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筝》主题的再思考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风筝》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它以忏悔式的语言,回忆了发生在兄弟之间的孩童往事,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和沉重的悲哀。作为一篇散文,情感深沉,构思巧妙,以小见大,发人深思。
  关于《风筝》的主题,表现出它的多面性:有人从亲情角度去理解,看出了浓浓的兄弟之情;有人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看到的是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有人从批判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看到的是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腐朽没落;有人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看到的是鲁迅的自省精神;有人从对美好事物追求的角度去理解,看到了作者对青春的怀念;有人读出的是对二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感慨。
  这些内容都能在《风筝》中体现出来,但文本的主题不仅仅在此,更在于作者对整个国民素质的一种无望的、无尽的悲哀。
  鲁迅早在1919年9月在《国民公报》副刊写过一篇《我的兄弟》的短小散文诗,题材和《风筝》一样。但笔者认为经过6年之后的《风筝》,绝不只是对《我的兄弟》内容的简单充实,他更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从弟弟身上,他看到了所有国民都存在的这种麻木心态。一个人的病态是个人的不幸,而国民多是如此,则是整个民族、家国的悲剧了。
  1925年的旧中国,国事动荡,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军阀混战。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尤其农村经济衰竭,社会危机重重。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在寻求振兴民族、解放民族的过程中,都不得不面对一个如何唤醒国民觉悟的问题。
  从鲁迅一贯的写作主题看:作为思想家的鲁迅,严于自省,严于剖析自己,剖析社会,针砭时弊。对往事、小事都会一丝不苟地分析,探询其根源,以探求解救民众、民族的“良药”。他之所以“弃医从文”,根本的原因就是想医治“麻木的看客、卑微的灵魂”。从《呐喊》中的“救救孩子”到《药》里的一群愚昧、麻木的众生相,从《藤野先生》中哄笑、麻木的留学生到《故乡》里中年的木偶人闰土,揭露的无不是国人愚昧、软弱、无知、麻木不仁的病态心理。作品的选材多是小处落笔,大处着眼。所以《风筝》也反映了作者对以弟弟为代表的麻木、不知反抗的国人的一种莫大悲哀,恨其不能,怒其不争。
  从文中的环境描写上看: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开头描写的背景,作用不仅仅是由眼前之景而回忆往事那样的简单,不是一味地对自然环境的描摹,而是更深层次地暗示了旧北平、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环境。肃杀的严冬是有象征意义的,那积雪、那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那一二风筝的浮动,活画出旧中国首善之都的破败、衰落、腐朽、死气。作者直抒胸臆,指出自己的内心是“沉重”“悲哀”“寒冷”的,而且是“四周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难道这些内心感受仅仅是冬天带给他的吗?作者感到更让他寒冷的,是国人那一颗颗麻木的心。
  从对弟弟“精神虐杀”一幕的情节看,作者写得具体而细致,甚至触目惊心:在没落的封建教育熏陶下,鲁迅不自觉地充当了这一封建教育的“帮凶”“刽子手”。施虐者趾高气扬,为所欲为,无情地扼杀,并美其名曰“为你好”;而受虐者则逆来顺受,战战兢兢,认为被虐是理所应当的咎由自取。特别是当施虐者觉醒提出忏悔时,受虐者却并未引起心灵的悸动和记忆,更遑论觉醒、反抗了。这又是多么的悲哀啊!这种悲哀,让施虐者“忏悔无门”,这种悲哀,让受虐者一代代地没落下去。
  从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看:“悲哀”的思绪从头直贯到结尾,这种悲哀不仅仅是因为一个“麻木”的弟弟,更因为有一群麻木的民众,一个麻木的社会。如同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描述的“放电影”事件一样,他以如橼巨笔,以“唤醒国人的血性良知”为己任,让国人明白一个道理:旧中国的思想行为需要科学的思想来唤醒和指导,惟有如此,才能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才是一个“健全”的人,才能照亮国人的思想行为,中国才有希望!
