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是我的官,事是你的事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皇权社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莫过于做官。晚清拥有公务员资格的人常常是官员定额的数倍甚至数十、上百倍。然而,想做官的人这么多,喜欢干事的却寥寥无几,以致官场经常出现各种笑话。
  光绪年间,李瀚章的一个幕僚替他缮写奏折,洋洋洒洒一大篇之后,落款居然署着“湖广总督李鹤年”。这么明显的错误,李瀚章没有纠正,可见他对这个奏章并未细看,李瀚章自然遭到了皇帝传旨申斥。替李瀚章写奏折的幕僚长于书法,曾服务河东河道总督李鹤年十余年,后来李鹤年因郑州工程决口被革职,该幕僚转入湖广总督李瀚章幕府,一动笔,习惯性地写上了李鹤年的名字。
  光绪四年(1878)阴历六月二十八日,是光绪皇帝载湉的8岁生日,按惯例,各省督抚都要上表庆贺。贵州按察使吴德溥的万寿贺折,居然写成“恭祝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万寿”。皇上的万寿却贺向太后,这可不是个一般的错误。很快,皇帝颁发上谕,吴德溥交部议处。
  魏光焘做甘肃平庆固泾道时,固原驻军中有几个士兵逃亡,怎么也找不到,便叫胥吏制作公文通令所属各府及直隶州缉捕。但胥吏做事马虎,竟然将朝廷直辖的奉天府列入所属各府中,并且将府尹写成知府。奉天府尹松林接此通令,怒发冲冠,当即行文质问魏光焘。魏氏只好托朝中要人做工作,并自称门生,送给松林一万两银子,才平息此事。第二年,松林致信魏光焘,请其代买数十袭玄狐、猞猁等珍稀动物的皮子,魏光焘明知松林是第二次敲竹杠,还是乖乖地花上一万两银子办了这件事。
  一些官员对公文敷衍塞责,对日常政事也是能推给别人就尽量推给别人,因此造成胥吏权势熏天、胡作非为。胥吏,就是官府那些实际办事的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办事员与科员。这些人熟悉某一方面或某一部门办事的规则、例案,但难登仕版,于是世代以此为生。官府衙门中掌文案的小吏,部院衙门中的堂吏、门吏、都吏、书吏、知印、火房、典狱都可以归入此类。晚清下级官员去上级衙门办事,上级官员顶多表个态,具体办事的都是胥吏,官员平时也很少检查胥吏的工作,就算检查也看不出名堂。在胥吏中,依附于户部的又是最牛皮的。那时内外战争甚频,经常需要报销军费,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上千万。户部胥吏办事有个规矩,他先不管你的军费开支符不符合规定,而看你愿送多少钱,送的钱足够,不合规也可以报销;送的钱不够,合规他也要找岔子,有时驳辩长达数年还不能结清。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湘淮军需报销的军费数以千万计。清政府于同治三年
  七月颁布上谕,各路统兵将帅免于造册报销,曾国藩感激涕零,他写信给儿子说:“真中兴特恩也。我朝酬庸之重,以此次最隆。”曾国藩是个清官,并未从军费里得到什么好处,他之所以这样兴奋,是因为当时的官员极不作为,他去报销军费,必须与贪婪的下层胥吏打交道,这会让他吃尽苦头。
  皇权时代,读书人做官的目的一是为了发财,二是为了光宗耀祖,真正有政治理想的微乎其微。正因为如此,没得到职位的时候,他们会拍马溜须、跑跑送送;有了职位,他们则索贿受贿、纸醉金迷,对做事半点兴趣也没有。历史上,流连于勾栏酒肆、与人斗奢争富的几乎都是各级官员。“业余生活”这样丰富,履行职责自然退到了次而又次的地位。
  晚清官员的不喜欢做事,也与科举考试的知识导向有关。在清代,想做官无非三种方式:科举获胜、捐纳、恩荫,其中科举是最主要的通道。而科举考试的内容不外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考生学来学去,无非是读点古文,政治、经济、宗教、教育、军事等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无须关注。而当官却是需要专业的,比如做知县、知府、巡抚要懂政治,做总兵、提辖、总督得懂军事,做盐道、河督之类的要懂经济、水利,这就使得多数官员坐到位子上之后,会感到无所适从。面对做事能力的缺乏,有点进取心的官员当然会努力学习,没有进取心的自然就会混日子。
  皇帝富有天下,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想提拔谁就是谁,而皇帝一般都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对外界的情况缺乏了解,他提拔官员看的往往不是官员的政绩,而是看谁经常在他面前晃来晃去。历史上不爱做事、却通过吹牛拍马做上大官的人比比皆是。因为前途并不取决于政绩,官员也就少有将职责内的事情做好的动力。
  一个社会终究是靠做事的人支撑的,当大家都不想奉献、只想获得,整个社会的靡烂与衰败也就成了必然。清朝的灭亡原因多多,官员的不作为应该是其中之一。
其他文献
我平时主要是在画画,收藏是业余爱好。搞收藏,需要一定的艺术审美,不要只看经济价值。美的东西肯定是有价值的,所以说我的收藏分两类,一是器型很美,一是图案很美,然后品相比较好,还有一定的文物研究价值。  其实我做收藏的年份并不长,从2010年开始,到今天只有6年时间。我最开始收藏的是汉代的陶器,收藏时间长了之后发现,高古的东西在造型上比汉代的陶器更古朴一些。汉代的陶器大部分都是一些陪葬器,是祭坑所出。
