建合作文化等五个方面,就如何实现从文件到文化的转变,营造支持教学的文化氛围进行了初步思考。  关键词:文化;教学;管理    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期刊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热点。本研究基于学习者自身的视角,通过实证调查来研究学校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现状,揭示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教育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任,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期刊
摘 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于2008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该团队始终坚持在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中,规范课程设置,编写新型教材,建设教学资源,改革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方法,攻克科研难题,真正实现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引导科研,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关键词:教学团队;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资源建;教学科研相长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高等农林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我校具有鲜明农林高校特色的基于开放、综合、创新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其具体实践探索。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开放式;教学改革    近年来,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两大挑战:一是要促进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二是要努力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挑战的有效路径之一是要按“以人为
期刊
一、建设1000个重点专业,打造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高地  江苏省将以全省现有的国家和省级特色专业为基础,在“十二五”期间重点遴选建设1000个高校重点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建设将以国家和省人才需求为导向,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优势特色,做到“扶需、扶特、扶强”。通过加大投入、重点建设,在凝炼先进的教学理念、制定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突破。充分发挥重点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