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有度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离不开“作者介绍”,《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我国文学批评早就有“知人论世”的观点。“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因此在阅读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作者介绍这一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理解文本的一把重要钥匙。
  笔者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听了六十余节公开课,发现许多教师在介绍作者时往往拘泥于介绍作者的名(原名、笔名)、字、生活年代、籍贯、代表作、人们的评价,简称“名、时、地、作、评”五要素,不再深入。在一次研讨会上,某教师上的是人教版九年级下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在进行作者介绍这一教学环节时简单地运用了“五要素”。课中我特意问了学生,教师介绍的作者情况你知道吗?学生告诉我上小学时就知道了。笔者不禁陷入沉思:小学已经掌握的知识我们在九年级还在重复,即使小学教师没有介绍,初中三年六册语文课本,每一册都有鲁迅先生的作品,这样的介绍有意义吗?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完成“作者介绍”这一环节呢?
  一、 取舍有度,定准“位”
  作者介绍定位要准,目标要明确。目标明确就是要把握住教学目标,既要防止无效介绍、脱离目标,又要防止旁逸斜出、转移学生注意力、游离目标。作者介绍有时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疑难之处,有时是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目的,有时是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思想,有时是帮助学生理解美好意境等,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要,总而言之,是要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例如:端木蕻良的作品《土地的誓言》表达的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文章本身激情澎湃,教师也激情四射,可是有学生却在私底下自言自语:“课文注释说作者是东北作家,怎么他取的是一个日本名字,他是不是日本人呢?是不是他去了日本或移居日本才改的名字?既然取了日本名字,又何必假惺惺地说爱国呢?”在学生的这种疑惑下,教师介绍作者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就要着重介绍作者名字的来由。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后更名为曹京平),1912年出身于辽宁省昌图县农村的一个大地主家庭。1936年夏天,从北平来到上海的他,忽然想起当时上海文化界有一种模仿人名字和文字的坏风气,于是决定给自己取一个别人难以模仿的笔名。经思量再三,他把平时少有人用的复姓‘端木’作为姓氏,把东北家乡红高粱的别称──“红粱”二字移来作名字,这样就成了端木红粱。可是,当时正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启用“红”字显得格外刺眼……按照谐音他把“红”字改为“蕻”。当时负责《文学》月刊的编辑、作家王统照在审阅来稿时看到了这个笔名,又觉得有些不顺眼……就将“粱”字给改成了“良”字。于是端木蕻良的笔名就这样沿用了下来。其实这是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这个名字恰恰是作家爱国情感的表现。这样的作者介绍,学生的疑惑就豁然而解了。在这里,教师不仅介绍了作者名字的来由,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释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了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在教学杜甫的诗歌《春望》时,要侧重介绍杜甫的爱国情怀;在教学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一文时,要介绍作者对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嘲讽;在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就应选择介绍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怨愤抑郁的心情。
  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明白作者介绍不单是要为学生提供作者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所提供的信息要为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更好地达成语文学习目标服务。要用目标引领作者介绍,否则就会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二、 取舍有度,选好“时”
  作者介绍要选好“时”,选好“时”强调的是要选好作者介绍的时机。所有的铁匠都是用相同的材料和工艺打磨剪刀,为什么“王麻子”的剪刀闻名遐迩,无非就是淬火时火候把握的问题。同理,作者介绍也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时机的选择乃是一种教学机智,选择恰当的时机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一般情况下,作者介绍都放在文本解读之前,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作者介绍要根据教学需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介绍作者最恰当的时机就是学生“愤”“悱”之时。笔者在教学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一文时,先介绍作者其人及取得的成就。
