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浅谈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50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作为一个教学单位,在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工作的基本阵地,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环境和场所。由此可见,组建和培养一个优秀的班级,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进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整个学校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成立班委会,培养班干部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干部的配合,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最直接而全面管理的作用,他們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二、制定班级目标,进行常规训练
   有目标才有动力。每学期初,我都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班级奋斗的目标,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我知道,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我在制定目标时,注意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发展能力,将近期目标与学期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能好高骛远,以免打击孩子的信心。
   三、严格要求学生,使之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小学阶段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学生们既可以奠定下成功的基础,也可以埋下失败的祸根,关键在于养成了怎样的学习、生活习惯。一个集体的成败更取决于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只有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提高了,才会有整个班级的进步。一个班集体就如一台机器,而每位学生则是组成这台机器的各个部分,只有机器的每个部位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机器才能正常运转。抓好后进生工作,是整个班级进步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都要从各个方面进行严格要求,使之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学习上的仔细、认真,勤于思考、勤学好问等;生活上的乐于助人、宽以待人、团结同学、懂礼貌、讲文明、爱劳动等。在这项工作中,教师尤其不能忽视对后进生的关心和培养,不能放松对这部分学生的要求。教师要具体分析这些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帮助这些学生弥补不足,争取尽快赶上甚至超过班上好的同学,使他们由后进变先进。
   四、调动积极性,唤起自信心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学习质量的好坏是评价一个班集体的重要依据。如何使自己的班级学习成绩出类拔萃或有所进步呢?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注重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变被迫、被动为自觉、主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还经常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你有这方面的能力,相信你能成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会接纳曾经做过错事的孩子,容忍孩子的一切过错,并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你能改变”,用自己的诚心去唤起学生的信任;我还会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主动与学生谈心,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加倍努力。
   五、要把握好与学生家长的情感,和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
   和谐的社会、社会的和谐,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新课程的实施,“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目标,是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全体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培养新型的实用优秀人才,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来教育和管理的。家长评论学校往往从班主任开始,因为班主任与他们接触最多。家长的评价认可程度,对学校、班级、教师的影响都很大。所以,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做好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工作,我们经常在下班以后进行家访交流沟通,也经常打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向家长汇报班级工作。如此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督促学生的学习、生活、遵守纪律等,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长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要管理好班级,提高管理水平,不仅要有先进的科学的方法管理班级,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水平。人无完人,我们就要任重而道远,努力工作,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其他文献
“百炼成字,千炼成句”,中华古典诗词用语言化腐朽为神奇。  目前的中学诗词教学,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教师仍没明确古诗词教学对人的素质培养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受自身文学素养的限制,往往忽视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表现为用机械的教学方法进行单调枯燥的分析,用过于抽象的逻辑思维解剖一首首意境优美的古诗词。他们或只顾讲清诗句大意,或只顾简单交代诗人身世、写作背景,或只顾罗列诗词
期刊
一、题型分析     分析古诗手法试题与考纲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点相对应。分析手法试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设题方式:  1.“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007年山东卷)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2005年全国Ⅰ卷)  3.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006年天津卷)  以“‖
期刊
从前,以为《论语》中不过是一些“之乎者也”之类的语段,想象当中几个弟子在那儿摇头晃脑地自我陶醉,整个一个封建社会的腐朽态势。如今,随着孔子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许多国家大兴“儒学文化”,孔子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随着和谐社会理想的到来;随着社会礼节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捧起手中厚重的《论语》,翻开扉页,就有一阵历史的醇香扑鼻而来。  我才发现,《论语》内容之丰富;我才发现,孔子思想之伟
期刊
《滕王阁序》以其辞采华美、诗情画意、生动感人而传诵千古。我们读此文往往会因太注意辞藻,而忽略作者的情感。在文章第4自然段中作者写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兴尽悲来”便是全文情感的主脉。纵观全文,作者先“兴”后“悲”,脉络清晰。  “兴”有四喜  一喜“躬逢胜饯”。王勃去交趾探望父亲,路过洪州,小小年纪,能遇到如此盛会,这是难得的机缘,千载难逢,应是意外之喜吧。  
期刊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是杜诗人民性最显著的特征,是杜甫人生的中心思想。读这首诗,一位忧国忧民的人民诗人就浮现于我们面前,倾吐对人民苦难的焦虑,肝肠如火,涕泪横流。其强大的感染力量,足以震憾读者的内心世界,把握人民性原则是领悟杜诗的钥匙和突破口。杜诗人民性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一、广阔性    这是杜诗人民性的第一个特征。一部杜诗,是唐社会的一面镜子,真实地照射出
期刊
《项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1850——1893)的短篇小说。大家对它可以说耳熟能详了,很少有作品以如此短的篇幅散发出如此长久的魅力。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也是脍炙人口的。一般认为这个故事讽刺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近年来有评论注意到在主人公含苦如辛赔偿的事实中也流露了作者的同情。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人物的性格也正是在故事的发展中逐渐得以展示。因此,要认识这个形象,就有必
期刊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
期刊
高考作文六十分,通篇都扣题,最少五十一;一看就跑题,最多三十七。毫不夸张,当前学生作文中的致命弱点就是偏离题意、扣题意识极差。写作时凭着自己的好恶,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不好文章的症结恐怕就在这里。而偏题题意、中心不明、立意不当的文章,只能评为“四等作文”。所谓“扣题”,就是要扣住话题,扣住审题后提出的中心论点,也叫“点题”,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表明自己的作文在文题范围内运作。那么,考场作文有哪些点题
期刊
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始终是文言文教学的永恒话题。潘庆玉老师执教的《桃花源记》从故事角度切入,带领学生重构文本,围绕“我心中的桃花源”和“写故事的艺术”展开,在涵泳、对话和审美想象中走向深度课堂,让经典走进学生心里,让经典在课堂上重新诞生。   一、以“文”带“言”,“言”“文”结合   “文”“言”本是水乳融合的关系,但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却存在诸多弊端,其中最突出的现象就是“文”与“
期刊
“做一个好老师,做好一个老师”一直是我的职业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严格要求与温柔以待。我响应号召,来到乡村薄弱校支援教育,在这里我遇见了拥有最美笑脸的他们——我的一年级学生,他们的成长为我的乡村支教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   一、思想引领,厚植家国情怀   新时代,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