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123lk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听了几节观摩课,发现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注重了学法的细致指导,使学生比较顺利地完成活动。从表面上看学生经历了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形成结论这样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但是学生的思维究竟有没有参与,有没有被激活,却容易被教师忽视。因此,这样看似顺畅的探究活动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走过场”,学生在其中并没有真正体现主体性的作用,而失去了探究的真正意义。因此,为避免这种“伪探究”的现象发生,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打开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参与课堂,贯彻落实刘默耕老师提倡的“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课堂教学理念。在探究活动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学生的前概念入手,激活学生思维的兴趣点
  每个探究活动前,教师都要注意启发学生联系自己以前的认识和经验,这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前认知,激活他们思维的兴趣点,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能。例如,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磁铁有磁性”这一课的主要的探究活动是“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在课始阶段教师注意有意识的联系学生的前概念,“说说你认为磁铁吸引什么物体。”学生一下子提起了参与的兴趣,有的学生说:“磁铁吸引铁、塑料”;有的学生说:“磁铁吸引金属一类的物体”。学生所谈的这些就是自己以前的认识和经验,也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已学知识出发,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二、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
  有一句流传已久的谚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这个“罗马”就是教师期望学生建构的核心概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不同的道路。有光明大道直通“罗马”,也有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地通向“罗马”。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老师执教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教师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然后又指导学生设计了实验,指导设计实验的步骤非常具体,学生听得也很明白。学生的动手也很成功,得出了科学的结论“空气能占据空间”。一节课下来,中间没有任何的关卡,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而流畅,用“传统”的评课标准看,应该算得上是一节成功的科学课。但是课后,我询问学生,“这节课你听懂了吗?”学生一脸的茫然,我接着问:“为什么水会从长管中流出来,不会从短管中流出来呢?”学生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走了。我询问的这个学生是课堂上表现比较积极的学生,但是却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认识忘记了。这只是学生的问题吗?我认为不尽然。学生经历了,不一定就真的会。要想让学生真正的领会,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究活动中的“关卡”,使他们在不断的克服困难,不断的征服困难的过程中,丰厚自己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才会有意义,才会难忘。这样的过程就是教师的另一种选择,选择羊肠小道,让学生在曲折的小道上跌跌撞撞,经历险阻,并勇敢的克服它,战胜它,在此过程中需要思维的积极参与,需要不断的摧毁和重建。当他们到达终点的时候,反思这个过程才会终生难忘、意味深长。这种选择可能费时费力,但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空间是开放的,学生可以“骑马”,可以“徒步”,甚至可以“爬”,不管是运用了哪种方式,但是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才会真正的有感而发,学生的思维才会在原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构建。再谈《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的教学,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完全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塑料瓶(装有半瓶水)、吸管、橡皮泥等材料,不能吸水,不能歪倒瓶子,怎样做会让水从瓶中流出来?”小组开始设计实验,有的学生先把橡皮泥堵到瓶口,再插入塑料管时,管口被橡皮泥堵住了,他就用剪刀把堵住的那段剪了去,然后重新做。结果,有的学生插入一根管子使劲往外吹,结果吹出一点水来;有的学生插入了两根管子,吹那根短的管,发现水从长的管中流出来了;还有的学生以上两种方法都试了试,最后选择了第二种方法。可见,当我们真正放手让学生探究时,学生的状态是积极的,思维也是异常活跃的。当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认识时,学生跃跃欲试,每个小组都谈得头头是道,这和前面列举的状况是大相径庭的。
  三、在探究活动后,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与原来的观点比较
  学生的“前概念”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我们的探究活动是以这个起点起航的,但是我们的探究活动应该走向何处?探究活动的落脚点应该在学生思维的发展上。因此,每个探究活动的最后,都要引导学生思考:“与原来的观点比较,哪些得到了确认,哪些需要修改?”这里的“修改”,就是学生思维需要发展的内容。例如,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学生的前认知是:“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体积有关”。当学生把物体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后进行了依次实验,发现有些轻的物体下沉了,比如回形针,有些重的物体却上浮了,比如胡萝卜。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注意引领学生思考,“我们刚才认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它的沉浮可能与轻重有关,这个观点对不对呢?哪里出现了问题?怎样修改呢?”通过学生的思考,学生就会发现这个实验是对比实验,这个对比实验中应该保持相同的条件是材料的体积。通过改进实验材料,学生就会发现:“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量重的物体下沉,重量轻的物体上浮。”学生经历了实验—质疑—新发现—修改实验—再发现—形成科学的结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与原来的观点进行比较,哪些观点得到了确认,哪些做出了修改,如何修改,修改后形成的认识就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结果。