  总之,作者将童年时因对弟弟的“精神虐杀”而引发的深沉的自责,进而引申到对“社会虐杀”的强烈抗议,将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成功地加以结合,这才是散文《风筝》的写作深层次主旨。
其他文献
新的课程标准把美育贯穿在语文课的目标体系之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不仅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升华其思想境界,对提高他们人格品位无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审美的过程中要进行联想和想像,要动用形象思维。审美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而思维过程伴随着语言进行.没有语言也就无法表达思维的内容,因此审美又有助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语文教学的课程之中。现就应用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整合谈谈我的看法。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阅读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速度快慢,讲述抑扬顿挫。有其特有的节奏。教学节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具有活力。然而,有些语文课却因过度开放而导致松散乃至放任自流,从而使课堂教学出现混乱的局面。怎样使语文课堂教学既开放灵活,又有序开展.既松之有节,又紧之有度?  一、要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的“慢”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依存和相
期刊
一、用真情实感去写作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真情实感,都要求学生写正面的、积极的、高尚的东西,绝不允许学生有一点所谓不健康的东西。教育家叶圣陶《作文论》中提出:我们作文,必须写出真实的自己的话。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写作文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感情,表达对社会真切关注,对生活真情的感受,对美的真挚的追求,积极表现自我个性,表达自己喜、怒、哀、愁,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写作
期刊
要谈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从我们所教的语文开始。语文的宗旨在于“语”和“文”。“语”就是听和说;“文”就是读和写。今天单就读和写谈一点看法。读能为写积累大量的素材和语言习惯;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读。读是基础,写是延伸。所以说,中学生阅读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和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一、选好书  什么书才算是好书呢?我们粗浅的认为一本好书应该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积极向上的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
期刊
一、精彩文章的语调:写出幽默味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用心打造语言的幽默味,能给人妙趣横生、耳目一新之感。巧设比喻是首选,如“考得好,神清气爽,春光无限好;考得糟,捶胸顿足,天地一抹黑。成绩上升,阴转晴;成绩下降,晴转雨;直线下降,则阴转雷阵雨夹冰雹,外带短时阵风11到12级……”这一比喻贴切地将因考试带来的悲喜情绪生动化,形象化,给人以趣味感。移植借用显新奇,如“终于挨到铃响,告别‘牛顿’和‘焦耳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着眼于人的能力提高,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学习方式。研究性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必将促进学生阅读水平、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摘录重要信息,自己质疑并提出问题,通过深入思考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研究性阅读呢?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着眼于课内精读与课外略读相结合  精心细致地、逐字逐句
期刊
学校的教学质量关键在班级,班级的教育教学效果,管理是首当其要的,要想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必须有方,也就是要协调、理顺各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出成效,现就班级管理谈以下几点:  一、制定合理的班级公约  班级是学生集体学习的基本单位,要想班级成员之间团结互助、形成学习型的班级,班级必须有良好的班风,班风能反映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体现内涵发展,如有一个班有良好的班风,班级成员之间会形成巨大的凝聚
期刊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以上名人名言中,不难看出,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开端,也是保证全体学生全程参与的动因之一。教师要注意发现教材所蕴涵的兴趣因素,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感,并以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引导学生建立稳定而广泛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中,
期刊
近日,在看《秦之声·戏迷大叫板》时,听到了展远华老师对一位选手的点评,“你后半段比前半段唱得好,开口第一句没有起到镇场作用,戏曲行里,有这样一句话,美不美,第一嘴!秦腔名家田德年老师在演唱《斩单童》时,一出场,一声长吼,好像猛虎出山,空谷震响,恰似鹰隼入林,百鸟喑哑,台下常常会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亢奋的喝彩声,这就是先声夺人。”听到这里,茅塞顿开,上课何尝不是如此。一节课导语设计得自然巧妙,不但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