  胡适,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一生得过35个博士学位。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托人传话,请胡适回国,说国内对他的批判是针对他的思想而非他本人(这在当时是比较多见的一种说法),但胡适的回答是:“除了思想之外,什么是我?”1962年胡适在台湾去世时,葬礼场面盛大:棺木上覆盖北大校旗,百余团体公祭,自发送葬者达30万人,不少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铺停业,从离墓地两公里外始,沿途居民家家焚香,户户路祭,创下鲁迅逝世后任何文化人未能企及的大观。这样的介绍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随着课文的展开介绍了胡适的性格特点,以及母亲对他极大极深的影响。课后要求学生看《胡适传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全方位了解胡适,还一个立体的、真实的胡适给学生。
  在讲《陋室铭》之前介绍刘禹锡写作此文的经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气节。教学《爱莲说》一文时,围绕“作者为什么喜爱莲花?”这个主问题,在课中间结合问题,读通全文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者喜欢莲花,实际上是赞美君子正直高洁的品德。穿插介绍作者周敦颐一生淡泊名利,不求闻达。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为人,从而更好地理解“君子”的品格。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在学生不断读、不断品、不断悟的基础上,向学生提问:济南的冬天盛行西北风,冬天月平均气温均在零摄氏度以下,极端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但为什么作者笔下的冬天却是如此“温晴”呢?学生茫然之际,笔者适时推出作者介绍: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爱济南,就把那份真诚的感情倾注在文章里,处处洋溢着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作者笔下的“温晴”就是温情呀,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它激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
  作者介绍的“时”,有“课前”“课中”“课后”之分。究竟选择何时合适要依据教学需要。“时”还有“一课时”后与“一篇文”后之分。在学习了《风筝》第一课时后,介绍作者兄弟失和,以帮助学生理解《风筝》这篇文章表达自己对手足之情的珍惜。学习了《记承天寺夜游》后,让学生阅读林语堂的《苏轼传》,余秋雨的《东坡突围》,王水照、朱刚的《苏轼评传》(上、下),李一冰的《苏东坡大传》,在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中,使学生对“闲”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三、 取舍有度,选好“材”
  选好“材”是指介绍作者时不要面面俱到,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有所取舍。学习《风筝》一文,如果教师仅仅介绍: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著有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其中《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等等,如此这般照本宣科,既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新内容的准备,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又不能使学生了解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无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更谈不上在人文方面给学生以熏陶,在语言方面给学生以滋养。《风筝》作于1925年1月24日,这一天正是农历大年初一。在这个本该万家团圆、喜气洋洋的日子里,鲁迅先生为什么却写出那么悲哀沉重的文章呢?除了时局和婚姻,还有一件在鲁迅内心举足轻重的事——兄弟失和,使长期以保护人自居的深沉的鲁迅受到心灵和人格的严重伤害,陷入痛苦难言的境地。1919年底,鲁迅独自奔走,购置了八道湾的房子,把全家从绍兴搬到北京。可是当家的是周建人的妻子——羽太信子,她不但挥金如土,而且“歇斯底里”。逆来顺受的周作人不但偏信她,而且任她挥霍,不敢讲半句不是。这种纵容和偏信,终于导致鲁迅和他彻底决裂。
  1923年,鲁迅和名义上的妻子朱安永远搬出了八道湾。但矛盾并没有结束,1924年6月11日的《鲁迅日记》这样写道:
  “下午往八道湾宅取书及什器,比过西厢,启孟(笔者注:周作人)及其妻突出骂詈殴打,又以电话招重久(笔者注:周作人内第,羽太重九)及张凤举、徐耀辰来,其妻向之述我罪状,多秽语,凡捏造来圆处,则启孟救正之,然终取书、器而出……”
  鲁迅被赶出八道湾之后,即大病一场,前后达一个半月之久。每有触及,即引起揪心的苦痛和难忍的愤怒。但是鲁迅深爱着他的二弟,时常掂念他,为他担忧,从没有讲过他的不好。
  通过上述的介绍,学生就了解了这篇散文字面上叙述的是他和小兄弟的矛盾,而真正触发其写作动机的是他和二弟周作人的矛盾。这就有助于学生理解《风筝》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作者对手足之情的珍惜。