期刊
大漆,又名国漆,是我国三大宝之一。一直以来,我对大漆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贵”的层面,直到认识了漆匠张章。像他这样的手艺人,似乎有一种特别的能力,总会让人不自觉的把注意力从作品的价格转向它的美。这也许是因为,每一件手工艺品,都是匠人用双手创造的奇迹吧。  说到大漆,许多人脑海中出现的,首先是马王堆中精美绝伦的汉代漆器,而事实上,漆器的历史还要更早许多,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文明。从古至今,漆
期刊
阳澄湖畔的太平镇,是风景清嘉、环境幽雅、资源丰富的“鱼米之乡”。1996年,孙根元厂长在这里创办了苏州市江南园林古建砖瓦厂。这里生产的砖瓦并非凡品,而是御用“金砖”。  金砖,是古时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因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又专送北京“京沧”,供皇室御用,所以称之为“京砖”,后逐步演化成为“金砖”。从故宫初建时起,这种由特殊工艺制成的金砖一直都是紫禁城的专用品。现在大众
期刊
郑小俏:好多人在第一次接触到的您的作品时,最先留意的就是这一件“沐浴佛光”,我最先接触到的也是这一件。这是您的首件作品吗?  梁明毓:对,它是我的处女作。之前,我做了十四年的设计。因为我们工作室年底要送客人礼物,我就将这件作品做了二十几件送了出去。结果客人都特别喜欢,就要我再送。又送了两三件,结果客人还要,我只能告诉他们,抱歉没有了,这件作品是限量的。通过这件事,突然让我觉得,老天爷是不是可以给我
期刊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据此进行分类教学。按照学生不同的品行和专长,孔子曾把他们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孔门四科只是表明孔子十分重视这四种能力,而其所教授的,则远不止这四门。而四科中德行列在首位,足见圣人的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光明一个人的德行,在此基础上发展好其他三科,此人定成国之重器,此谓德才兼备;德行缺损,却有才华,必
期刊
我是个学习美术的,自从我步入这个行列开始,就没离开过笔、水、墨、纸。后来从事设计工作,由于电脑水平不行,还是没离开在纸上的创作。于是,这个介质就变成了生存方式,充其量也说是活着。  我目前的工作是创作博物馆展览所需求的视觉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场景、甚至目前流行的互动多媒体,也包括主题公园等艺术营造领域。之于此,纸上的创作有了转移,创作的欲望也增强了,因为这些立体材质与虚立体的媒介突破了纸张的局
期刊
常常觉得在宋代的文学里,我非常喜欢他们自己可以转换角色,转来转去一点都不冲突,所有的分裂忽然都和解了。  词对他们来讲本来就是一个玩赏的东西,是游戏之物,上班没有人写词的,都是下了班去找一些歌妓唱歌,这时你还要说那么正经八百的东西,实在大可不必,这个时候他就会释放出另外一个我来。  宋徽宗比较麻烦,每天都在那边写词,忘掉皇帝的角色了。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人格。  我最喜欢的中国知识分子大概都在
期刊
指尖下织绣出经纬华彩  有些手艺,无法用机器代替,有些故事,也只能专属一人。手艺是有生命,有记忆的,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与有缘人邂逅。  郝乃强,字经纬,是一位缂丝技艺传承人,也是一名85后织绣设计师,致力于缂丝传承研习与设计定制,将中国“织中之圣”缂丝带到时尚设计之都,惊艳整个上海滩。  2009年,郝乃强就读于苏州大学,学生时代便开始学习缂丝技艺,七年之间,从以手艺人经纬自居,到成为新生代的
期刊
“老子心最毒”  谈到老子的人生智慧,我想起了宋代大儒朱熹PK老子时说过一句最狠的话:“老子心最毒”。  为什么?看朱熹的论述:  老子一书……只要退步不与你争。如一个人叫哮跳踯,我这里只是不做声,只管退步。少间叫哮跳踯者自然而屈,而我之柔伏应自有余。老子心最毒,其所以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其设心措意都是如此。闲时他只是如此柔伏,遇著那刚强底人,他便是如此待你。  据朱熹的说明,老子表面上总
期刊
我喜欢秋天。  秋水长天是一个清远的大词,从风里吹过来卷过来,极厚,极绵长。不像春天那样浮了躁了,不像夏天那些狂了爆了艳烈了,也不像冬天,凛凛然的让人心疼。秋天就是秋天,闪着金铜的铜质,光线是厚实的、透明的,连空气,都带着一种稳妥、踏实、肯定。  一到秋天,就慢慢往回收了。  像坐实了江山的人生,风雨雷电都经过了。辽阔的秋天,突然感觉到一切痕迹都可有可无——连那些生生死死都可以被收藏起来了,慢慢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