  在探究活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思维的参与度、思维的宽度和深度直接反映出探究活动的效率。我们科学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兴趣点,启迪学生的思维火花,给学生創设一种宽松开放的探究氛围,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一路坎坷,在学生真正体验领悟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夯实探究教学。
其他文献
职业学校都在积极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結合的一体化教学,整合教学资源,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习车间为中心转变。但不是所有专业理论都能有相应的操作环境,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提供学生动手机会。印刷专业搭建的一体化教学平台上,《印刷概论》《印刷工艺与计价》《印刷色彩》等理论课被安排在第一学年学习,就无法实操,也无需实操。因为他们是用来衔接下阶段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的初步理论知识,具有概括性、基础性的特点。学
期刊
在不知不觉中我已从教十八年了,农村基础教育,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厌学情绪明显。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累,老师更累。“如何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完成学业任务?”一直困扰着我。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自己的教学理念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对于每天的学习任务,学生不去预习,也就发现不了问题,教师上课时只能
期刊
莫雷诺创始心理剧是通过心理事件帮助演出者以戏剧形式进行展示的心理治疗方式。在表演中体验过往,感受当前、将来事件,重新认识或反省自己,获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心理剧基础上演化而成的心理情境剧,又称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戏剧创作和艺术表演形式,对预设心理问题进行直观化的描述、解释和引导。  一、背景  (一)中学生现状  激烈竞争、媒体影响、学校提质、家长期待,致使在课改之后依然重
期刊
我深刻地体会到英语早读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目前的形势让我觉得纠结,每周只有一节英语早读,而且早读的效率低得让人担心。经过认真反思,我对英语早读的有效性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今天与大家分享。  为了提高调查的有效性,我走访了周边一些学校的早读现状,发现早读课的处理方式可谓五花八门。有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坐在前面批改作业的;有“小老师”领读,教师一旁监督的;有教师讲解前一天的家庭作业或语法知识的;有将早读
期刊
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支配,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因此,小班的教育活动应生活化、娱乐化、随机化,让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接受教育,在无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地获取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能力。  随机教育在小班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小班幼儿进行随机教育的途径。  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  生活本身对每个人来说就是
期刊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兴起,随着国家對教育均衡教育的实施,更随着地震后国家对灾区的大量投入,在农村,美丽的校园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硬件设施从根本上改善,班班通几乎运用于每个学校,白板教学也慢慢在慢慢兴起,教学的功能室也应有尽有,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待遇大大提高,使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经济的发展、生存条件的改善、文化的转型,使普通老百姓对子女能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空前迫切。  但纵观农村教
期刊
近年来,语文教学方法可谓是五花八门,热闹非凡,学案导学、五步教学、目标教学,不一而足,但却忘记了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工具性的本质特征。怎么样上好语文课,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多年来的观察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以文本为例,教给方法,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一、文本引路,点拨指导  让学生在精读课文的恰当教学中,学习文中的遣词造句、景物描写,修辞运用、说明方法、谋篇布局、中心提炼……但是受课堂
期刊
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评价语,如果课堂评价语运用得好,它对于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我发现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评价语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一部分常态课的评价语平淡无味:另一部分公开课的评价语则存在“贴标签”的现象,使数学课堂评价失去了实效性。  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呢?下面
期刊
历史学科是九年義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科目,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人文学科。经常听到不少学生抱怨历史知识太多,记不住,难学,考试成绩总不理想等,我想,归根结底是学习态度和方法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我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谈谈以下拙见。  一、历史事实要讲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历史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目标,最终必须落实到拥有“高素质教师队伍”上才能实现。12年的新课程改革,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到,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学的首要因素,是学校发展的主流。  一、构建新入职教师校本培训体系的意义  新入职教师是指从高等院校毕业后来到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超过三年的教师。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
期刊