  在教学《雪》的作者介绍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引出明艳秀丽的江南雪景图,更要介绍作者此时“荷戟独彷徨”的状态。这样的作者介绍就有助于学生欣赏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飞雪,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鲁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总之,在介绍作者时,存在着取舍有度,用之有效的问题,我们大意不得,在教学中要仔细推敲。要立足效度紧盯目标,切准角度选好材料,把握时度找准时机,使作者介绍这一环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其他文献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了验证这句话,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我们全家特地坐上了去桂林的火车,准备饱览漓江的秀美与奇特。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漓江春水绿悠悠,细雨昊天结伴游”……上了火车,我满脑子都是诗人笔下描写漓江的诗句,所以无暇观看沿途的风景,只想尽快到达梦寐以求的桂林。  时间在我的期盼中疾驰而过,转眼就到了桂林。爸爸、妈妈和我迫不及待地來到闻名遐迩的漓
“原生态”问题是指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与文本的主动对话与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建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今天,学生提出的“原生态”问题具有巨大的课程价值: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理解成为可能;体现了学生思维活跃的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它是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对话的前提,是语文课堂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途径。  然而
老舍九岁时,在别人的资助下进入私塾读书。但是在私塾里,他穿的是最破的,吃的也是最差的,他覺得自己比不上别人。于是整日闷闷不乐,在学习上自然也提不起劲头。  一日回到家后,母亲招呼老舍吃饭。饭桌上,依旧是一碗清粥,一个馒头和几根咸菜。老舍忍不住对母亲说:“这么苦的日子不知道有什么乐趣可言!”  母亲说:“生活过得确实苦了一点,而且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日子越苦,咱们越要学会自己找一点乐趣。这样才能把
一只青蛙不慎掉到一口井里,井里的鱼虾们纷纷称赞青蛙英俊、漂亮。老龟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别看他现在光鲜体面,他以前可是一只黑不溜秋的蝌蚪,全身除了脑袋,就是尾巴,要说多丑就有多丑!”  后来,青蛙遇到了公主,变成了王子。鱼虾们更加艳羡,老龟又说道:“从他小时候起,我就看出他天赋异禀!他小时候要多俊就有多俊——圓圆的脑袋就像一颗小黑豆,细细的尾巴就像一支画笔,黑不溜秋的脑袋和身子连在一起就像一个小逗
新一轮的减负热潮正在全国各地中学悄然兴起,高中年级也不例外。不少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呼吁: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这样,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焦点所在。讲评课是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政治课复习常见的课型,它具有纠正偏差、预防错误、强化技巧以及开发智力等作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上好讲评课,使讲评课的效率最大化,取得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已然成为一线教师思考的焦点问题。在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们普遍反映物理难学,这一现象引起了有关教师们的注意和讨论,近期出现了许多探讨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的论文.但这些论文大多是从高中教学的角度来讨论的,笔者认为要克服高中物理难学的问题,不仅仅是高中教师的事情,实际上初中教师也应该充分注意此问题,为学生进入高中后的学习尽可能地降低台阶、铺平道路,本文试从初中教学的角度来谈谈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物理教学指导意见指出,高中教学应以初
1  “明天校长”的名字叫田明天。  明天校长爱在学校里散步。有一天,他散步的时候被一个女孩子撞了。那是个短发女生,头发乱蓬蓬的,像一个鸟窝。她正好把“鸟窝”磕在明天校长的胳膊上,把校长的手机撞飞了。  明天校长弯腰捡手机的工夫,短发女生撒腿跑了。 2  明天校长终于再次见到了她。  这次,短发女生的发型还是鸟窝状,她正跟一个男生吵架,骂得男生无法招架。  眼看战火越烧越烈,明天校长上去拉开两个人
2010年3月25日,我校进行了一次校本教研——市属优质课选拔. 此次活动所选的内容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五章第一节第1课时的“多边形(1)”. 本人有幸参与了这次活动,并作了这节课的两个教学设计,经慎重考虑,最后选用了以问题为驱动的“问题串”式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整节课沿着:学习一种图形——四边形,复习一种图形——三角形,研究两个定理——内、外角和定理,体验一种思想——化归思想的设计思路设
一、课例研究背景    写作是展示学生的个性化世界的最佳途径。语文新课标也为初中作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当前的初中学生难有闲暇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似乎没有空间拓展情感的喜怒哀乐。  写作本来就是对生活的深入认识和审美表达,没有了生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如果你以为乌鸦只是整天嘎嘎乱叫的小黑鸟,以为猪只是整天吃吃喝喝睡懒觉的小胖墩儿,以为壁虎是蛇的近亲,每次看到它就浑身起鸡皮疙瘩,那我只能说,对于动物,你知道的太少了。那么,动物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怎样的呢?  去年,一队鬼子兵霸占了村里的祠堂,把那儿变成了他们的物资补给站,游击队便商量对策,企图破坏它。就在根宝脱下鞋子,爬到屋顶上放哨时,一只大黑乌鸦飞过来,把根宝的一只鞋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