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颈动脉斑块、hs—CRP及BNP的影响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颈动脉斑块、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8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治疗12周后门诊复查,评价治疗效果,患者颈动脉斑块、hs-CRP和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85%,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hs-CRP和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较好,可能与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炎症反应有关。
  关键词:缬沙坦;N-末端脑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简称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有研究表明[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的激活在CHF发病及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CHF的发生发展还有内皮细胞损伤、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壁退行性变等机制的参与。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Tl) 拮抗剂,能提高心室收缩能力,降低心脏负荷等[2]。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抑制炎症因子,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本研究觀察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大小,hs-CRP及NT-proBNP水平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5年0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男35例,女49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65.72±10.78)岁,原发病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入选病例临床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衰治疗组制定的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标准[3],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低血压、心动过缓、Ⅱ°房室传导阻滞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情况。全部病例根据NYHA分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及心功能等方面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如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控制心室率、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日。两组均治疗12周后门诊复查观察疗效。注:两组病人中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者停用>2周,进行洗脱。
  1.3临床疗效判断?按NHYA分级标准评价心功能,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或以上,心力衰竭完全控制;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不足Ⅰ级,心功能无变化或恶化及死亡者。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计算,用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分别为21、12、9例和78.5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hs-CRP、IMT及斑块大小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 NT-proBNP 和hs-CRP 及IMT均低于治疗前,斑块亦较前缩小,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均<0.05) 。见表1。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3讨论
  CHF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症,可能合并各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症。本研究中,两组病人均给予了基础治疗,并控制危险因素,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浆NT-proBNP、hs-CRP、IMT及斑块大小等均有减小,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缬沙坦治疗心功能衰竭疗效优于单纯对照组,可能与改善心室重构、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炎症反应,减小颈动脉斑块大小有关。
  CHF的发生发展受神经体液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和影响[4]。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起着主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分泌增多,导致左心室肥厚,加重心肌重构和缺血缺氧。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ATI型)拮抗剂,在患者的体内,一部分能转化成为羟酸代谢物,具有一定的活性[5]。缬沙坦及羟酸代谢物能通过阻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位点,起到阻滞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及其醛固酮作用,具有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等。
  同时,血管紧张素Ⅱ可激活交感神经,抑制迷走神经,使心率加快,并对心脏保护性血管活性肽产生拮抗作用,从而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另一方面,CHF患者醛固酮水平增加,电解质紊乱,引发心肌细胞电活动紊乱,亦可诱发心律失常。高云等人报道[6],缬沙坦联用胺碘酮控制室性早搏疗效较好。缬沙坦可降低心脏负荷,延长心室复极过程,中断折返环路;抑制ATP敏感的钾通道电流和L型钙通道电流,发挥抗心律失常和保护心肌的作用。
  另一方面,缬沙坦具有抑制炎症因子,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hs-CRP是一种系统炎症反应标志性因子,在CHF、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疾病患者血循环中均有升高,且hs-CRP的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Fujihara等[7]研究提示,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的最大值可以预测冠脉狭窄和冠脉易损斑块。而缬沙坦通过抑制NF-k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ACAT-1的表达,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释放,上调PPARγ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从而抑制AS[8-9]。
  此外,临床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房颤,有研究表明,炎症反应与房颤进展有密切关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表达可通过他汀类药物阻断,两者联用,不仅可以阻断RAAS的激活,同时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房的重构。   参考文献:
  [1]Desai RJ,Ashton CM,Deswal A,etal.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individual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on risk of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2012,21(3):233-240.
  [2]Anand I S,Rector T S,Kuskowski M,etal.Baseline and serial measurements of galectin 3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relationship to prognosis and effect of treatment with valsartan in the Val HeFT[J].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2013,15(5):511.
  [3]中華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23.
  [4] 李跃荣,吕毅,等.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4,6(9):434.
  [5] 李刚强,樊济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缬沙坦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7):868.
  [6]高云,黄进,等.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7(18):113-114.
  [7]FUJIHARAK,SUZUKIH,SATOA,etal.Carotidarteryplaqueand LDL-to-HDL cholesterol ratio predict atherosclerotic status in coronary arteries in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J].J Atheroscler Thromb,2013,20:452-462.
  [8]马志强,成蓓,等.缬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ACAT-1和PPARγ表达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9(33):1105-1108.
  [9]马志强,等.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核因子kB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08,18(3):28-3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刍议特殊剂量肿瘤化疗药物集中冲配的管理,以防在配置的过程中造成环境的污染和人员的伤害。方法: 建立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室,工作前对配置人员岗前培训,建立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配置间与防护设备安全管理,规范化疗药物配置操作、残余药液及废弃物的处理。结果: 化疗药物集中配置1 年来,未发生1 例与化疗药物相关的职业伤害及环境污染,与化疗药物配置相关的差错率有明显降低。结论: 化疗药物集中配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究和分析STMN1蛋白及EPCAM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STMN1蛋白和EPCAM的表達水平,在将STMN1siRNA转染于食管癌细胞后,对转染效果进行检测,观察转染的STMN1siRNA对于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的影响作用,采用同样的方法对癌细胞中EPCAM的表达水平和对于鳞状细胞癌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抗结核药物对于慢性肝病肺结核病人的肝功能治疗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肺结核病人178例,所有病人均通过入院诊断,符合肺结核病标准,同时排除肝功能异常问题。根据B超诊断结果,将这些病人按照是否患有慢性肝病均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实验组含病人32例,含有慢性肝病类型:肝硬化、脂肪肝以及酒精肝等;参考组含病人146例,没有患任何慢性肝病,同时开展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在急性的心肌梗死之后出现室性的心律失常这种情况行以胺碘酮同美托洛尔来进行治疗的办法在临床当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的心肌梗死之后出现室性的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选取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行以利多卡因来进行治疗的方式;对治疗组则使用胺碘酮同美托洛尔来进行治疗的办法。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加以记录,并做以统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共1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伴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92例115眼)和非糖尿病组(105例124眼)。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 结果:糖尿病组术后1月、术后3月时黄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2.2%和8.7%,非糖尿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症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划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母乳喂养常规指导,观察组行系统指导,对比两组母乳喂养率。结果: 对照组母乳喂养率为68.9%,明显低于观察组9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开展母乳喂养认识护理可提升母乳喂养率,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胆囊息肉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7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健康对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研究组口腔疾病患儿与对照组健康儿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专业量表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心理负面情绪(焦虑、抑郁),将所得数据经专业统计学检验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67例口腔疾病患儿中,软垢所占比例高达58.21%,其他疾病还包括龋齿(38.81%)、反颌(2.99%);研究组口腔疾病患儿Child-OIDP(中文版)量表评分结果显著高于对
期刊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损害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国内外都呈持续上升趋势,1/3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而最终导致肾衰竭。尽管糖尿病肾病患者经过严格控制饮食、血糖、血压、规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治疗后,仍有大部分很快发展成肾衰竭,故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雷公藤制剂被广泛用于糖尿病肾病早中期的治疗。临床观察到雷公藤制剂能有效减少尿蛋白、减轻肾
期刊
摘要:目的:对健侧卧位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从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13例,随机将其分为A、B、C组,A组38例,B组36例,C组39例,A组行常规截石位,B组健侧卧位,C组健侧卧位+中药,术后均加用解痉、止痛、抗感染的西药。观察并对此各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败数、输尿管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